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760发布日期:2020-05-26 18:2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具体为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



背景技术: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目前,在造纸时,需要将造纸需要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而在粉碎前需要将造纸原料放入到粉碎筒的内腔进行粉碎,而需要粉碎的造纸原料体积大,不便于使造纸原料进入到粉碎筒的内腔,从而影响了后续造纸原料粉碎的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包括粉碎筒、固定设在粉碎筒底端四个边角处的支撑腿和与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板,且所述支架的顶端转动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且所述传送带倾斜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转动设有用于切断造纸原料的打断刀,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和用于带动打断刀转动的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筒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切割刀,所述粉碎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筒的底端转动设有底盖,所述粉碎筒的顶端开设有进料腔,所述粉碎筒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相对侧的顶端转动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呈环形且等距套接有三组固定杆,每组所述固定杆为两个,每组所述固定杆之间均固定设有打断刀,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筒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在底盖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盖通过转轴转动设在粉碎筒的底端,所述粉碎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刀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切割刀沿轴向且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腔呈矩形且设在粉碎筒的顶端,所述粉碎筒的顶端竖直方向固定设有第二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通过传送带、第一挡板、固定杆和打断刀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通过传送带将造纸原料从底部运送到粉碎筒的顶部,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固定杆高速旋转,使得第一转动轴带动固定杆转动,使高速旋转的固定杆带动打断刀对传送上去的造纸原料进行打断预处理,使造纸原料的体积减小,便于使造纸原料进入到粉碎筒的内腔,提高了后续造纸原料粉碎的效率。

2.该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通过在粉碎筒的底端转动设有底盖,在需要排料时,底盖打开,使粉碎筒内的造纸原料通过过滤网从底盖处流出,粉碎造纸原料时,底盖关闭,防止粉碎过程中没有底盖支撑使过滤网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的底盖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的主动轴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撑腿;2、支架;3、第一挡板;4、传送带;5、主动轴;6、固定杆;7、第一转动轴;8、打断刀;9、第二挡板;10、粉碎筒;11、进料腔;12、粉碎电机;13、切割刀;14、第二转动轴;15、第一步进电机;16、过滤网;17、底盖;18、出料斗;19、出料管;20、减速电机;21、第二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造纸用粉碎机,包括粉碎筒10、固定设在粉碎筒10底端四个边角处的支撑腿1和与其中两个支撑腿1固定连接的支架2,支架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板3,且支架2的顶端转动设有主动轴5和从动轴,主动轴5与从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4传动连接,且传送带4倾斜设置,两个第一挡板3之间转动设有用于切断造纸原料的打断刀8,其中一个第一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20和用于带动打断刀8转动的第二步进电机21,减速电机20通过第一挡板3一侧上设有的减速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减速电机20优选为xd-3420-2型驱动电机,第一挡板3上设有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控制器,第二步进电机21与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步进电机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第二步进电机21优选为sc42型驱动电机,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优选为xdl-542型驱动器,步进电机控制器优选为tpc8-8td型控制器,减速电机20的输出轴与主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粉碎筒10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4上固定套接有切割刀13,粉碎筒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粉碎电机12,粉碎电机12通过粉碎筒10上设有的粉碎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粉碎电机12优选为y160m-2型驱动电机,粉碎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粉碎筒10的底端转动设有底盖17,粉碎筒10的顶端开设有进料腔11,粉碎筒10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斗18,出料斗18的底端连通设有出料管19。

其中,两个第一挡板3相对侧的顶端转动设有第一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7上呈环形且等距套接有三组固定杆6,每组固定杆6为两个,每组固定杆6之间均固定设有打断刀8,第二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轴7转动,第一转动轴7带动固定杆6转动,固定杆6带动打断刀8转动,从而使打断刀8对造纸原料进行打断预处理,使造纸原料的体积减小,便于使造纸原料进入到粉碎筒10的内腔,提高了后续造纸原料粉碎的效率。

其中,粉碎筒10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设在底盖17的顶端,过滤网16的孔径可以根据满足造纸要求进行设置,使满足要求的造纸原料从过滤网16的孔径进入到出料斗18的内腔,不满足要求的继续在粉碎筒10的内腔进行粉碎。

其中,底盖17通过转轴转动设在粉碎筒10的底端,粉碎筒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15,第一步进电机15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粉碎筒10上设有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第一步进电机15与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步进电机15优选为sc42型驱动电机,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优选为xdl-542型驱动器,第一步进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轴带动粉碎筒10进行转动,使底盖17打开,便于使粉碎后的造纸原料通过过滤网16并从粉碎筒10底端进入到出料斗18的内腔,且粉碎造纸原料时将底盖17关闭,防止粉碎过程中没有底盖17支撑使过滤网16损坏。

其中,切割刀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切割刀13沿轴向且等距分布,若干个切割刀13的设置可以对卧式的粉碎筒10内的造纸原料进行粉碎处理。

其中,进料腔11呈矩形且设在粉碎筒10的顶端,粉碎筒10的顶端竖直方向固定设有第二挡板9,进料腔11设置有二十厘米的高度,便于使打断的造纸原料进入到进料腔11的内腔,并通过切割刀13进行粉碎,第二挡板9的设置可以防止打断的造纸原料从粉碎筒10的一端飞出。

工作时,打开减速电机开关,使减速电机20启动,减速电机20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轴5转动,主动轴5带动传送带4传动,同时启动第二步进电机21,第二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轴7转动,第一转动轴7带动固定杆6转动,固定杆6带动打断刀8进行转动,再打开粉碎电机开关,粉碎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动轴14转动,第二转动轴14带动切割刀13转动,将造纸原料放到传送带4上,在传送带4的传送作用下,使得造纸原料从传送带4底端上升到传送带4顶部,打断刀8对造纸原料进行打断预处理,而打断的造纸原料在第二挡板9的遮挡作用下,使得打断的造纸原料从进料腔11进入,而切割刀13对进入打断的造纸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处理,处理完成后,第一步进电机15启动,第一步进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转轴带动底盖17转动,使底盖17打开,粉碎筒10内腔粉碎的造纸原料满足要求的从过滤网16的孔径进入到出料斗18的内腔,不满足要求的继续在粉碎筒10的内腔进行粉碎,通过过滤网16的造纸原料从底盖17处进入到出料斗18的内腔,从出料管19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