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5904发布日期:2021-04-30 09:1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板开槽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



背景技术:

纸盒是一个立体的造型,它是由若干个组成的面的移动、堆积、折叠、包围而成的多面形体构成的。立体构成中的面在空间中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对不同部位的面加以切割、旋转、折叠,所得到的面就有不同的情感体现。

目前在制作立体纸盒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工厂里有大型机器可对纸板进行批量高速的开槽作业,但是当需要对少量纸板进行开槽作业的打样工作,操作调节大型机器工作量大,耗时耗力且精度低;二是小型开槽打样机,可对纸板进行开槽工作。

现有的小型开槽打样机结构较为复杂,手动操作十分不便,特别是手动上料和手动下料十分不便,有时需要借助他人配合,才能完成上料或下料,导致操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阶段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包括两个架板,两个所述架板相互对称的分设在前后两侧,两个架板的顶端左右对称设有连接板,两个架板之间的底部设有传送组件,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有与传送组件相配合的预压机构,两个连接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扶手板,所述扶手板上设有扶手孔,扶手板的顶端设有与扶手孔相配合的手扶槽,所述手扶槽是弧形槽,两个所述架板之间设有与传送组件相配合的开槽机构,所述开槽机构在竖直方向上与扶手板相对应,通过传送组件配合预压机构把纸板送至开槽机构,并在开槽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开槽,开槽后的纸板继续在传送组件的作用下完成下料;整个开槽过程中,纸板是在传送组件的作用下完成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降低开槽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手扶孔与手扶槽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通过手扶板移动整个装置,便于整个装置随身携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应用的便利性。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若干传动辊,所有的所述传动辊是并排平行设置,传动辊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架板上,所有的传动辊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贯穿架板并转动连接在机外电机(图中未画出)上,利用机外电机配合传送辊即可带动传动链运动,进而利用传动链完成对纸板的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提升上料和下料的便利性,能进一步降低整个装置的操作难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包括预压板,所述预压板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底端,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与预压板相配合的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预压板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预压轮,通过预紧弹簧配合伸缩杆弹性顶压预紧板,进而弹性顶压预压轮,同时配合传送组件,即可实现对纸板的预压紧,从而保证开槽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开槽质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开槽机构包括两个导轨,所述导轨是t形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相互对称的分设在两个架板的左右两侧,两个导轨之间设有丝杠,导轨与丝杠之间是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一个架板上,丝杠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架板并转动连接在调整电机,丝杠与架板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调整电机固定安装在邻近的架板上,丝杠上套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刀杆,所述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开槽刀,通过调整电机带动丝杠正反向旋转,进而利用丝杠推动移动座沿着导轨左右移动,进而配合刀杆移动开槽刀,可以直接调整开槽刀的位置,以满足纸板不同位置的开槽加工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加工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组件配合预压机构把纸板送至开槽机构,并在开槽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开槽,开槽后的纸板继续在传送组件的作用下完成下料;整个开槽过程中,纸板是在传送组件的作用下完成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降低开槽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手扶孔与手扶槽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通过手扶板移动整个装置,便于整个装置随身携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应用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利用机外电机配合传送辊即可带动传动链运动,进而利用传动链完成对纸板的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提升上料和下料的便利性,能进一步降低整个装置的操作难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紧弹簧配合伸缩杆弹性顶压预紧板,进而弹性顶压预压轮,同时配合传送组件,即可实现对纸板的预压紧,从而保证开槽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开槽质量;

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电机带动丝杠正反向旋转,进而利用丝杠推动移动座沿着导轨左右移动,进而配合刀杆移动开槽刀,可以直接调整开槽刀的位置,以满足纸板不同位置的开槽加工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加工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的架板与连接板之间的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的开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板,2-连接板,3-传送组件,31-传动辊,32-传动轴,33-传动链,4-预压机构,41-预压板,42-预压轮,43-伸缩杆,44-预紧弹簧,5-扶手板,6-手扶孔,7-手扶槽,8-开槽机构,81-导轨,82-丝杠,83-调整电机,84-移动座,85-刀杆,86-开槽刀,7-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2,一种便携式手动开槽机,包括两个架板1,两个所述架板1相互对称的分设在前后两侧,两个架板1的顶端左右对称设有连接板2,两个架板1之间的底部设有传送组件3,所述连接板2的底端设有与传送组件3相配合的预压机构4,两个连接板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扶手板5,所述扶手板5上设有扶手孔6,扶手板5的顶端设有与扶手孔6相配合的手扶槽7,所述手扶槽7是弧形槽,两个所述架板1之间设有与传送组件3相配合的开槽机构8,所述开槽机构8在竖直方向上与扶手板5相对应,通过传送组件3配合预压机构4把纸板送至开槽机构8,并在开槽机构8的作用下进行开槽,开槽后的纸板继续在传送组件3的作用下完成下料;整个开槽过程中,纸板实在传送组件3的作用下完成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降低开槽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手扶孔6与手扶槽7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通过手扶板5移动整个装置,便于整个装置随身携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应用的便利性。

所述传送组件3包括若干传动辊31,所有的所述传动辊31是并排平行设置,传动辊31通过传动轴32转动连接在架板1上,所有的传动辊31通过传动链33连接,所述传动轴32的一端贯穿架板1并转动连接在机外电机(图中未画出)上,利用机外电机配合传送辊31即可带动传动链33运动,进而利用传动链33完成对纸板的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提升上料和下料的便利性,能进一步降低整个装置的操作难度。

所述预压机构4包括预压板41,所述预压板41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伸缩杆43,所述伸缩杆4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的底端,伸缩杆43的外侧套设有与预压板41相配合的预紧弹簧44,所述预紧弹簧44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上,所述预压板4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预压轮42,通过预紧弹簧44配合伸缩杆43弹性顶压预紧板41,进而弹性顶压预压轮42,同时配合传送组件3,即可实现对纸板的预压紧,从而保证开槽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开槽质量。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开槽机构8包括两个导轨81,所述导轨81是t形导轨,两个所述导轨81相互对称的分设在两个架板1的左右两侧,两个导轨81之间设有丝杠82,导轨81与丝杠82之间是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丝杠82的一端通过轴承座87转动连接在一个架板1上,丝杠82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架板1并转动连接在调整电机83,丝杠82与架板1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调整电机83固定安装在邻近的架板1上,丝杠82上套设有与导轨81相配合的移动座84,所述移动座84的底端固定连接刀杆85,所述刀杆85的底端固定连接开槽刀86,通过调整电机83带动丝杠82正反向旋转,进而利用丝杠82推动移动座84沿着导轨81左右移动,进而配合刀杆85移动开槽刀86,可以直接调整开槽刀86的位置,以满足纸板不同位置的开槽加工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加工范围。

实施例1-2的工作原理:通过传送组件3配合预压机构4把纸板送至开槽机构8,并在开槽机构8的作用下进行开槽,开槽后的纸板继续在传送组件3的作用下完成下料;整个开槽过程中,纸板实在传送组件3的作用下完成上料和下料,可以大幅降低开槽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手扶孔6与手扶槽7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通过手扶板5移动整个装置,便于整个装置随身携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应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调整电机83带动丝杠82正反向旋转,进而利用丝杠82推动移动座84沿着导轨81左右移动,进而配合刀杆85移动开槽刀86,可以直接调整开槽刀86的位置,以满足纸板不同位置的开槽加工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加工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