消臭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32328发布日期:2019-06-28 22:4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消臭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特别是关于含有月桂酸及沸石粉的消臭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月桂酸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
背景技术
:自纤维问世以来,由于有些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伸缩性及快干性,其可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织品上。然而,有些纤维对于臭气(例如:氨气、醋酸气体)的消臭率并不高,因此限制了其应用性,举例来说,此类纤维并不适合用于制作需要具备除臭效果的运动服饰。鉴于上述,目前亟需发展出消臭纤维,以满足各式各样的产品所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臭纤维,以满足制作需要具备除臭效果的运动服饰之类的产品所需。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臭纤维的制造方法,以制造出适合用于制作需要具备除臭效果的运动服饰所需的纤维。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消臭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对沸石粉及月桂酸进行加热搅拌程序,以形成消臭剂,且沸石粉与月桂酸的重量比为0.3至1.5;提供由锦纶6或锦纶610所组成的纤维原料;对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消臭剂及97.5重量份至99.5重量份的纤维原料进行混练造粒程序,以形成纤维母粒;在245℃至280℃的温度下,对纤维母粒进行熔融纺丝程序,以形成消臭纤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臭纤维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在加热搅拌程序前使用溶剂以溶解月桂酸,其中月桂酸与溶剂的重量比为0.2至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搅拌程序的温度为80℃~1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臭纤维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对消臭剂进行干燥程序,其中干燥程序的温度为80℃~100℃,且时间为8小时~16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练造粒程序的温度为220℃~260℃。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消臭纤维,其包括纤维本体及消臭剂。纤维本体由锦纶6或锦纶610所组成。消臭剂附着于纤维本体上,其中消臭剂是藉由对重量比为0.3至1.5的沸石粉及月桂酸在80℃~1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搅拌来形成,且月桂酸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沸石粉的粒径在介于0.5微米至2微米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沸石粉的比表面积在介于120m2/g至140m2/g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臭纤维的规格在介于60d/24f至80d/24f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臭纤维是经过温度为245℃至280℃的熔融纺丝程序所形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面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消臭纤维的制造方法具有操作简易的优点;而且,在消臭剂中,由于月桂酸被沸石粉包裹在内,因此在制备消臭纤维的熔融纺丝程序过程中,月桂酸不易损失而可留存于最终所形成的消臭纤维中。此外,本发明的消臭纤维可利用沸石粉及月桂酸所提供的双重消臭机制进行消臭而可具有优异的消臭率。参考下面的描述和所附的专利请求范围,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应该理解的是,前述的一般性描述和下列具体说明仅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提供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揭示内容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实例,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特征。特定实例的组成及布局叙述如下,以简化本发明。当然这些仅是实例,并非用以限制。虽然下文中利用一系列的操作或步骤来说明在此揭露的方法,但是这些操作或步骤所示的顺序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的限制。例如,某些操作或步骤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及/或与其它步骤同时进行。此外,并非必须执行所有绘示的操作、步骤及/或特征才能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此所述的每一个操作或步骤可以包含数个子步骤或动作。为了解决先前技术中所述的问题,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消臭纤维及其制作方法。消臭纤维含有消臭剂,消臭剂包括沸石粉及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的月桂酸。沸石粉为微多孔无机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吸附臭气的方式进行消臭。月桂酸则可与臭气进行反应,通过化学中和的方式进行消臭。因此,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可利用具有双重消臭机制的消臭剂进行消臭,而提升消臭纤维的消臭率。消臭纤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操作:(a)对沸石粉及月桂酸进行加热搅拌程序以形成消臭剂,沸石粉与月桂酸的重量比为0.3至1.5。(b)提供由锦纶6或锦纶610所组成的纤维原料。(c)对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消臭剂及97.5重量份至99.5重量份的纤维原料进行混练造粒程序,以形成纤维母粒。(d)在245℃至280℃的温度下,对纤维母粒进行熔融纺丝程序以形成消臭纤维。在进行操作(a)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造方法更包括对沸石粉进行干燥程序,干燥程序的温度为110℃~130℃,且时间为8小时~16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造方法更包括使用溶剂以溶解月桂酸,其中月桂酸与溶剂的重量比为0.2至0.7。溶剂例如为醇,醇例如为甲醇。在进行操作(a)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搅拌程序的温度为80℃~1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加热搅拌程序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沸石粉与月桂酸的重量比为0.5至1。由于沸石粉具有微孔洞,因此在消臭剂中,一部分的月桂酸会披覆于沸石粉的外表面上,而另一部分的月桂酸则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披覆于沸石粉的内表面上。在进行操作(a)后,制造方法更包括对消臭剂进行干燥程序。干燥程序的温度为80℃~100℃,且时间为8小时~16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程序是在真空下进行。在进行操作(c)前,制造方法更包括混合消臭剂及纤维原料并进行干燥程序。干燥程序的温度为80℃~100℃,且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在进行操作(c)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练造粒程序的温度为220℃~2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造方法更包括添加分散剂,使分散剂、消臭剂及纤维原料一同进行混练造粒程序。分散剂例如为硬脂酸酰胺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剂为0.05重量份至0.15重量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造方法更包括添加抗菌剂,使抗菌剂、消臭剂及纤维原料一同进行混练造粒程序。抗菌剂例如为银磷酸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菌剂为0.5重量份至1.5重量份。在进行操作(d)时,是在245℃至28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纺丝程序。一般来说,由于月桂酸的沸点(298.9℃)仅略高于熔融纺丝程序的温度,因此在混练造粒过程中,月桂酸容易会在熔融纺丝的过程中损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揭示内容的消臭剂中,由于沸石粉具有微孔洞,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的月桂酸较不易在熔融纺丝程序过程中损失,而可留存于最后的消臭纤维中。换言之,本揭示内容利用沸石粉的微孔洞将月桂酸包裹在内,而使得月桂酸不易因熔融纺丝程序的高温损失。因此,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可利用沸石粉及月桂酸所提供的双重消臭机制进行消臭,而具有相当优异的消臭率。详言之,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及消臭剂。纤维本体由锦纶6或锦纶610所组成。消臭剂附着于纤维本体上。消臭剂包括沸石粉及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的月桂酸。根据前述制造方法可知,消臭剂是藉由对重量比为0.3至1.5的沸石粉及月桂酸进行加热搅拌来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搅拌程序的温度为80℃~1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臭纤维是经过温度为245℃至280℃的熔融纺丝程序所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臭纤维的规格在介于60d/24f至80d/24f的范围内。举例来说,消臭纤维的规格为70d/24f。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沸石粉的粒径在介于0.5微米至2微米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沸石粉的比表面积在介于120m2/g至140m2/g的范围内。以下的实施例是用以详述本发明的特定态样,并使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得以实施本发明。然而,以下的实施例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实验例1:制备消臭纤维实施例一~四及比较例一~五分别选用不同的材料来制备消臭纤维,消臭纤维的规格为70d/24f。制备消臭纤维的方法请参照前文,此处不再赘述。各实施例及比较例所用的材料请参以下表一,其中分散剂为硬脂酸酰胺蜡;抗菌剂为银磷酸锆;沸石粉的粒径在介于0.5微米至2微米的范围内,比表面积在介于120m2/g至140m2/g的范围内。缩写edta代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表一实验例2:测试消臭纤维的消臭率在本实验中,测试实施例一~四及比较例一~五的消臭纤维对于氨气或醋酸气体的消臭率。测试方法为ftts-fa-018。详细来说,将实施例一~四及比较例一~五的消臭纤维分别制为大小为10厘米×10厘米的待测样品后,分别放入氨气气体浓度为100ppm或醋酸气体为100ppm的集气袋中,静置24小时,再测量各待测样品对于氨气或醋酸气体的消臭率。表二由表二可知,实施例一~四的消臭纤维对于醋酸气体的消臭率良好,且对于氨气的消臭率则明显高于比较例一~五。比较例一的消臭纤维不含有月桂酸、沸石粉及抗菌剂,实施例一~四的消臭纤维皆含有月桂酸和沸石粉,由表二可知,本揭示内容的消臭剂(含月桂酸和沸石粉)确实提升了消臭纤维对于氨气的消臭率。比较例二的消臭纤维仅含有抗菌剂而不含有月桂酸和沸石粉,实施例一~三的消臭纤维皆含有月桂酸和沸石粉而不含有抗菌剂,由表二可知,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对于氨气的消臭效果明显优于比较例二的仅以抗菌剂(银磷酸锆)作为消臭剂的消臭纤维。实验例3:测试消臭纤维的稳定性在本实验例中,进一步测量由实施例三的消臭纤维所制得的待测样品在集气袋中静置72小时后对于氨气或醋酸气体的消臭率,测试方法为ftts-fa-018。并将此测试结果与前述的静置24小时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请参以下表三。表三对醋酸气体的消臭率(%)对氨气的消臭率(%)24小时868472小时9882由表三可知,在集气袋中静置24小时或72小时后,待测样品对于醋酸气体的消臭率从86%提升到98%,而对于氨气的消臭率仅从84%下降到82%,这表示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的稳定性良好。实验例4:水洗试验在本实验例中,测试由实施例四的消臭纤维所制得的待测样品在水洗之后的消臭率。测试方法为ftts-fa-018。待测样品在集气袋中的静置时间为24小时。测试结果请参以下表四。表四水洗次数(次)对醋酸的消臭率(%)对氨气的消臭率(%)19580509680由表四可知,纵然经过水洗,待测样品对于醋酸气体及氨气的消臭率仍然相当高,这表示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的稳定性良好,消臭剂的附着性高而不易脱落。接下来,进一步测试由实施例四的消臭纤维所制得的待测样品在水洗之后对于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或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表五为利用aatcc-100的测试方法所得的测试结果。表六为利用jis-l1902的测试方法所得的测试结果。表五水洗次数(次)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199.9%99.9%99.9%5099.2%93.9%99.2%表六水洗次数(次)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15.66.26.4505.66.25.9从表五来看,纵然经过水洗,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仍具有良好的抑菌率。此外,一般而言,由测试方法jis-l1902所测得的数字高于2即代表待测样品具有抑菌性,因此,从表六来看,纵然经过水洗,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仍具有良好的抑菌率。上述结果表示本揭示内容的消臭纤维的稳定性良好,消臭剂的附着性高而不易脱落。综上所述,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消臭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此制造方法具有操作简易的优点。消臭纤维包括消臭剂。消臭剂包括沸石粉及存在于沸石粉的微孔洞中的月桂酸。由于月桂酸被沸石粉包裹在内,因此在制备消臭纤维的熔融纺丝程序过程中,月桂酸不易损失而可留存于最终所形成的消臭纤维中。因此,消臭纤维可利用沸石粉及月桂酸所提供的双重消臭机制进行消臭而可具有优异的消臭率。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