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901发布日期:2020-05-26 18:23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植物纤维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纤维地膜,属于农业地膜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用聚乙烯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增效已被社会广泛重视和认可,成为需求量极大和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地膜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具有灭草、防病虫、抑盐保苗等多项功能。但由于塑料地膜使用后的碎片残留在土壤中不可分解,从而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原来被誉为“白色革命”的聚乙烯地膜变成了“白色灾害”。世界上许多国家就积极的寻找聚乙烯地膜的替代品,以达到农业持续稳定增产的目的。

植物纤维地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价格低廉且可再生、安全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植物纤维地膜强度差、易破损的特性给机械铺设地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破损的地方保温效果差、滋生杂草。上述问题限制了纤维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农业地膜领域中对于具有高强度的植物纤维地膜仍然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地膜,该纤维地膜具有强度高、保温保湿性能好、无毒、可自然降解和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地膜,其包括:第一植物纤维层,增强材料层和第二植物纤维层,其中增强材料层包括网状材料或线型材料,并且其中增强材料层位于第一植物纤维层和第二植物纤维层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线型材料包括尼龙绳、棉纱绳、麻绳、合成纤维绳、植物纤维绳或塑料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线型材料的绳间间距可以是20-50cm,例如25cm、30cm、35cm、40cm或45c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网状材料包括尼龙网、棉纱网、麻网、合成纤维网、植物纤维网或塑料网。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网状材料的孔径可为5cm-15cm,例如8cm、10cm或12cm。丝径可为0.05-0.3mm,例如0.1mm或0.2mm。如本实用新型所述,术语“丝径”是指网状材料中形成网状结构的线材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植物纤维层是由木浆、秸秆浆、草浆、麻浆、苇浆、蔗浆、竹浆或废纸纸浆制成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秸秆浆可包括玉米秸秆浆、小麦秸秆浆、水稻秸秆浆或大豆秸秆浆。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纤维地膜定量为30~60g/㎡;地膜厚度为0.2mm~0.5mm,例如0.3mm或0.4mm;拉伸负荷可达到40n~80n;断裂伸长率可达3%~5%;透光率达到50%~70%;透气性达2800mm/s~5600mm/s;完全降解时间小于100天。如本实用新型所述,术语“植物纤维地膜定量”是指每平方米地膜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纤维地膜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纤维原料送入碎浆机以得到浆料,将浆料送入浆池中,然后将浆池中的浆料依次经过高浓磨、浆池、高浓除渣器、低浓磨、低浓除渣器、压力筛、洗浆机、储浆池、调浆箱后送入抄纸机;

(2)将线性材料装入卷线辊,或者网状材料装入卷网辊;

(3)通过抄纸机,将线型材料和/或网状材料夹入两层植物纤维层中间,抄造制成高强度植物纤维地膜。

所述的植物纤维原料包括木浆、秸秆浆、草浆、麻浆、苇浆、蔗浆、竹浆或废纸纸浆。秸秆浆包括玉米秸秆浆、小麦秸秆浆、水稻秸秆浆或大豆秸秆浆。

上述以植物纤维原料为基础原料,采用线性材料或网状材料增强手段,抄造的植物纤维地膜具有以下优点:强度高、紧密度高,透光性较好。物理机械性能显著提升,其中,大大减少了“白色污染”和农膜残留,覆盖效果优于塑料农膜,生产过程中清洁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的植物纤维地膜结构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植物纤维地膜结构图。

图3显示了植物纤维地膜的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然而,应当理解,这些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纤维地膜,其由第一植物纤维层、网状材料增强层和第二植物纤维层组成,其中网状材料增强层位于第一和第二植物纤维层之间。其中第一植物纤维层、网状材料增强层和第二植物纤维层通过抄造机复合在一起。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植物纤维地膜,其由第一植物纤维层、线型材料增强层和第二植物纤维层组成,其中线型材料增强层位于第一和第二植物纤维层之间。其中第一植物纤维层、线型材料增强层和第二植物纤维层通过抄造机复合在一起。

图3显示了生产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纤维地膜的示例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纤维原料称重后送入水力碎浆机,将浆料送入浆池中,然后将浆池中的浆料依次经过高浓磨、浆池、高浓除渣器、低浓磨、低浓除渣器、压力筛、洗浆机、储浆池、调浆箱后送入抄纸机系统的1号成型部,以产生植物纤维层;

(2)将线性材料装入卷线辊,或者将网状材料装入卷网辊;

(3)将1号成型部产生的植物纤维层与线性材料和网状材料进行复合,以将线型材料和/或网状材料夹入植物纤维中间层,然后进入2号成型部,依次通过压榨部、烘缸部、卷膜机和复卷机后,抄造制成高强度植物纤维地膜。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高强度纤维地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拉伸负荷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可以改善纤维地膜使用过程中的断裂现象,便于大面积使用,尤其是机械化耕作。

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步,将竹浆(采购自贵州赤天化纸业的本色竹桨浆板)加入zfs8型水力碎浆机中,竹浆原料全部离解后启动100xj80-16型抽浆泵,根据浆浓情况调节白水量,保证浆浓在8~12%之间。注意观察浆池的液位。

第二步,启动zgm1000型高浓磨,启动100xj80-16抽浆泵进行高浓磨浆,控制打浆度在20~25°sr。通过高浓除渣后进入dd-20型低浓磨,磨浆,控制打浆度在35~40°sr。

第三步,磨好的浆料依次通过dn45型低浓除渣器、xruv2.0型压力筛、zzjx-401型双网挤浆机后进入储浆池。

第四步,通过调浆箱控制上浆浓度0.3~1.2%,进入宽幅为2400mm的双网六缸2400型抄纸机,将直径为0.2mm麻绳装入卷绳辊,共6组卷绳辊,卷绳辊间距为40cm,通过1号圆网成型部和通过2号圆网成型部,将麻绳夹在2层竹浆之间,形成层压复合纤维膜。

第五步,麻绳和竹浆复合成型后依次通过压榨部和烘干部后进行复卷。得到40g/㎡高强度植物纤维地膜。地膜厚度0.4mm,拉伸负荷64n,断裂伸长率可达4.6%,透光率达到65%,透气性达3600mm/s,完全降解时间80天。

实施例2:

第一步,将麦草浆(采购山东泉林纸业有限公司)加入zfs8型水力碎浆机中,麦草浆全部离解后启动100xj80-16抽浆泵,根据浆浓情况调节白水量,保证浆浓在8~10%之间。注意观察浆池的液位。

第二步,启动zgm1000型高浓磨,启动抽浆泵进行高浓磨浆,控制打浆度在22~26°sr。通过高浓除渣后进入dd-20型低浓磨浆,控制打浆度在36~42°sr。

第三步,磨好的浆料依次通过dn45型低浓除渣器、xruv2.0型压力筛、zzjx-401型双网挤浆机后进入储浆池。

第四步,通过调浆箱控制上浆浓度0.5~1.2%,进入宽幅为2400mm的双网六缸2400型抄纸机,将尼龙网装入卷网辊,尼龙网宽幅为2400mm,孔径10cm,丝径0.2mm,通过1号圆网成型部和通过2号圆网成型部,将尼龙网夹在2层竹浆之间,形成层压复合纤维膜。

第五步,麦草浆和尼龙网复合成型后依次通过压榨部和烘干部后进行复卷。得到50g/㎡高强度植物纤维地膜。地膜厚度0.5mm,拉伸负荷58n,断裂伸长率可达4.1%,透光率达到61%,透气性达3450mm/s。

实施例3:

第一步,将进口俄罗斯木浆加入zfs8型水力碎浆机中,木浆全部离解后启动100xj80-16抽浆泵,根据浆浓情况调节白水量,保证浆浓在8~10%之间。注意观察浆池的液位。

第二步,启动zgm1000型高浓磨,启动抽浆泵进行高浓磨浆,控制打浆度在20~26°sr。通过高浓除渣后进入dd-20型低浓磨浆,控制打浆度在32~42°sr。

第三步,磨好的浆料依次通过低dn45型浓除渣器、xruv2.0型压力筛、zzjx-401型双网挤浆机后进入储浆池。

第四步,通过调浆箱控制上浆浓度0.5~1.2%,进入宽幅为2400mm的双网六缸2400型抄纸机,将锦纶网装入卷网辊,锦纶网宽幅为2400mm,孔径12cm,丝径0.1mm,通过1号圆网成型部和通过2号圆网成型部,将锦纶网夹在2层竹浆之间,形成层压复合纤维膜。

第五步,木浆和锦纶网复合成型后依次通过压榨部和烘干部后进行复卷。得到40g/㎡高强度植物纤维地膜。地膜厚度0.4mm,拉伸负荷72n,断裂伸长率可达4.3%,透光率达到64%,透气性达3680mm/s。

实施例4:

高强度纤维地膜使用效果如下:

与无地膜覆盖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纤维地膜(由实施例3制备)覆盖的玉米根部各指标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其中地下部鲜重增长了58%,地下部干重增长了28%,根长度平均增长了56%,根总体积平均增长了82%,根总面积平均增长了72%,根平均直径增长了20%。由此可见,高强度纤维地膜明显促进了玉米的根部生长。

该高强度纤维地膜与塑料薄膜相比,高强度纤维地膜显著降低病毒病发生率,塑料地膜覆盖植株病毒病达28%,不覆盖地膜40%,而覆盖高强度纤维地膜的病毒病发生率只有8%。并且所述高强度纤维地膜土壤湿度与覆盖塑料地膜无差异,但高强度纤维地膜能保持根域土壤温湿度的相对恒定。

应理解,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和其等同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