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436发布日期:2020-05-22 21:4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上油装置是油管从油剂泵出来后,从纺位后墙板直接引伸到快插处,连接到油嘴对丝束上油,油架上方放置一块宽的防护板。如果工艺风采用环吹风对丝束冷却,在丝束与空气介质相对运动中,有大量空气随丝束向下流动,对气流阻碍较大,在上方易形成涡流区,丝条在冷却风筒内晃动较大,影响丝条冷却,造成丝束条干不均,影响产品质量。且常规的上油装置周期更换油嘴和快插时,作业时间较长,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更换品种比较频繁,油架高度需要不断的调整,每次作业时,均需用标尺标定,上下松紧螺栓调整,不仅耗时长,且螺栓容易损坏。

中国专利一种dty纤维的快速均匀上油系统(zl201821165297.7),包括控制框,所述控制框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板以两个为一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手柄之间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控制框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两组夹板之间的存液箱。该dty纤维的快速均匀上油系统,通过设置油箱对纤维套进行上油,实现了自动化对dty纤维自动化上油,同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滚动,保证上油的均匀和上油的效率,避免了人工上油效率低下,且很难保证上油均匀的问题,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专利一种纺织用纤维上油装置(zl201721793666.2),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滚筒,壳体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开口,壳体位于传动装置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油管,壳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过滤网、第一固定架、第一限位轮、第二固定架、第二限位轮、横板、毛刷、水泵、第一导油管、第二导油管、第三导油管和喷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上油装置在对纺织纤维上油时,纺织纤维不能得到充分的上油,上油的效果较差,导致纺织纤维在编织时会出现静电现象的问题,该纺织用纤维上油装置,具备上油效果好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上油装置的实用性。

中国专利一种纤维上油装置(zl201720430443.3),包括储油槽、上油辊、辊式挤压装置、集油槽,所述上油辊外周面等间距设有凹槽;所述辊式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辊、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包括由横部和竖部构成的“t”形连接部;所述集油槽上设有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压板和由所述压板构成的容置空间;所述压板的内壁设有海绵。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纤维生产过程中的纤维上油效果,而且上油过程中多余的油可以通过集油槽进行回收,并经过过滤处理后循环使用,提高了油剂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一种化纤纤维生产用上油装置(zl201821287660.2),包括t型管、输油软管、处理盒、喷油管、海绵块、支撑杆、滚珠螺母副、双向丝杆、固定块、紧固螺栓、收集壳、固定轴、滚筒、收集管、固定环、转动轴一、弧形限位板一、弧形限位板二、转动轴二、复位弹簧、挡板以及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带动支撑杆相向移动,支撑杆移动带动喷油管移动,喷油管移动带动海绵块移动,进而使得海绵块与化纤纤维紧密贴合,通过弹簧的弹力方便将固定环夹持在弧形限位板一以及弧形限位板二之间,便于收集管的收纳安装。

中国专利用于涤纶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zl201820769504.3),涉及涤纶纤维上油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油槽、涂油滚筒、压力滚筒、液压油缸以及输送机构,涂油滚筒位于油槽内部且其底部位于油体中,涂油滚筒的两端与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压力滚筒位于涂油滚筒的侧方位,且其两端均与液压油缸的驱动杆连接;输送结构包括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第一托辊、第二托辊相对于涂油滚筒间隔设置,第一托辊的高度低于涂油滚筒的高度,第二托辊的底部不高于涂油滚筒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目前上油设备上油不均匀以及适用性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通过采用具有各自转动的主油轮和三组小油轮的相对转动,从而使油剂能够均匀在纤维上,从而达到油剂的均匀上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包含第一小油轮,第二小油轮,第三小油轮,主油轮,油剂槽,储油槽和油轮电机;第一小油轮,第二小油轮,第三小油轮嵌入在主油轮的表面,在第一小油轮上设置有20组小油槽,第二小油轮,第三小油轮与第一小油轮具有相同的结构,相邻两个小油轮之间设置为油剂槽,油剂储槽设置在主油轮的下方,油轮电机通过电机主轴与主油轮连接。

所述的第一小油轮为圆柱形结构,其第一小油轮的直径为主油轮直径的2/3,所述的第一小油轮圆柱形长度与主油轮圆柱形长度相等;所述的第一小油轮内有自动转动电机,第一小油轮的转动方向与主油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小油轮的转动速度为10~100转/分钟。

所述的第一小油轮上设置有20组小油槽,相邻小油槽的间隔为0.5~1.0mm,小油槽的截面为圆形结构,其圆形结构的直径为0.3~0.5mm。

所述的第二小油轮与第一小油轮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的第三小油轮与第一小油轮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的第一小油轮,第二小油轮和第三小油轮之间的外圆在主油轮上内切。

所述的主油轮为圆柱形结构,其主油轮圆柱形直径为10~15cm,主油轮圆柱形长度为15~25cm,主油轮的转动方向与纤维纺丝运动方向相反,主油轮的转动速度为0.1~5转/分钟。

所述的储油槽为储存纺丝油剂的作用,其为开口凹槽结构,其长为15~30cm,宽为15~20cm,高度为10~15cm,储油槽与主油轮的最低面间距为3~5cm。

所述的油轮电机能够控制主油轮的转动,同时起到固定主油轮的目的,其通过螺丝固定在纺丝机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通过具有小油轮和主油轮能够进行各自的转动,从而通过油轮电机的转动带动主油轮运动而使油剂槽带入储油槽中的纺丝油剂,而小油轮的转动从而使纤维在表面上油,并且利用油轮转动带动油剂槽中的油剂运动,从而提高上油效率和油轮上油的均匀性,并且油轮均为光滑的表面转动摩擦,实现纺丝上油由表面滑动摩擦变为表面滚动摩擦,提高上油效率,避免了常规的油嘴损耗大,油轮上油表面上油效率低,且均匀性差导等问题;并且通过具有内凹的小油槽结构,提高纺丝油剂在小油轮上的储存,用于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纤维的上油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小油轮,2为主油轮,3为油剂槽,4为储油槽,5为油轮电机,6为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凉感夏被纺织面料用上油装置,包含第一小油轮1,第二小油轮2,第三小油轮3,主油轮4,油剂槽5,储油槽6和油轮电机7;第一小油轮,第二小油轮,第三小油轮嵌入在主油轮的表面,在第一小油轮上设置有20组小油槽,第二小油轮,第三小油轮与第一小油轮具有相同的结构,相邻两个小油轮之间设置为油剂槽,油剂储槽设置在主油轮的下方,油轮电机通过电机主轴与主油轮连接。

所述的主油轮为圆柱形结构,其主油轮圆柱形直径为5~10cm,主油轮圆柱形长度为10~15cm,主油轮的转动方向与纤维纺丝运动方向相反,主油轮的转动速度为0.1~5转/分钟。

所述的小油轮为圆柱形结构,其小油轮圆柱形直径为2~3mm,小油轮圆柱形长度与主油轮圆柱形长度相等;所述的小油轮内有自动转动电机,小油轮的转动方向与主油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小油轮的转动速度为10~100转/分钟。

相邻小油轮之间的间隔为油剂槽,油剂槽的宽度为0.5~1.0mm,油剂槽的高度为0.3~0.8mm。

所述的储油槽为储存纺丝油剂的作用,其为开口凹槽结构,其长为15~30cm,宽为15~20cm,高度为10~15cm,储油槽与主油轮的最低面间距为3~5cm。

所述的油轮电机能够控制主油轮的转动,同时起到固定主油轮的目的,其通过螺丝固定在纺丝机上。

装置使用工艺:

纺丝过程先在储油槽4中加入纺丝油剂,然后油轮电机5带动主油轮2进行转动,同时小油轮1自行转动,经过储油槽上,使纺丝油剂能够进入到油剂槽3中,然后纤维6经过小油轮表面,从而实现油剂槽上的油剂在纤维表面上油,达到纤维表面上油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