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每天面对书本的时间长,用眼强度大。通常学生所使用的作业本为白色纸张印制而成,作业本亮度高,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需要长时间高度注视反光强度大的纸张上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视觉疲劳强度大,视力逐渐下降,并最终导致近视。
目前的防近视纸张一般采用植物纤维来生产,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和竹子,而且大部分采用漂白后的白色纸张加入染料的方式来制备防近视纸张。
按照传统生产工艺仅仅采用原木来制造纸张,造成了森林的砍伐,破坏了环境,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其具有综合利用废纸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制备废薄册纸脱墨浆、针叶木浆、麦草秸秆浆;
步骤二,将废薄册纸脱墨浆、针叶木浆、麦草秸秆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三者的重量百分比为:废薄册纸脱墨浆55-65%、针叶木浆10-15%、麦草秸秆浆补足至100%;
步骤三,将得到的混合浆经过压力筛过筛,再采用纤维分离机对混合浆进行纤维分离,控制纤维纯度大于95%,杂质除去率大于95%;
步骤四,向分离出的纤维浆料中加入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并混合均匀,得到上色浆料;
步骤五,向上色浆料中加入造纸助剂,并送入纸机造纸,脱水,干燥,得到防近视纸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废薄册纸脱墨浆、针叶木浆、麦草秸秆浆制备防近视纸张,不仅能够回收利用废薄册纸和麦草秸秆,还可以使得纸张色泽呈现淡黄色,反光柔和,能够有效缓解书写阅读过程中视疲劳的产生,起到防近视的作用;本发明将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复配使用,能够使得纸张的色泽尤为柔和,染色效果突出,添加耐晒黄能够使纸张色牢度增加,在使用过程中保存更长的时间。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占纤维浆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3-0.05%、0.02-0.03%、0.03-0.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配比的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复配使用,能够使得纸张的色泽更加柔和,染色效果突出,添加耐晒黄能够使纸张色牢度增加,在使用过程中保存更长的时间。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废薄册纸脱墨浆的制备方法为:(1)向碎浆机中加入水、脱墨剂和废薄册纸进行碎浆,浆料浓度控制在3.5-4%,温度控制在40-45℃,碎浆时间为65-70min,得废薄册浆;
(2)依次对废薄册浆进行筛选、净化、浮选、打浆,得到废薄册脱墨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薄册回收利用,降低防近视纸张的成本。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脱墨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月桂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四者的用量分别为废薄册纸重量的4~5%、1~1.5%、0.8~1%、0.4~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脱墨剂配合使用,可以很好的使得油墨和纸张分离,减少残留油墨对纸张颜色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废薄册脱墨浆的打浆浓度控制在3.5~4%、叩解度控制在45~50°sr。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防近视纸张的强度,以及提高防近视纸张的色牢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麦草秸秆浆的制备方法为:(1)将麦草秸秆粉碎,使纤维长度为10-15cm,打浆,得到麦草浆;
(2)向麦草浆中加入占麦草浆重量百分比为2-2.5%的氢氧化钠、1.5-2%的过氧化氢、2-3%的亚硫酸钠和0.03-0.05%的蒽醌,进行加热蒸煮,制得麦草秸秆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麦草秸秆回收利用,降低防近视纸张的成本,而且麦草秸秆可以调节纸张的颜色,跟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搭配使用,色泽更加柔和,有利于提高防近视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蒸煮的参数为:温度160-170℃,时间2.2-2.6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原料进行蒸煮处理,没有直接进行漂白,原料能够保持适当的淡黄色,用该原料制备得到的纸张反射的波不易引起视觉疲劳,还可以降低直接漂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麦草浆的打浆浓度控制在4~4.5%、叩解度控制在45~50°sr。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防近视纸张的强度,以及提高防近视纸张的色牢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采用废薄册纸脱墨浆、针叶木浆、麦草秸秆浆制备防近视纸张,不仅能够回收利用废薄册纸和麦草秸秆,还可以使得纸张色泽呈现淡黄色,反光柔和,能够有效缓解书写阅读过程中视疲劳的产生,起到防近视的作用。
2.本发明的麦草秸秆可以调节纸张的颜色,跟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搭配使用,色泽更加柔和,有利于提高防近视效果,添加耐晒黄能够使纸张色牢度增加,在使用过程中保存更长的时间。
3.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亚硫酸钠和蒽醌,对原料进行蒸煮处理,没有直接进行漂白,原料能够保持适当的淡黄色,用该原料制备得到的纸张反射的波不易引起视觉疲劳,还可以降低直接漂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制备废薄册纸脱墨浆、针叶木浆、麦草秸秆浆;
步骤二,将废薄册纸脱墨浆、针叶木浆、麦草秸秆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三者的重量百分比为:废薄册纸脱墨浆55%、针叶木浆15%、麦草秸秆浆补足至100%;
步骤三,将得到的混合浆经过压力筛过筛,再采用纤维分离机对混合浆进行纤维分离,控制纤维纯度大于95%,杂质除去率大于95%;
步骤四,向分离出的纤维浆料中加入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占纤维浆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3%、0.03%、0.04%,并混合均匀,得到上色浆料;
步骤五,向上色浆料中加入造纸助剂,并送入纸机造纸,脱水,干燥,得到防近视纸张。
其中,废薄册纸脱墨浆的制备方法为:(1)向碎浆机中加入水、脱墨剂和废薄册纸进行碎浆,浆料浓度控制在3.5%,温度控制在40℃,碎浆时间为70min,得废薄册浆;
(2)依次对废薄册浆进行筛选、净化、浮选、打浆,废薄册脱墨浆的打浆浓度控制在3.5%、叩解度控制在45°sr,得到废薄册脱墨浆。
脱墨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月桂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四者的用量分别为废薄册纸重量的4%、1%、0.8%、0.5%。
其中,麦草秸秆浆的制备方法为:(1)将麦草秸秆粉碎,使纤维长度为10-15cm,打浆,麦草浆的打浆浓度控制在4%、叩解度控制在45°sr,得到麦草浆;
(2)向麦草浆中加入占麦草浆重量百分比为2%的氢氧化钠、2%的过氧化氢、2%的亚硫酸钠和0.05%的蒽醌,进行加热蒸煮,加热蒸煮的参数为:温度160℃,时间2.6h,制得麦草秸秆浆。
其中,造纸助剂为本领域常规的助剂,例如,施胶剂、防腐剂、脱气剂等。
实施例2: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三者的重量百分比为:废薄册纸脱墨浆60%、针叶木浆13%、麦草秸秆浆补足至100%。
实施例3: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三者的重量百分比为:废薄册纸脱墨浆65%、针叶木浆10%、麦草秸秆浆补足至100%。
实施例4: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占纤维浆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4%、0.03%、0.03%。
实施例5: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碱性嫩黄、柠檬黄和耐晒黄占纤维浆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5%、0.02%、0.03%。
实施例6: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废薄册纸脱墨浆的制备方法为:(1)向碎浆机中加入水、脱墨剂和废薄册纸进行碎浆,浆料浓度控制在4%,温度控制在45℃,碎浆时间为65min,得废薄册浆。
实施例7: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脱墨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月桂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四者的用量分别为废薄册纸重量的4.5%、1.3%、0.9%、0.45%。
实施例8: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脱墨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月桂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四者的用量分别为废薄册纸重量的5%、1.5%、1%、0.4%。
实施例9: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废薄册脱墨浆的打浆浓度控制在4%、叩解度控制在50°sr;麦草浆的打浆浓度控制在4.5%、叩解度控制在50°sr。
实施例10: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向麦草浆中加入占麦草浆重量百分比为2.3%的氢氧化钠、1.8%的过氧化氢、2.5%的亚硫酸钠和0.04%的蒽醌,进行加热蒸煮。
实施例11: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向麦草浆中加入占麦草浆重量百分比为2.5%的氢氧化钠、1.5%的过氧化氢、3%的亚硫酸钠和0.03%的蒽醌,进行加热蒸煮。
实施例12:一种防近视纸张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麦草浆加热蒸煮的参数为:温度170℃,时间2.2h,制得麦草秸秆浆。
实验方法:将实施例1-12制成的纸张和传统纸张进行反射波长检测,检测设备为激光波长检测仪,并随机选择50名中小学生使用传统纸张和实施例1-12生产出的防近视纸张进行实验对比。
实验结果:50名中小学生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传统纸张的反射波长高达615nm,造成学生在3小时内就有20名出现视觉疲劳现象,6小时内有36名出现视觉疲劳现象,9h内有50名出现视觉疲劳现象,视觉疲劳症状增长较快;而采用本发明的防近视纸张,反射波长在560-577nm之间,而且有效的增长了视觉抗疲劳时间,具有较好的防近视效果。
表150名中小学生的实验结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