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捻线机的绳芯集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1972发布日期:2020-03-17 15:3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用于捻线机的绳芯集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捻线机捻线辅助工具,具体是用于捻线机的绳芯集束器。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

捻线机的捻线过程是从筒子上引出的合股纱,经导纱杆和横动导纱器,从导纱罗拉处输出,通过导纱钩和钢丝圈绕于筒管上。当锭子带动筒管一起回转时,纱线拖动钢丝圈在环状钢领上回转,对纱线进行加捻。捻线机的筒子通常为中空圆柱体,在筒子纱架上的筒子大都是以竖直的形式活套在插锭上,合股纱自侧面拖动筒子回转而退绕。

现在捻线机的应用不仅限于棉纱、棉、化纤纤维、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真丝、玻璃纤维等加捻、合股工程,也有用捻线机对金属、石墨等材料进行加捻、合股的工程,而加捻金属、石墨等材料时一般都是加捻为粗绳,加捻的粗绳是一般分为绳芯和外层股绳两部分,绳芯由多股与外层股绳同样材料平行且收拢为一束的线组成,绳芯在绳制造和使用时起到支撑着外层股绳的压力的作用,为保持绳形状的完整,绳芯在绳内部还起着防锈、润滑的作用,同时还能缓冲因冲击载荷引起的振动,由于绳芯由多股线组成,这些线需要从多个筒子引出,引出的线从引出处的散开状态到捻线机处需要收拢形成较紧密的并行状态的线,而现目前通常使用一个环将散开的多股线收拢,这样收拢的多股线在环处存在一个接近90°角的弯折,线在不断的运动中会在环上不断剐蹭,绳芯的四周边缘都有被环边缘破坏的风险,同时由于多股线在环处突然被聚拢,绳芯的强度和刚度也有被破坏的风险,甚至部分股线还会在收拢过程中断裂,而绳芯需要保持完整无缺的状态才能够对绳起到较好的支撑着外层股绳的压力的作用,所以如何完整有效的将散开的多股线收拢为绳芯便成为捻线机捻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捻线机在对粗绳进行加捻时无法完整有效收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捻线机的绳芯集束器,有效的在保障绳芯完整的基础上完成对绳芯的收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捻线机的绳芯集束器,包括集束仓,所述集束仓为相对的两个端面设有开口的空心容器,其中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开口并且容器外壁从大开口一端向小开口一端逐步收拢,集束仓的小开口一端设有管口大小与小开口相同的弯头,弯头的一端与集束仓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通管,直通管管口大小与弯头管口大小相同,在弯头处设有从弯头内侧面部分嵌入弯头内部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与弯头直径等宽并且能够绕水平线自由转动,同时在定滑轮的两端设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侧支撑架,侧支撑架与定滑轮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由于绳芯是由多股并在一起的线组成,将多股线同时引出筒子时这些线处于散开的状态,要通过外力使其归拢为一束成为绳芯,现有技术通过一个铁环强行将多股线并在一起,由于线处于不断抽送的状态,在铁环处容易发生剐蹭和弯折导致线被破坏而降低绳芯的物理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逐渐趋向收拢的集束仓逐渐将散开的多股线进行收拢,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束仓只要是从大开口的一端向小开口的一端逐渐收拢,无论其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是其他形状均适用,同时设置弯头使其转折过渡并不显得突兀,弯头采用90°的等径弯头,再通过直通管连接至捻线机,对成型的绳芯起到了全面保护的作用,而在弯头处设置一个宽度与弯头直径相同的定滑轮,定滑轮的轮面的最低点处于集束仓的顶部的内表面的最低点和集束仓的顶部的外表面最高点之间的高度上,通过定滑轮将线与弯头内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了收拢时对绳芯的损耗,有效的在保障绳芯完整的基础上完成对绳芯的收拢。

进一步的,所述集束仓的顶部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互相平行并且能够限制的顶部导向机构,顶部导向机构固定连接在集束仓的顶部的内表面上并且与集束仓的大开口面平行。由于绳芯一般是在捻线机底部收拢后向上输送进行外部股线的加捻,所以绳芯在集束仓内运动方向是偏向上方的,在此情况下绳芯会与集束仓的顶部进行接触甚至发生剐蹭,为了减小集束仓的顶部对绳芯的伤害,同时也为了保护集束仓,在集束仓的顶部的内表面设置了若干个顶部导向机构,顶部导向机构在不影响绳芯正常运动的前提下将组成绳芯的多股线下压脱离集束仓的顶部,同时发挥起导向作用,减小绳芯与集束仓之间的摩擦,提高绳芯收拢时的运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导向机构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转动轴a,转动轴a与集束仓的大开口的端面平行,转动轴a的两个端面设有能够让转动轴a绕轴线转动的端部固定块a,两个端部固定块a的上表面均和集束仓的顶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a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由于集束仓是由大口向小口逐步收拢的,所以若干所述转动轴a也随着收拢的集束仓向小口分布而不断变短,转动轴a通过端部固定块a与集束仓的顶部的固定连接而与集束仓的顶部保持一定的间隙,同时由于转动轴a能够绕轴线转动,所以在收拢多股线时能够将线与转动轴a接触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的减小了转动轴a和多股线互相之间的摩擦损耗,同时转动轴a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避免了线与转动轴a之间的硬质接触,也避免了绳芯受到硬质损伤,进一步有效的保障了绳芯的完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束仓的两个侧壁的内表面均设有若干与水平面垂直并且互相平行的侧面导向机构,侧面导向机构固定连接在集束仓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并且与集束仓的大开口面平行。对于多股线合成绳芯最为关键处就是对多股线的收拢,而若仅仅依靠集束仓的内壁对多股线进行收拢会导致较多的摩擦损耗,甚至还会与集束仓的开口处发生刮伤等伤害,所以在此情况下为了减小集束仓的侧面内壁对绳芯的伤害,同时也为了保护集束仓,在集束仓的侧面内壁设置了若干个侧面导向机构,侧面导向机构在不影响绳芯正常运动的前提下将组成绳芯的多股线向内压迫脱离集束仓的侧面内壁,同时发挥起导向作用,减小绳芯与集束仓之间的摩擦,提高绳芯收拢时的运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导向结构包括与水平面垂直的转动轴b,转动轴b与集束仓的大开口的端面平行,转动轴b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能够让转动轴b绕轴线转动的端部固定块b,两个端部固定块的侧表面与集束仓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b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转动轴b通过端部固定块b与集束仓的侧面内壁的固定连接而与集束仓的顶部保持一定的间隙,同时由于转动轴b能够绕轴线转动,所以在收拢多股线时能够将线与转动轴b接触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的减小了转动轴b和多股线互相之间的摩擦损耗,同时转动轴b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避免了线与转动轴b之间的硬质接触,也避免了绳芯受到硬质损伤,进一步有效的保障了绳芯的完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束仓的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集束仓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由于多股线对集束仓有一个向上的力,单凭直通管与捻线机之间的固定连接不能保障集束仓和弯头不在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折,所以在集束仓的底部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与地面固定连接,支撑柱在支撑本实用新型重量的同时也避免集束仓和弯头受到过大的向上的力而发生弯折影响绳芯收拢的效率,在此基础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固定,捻线机由于绳芯问题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大幅下降,也使得捻线机加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逐渐趋向收拢的集束仓逐渐将散开的多股线进行收拢,同时设置弯头使其转折过渡并不显得突兀,再通过直通管连接至捻线机,对绳芯的成型过程起到了全面保护的作用。

(2)通过定滑轮将线与弯头内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了收拢时对绳芯的损耗,有效的在保障绳芯完整的基础上完成对绳芯的收拢。

(3)顶部导向机构和侧面导向机构在不影响绳芯正常运动的前提下将组成绳芯的多股线下压脱离集束仓的内表面,同时发挥起导向作用,减小绳芯与集束仓之间的摩擦,提高绳芯收拢时的运动效率。

(4)支撑柱在支撑本实用新型重量的同时也避免集束仓和弯头受到过大的向上的力而发生弯折影响绳芯收拢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部导向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导向结构结构示意图;

1-集束仓,2-弯头,3-直通管,4-顶部导向机构,5-侧面导向机构,6-定滑轮,7-支撑柱,8-侧支撑架,401-端部固定块a,402-转动轴a,501-端部固定块b,502-转动轴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用于捻线机的绳芯集束器,包括集束仓1,所述集束仓1为相对的两个端面设有开口的空心容器,其中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开口并且容器外壁从大开口一端向小开口一端逐步收拢,集束仓1的小开口一端设有管口大小与小开口相同的弯头2,弯头2的一端与集束仓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通管3,直通管3管口大小与弯头2管口大小相同,在弯头2处设有从弯头2内侧面部分嵌入弯头2内部的定滑轮6,所述定滑轮6与弯头2直径等宽并且能够绕水平线自由转动,同时在定滑轮6的两端设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侧支撑架8,侧支撑架8与定滑轮6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逐渐趋向收拢的集束仓1逐渐将散开的多股线进行收拢,同时设置弯头2使其转折过渡并不显得突兀,弯头采用90°的等径弯头,再通过直通管3连接至捻线机,对绳芯成型的全过程都起到了全面保护的作用,而在弯头2处设置一个宽度与弯头2直径相同的定滑轮1,通过定滑轮1将线与弯头2内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了收拢时对绳芯的损耗,有效的在保障绳芯完整的基础上完成对绳芯的收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俯视为梯形的空腔作为集束仓1,并且集束仓1的横截面为方形,这样的集束仓1侧壁向中央收拢的过程是平缓的,没有宽度的突变产生,对于绳芯的收拢过程能够将损耗降到较低的范围内,同时由于设置了定滑轮6,定滑轮6除了能够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损耗,也能够将多股线收拢的更加紧密,使得加捻出的成品质量更好,有效的在保障绳芯完整的同时提高绳芯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所述集束仓1的顶部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互相平行并且能够限制的顶部导向机构4,顶部导向机构4固定连接在集束仓1的顶部的内表面上并且与集束仓1的大开口面平行。所述顶部导向机构4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转动轴a402,转动轴a402与集束仓1的大开口的端面平行,转动轴a402的两个端面设有能够让转动轴a402绕轴线转动的端部固定块a401,两个端部固定块a401的上表面均和集束仓1的顶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a402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由于集束仓1是由大口向小口逐步收拢的,所以若干所述转动轴a402也随着收拢的集束仓1向小口分布而不断变短,每一根转动轴a402都与所处位置的集束仓1宽度相等,转动轴a402通过端部固定块a401与集束仓1的顶部的固定连接而与集束仓1的顶部保持一定的间隙,端部固定块a401的截面大小大于转动轴a402的端面大小,所以转动轴a402才能与集束仓的内表面保持间隙,同时由于转动轴a402能够绕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轴a402和端部固定块a40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保障了转动轴a402能够在端部固定块a401的作用下固定在集束仓1的顶部的内表面,同时自身的转动完全不受影响,所以在收拢多股线时能够将线与转动轴a402接触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的减小了转动轴a402和多股线互相之间的摩擦损耗,同时转动轴a402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避免了线与转动轴a402之间的硬质接触,也避免了绳芯受到硬质损伤,进一步有效的保障了绳芯的完整度。

与此同时,所述集束仓1的两个侧壁的内表面均设有若干与水平面垂直并且互相平行的侧面导向机构5,侧面导向机构5固定连接在集束仓1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并且与集束仓1的大开口面平行。所述侧面导向结构包括与水平面垂直的转动轴b502,转动轴b502与集束仓1的大开口的端面平行,转动轴b502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能够让转动轴b502绕轴线转动的端部固定块b501,两个端部固定块的侧表面与集束仓1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b502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转动轴b502通过端部固定块b501与集束仓1的侧面内壁的固定连接而与集束仓1的顶部保持一定的间隙,端部固定块b501的截面大小大于转动轴b502的端面大小,同时由于转动轴b502能够绕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轴承固定连接转动轴b502和端部固定块b501,在保障转动轴b502固定的前提下,保障了其自由转动不受到影响,所以在收拢多股线时能够将线与转动轴b502接触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的减小了转动轴b502和多股线互相之间的摩擦损耗,同时转动轴b502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避免了线与转动轴b502之间的硬质接触,也避免了绳芯受到硬质损伤,进一步有效的保障了绳芯的完整度。

最后,所述集束仓1的底部设有支撑柱7,支撑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集束仓1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在多股线进行收拢时,多股线对集束仓1有一个向上的力,随着加捻速度的增加,所需要的绳芯粗细的不同,这个力也会发生变化,在力足够大时单凭直通管3与捻线机之间的固定连接不能保障集束仓1和弯头2不在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折,所以在集束仓1的底部设置支撑柱7,支撑柱7一端固定连接在集束仓1的底部,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支撑柱7在支撑本实用新型重量的同时也避免集束仓1和弯头2受到过大的向上的力而发生弯折影响绳芯收拢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试点工厂进行实测,绳芯完整率较以往提高了64.3%,绳芯的合格率由93.7%提高到了99.8%,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在保障绳芯完整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绳芯的收拢。在此基础上,捻线机由于绳芯问题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大幅下降,也使得捻线机加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