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加弹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030发布日期:2019-10-19 04:01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加弹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加弹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聚酯纤维的仿毛产品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纤度、不同截面、不同收缩的“三异”聚酯长丝复合而成,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还是纺丝段POY+FDY一步法并纺的混纤丝,这种方法因其产量大、占地少、用人少、能耗低受到众多厂家的青睐,但这种生产方法相对于两步法生产来说不够灵活,两步法生产可以在平牵机、加弹机和络筒机上复合,两步法生产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原料的灵活组合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而在加弹机上的复合在仿毛方面更具优势,利用弹性聚酯纤维(DTY)包覆高收缩FDY可以形成多维卷曲效果,面料更加厚实,手感更加丰满。

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01845697 A,该发明专利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预取向丝在单股加弹机上加弹后在二罗拉和二热箱之间与改性高收缩FDY复合成仿毛纤维,但是只有PTT浮于纤维的表层,所呈现的色彩效果较为单一,且面料磨毛后绒毛易倒伏,面料不够厚实饱满。

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仿毛涤纶复合长丝的制造方法,公开号是 CN1587467A,该发明专利是通过超细旦海岛丝POY与常规 POY 在双丝加弹机上并列假捻后,在二罗拉和二热箱之间与高收缩涤纶 FDY 进行复合而成的仿毛纤维。该纤维经加工后,但是其只有超细旦海岛复合丝浮于表层,所呈现的色彩效果较为单一,且面料磨毛后绒毛易倒伏,面料不够厚实饱满。而且在所公开的专利中,三种成分的纤维是在二罗拉与二热箱之间复合,复合后还要经过二热箱加热定型,本发明团队发现,经过加热定型以后的复合纤维中处于芯部的高收缩FDY的收缩率会有较大的损失,因而与表层纤维的异收缩效果会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加弹复合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制得的得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织造出的面料经过后处理染色后,不但收缩效果明显,双色效果突出,而且面料磨毛后不易倒伏,手感更加厚实丰满,仿毛效果逼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加弹复合装置,包括单丝A和单丝B加工单元、单丝C加工单元和复合丝加工单元。

其中,所述单丝A和单丝B加工单元按单丝A和单丝B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一罗拉、一热箱、冷却板、假捻器、二罗拉和二热箱。

所述单丝C加工单元按单丝C加工顺序依次包括:零罗拉、旁路导丝器和导丝管。

所述复合丝加工单元按加工顺序依次包括:网络器、三罗拉、上油辊、卷绕辊和成品丝筒。

单丝A、单丝B和单丝C分别通过导丝管和二热箱后于网络器处汇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沸水收缩率越大越好,数值越大,布面在后处理过程中浮在表面的A、B丝成分形成的凸起丝圈就越明显,仿毛效果越好。但是在现有技术(例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专利)中,同类纤维的不同种成分的纤维是在二罗拉与二热箱之间复合,复合后还要经过二热箱加热定型,本实用新型团队发现,经过加热定型以后的复合纤维中处于芯部的高收缩FDY的收缩率会有较大的损失,因而与表层纤维的异收缩效果会有所降低,而本实用新型的三种聚酯纤维成分是在二热箱与三罗拉之间进行网络复合,高收缩FDY不经过二热箱加热,直接到二热箱下面与其他两束单丝复合,由于高收缩聚酯FDY丝在复合过程中走的是独立的线路,未受热加工,因此,原本的高收缩指标基本没有损失,可以保证在复合丝中收缩率的最大化,保证很好的异收缩和仿毛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1)将单丝A与单丝B汇合后依次经过一罗拉的牵伸、一热箱的变形、冷却板的冷却、假捻器的假捻、二罗拉的牵伸、二热箱的定型。

2)同时,将单丝C依次经过零罗拉的牵伸、旁路导丝器和导丝管的引导。

3)单丝A、单丝B和单丝C在网络器处进一步复合,然后依次经过三罗拉的牵伸、上油辊的上油、卷绕辊的卷绕,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假捻器为叠盘式或皮圈式。

作为优选,所述旁路导丝器固定于一热箱和冷却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单丝A和单丝B的种类为普通聚酯预取向丝、阳离子改性聚酯预取向丝、黑色聚酯预取向丝、彩色聚酯预取向丝、半消光聚酯预取向丝、全消光聚酯预取向丝或大有光聚酯预取向丝;所述单丝C为圆形截面高收缩聚酯FDY丝。

作为优选,所述单丝A和单丝B的截面为扁平形、三角形、三叶形或五叶形。

作为优选,所述单丝A和单丝B分别为扁平截面普通聚酯预取向丝和扁平截面阳离子改性聚酯预取向丝。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制得的得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织造出的面料经过后处理染色后,不但收缩效果明显,双色效果突出,而且面料磨毛后不易倒伏,手感更加厚实丰满,仿毛效果逼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为:一罗拉1、一热箱2、冷却板3、假捻器4、二罗拉5、二热箱6、零罗拉7、旁路导丝器8、导丝管9、网络器10、三罗拉11、上油辊12、卷绕辊13、成品丝筒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加弹复合装置,包括单丝A和单丝B加工单元、单丝C加工单元和复合丝加工单元。其中:单丝A和单丝B加工单元按单丝A和单丝B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一罗拉1、一热箱2、冷却板3、假捻器4、二罗拉5和二热箱6。单丝C加工单元按单丝C加工顺序依次包括:零罗拉7、旁路导丝器8和导丝管9。复合丝加工单元按加工顺序依次包括:网络器10、三罗拉11、上油辊12、卷绕辊13和成品丝筒14。所述导丝管和二热箱在网络器前将单丝A-C进行汇合。

其中,所述假捻器为叠盘式或皮圈式。所述旁路导丝器固定于一热箱和冷却板上。

一种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丝A与单丝B汇合后依次经过一罗拉的牵伸、一热箱的变形、冷却板的冷却、假捻器(叠盘式或皮圈式)的假捻、二罗拉的牵伸、二热箱的定型。

2)同时,将单丝C依次经过零罗拉的牵伸、旁路导丝器和导丝管的引导。

3)单丝A、单丝B和单丝C在网络器处进一步复合,然后依次经过三罗拉的牵伸、上油辊的上油、卷绕辊的卷绕,得到成品。

其中,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为:步骤1)中,车速450-650m/min,拉伸倍数为1.6-1.7,假捻器速比为1.5-1.9,一热箱温度为135-160℃,二热箱温度为125-150℃。步骤3)中,零罗拉对三罗拉的超喂为0.6-0.7%,二罗拉对三罗拉的超喂为5-8%,卷绕辊对三罗拉的三超喂为6-9%,网络器的网络喷嘴孔径φ为1.1-1.8mm,网络压力为3.0-4.5kg/cm²。

其中,单丝选择:单丝A和单丝B的种类为普通聚酯预取向丝、阳离子改性聚酯预取向丝、黑色聚酯预取向丝、彩色聚酯预取向丝、半消光聚酯预取向丝、全消光聚酯预取向丝和大有光聚酯预取向丝。单丝A和单丝B的截面为扁平形、三角形、三叶形或五叶形。优选地,所述单丝A和单丝B分别为扁平截面普通聚酯预取向丝和扁平截面阳离子改性聚酯预取向丝。其中,扁平截面普通聚酯预取向丝的单丝纤度为0.1-1.5dpf;所述扁平截面阳离子改性聚酯预取向丝的单丝纤度为1.0-3.5dpf。

单丝C为圆形截面高收缩聚酯FDY丝,单丝纤度为1.5-3.0dpf,沸水收缩率为35-45%。

所得双色仿毛聚酯纤维的物性指标为:断裂强度为3.3-4.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8-25%,卷曲收缩率为3.0-4.5%,沸水收缩率为30-35%,网络度为100-140个/m,网络牢度为95-100%。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实用新型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