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前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1933发布日期:2019-11-19 21:2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前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前筛。



背景技术:

在造纸制浆过程中,网前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传统的网前筛包括筒体1,筒体1内转动安装有旋翼转子2,筒体1与旋翼转子2之间设有筛鼓3,筛鼓3与旋翼转子2之间形成混合浆区5,筛鼓3与筒体1之间形成良浆区4,工作时,旋翼转子位于混合浆内,旋翼转子2通过脉冲将混合浆内的良浆通过筛鼓3的孔缝(孔缝也就是筛孔或筛缝)推入良浆区,因为旋翼转子处于混合浆区,旋翼转子2与筛鼓3的接触面经过长时间接触后会出现纤维搓绳,导致纤维绳进入良浆区而进入纸页,导致纸机抄纸期间压榨部出现断头次数增加,并且,纤维绳的增加,会堵塞布浆器,另外,杂质或者浆块堵塞筛鼓3的孔缝301,导致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造纸机械技术领域,对于网前筛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造纸机械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出发点和动力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充分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前筛,避免了旋翼转子与筛鼓接触面之间出现搓绳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前筛,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转动安装有旋翼转子,所述筒体与旋翼转子之间设有筛鼓,所述筛鼓与旋翼转子之间形成良浆区,所述筛鼓与筒体之间形成混合浆区,所述筛鼓上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良浆区与混合浆区的孔缝。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孔缝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孔缝朝向所述旋翼转子一端的开口大于所述孔缝朝向所述筒体一端的开口。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筛鼓与旋翼转子之间形成良浆区,筛鼓与筒体之间形成混合浆区,在旋翼转子的脉冲作用下,良浆会将堵在筛鼓上的杂质以及浆团清洗出去,避免了杂质及浆团堵塞孔缝,从而提高筛选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旋翼转子位于良浆区,旋翼转子与筛鼓之间便不会出现搓绳现象,进而大大减少了纸机抄纸期间压榨部的断头次数。

(2)由于旋翼转子在良浆内不断搅拌,进一步提高了良浆质量,进而提高了纸机布浆匀度,提高了纸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旋翼转子,3、筛鼓,301、孔缝,4、良浆区,5、混合浆区。

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旋翼转子的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列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列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2所示,一种网前筛,包括筒体1,筒体1内转动安装有旋翼转子2,筒体1与旋翼转子2之间设有筛鼓3,筒体1、旋翼转子2和筛鼓3为目前网前筛所常用部件,其安装和使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筛鼓3与旋翼转子2之间形成良浆区4,筛鼓3与筒体1之间形成混合浆区5,混合浆区5连通筒体1的进料口,筛鼓3上设有若干个连通良浆区4与混合浆区5的孔缝301,在旋翼转子2的作用下,良浆会通过孔缝301进入混合浆区5,并将附着在筛鼓3外表面的杂质及浆团清理掉,由于旋翼转子2接触的是良浆,旋翼转子2与筛鼓3之间便不会出现搓绳现象,减少了纸机抄纸期间压榨部的断头次数,并且良浆将堵在筛鼓3上的杂质及浆团清洗出去,从而使得良浆更容易进入到良浆区4,提高了筛选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旋翼转子2在良浆内不断搅拌,还进一步提高了良浆的匀度,进而提高了良浆质量。

孔缝30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在此不限定是孔筛或者缝筛,孔缝301朝向旋翼转子2一端的开口大于孔缝301朝向筒体1一端的开口,使得混合浆更容易由良浆区4进入到混合浆区5,而不会使得混合浆区5的混合浆逆流。

其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旋翼转子2在动力装置驱动下转动,混合浆从筒体1的进料口进入到混合浆区5,在浆压作用下,混合浆内的杂质和浆团会附着在筛鼓3的外表面,在旋翼转子2的脉冲作用下,良浆会通过孔缝301进入混合浆区5,并将附着在筛鼓3外表面的杂质及浆团清理掉,并在脉冲结束后将混合浆区5内的良浆吸入良浆区4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筛鼓3与旋翼转子2之间形成良浆区4,筛鼓3与筒体1之间形成混合浆区5,在旋翼转子2的作用下,良浆会将堵在筛鼓3上的杂质及浆团清洗出去,从而提高筛选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旋翼转子2与筛鼓3之间不会出现纤维搓绳现象,进而避免了纸机多管布浆器的堵塞现象,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