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8335发布日期:2020-12-04 13:5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卷筒的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



背景技术:

收卷筒作为绒布的收卷介质,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一个方便搬运以及防止绒布出现皱纹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收卷筒大多采用斜纹纸管,该种纸管表面因为面纸缠绕时留有间隙而导致斜纹纸管表面会出现螺旋形的凹槽,该螺旋形凹槽虽然不深,但是当绒布长时间卷绕在斜纹纸管上时仍然会因为绒毛嵌入至螺旋形的凹槽中而出现不可逆的倒伏变形,从而影响绒布的质量。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企业一般改用由整张纸卷绕而成的平卷纸管作为绒布的收卷筒。但是现有的收卷筒生产机往往存在着生产效率低,收卷筒平整度差,占用空间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绒布收卷筒生产机存在的收卷筒平整度差、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包括

机架;

放卷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用于纸张的等速放卷;

涂胶装置,设置于放卷装置后方用于对纸张的表面进行涂胶以及边缘磨削;

裁切装置,设置于涂胶装置后方按所需长度对纸张进行裁切;

承接装置,设置于裁切装置后方用于承接裁剪后的纸张以使其保持水平;

卷管装置,设置于裁切装置后方以将纸张卷绕成管;

送纸脱管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将裁剪后的纸张送入至卷管装置中并同时将卷绕成型的纸管从卷管装置中脱下;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跨设于机架上方的胶液槽,所述胶液槽长度方向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两条通过孔,所述胶液槽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胶液槽滑动配合,所述分隔板底部设置有滑动配合的嵌设于通过孔中的凸块,所述分隔板未与胶液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磨削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磨削机构包括纵向的设置于间隔板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设滑块;所述滑块的上部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与滑块固定连接,缸体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下底面上纵向的固设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磨砂轮。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与胶液槽侧壁接触的边缘设置有四块与胶液槽侧壁滑动配合的刮胶块,所述刮胶块的截面呈楔形。

进一步地,所述胶液槽的外侧转动配合的设置有两根皮辊,所述皮辊与通过孔平行且上沿与所述通过孔的下沿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跨设于机架上方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上纵向的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切割刀片,切割刀片下沿设置有锯齿状的刀刃,所述切割刀片下方水平的设置有底托,所述底托中间设置有可供切割刀片刃口穿过的切割槽;所述底托进纸侧设置牵拉纸张前进的牵拉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片的上沿设置有与下沿对称的锯齿状的刀刃。

进一步地,所述卷管装置包括

卷绕机构,用于将纸张卷绕成管;

压紧机构,压紧的设置于卷绕机构上方,对张纸施加使其翻卷的切向力;

驱动机构,驱动卷绕机构转动;

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卷绕轴、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轴套与机架固定连接,卷绕轴可转动的设置于轴套中,第一传动齿轮固设于卷绕轴靠近裁切装置的一端;所述卷绕机构上轴向的开设有嵌纸槽,所述嵌纸槽进纸端设置有喇叭口。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轴套内部联通的油杯;所述卷绕轴上径向的设置有一与油杯相对的放置孔,述放置孔孔一端与嵌纸槽相联通,所述放置孔中设置有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抵压辊,所述抵压辊与所述卷绕轴平行设置,抵压辊上方设置有与其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固设若干纵向设置的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以使抵压辊抵压于卷绕轴上;所述压紧弹簧中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下端滑动配合的插接与支撑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纸张的磨削以及上胶被集成于涂胶装置中,从而减少了设备所占用空间。

2.磨削机构随分隔板一起动作,实现了纸张涂覆面积与磨削范围能够同步调节,减少了调试所需时间;同时,磨削机构被分隔板所隔开,能够防止磨削产生的纸屑不会飘落到涂有黏胶的纸张表面而对后续的生产造成影响。

3.裁切装置中切割刀片采用锯齿状的刀刃,避免了因为纸张厚薄变化或者切割刀片与底托之间配合不够紧密而难以切断纸张的情况发生,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良品率。

4.卷管装置中的嵌纸槽进纸端采用喇叭口结构,使得张纸即使出现微小的弯曲也能由被喇叭口引导而完成纸张的进入,不至于出现纸张无法进入卷绕轴或者在嵌纸槽中卡住而被撕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涂胶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裁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裁剪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主视图;

图11是切割刀片的示意图;

图12是卷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卷绕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放卷装置21.放卷轴22.第一转动电机3.涂胶装置31.胶液槽311.通过孔32.分隔板321.凸块322.刮胶块33.磨削机构331.导轨332.滑块333.第一升降气缸334.第二转动电机335.磨砂轮34.皮辊35.胶液补充机构351.存储桶352.压力泵353.引流管4.裁切装置41.支撑横梁42.第二升降气缸43.安装架44.切割刀片441.刀刃45.底托451.切割槽46.牵拉机构461.牵拉辊462.第三转动电机5.承接装置51.金属线52.导正机构6.卷管装置61.卷绕机构611.轴套612.卷绕轴6121.放置孔613.第一传动齿轮614.嵌纸槽615.油杯616.海绵62.压紧机构621.抵压辊622.支撑架623.压紧弹簧624.导向杆63.驱动部分631.第二传动齿轮632.第四转动电机633.保护罩7.送纸脱管装置71.送纸机构711.钉板712.第三升降气缸713.传动部7131.链轮7132.传送链7133.第五转动电机7134.连接板714.压板72.脱管机构721.推板722.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绒布收卷筒的生产机器,包括机架1、放卷装置2、涂胶装置3、裁切装置4、承接装置5、卷管装置6以及送纸脱管装置7。

如图1所示,放卷装置2位于机架的前端,用于匀速的放出纸张。其具体结构包括一根用于套装纸卷的放卷轴21,一台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以驱动放卷轴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22,该第一转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以使放卷轴的转速能够根据张纸放出的线速度进行精确调节。

当纸张被从纸卷上放出后进入后方的涂胶装置3,具体的,涂胶装置如图4~7所示,包括跨设在机架1上方的胶液槽31,该胶液槽呈倒置的梯形结构,在胶液槽两片倾斜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通过孔311。详细的,该通过孔位于胶液槽侧壁的底部并且沿胶液槽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其宽度与纸张厚度适配(纸张与通过孔之间为过渡配合,当纸张在胶液槽中浸润黏胶再移出胶液槽的过程中,其表面多余黏胶被胶液槽与纸张表面接触的侧壁所刮除,在此过程中,黏胶也能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防止纸张表面被刮花)。同时,在胶液槽31内部则滑动配合的设置有一块分隔板32,该分隔板的边缘与胶液槽的内壁相贴合,以保证分隔板分隔出的两个空间的彼此独立性。同时,为了防止分隔板32在胶液槽中倾倒,在分隔板的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凸块321,该凸块呈矩形,并且滑动配合的伸入至通过孔311中,从而达到一个卡位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隔板将胶液槽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装载胶液,另一部分为空置部分。在该空置部分中设置有能够对纸张表面进行磨削的磨削机构33。具体的,该磨削机构固定安装在分隔板未与胶液接触的一面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磨削机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优选的,如图5所示,磨削机构33包括一条纵向的设置在分隔板上的导轨331,优选的,该导轨的截面为t型结构。在导轨上滑动配合的设置有一块大致呈矩形的滑块332,该滑块的上方设有一台第一升降气缸333,该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与分隔板固定连接而伸缩杆与滑块固定连接以驱动滑块在导轨上纵向滑动。同时,在滑块的下部则设置有一台第二转动电机334,该第二转动电机竖向设置,其本体与滑块固定连接以达到和滑块同步升降的目的,而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则朝下设置,在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片磨砂轮335,当转动电机转动时,磨砂轮随输出轴一起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磨砂轮的下底面和胶液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小于卷纸的厚度,以达到磨削卷纸表面的目的。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分隔板32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四块刮胶块322。这四块刮胶块与胶液槽的侧面之间为滑动配合。同时,刮胶块的下部向下延伸至覆盖于通过孔上,以达到对通过孔的边缘也能够进行刮除胶块的效果。而为了防止胶块在刮胶块与胶液槽侧壁的接触处堆积,刮胶块的截面呈一个楔形。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胶液槽的外侧面上对称的设置有两根过渡用的皮辊34。具体的,皮辊与通过孔平行设置,且皮辊的上沿与通过孔311的下沿平齐。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胶液槽的侧方还设置有一个胶液补充机构35,能够在胶液槽中胶液损耗后进行补充。具体的,胶液补充机构包括一个存放胶液的存储桶351,在存储桶上设置有一台压力泵352以及一根引流管353,引流管的出液端位于胶液槽的上方。通过压力泵将存储桶中的胶液压入至引流管中,然后导入至胶液槽中,实现胶液的补充。

而当涂胶完成后,纸张在此进入至位于涂胶装置后方的裁切装置4中,如图8~11所示,裁切装置包括跨设在机架1上方的支撑横梁41,该支撑横梁沿机架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在支撑横梁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台第二升降气缸42,该第二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垂直向下,在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架43,该安装架水平设置且沿着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安装架上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一片切割刀片44,该切割刀片的下沿带有锯齿状的刀刃441。同时,在切割刀片的下方还设置有一能够在裁切卷纸时对纸张实施支撑的底托45,该底托水平且沿机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底托中间开设有一条切割槽451,该切割槽位于切割刀片的正下方,当切割刀片对纸张进行切割后,切割刀片穿过纸张部分可进入至该切割槽中而不会与底托产生干涉。最后,在底托后方(即纸张进入底托的一侧)设置有一牵拉机构机构46。该牵拉机构能够按照纸张所需的裁剪长度牵拉纸张。其具体结构包括两根沿着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牵拉辊461,这两个牵拉辊上下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可供卷纸通过的间隙,详细的,该间隙略小于卷纸的厚度,以使两根牵拉辊对卷纸形成一个夹持作用。同时为了保证位于底托上的卷纸不会出现弯曲而影响裁切的进度,两根牵拉辊之间的间隙与底托的上表面平齐。而作为驱动上述两根牵拉辊转动的动力源,在机架1的外侧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台第三转动电机462,该第三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牵拉辊固定连接以驱动其作为主动辊转动。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切割刀片44的上沿也设置有锯齿状的刀刃441,并且该锯齿状刀刃与下沿锯齿状刀刃对称设置。通过上述结构,当切割刀片44一侧的锯齿状刀刃因为磨损变钝而需要更换时,只需翻转切割刀片即可,从而使得切割刀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切割槽451的宽度略大于切割刀片的厚度,优选的,切割槽比切割刀片大2~5mm的距离。该种宽度差距能够保证切割刀片在下刀过程中不会与底托相干涉,同时底托也能够对卷纸产生较好的支撑作用而不会因为切割刀片对卷纸的压力而使卷纸陷入至切割槽中。

而当纸张被切割完成后,切割下来的纸张平铺在承接装置5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承接装置有多根沿着机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金属线51牵拉而成。而为了能够保证纸张边缘与后方的卷管装置6中嵌纸槽的平行度,即保证纸张需要卡入卷管装置中的一侧不会出现偏斜。如图1~3所示,在机架远离卷管装置的一侧可沿机架宽度方向水平滑动的设置有导正机构52,通过驱动该导正机构在机架上的水平移动使得纸张远离卷管机构的一侧边缘被导正机构抵住,进而保证了纸张另一侧边缘与卷管机构的平行度。需要说明的是,当导正机构调节过程中,金属线可适配的进行增加或者减少以保证纸张受力平衡而不会出现翘曲。

纸张完成切割后,位于承接装置5下方的送纸脱管装置7动作,以将纸张送入至卷管装置6中。

具体的,如图12~14所示,卷管装置包括卷绕机构61、压紧机构62以及能够驱动卷绕机构轴向转动的驱动机构63。其中卷绕机构61包括轴套611、卷绕轴612以及第一传动齿轮613,上述三者同轴线设置。具体的,轴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卷绕轴可转动安装在轴套中,而第一传动齿轮则固定设置在卷绕轴靠近裁切装置的一端。另外,该第一传动齿轮与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63中的第二传动齿轮631相啮合。同时,在卷绕机构中还设置有一条轴向延伸且贯穿卷绕机构的嵌纸槽614,该嵌纸槽由卷绕机构中心轴线处径的向外延伸而将轴套611、卷绕轴612以及第一传动齿轮613三者同时分割。当需要进纸时,卷绕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上述三者中的嵌纸槽重合以便纸张的进入。而驱动机构则另外还包括一台固定在机架上的第四转动电机632,该第四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四转动电机为转动精度较高的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而为了使用者的安全,在驱动电机以及第二传动电机的外侧罩设有一保护罩633。另外,压紧机构2则位于卷绕机构的上方,并且抵紧在卷绕机构中卷绕轴的表面,当张纸被卷绕轴带动卷曲时,通过压紧机构使纸张在卷绕时受到一个切向的作用力,进而保证纸张而能够绷紧的绕卷绕轴卷曲。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轴套611上设置有两个与轴套内部连通的油杯615,在油杯中存储有润滑油脂。润滑油脂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的渗透进轴套与卷绕轴的间隙中,对上述二者进行润滑。于此同时,在卷绕轴位于轴套中的部分上,径向的设置有一个放置孔6121,该放置孔一端位于卷绕轴表面,另一端径向的伸入至卷绕轴轴心而与卷绕轴上的嵌纸槽相连通。在放置孔中填塞有一吸附能力极强的海绵616。海绵能够吸附由油杯中渗出的润滑油脂,进而对从卷绕轴上嵌纸槽中经过的张纸进行润滑。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升海绵中润滑油脂的补充速度,当轴套、卷绕轴、第一传动齿轮上的嵌纸槽重合时,放置孔与其中一个油杯相正对。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紧机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优选的,压紧机构62包括一根与卷绕轴平行的抵压辊621,该抵压辊位于卷绕轴上方。同时,在抵压辊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支撑架622,抵压辊可轴向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在支撑架的上表面上纵向的安装有若干根压紧弹簧623。压紧弹簧的上端与机架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压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抵压辊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抵紧在卷绕轴的上沿。同时,为了使抵压辊不会被旋转的卷绕轴或者纸张带偏离,在压紧弹簧中插套有一根导向杆624,该导向杆的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而下端则滑动配合的插接在支撑架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送纸脱管装置7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送纸机构71以及脱管机构72。如图1~3所示,送纸机构包括沿着机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钉板711,该钉板上的若干尖钉等间距设置,在钉板的下方设置有一台能够驱动其升降的第三升降气缸712,该升第三升降气缸与驱动其水平移动的传动部713相连接。具体的,该传动部包括两个链轮7131,设置在两个链轮上的传送链7132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五转动电机7133以及与传送链、升降气缸固定连接的连接板7134。而在钉板上方则设置有一块与钉板平行的压板714,该压板上设置有若干与钉板上尖钉适配的小孔,同时该压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以保证能与钉板同步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钉板的下表面高于平铺于承接装置上的纸张,以使得钉板在第三升降气缸驱动下升起而刺穿纸张时,压板能够对纸张形成一个阻力,进而保证钉板能够刺穿纸张。而当纸张被刺穿后,纸张在送纸机构的带动下进入至卷管装置的嵌纸槽中,该种结构能够保证在牵拉纸张进入卷管装置6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纸张从牵拉机构中滑脱的情况。

而当纸张被送纸机构送入至卷管装置中时,位于卷管装置上已经卷好的纸管则被脱管机构从卷管装置上同步推出。具体的,如图1~3所示,脱管机构72包括一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推板721,在该推板端部设置有一半圆形的扣环722,该扣环位于卷绕轴的正下方。当钉板升起时,推板随之升起,然后扣环抵压在卷绕轴下方。随后,当纸张被送入至卷绕轴时,扣环也将位于卷绕轴上的已经卷好的纸管推出。

工作原理:生产过程中,放卷装置2通过其中的电机驱动使位于其上的纸卷能够匀速放出并进入至涂胶装置3中。当纸张在涂胶装置中穿过后,其上表面被均匀的涂覆有一层黏胶,同时纸张远离卷管装置一侧边缘的上部表层被涂胶装置中的磨削机构磨去,从而达到一个削减张纸边缘厚度的目的。当纸张上胶和磨削完成后,纸张被裁切装置4中的牵拉机构拉伸前进,并按照所需长度进入至承接装置5中,随后裁切装置中的切割刀片动作将纸张进行裁断。接着,送纸脱管装置7动作,其固定被裁剪的纸张后将其送入至卷管装置中,在此过程中,送纸脱管装置中的脱管机构将卷绕成型的平卷纸管从卷管装置6中的卷绕轴上推出,至此一根绒布收卷筒(即平卷纸管)制作完成。后续只需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绒布收卷筒的不间断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