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0861发布日期:2019-12-20 20:4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纤加工用喂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七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在玻纤加工时,需要对玻纤进行喂入,将玻纤分解呈碎屑状,以供后期进行融合使用,这时就需要一种专业的喂入设备进行玻纤喂入,提高后期使用效率。

市场上的玻纤喂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玻纤进行限位措施,使得玻纤在加工时容易发生位移,降低装置加工精准度,加工后的玻纤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收集,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置进行加工时,没有防护机构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使得外部环境中的脏污容易污染玻纤,降低成品合格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玻纤喂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玻纤进行限位措施,使得玻纤在加工时容易发生位移,降低装置加工精准度,加工后的玻纤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收集,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置进行加工时,没有防护机构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使得外部环境中的脏污容易污染玻纤,降低成品合格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包括主体和输送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主体的内部安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主体的外壁内侧活动设置有出料口,且主体的外壁活动安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下方活动安置有收料盘,所述输送机构活动安置于收料盘的下方,所述主体的外壁中部活动安置有活动门,且活动门的内部设置有视窗。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活动块、预留槽、固定轴承和转辊,所述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预留槽,且活动块的下方安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外壁设置有转辊。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承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体通过固定轴承与转辊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支撑台、主电机、主转杆、主转盘、主齿盘、副电机、副转杆、副转盘和副齿盘,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主电机,且主电机的内部设置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的外壁安置有主转盘,且主转盘的外壁连接有主齿盘,所述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副电机,且副电机的内部安置有副转杆,所述副转杆的外壁设置有副转盘,且副转盘的外壁安置有副齿盘。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与主电机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主电机通过主转杆与主转盘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支架、传送机、转轴、滚轮组和履带,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且传送机的内部安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滚轮组,且滚轮组的外壁活动安置有履带,所述转轴与滚轮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转轴通过滚轮组与履带构成活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设置有主体,固定轴承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得装置运行时,固定轴承不会从装置上托落,提高零件之间的连接性,并且保证固定轴承运转时,不会发生偏移,为装置运行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同时主体通过固定轴承与转辊构成活动结构,使用者将玻纤通过进料口放置入装置后,玻纤通过活动块内预留槽向下移动,使得活动块下方的两根转辊对玻纤进行限位,防止玻纤在加工时,出现位移,提高装置加工精准度;

支撑台与主电机之间为活动连接,使得装置使用时,如主电机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使用者可将主电机从支撑台上拆除,对主电机进行维修、更换,提高零件的维修效率,同时主电机通过主转杆与主转盘构成旋转结构,使得主电机带动主转杆、主转盘旋转后,主转盘带动主齿盘旋转,将玻纤在主齿盘上顺时针旋转,玻纤旋转至副齿盘处时,由于副电机为逆时针旋转,使得副齿盘旋转方向同为逆时针,从而使得玻纤被分解为碎屑状,通过副齿盘转出,间接提高装置的喂入效率;

转轴与滚轮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装置长期使用后,滚轮组依然具有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转轴上,保证滚轮组与转轴之间不会出现缝隙,提高零件之间的连接密度,间接增加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转轴通过滚轮组与履带构成活动结构,使得分解后的玻纤,可通过履带自动输送至储料设备内,无需人工手动收集,提高装置加工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进料口;3、限位机构;301、活动块;302、预留槽;303、固定轴承;304、转辊;4、出料口;5、动力机构;501、支撑台;502、主电机;503、主转杆;504、主转盘;505、主齿盘;506、副电机;507、副转杆;508、副转盘;509、副齿盘;6、防护罩;7、收料盘;8、输送机构;801、支架;802、传送机;803、转轴;804、滚轮组;805、履带;9、活动门;10、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玻纤喂入装置,包括主体1和输送机构8,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且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包括有活动块301、预留槽302、固定轴承303和转辊304,活动块301的内部设置有预留槽302,且活动块301的下方安置有固定轴承303,固定轴承303的外壁设置有转辊304,使得装置运行时,固定轴承303不会从装置上托落,提高零件之间的连接性,并且保证固定轴承303运转时,不会发生偏移,固定轴承303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体1通过固定轴承303与转辊304构成活动结构,使用者将玻纤通过进料口2放置入装置后,玻纤通过活动块301内预留槽302向下移动,使得活动块301下方的两根转辊304对玻纤进行限位,防止玻纤在加工时,出现位移;

主体1的外壁内侧活动设置有出料口4,且主体1的外壁活动安置有动力机构5,动力机构5包括有支撑台501、主电机502、主转杆503、主转盘504、主齿盘505、副电机506、副转杆507、副转盘508和副齿盘509,支撑台501的顶部设置有主电机502,且主电机502的内部设置有主转杆503,主转杆503的外壁安置有主转盘504,且主转盘504的外壁连接有主齿盘505,主电机502的一侧设置有副电机506,且副电机506的内部安置有副转杆507,副转杆507的外壁设置有副转盘508,且副转盘508的外壁安置有副齿盘509,使得装置使用时,如主电机502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使用者可将主电机502从支撑台501上拆除,对主电机502进行维修、更换,提高零件的维修效率,支撑台501与主电机50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主电机502通过主转杆503与主转盘504构成旋转结构,使得主电机502带动主转杆503、主转盘504旋转后,主转盘504带动主齿盘505旋转,将玻纤在主齿盘505上顺时针旋转,玻纤旋转至副齿盘509处时,由于副电机506为逆时针旋转,使得副齿盘509旋转方向同为逆时针,从而使得玻纤被分解为碎屑状;

动力机构5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护罩6,且防护罩6的下方活动安置有收料盘7,输送机构8活动安置于收料盘7的下方,输送机构8包括有支架801、传送机802、转轴803、滚轮组804和履带805,支架801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802,且传送机802的内部安置有转轴803,转轴803的外壁设置有滚轮组804,且滚轮组804的外壁活动安置有履带805,转轴803与滚轮组80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转轴803通过滚轮组804与履带805构成活动结构,使得装置长期使用后,滚轮组804依然具有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转轴803上,保证滚轮组804与转轴803之间不会出现缝隙,提高零件之间的连接密度,主体1的外壁中部活动安置有活动门9,且活动门9的内部设置有视窗10。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玻纤喂入装置首先通过使用者推动装置,使得装置底部的转轮旋转,将装置移动至任何需要使用的地方后,使用者将玻纤通过进料口2插入装置内,使得玻纤通过活动块301进入预留槽302内,通过预留槽302向下移动后,使得固定轴承303通过两根转辊304对玻纤两侧进行限位,防止玻纤在加工时出现位移现象,使用者将玻纤缠绕在主齿盘505后,开启主电机502,使得主转杆503旋转,主转杆503旋转后,带动主转盘504旋转,主转盘504带动主齿盘505旋转,将玻纤顺时针转动,这时使用者开启副电机506,使得副电机506逆时针旋转,副转杆507带动副转盘508旋转,副转盘508带动副齿盘509旋转,使得玻纤通过主齿盘505接触副齿盘509后,玻纤被拉扯分解,分解后的玻纤通过副齿盘509逆时针旋转,向下掉落,落入收料盘7内,同时防护罩6可防止玻纤在拉扯时出现飞溅,提高装置运行安全,玻纤通过收料盘7落入履带805上,使用者开启支架801上的传送机802,使得转轴803旋转,带动滚轮组804旋转,滚轮组804带动履带805移动,将玻纤移动至存放设备内,使用者无需人工手动收集,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存满后的玻纤通过使用者开启出料口4,将存放设备拿出进行使用,装置上设置有活动门9,使得装置在加工时,使用者可关闭活动门9,通过活动门9上的视窗10,观察装置运行状况,使得装置运行时,内部为封闭状态,外部环境中的脏污无法进入装置内污染玻纤,提高装置的防尘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