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2002发布日期:2020-07-14 17:41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人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市场上各种风格的运动服装令人目不暇接。运动服的运动面料需要同时具备吸湿性和快干性,使剧烈运动后产生的汗液能转移到体外蒸发,以保持身体干爽舒适。

现有技术中,运动服常用的运动面料为涤纶纤维面料,其缺少亲水基团,且分子排列紧密,汗液难以入纤维内部,因而吸湿性很差,穿着容易产生闷热感,无法保持身体干爽舒适。

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动服运动面料为涤纶纤维面料,致使无法保持身体干爽舒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包括线芯以及包覆层,所述线芯为棉纤维束,所述包覆层为涤纶丝束,所述包覆层缠绕在所述线芯外侧,所述包覆层以所述线芯为中心,分为内侧层和外侧层,所述内侧层与皮肤接触,所述皮肤产生的汗液可通过所述内侧层排出,所述线芯可吸收并存储所述内侧层排出的汗液,当所述线芯内存储的汗液过多时,所述线芯内存储的汗液可通过所述外侧层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棉纤维束包括两股相互缠绕的棉纤维束单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线芯还包括涤纶弹力丝,所述涤纶弹力丝以所述棉纤维束为轴心绕转在所述棉纤维束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弹力丝的线密度为50d。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弹力丝由72股涤纶纤维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丝束包括两股涤纶异形长丝,两股所述涤纶异形长丝以所述线芯为轴,以双螺旋形态紧密缠绕于所述线芯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异形长丝的线密度为75d。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异形长丝包含36股异形纤维。

优选地,所述异形纤维的截面为十字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由于其包括线芯以及包覆层,包覆层缠绕在线芯外侧,包覆层以线芯为中心,分为内侧层和外侧层。

由于包覆层为涤纶丝束,涤纶丝束表面粗糙且分布有大量细孔,而内部有大量沟槽,内侧的涤纶丝束与皮肤接触,皮肤表面的汗液一部分通过内侧的涤纶丝束的表面细孔进入其内部的沟槽中,并沿其内部的沟槽到达棉纤维束,皮肤表面的另一部分汗液直接涤纶丝束的纤维间的间隙到达线芯。

由于线芯为棉纤维束,其具有吸湿和储水能力,汗液到达线芯后,棉纤维束能迅速大量吸收并存储汗液,当存储的汗液越来越多时,线芯逐渐膨胀压力增大,汗液通过外侧的涤纶丝束表面的细孔沿其内部沟槽,或直接通过涤纶丝束的纤维间的间隙,挤压外侧的涤纶丝束表面,使汗液得以迅速蒸发散失,以保持身体干爽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排汗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芯吸爬升测试中的吸水高度数据示意图;

图4为失水率测试的中的失水率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动服运动面料为涤纶纤维面料,致使无法保持身体干爽舒适的技术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该复合纱线包括线芯以及包覆层,线芯为棉纤维束,包覆层为涤纶丝束,包覆层缠绕在线芯外侧,包覆层以线芯为中心,分为内侧层和外侧层,内侧层与皮肤接触,皮肤产生的汗液可通过内侧层排出,线芯可吸收并存储内侧层排出的汗液,当线芯内存储的汗液过多时,线芯内存储的汗液可通过外侧层排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棉纤维束具有吸湿和储水能力,其包括两股棉纤维束单体1,两股棉纤维束单体1相互缠绕为一体。

为了固定棉纤维束,使其不易松散,同时增加线芯韧性,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线芯还包括涤纶弹力丝2,该涤纶弹力丝2以棉纤维束为轴心绕转在棉纤维束外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涤纶弹力丝2的线密度为50d,可由72股涤纶纤维构成。

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涤纶丝束表面粗糙且分布有大量细孔,纤维内部有大量沟槽,细孔和沟槽用于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引导至涤纶丝束外侧。其可包括两股涤纶异形长丝3,两股涤纶异形长丝3以线芯为轴,以双螺旋形态紧密缠绕于线芯外围。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涤纶异形长丝的线密度为75d,并可包含36股异形纤维。

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形纤维的截面可以为十字形,与普通涤纶纱线相比,其比表面积更大,纤维间间隙也更大,用此纱线织造的面料,可利用毛细管原理实现吸湿排汗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排汗的原理示意图,结合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由于其包括线芯以及包覆层,包覆层缠绕在线芯外侧,包覆层以线芯为中心,分为内侧层和外侧层。

由于包覆层为涤纶丝束,涤纶丝束表面粗糙且分布有大量细孔,而内部有大量沟槽,内侧的涤纶丝束(即内侧包覆层a)与皮肤接触,皮肤表面的汗液一部分通过内侧的涤纶丝束a的表面细孔进入其内部的沟槽中,并沿其内部的沟槽到达棉纤维束(即线芯b),皮肤表面的另一部分汗液直接涤纶丝束的纤维间的间隙到达线芯b。

由于线芯b为棉纤维束,其具有吸湿和储水能力,汗液到达线芯b后,棉纤维束能迅速大量吸收并存储汗液,当存储的汗液越来越多时,线芯b逐渐膨胀压力增大,汗液通过外侧的涤纶丝束(外内侧包覆层b)表面的细孔沿其内部沟槽,或直接通过涤纶丝束的纤维间的间隙,挤压外侧的涤纶丝束表面,使汗液得以迅速蒸发散失,以保持身体干爽舒适。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在芯吸爬升测试中,30分钟后水分爬升高度是常规涤纶纱线的1.6倍;在30分钟失水率测试中,其失水率是普通涤纶纱线的1.9倍,具体为:

1、芯吸爬升测试的目的是在相同的气压、湿度条件下测试纤维吸水能力,其方法是被测试纤维一端固定于仪器顶部,另一端负重县垂并持续浸泡于含有显色剂的水中,在特定时间点记录水分上升高度,单位时间内水分爬升越高,纤维吸水能力越强。芯吸爬升的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高度单位:cm),吸水高度数据对比如图3所示,图3中,位于上方的为本发明中的吸湿排汗复合纱线,位于下方的为常规涤纶纱线。

表1

2、失水率测试的目的是在相同的气压、湿度条件下测试纤维的快干性,其方法是在把纤维织成面积10平方厘米的面料(重量为m0),在既定条件下滴水20秒称初始重量(m1)后开始计时30分钟,每10分钟称重1次(m2)计算失水率,失水率=(m1-m2)/(m1-m0)*100%,单位时间内失水率越高,面料越快干。其失水量的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重量单位:g),失水率数据如表3所示,表2和表3中,样本a不含水重量为1.53g,样本b不含水重量为1.81g,失水率对比如图4所示,图4中,每一组柱状图中,位于右侧的为本发明中的吸湿排汗复合纱线,位于左侧的为常规涤纶纱线。

表2

表3

另外,由于复合纱线中包含了棉纤维束,在干冷环境中,纱线能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可导出涤纶纤维中因摩擦等原因产生的多余电子,从而避免产生静电。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