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54772发布日期:2020-10-17 02:3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纸是木材纤维经排水作用后,在帘模上交织成薄页揭下干燥后的成品。除用来书写外,也被用来印刷、包装、卫生、传统文化(剪纸、鞭炮、年画、红包、孔明灯等)、手工业(如沙纸、裁缝样板、纸量尺等)及医疗等其他用途,造纸技术源于中国,对于人类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纸对于人们学习及生活之应用可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随着科技进步带动文明的进步,使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纸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但因传统造纸需要砍伐树木,使森林逐渐消失中,造成全球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之主要来源之一,且在造纸的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传统造纸过程将产生大量之废水、废气及剩余废物,进而造成空气、土壤及水资源之严重污染,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此,即有业者以石头材料做成纤维纸,以取代传统纸张,但习知以石头材料做成纤维纸之技术,虽稍可解决了传统造纸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问题,但又因石头材料之取得需大量开采矿石,而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且多数石头材料中所含之有害物质未被适当处理,而亦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丢弃后亦将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冶炼选矿过程中,分选作业后会剩余有用目标组分含量较低而无法用于生产的部分,这部分被称为尾矿。

而较难以治理的尾矿主要有转炉石、赤泥、磷石膏和钼矿等,具体来说,转炉石及赤泥存在强碱及重金属污染,磷石膏存在强酸及重金属污染,钼矿存在重金属污染,因此,若不对尾矿加以处理,将其排放至土壤、水体,则会引起重金属污染、酸化及碱化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较难以治理的尾矿存在强碱、强酸及重金属污染及习知以石头材料做成纤维纸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丢弃后亦将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及有待改善之缺失,盼能提供一突破性之方法,以提升环保之效果,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综集其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产销之专业技术知识与实务经验及研思设计所得之成果,终研究出本发明一种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

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习知以石头材料做成纤维纸需大量开采矿石,而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所隐藏之毒物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及丢弃后亦将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其主要系采用电催化水设备将自来水进行高氧化还原电催化处理,通过该电催化水设备调控得到ph值7之中性电催化水,当尾矿含有强碱性污染时,则于中性电催化水染中加入酸性物质,使加入酸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与含有强碱性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使尾矿所含强碱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例如尾矿含有强碱性污染ph值10时,加入酸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之ph值约为4,混合反应后将使尾矿所含强碱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反之,当尾矿含有强酸性污染时,则于中性电催化水染中加入碱性物质,使加入碱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与含有强酸性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使尾矿所含强酸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以达到纸张ph值的要求标准以内。

以下实施例系以含有强碱性及重金属污染之尾矿进行加工,其加工步骤为:1、先检测含有强碱性及重金属污染之尾矿之碱性ph值,再将通过该电催化水设备调控产出ph值7的中性电催化水加入酸性物质,并计算该中性电催化水加入酸性物质调配后之酸性ph值,并使调配所得之酸性ph值与含有强碱性及重金属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可使尾矿ph值达到中性之要求,将前述经计算之中性电催化水加入酸性物质后之所得之酸性电催化水与尾矿按照固液体积比1:1的比例搅拌混合至尾矿完全湿润,进行酸碱中和之尾矿强碱污染无害化治理;2、再将通过该电催化水设备调控产出ph值7的中性电催化水与尾矿按照固液体积比1:1的比例搅拌混合至尾矿完全湿润,去除重金属,进行重金属污染之尾矿无害化治理;3、将湿润后的尾矿采用自然风干方式或搅拌加热烘干设备进行水分烘干,含水率控制在60%;4、将无害化治理后的尾矿投入烘干设备中以100℃-200℃进行深度烘干,固体含水率需控制在1%以下;5、烘干后的尾矿将投入超细研磨设备中进行干法研磨,研磨精度需控制在1000-2500目之间;6、将比例78:20:2之尾矿粉体与改性助剂及塑料颗粒搅拌并以130℃-200℃加热混合,并以造粒机制成石化塑料颗粒,进行改性造粒;7、将石化塑料颗粒投入熔融纺丝设备中进行拉丝工序,并将所产生之纤维丝卷收成卷;8、将卷收成卷的纤维丝投入切割设备进行物理切丝;9、将切丝后的小段纤维丝与比例1:1:1的淀粉、水、胶水加入混合机器中进行搅拌及熔融,温度控制在160℃,形成纸张混料;10、纸张混料经压光机热压辊热压及冷却过程而形成环保石头纤维纸成品;11、最后将环保石头纤维纸成品通过收卷滚轮进行收卷。以达到尾矿再利用、无污染、防潮、防蛀且成本低之造纸加工方法。

其中该高氧化还原电催化水设备系应用本案发明人前所申请实用新型201120312616.4一种连续生成高氧化还原性水的反应器之技术,相关技术说明已于该申请说明书中详述,在本案中不再累述,藉ph值1-2酸性电催化水对尾矿进行无害化治理,以避免环境污染,且处理后之电催化水排放后亦不造成污染。

其中之尾矿可采用磷石膏、钼矿尾矿、钢渣、赤泥及硫酸钙,其中改性助剂包括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化锌及硬脂酸,塑料颗粒则选自pp、pe及pet。

对照先前技术之功效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将废弃的尾矿再利用,并藉由ph值7之中性电催化水依尾矿所含强酸性或强碱性之性质进行加碱性或酸性之酸碱质调配,以使处理后之尾矿达符合纸张标准之ph7酸碱值要求,并再以中性电催化水对尾矿进行重金属处理,以达到尾矿无害化之治理目的,以避免环境污染,且处理后之电催化水排放后亦不造成污染。

本发明之次一目的是将废弃的尾矿再利用,以避免废弃的尾矿所造成环保之问题。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是藉本加工方法所形成环保石头纤维纸成品,以达到尾矿再利用、无污染、防潮、防蛀且成本低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方法的流程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一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其主要系采用电催化水设备将自来水进行高氧化还原电催化处理,通过该电催化水设备调控产出的中性电催化水,当尾矿含有强碱性污染时,则于中性电催化水染中加入酸性物质,使加入酸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与含有强碱性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使尾矿所含强碱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例如尾矿含有强碱性污染ph值10时,加入酸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之ph值约为4,混合反应后将使尾矿所含强碱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反之,当尾矿含有强酸性污染时,则于中性电催化水染中加入碱性物质,使加入碱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与含有强酸性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使尾矿所含强酸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以达到纸张ph值的要求标准以内。

以下实施例系以含有强碱性及重金属污染之尾矿进行加工,其加工步骤为:

1、先检测含有强碱性及重金属污染之尾矿之碱性ph值,再将通过该电催化水设备调控产出ph值7的中性电催化水加入酸性物质,并计算该中性电催化水加入酸性物质后之酸性ph值,并使所得之酸性ph值与含有强碱性及重金属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可使尾矿ph值达到中性之要求,将前述经计算之中性电催化水加入酸性物质后之所得之酸性电催化水与尾矿按照固液体积比1:1的比例搅拌混合至尾矿完全湿润,进行酸碱中和之尾矿强碱污染无害化治理;

2、再将通过该电催化水设备调控产出ph值7的中性电催化水与尾矿按照固液体积比1:1的比例搅拌混合至尾矿完全湿润,去除重金属,进行重金属污染之尾矿无害化治理;

3、将湿润后的尾矿采用自然风干方式或搅拌加热烘干设备进行水分烘干,含水率控制在60%;

4、将无害化治理后的尾矿投入烘干设备中以100℃-200℃进行深度烘干,固体含水率需控制在1%以下;

5、烘干后的尾矿将投入超细研磨设备中进行干法研磨,研磨精度需控制在1000-2500目之间;

6、将比例78:2:20之尾矿粉体(规格1000-2500目间)与改性助剂及塑料颗粒搅拌并以130℃-200℃加热混合,并以造粒机制成石化塑料颗粒,进行改性造粒;

7、将石化塑料颗粒投入熔融纺丝设备中进行拉丝工序,并将所产生之纤维丝卷收成卷;

8、将卷收成卷的纤维丝投入切割设备进行物理切丝;

9、将切丝后的小段纤维丝与比例1:1:1的淀粉、水、胶水加入混合机器中进行搅拌及熔融,温度控制在160℃,形成纸张混料;

10、纸张混料经压光机热压辊热压及冷却过程而形成环保石头纤维纸成品;

11、最后将环保石头纤维纸成品通过收卷滚轮进行收卷,以达到尾矿再利用、无污染、防潮、防蛀且成本低之造纸加工方法。

其中于处理具强酸及重金属污染之磷石膏尾矿时,存在强酸污染时,则于中性电催化水中加入碱性物质,使加入碱性物质之中性电催化水与含有强酸性污染之尾矿混合反应后,使尾矿所含强酸性得以被降至中性(ph7),以达到纸张ph值的要求标准以内。前述之酸性物质可以是硫酸,碱性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

其中该高氧化还原电催化水设备系应用本案发明人前所申请中国实用新型201120312616.4一种连续生成高氧化还原性水的反应器之技术,相关技术说明已于该申请说明书中详述,在本案中不再累述,经ph值1-2酸性电催化水对尾矿进行无害化治理,以避免环境污染,且处理后之电催化水排放后亦不造成污染。

其中之尾矿可采用硫酸钙、钼矿尾矿、赤泥、炉石及磷石膏,其中之改性助剂包括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化锌及硬脂酸,塑料颗粒则选自pp、pe及pet。

如下为各不同尾矿于加工过程中添加各改性助剂及塑料颗粒之比例:

(1)硫酸钙:偶联剂0.83%、润滑剂1.65%、抗氧剂2.10‰、紫外线吸收剂0.95‰、氧化锌0.97‰、硬脂酸0.51%及塑料颗粒20%,其余为硫酸钙。

其中之偶联剂系选自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酰胺、抗氧剂选自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酯)、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4二羟基二苯甲酮。

(2)钼矿尾矿:偶联剂0.91%、润滑剂1.03%、抗氧剂1.98‰、紫外线吸收剂1.03‰、氧化锌1.15‰、硬脂酸0.64%及塑料颗粒20%,其余为钼矿尾矿。

其中之偶联剂系选自二氧乙撑基钛酸异丙酯、润滑剂选自n,n’亚乙基双硬脂酰安、抗氧剂选自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3)赤泥:偶联剂0.93%、润滑剂1.19%、抗氧剂1.91‰、紫外线吸收剂1.12‰、氧化锌1.08‰、硬脂酸0.59%及塑料颗粒20%,其余为赤泥。

其中之偶联剂系选自焦磷酰基钛酸异丙酯、润滑剂选自硬脂酸正丁酯、抗氧剂选自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酯)、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4)炉石:偶联剂0.85%、润滑剂1.47%、抗氧剂2.23‰、紫外线吸收剂1.16‰、氧化锌0.94‰、硬脂酸0.72%及塑料颗粒20%,其余为炉石。

其中之偶联剂系选自二氧乙撑基钛酸异丙酯、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酰胺、抗氧剂选自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酯)、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4二羟基二苯甲酮。

(5)磷石膏:偶联剂0.92%、润滑剂1.99%、抗氧剂1.85‰、紫外线吸收剂0.93‰、氧化锌1.12‰、硬脂酸0.65%及塑料颗粒20%,其余为磷石膏。

其中之偶联剂系选自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润滑剂选自芥酸酰胺、抗氧剂选自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如下为各不同改性助剂之功效特性:

(1)偶联剂:在塑料颗粒配混中,改善合成树脂与无机填充剂(尾矿粉体)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种改性助剂。

(2)润滑剂:润滑剂用以降低各材料物体间的摩擦阻力,为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也就是减少高分子材料(pp,pe,pet)与无机填充材料(尾矿粉体)间的摩擦阻力。

(3)抗氧剂:产生抗氧化作用。

(4)紫外线吸收剂:吸收紫外线,防止因紫外线造成损害。

(5)氧化锌:氧化锌是一种化学添加剂,氧化锌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使产品看起来光亮,提高质量及美观。

(6)硬脂酸:系使于塑料颗粒,作为塑料颗粒之耐寒增塑剂、脱模剂、稳定剂及表面活性剂等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尾矿再利用、无污染、防潮、防蛀且成本低的造纸加工方法,为一很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工业实用性的发明,符合发明专利的要求,依法提出专利申请,审查委员进行审查,希望本申请早日被授予专利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较佳实施例,不应该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