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纺织尘收集装置的新型纺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7653发布日期:2021-04-30 12:5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纺织尘收集装置的新型纺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尘收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纺织尘收集装置的新型纺织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纺织所利用的工作机械又被称为纺织机,纺织机可以将上述的纺织原料纺织成各类布料,供人们使用,纺织业也是人类社会中最早进入工业化时代的产业之一,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大资本家变通过大量的纺织机和纺织工人积累了大量财富。

然而纺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纺织尘,纺织尘会严重影响纺织车间的空气质量,工人吸入后会对肺部造成严重伤害,纺织尘弥散在空气中,一旦遇到明火,容易导致爆炸,严重影响纺织生产和纺织工人的安全。

纺织尘处理的传统技术主要是采用通风机将纺织车间内的纺织尘吹除,其效果较为有限,被吹除的纺织尘大量进入自然界中,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技术人员选择在除尘装置内设置收集装置,将纺织生产车间的纺织尘统一收集,然而此类设备通常体积较大,耗能较高,且纺织尘的收集效果较差,难以达到需求的纺织尘收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纺织尘收集装置的新型纺织设备,可以实现增加对纺织尘的收集效果,且在纺织尘有效的工作寿命内,纺织尘收集效果不会随着纺织尘收集装置工作时间而下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纺织尘收集装置的新型纺织设备,包括纺织设备主体和纺织尘收集装置,所述纺织尘收集装置放置纺织设备主体的侧边上,所述纺织尘收集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转动连接有扇叶转轴,所述扇叶转轴的外侧套设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均包括扇叶根部和扇叶外边部,所述扇叶根部与耐磨环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外边部靠近扇叶根部的一端开凿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板上开凿有活动槽,所述扇叶根部靠近扇叶外边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杆,所述活动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活动槽内,所述活动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环,所述推环与安装槽槽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活动连接杆的外侧,相邻所述扇叶之间固定连接有纺织尘捕获网,所述纺织尘捕获网包括弹性纤维索,所述纺织尘捕获网由多个弹性纤维索编织而成,所述l型挡板的侧壁与纺织尘收集装置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纺织尘收集装置、l型挡板和分隔板之间形成纳尘间,所述纳尘间内放置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大孔隙海绵垫,所述l型挡板与纺织尘收集装置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转轴,所述清理转轴的外侧套设有吸附套,所述吸附套的外侧连接有磁性橡胶垫,所述磁性橡胶垫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分离纤维簇,所述分离纤维簇与l型挡板和纺织尘捕获网均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纺织尘捕获网之间的空隙直径为1cm,增加对纺织尘的捕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纺织尘捕获网为双层结构,两层所述纺织尘捕获网的空隙呈交错分布,增加对对纺织尘的捕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倒刺,所述倒刺位于弹性纤维索远离l型挡板的一端,所述倒刺包括直杆部和弯头部,所述直杆部与弹性纤维索固定连接,所述弯头部固定连接与直杆部远离弹性纤维索的一端,所述弹性纤维索、直杆部和弯头部均选用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倒钩状的弯头部增加纺织尘捕获网捕获纤维尘的能力,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纤维索、直杆部和弯头部易于在分离纤维簇的作用下释放纤维尘,同时在失去分离纤维簇作用后,上述各结构可以快速恢复原形,重新具备捕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索内开凿有预制空腔,所述直杆部内开凿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贯穿弹性纤维索并与预制空腔相连通,增加纺织尘捕获网整体的弹性,使纺织尘捕获网易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完成纺织尘的捕获和释放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空腔和缓冲腔内填充有1.2个标准大气压的氮气,增加弹性纤维索、直杆部的强度,不易因预制空腔和缓冲腔的开凿而造成纺织尘捕获网整体强度变低,不易影响纺织尘捕获网对纺织尘的捕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大孔隙海绵垫经过浸水处理,所述大孔隙海绵垫内富含水分,增加大孔隙海绵垫捕获纺织尘的能力,使得被大孔隙海绵垫捕获的纺织尘不易从大孔隙海绵垫上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纤维簇包括多个弹性纤维,多个所述弹性纤维远离磁性橡胶垫的一端呈三维螺旋状,增加分离纤维簇的纤维尘剥落能力。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性纤维远离磁性橡胶垫的一端相互交错形成多个密闭的隔间,增加分离纤维簇捕获纺织尘的能力,同时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纺织尘不易从分离纤维簇上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转轴的外壁开凿有磨砂纹,所述吸附套内壁开凿防滑纹,增加清理转轴与吸附套之间的摩擦力,使清理转轴与吸附套之间不易发生打滑。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中,通过与纺织尘收集装置连通的吸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将纺织设备主体工作时产生的纺织尘吸入外壳体内,同时利用产生的气流推动扇叶转动,在扇叶运动至外壳体内壁为弧边的时候,扇叶处于正常状态,此时与扇叶连接的纺织尘捕获网处于绷直状态,而位于纺织尘捕获网上的弯头部则可以捕获纺织尘,而在扇叶运动至外壳体内壁为直边的时候,扇叶处于压缩状态,此时与扇叶连接的纺织尘捕获网处于松弛状态,分离纤维簇可以从纺织尘捕获网上将纺织尘剥离,并转动到与l型挡板接触后,在l型挡板的压迫下,自身结构崩溃,将剥离的纺织尘释放,以便大孔隙海绵垫捕获,将纺织尘由纺织尘捕获网、分离纤维簇到大孔隙海绵垫进行“运输”,确保纺织尘的第一捕获者纺织尘捕获网始终处于未满负荷的状态,可以实现增加对纺织尘的收集效果,且在纺织尘有效的工作寿命内,纺织尘收集效果不会随着纺织尘收集装置工作时间而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纺织尘收集装置的主要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纺织尘收集装置扇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纺织尘剥离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纺织设备与纺织尘收集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纺织尘捕获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纺织设备主体、2纺织尘收集装置、3外壳体、4l型挡板、5安装台、6扇叶转轴、7耐磨环、8扇叶根部、9扇叶外边部、10安装槽、11活动槽、12活动连接杆、13压缩弹簧、14推环、15纺织尘捕获网、1501弹性纤维索、1502直杆部、1203弯头部、1504预制空腔、1505缓冲腔、16分隔板、17大孔隙海绵垫、18清理转轴、19吸附套、20磁性橡胶垫、21分离纤维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一种具有纺织尘收集装置的新型纺织设备,包括纺织设备主体1和纺织尘收集装置2,纺织尘收集装置2放置纺织设备主体1的侧边上,其中纺织尘收集装置2可以为单独设置,设计为可移动式的,也可以与纺织设备主体1的机架固定连接,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纺织设备主体1的工作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纺织尘收集装置2包括外壳体3,外壳体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l型挡板4,l型挡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5,安装台5上转动连接有扇叶转轴6,扇叶转轴6的外侧套设有耐磨环7,耐磨环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多个扇叶均包括扇叶根部8和扇叶外边部9,扇叶根部8与耐磨环7固定连接,扇叶外边部9靠近扇叶根部8的一端开凿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的槽底板上开凿有活动槽11,扇叶根部8靠近扇叶外边部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杆12,活动连接杆12的一端贯穿安装槽10并延伸至活动槽11内,活动连接杆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环14,推环14与安装槽10槽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套设在活动连接杆12的外侧,特别的,在外壳体3内壁的约束下,活动连接杆12远离扇叶根部8的一端和推环14分别不会在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13作用下弹出活动槽11和安装槽10内,即扇叶根部8与扇叶外边部9之间的连接不易出现错位晃动,相邻扇叶之间固定连接有纺织尘捕获网15,纺织尘捕获网15包括弹性纤维索1501,纺织尘捕获网15由多个弹性纤维索1501编织而成,l型挡板4的侧壁与纺织尘收集装置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6,纺织尘收集装置2、l型挡板4和分隔板16之间形成纳尘间,纳尘间内放置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大孔隙海绵垫17,l型挡板4与纺织尘收集装置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转轴18,清理转轴18的外侧套设有吸附套19,吸附套19的外侧连接有磁性橡胶垫20,磁性橡胶垫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分离纤维簇21,分离纤维簇21与l型挡板4和纺织尘捕获网15均接触。

其中扇叶在外壳体3内壁约束状态下,在外壳体3内壁为弧边时,扇叶长度最长,此时纺织尘捕获网15处于绷劲状态,而扇叶运动到外壳体3内壁为直边的位置时,扇叶外边部9会向扇叶根部8内运动压缩,此时纺织尘捕获网15处于松弛状态,纺织尘捕获网15上捕获的纺织尘易被分离纤维簇21剥落下来,并被大孔隙海绵垫17吸附固定,同时磁性橡胶垫20和分离纤维簇21正常状态下呈毯状,磁性橡胶垫20与吸附套19之间通过磁力吸附,最后纺织尘收集装置2远离l型挡板4的一端与吸风机相连通,吸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会将纺织设备主体1生产环境内的空气吸入纺织尘收集装置2内,同时气流还会吹动扇叶,使扇叶顺时针转动,空气中夹杂的纺织尘会被纺织尘捕获网15捕获,在扇叶转动到外壳体3内壁的为直边的部位时,由于扇叶自身长度受到纺织尘收集装置2内壁约束缩短,原本处于绷紧状态的纺织尘捕获网15变得松弛,纤维尘与纺织尘捕获网15的连接强度变低,方便分离纤维簇21从纺织尘捕获网15上剥落纤维尘,同时纺织尘捕获网15自身将纤维尘捕获,由于纺织尘捕获网15与分离纤维簇21之间为接触的,在纺织尘捕获网15转动的过程中,会推动分离纤维簇21转动,直至分离纤维簇21与l型挡板4接触,在l型挡板4的作用下,将分离纤维簇21的结构临时破坏,将分离纤维簇21捕获的纤维尘释放,落到大孔隙海绵垫17上由大孔隙海绵垫17固定,而在分离纤维簇21转动出l型挡板4控制范围时,由于分离纤维簇21自身弹性作用,快速回复原型,分离纤维簇21重新具有纤维尘剥落能力,可以实现增加对纺织尘的收集效果,且在纺织尘有效的工作寿命内,纺织尘收集效果不会随着纺织尘收集装置工作时间而下降。

请参阅图7,纺织尘捕获网15之间的空隙直径为1cm,增加对纺织尘的捕获能力,特别的,纺织尘捕获网15之间的具体空隙可以根据纺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纺织尘的具体尺寸进行设计,纺织尘捕获网15之间的间隙不易超过纺织尘平均直径的0.8倍,纺织尘捕获网15为双层结构,两层纺织尘捕获网15的空隙呈交错分布,增加对对纺织尘的捕获能力,弹性纤维索15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倒刺,倒刺位于弹性纤维索1501远离l型挡板4的一端,倒刺包括直杆部1502和弯头部1503,直杆部1502与弹性纤维索1501固定连接,弯头部1503固定连接与直杆部1502远离弹性纤维索1501的一端,弹性纤维索1501、直杆部1502和弯头部1503均选用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倒钩状的弯头部1503增加纺织尘捕获网15捕获纤维尘的能力,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纤维索1501、直杆部1502和弯头部1503易于在分离纤维簇21的作用下释放纤维尘,同时在失去分离纤维簇21作用后,上述各结构可以快速恢复原形,重新具备捕获能力,弹性纤维索1501内开凿有预制空腔1504,直杆部1502内开凿有缓冲腔1505,缓冲腔1505贯穿弹性纤维索1501并与预制空腔1504相连通,增加纺织尘捕获网15整体的弹性,使纺织尘捕获网15易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完成纺织尘的捕获和释放动作,预制空腔1504和缓冲腔1505内填充有1.2个标准大气压的氮气,增加弹性纤维索1501、直杆部1502的强度,不易因预制空腔1504和缓冲腔1505的开凿而造成纺织尘捕获网15整体强度变低,不易影响纺织尘捕获网15对纺织尘的捕获能力。

大孔隙海绵垫17经过浸水处理,大孔隙海绵垫17内富含水分,增加大孔隙海绵垫17捕获纺织尘的能力,使得被大孔隙海绵垫17捕获的纺织尘不易从大孔隙海绵垫17上脱落,特别的,由于大孔隙海绵垫17的六面受到l型挡板4、纺织尘收集装置2、分隔板16和分离纤维簇21的保护,纺织尘收集装置2形成的气流也无法对大孔隙海绵垫17内含有的水分造成影响,大孔隙海绵垫17内水分不易快速蒸发,分离纤维簇21包括多个弹性纤维,多个弹性纤维远离磁性橡胶垫20的一端呈三维螺旋状,增加分离纤维簇21的纤维尘剥落能力,多个弹性纤维远离磁性橡胶垫20的一端相互交错形成多个密闭的隔间,增加分离纤维簇21捕获纺织尘的能力,同时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纺织尘不易从分离纤维簇21上脱落,清理转轴18的外壁开凿有磨砂纹,吸附套19内壁开凿防滑纹,增加清理转轴18与吸附套19之间的摩擦力,使清理转轴18与吸附套19之间不易发生打滑,特别的吸附套19在清理转轴18上有限位装置,吸附套19不会在外力作用下沿清理转轴18的轴向滑动,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故未在本申请中详细公开。

本方案中,通过与纺织尘收集装置2连通的吸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将纺织设备主体1工作时产生的纺织尘吸入外壳体3内,同时利用产生的气流推动扇叶转动,在扇叶运动至外壳体3内壁为弧边的时候,扇叶处于正常状态,此时与扇叶连接的纺织尘捕获网15处于绷直状态,而位于纺织尘捕获网15上的弯头部1503则可以捕获纺织尘,而在扇叶运动至外壳体3内壁为直边的时候,扇叶处于压缩状态,此时与扇叶连接的纺织尘捕获网15处于松弛状态,分离纤维簇21可以从纺织尘捕获网15上将纺织尘剥离,并转动到与l型挡板4接触后,在l型挡板4的压迫下,自身结构崩溃,将剥离的纺织尘释放,以便大孔隙海绵垫17捕获,将纺织尘由纺织尘捕获网15、分离纤维簇21到大孔隙海绵垫17进行“运输”,确保纺织尘的第一捕获者纺织尘捕获网15始终处于未满负荷的状态,可以实现增加对纺织尘的收集效果,且在纺织尘有效的工作寿命内,纺织尘收集效果不会随着纺织尘收集装置工作时间而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