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捻集聚纺装置与细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4057发布日期:2021-06-15 21:4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假捻集聚纺装置与细纱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环锭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假捻集聚装置与细纱机。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了解的紧密纺是通过负压气源与有孔纤维引导圈组合集聚纤维束,或者采用机械式集聚器使纤维束按集聚器的折线路径滑动形成集聚,专利cn110424074a则提出了另一种纤维集聚方法,在牵伸机构的前罗拉前增加一对止捻罗拉,在止捻罗拉与前罗拉之间用摩擦假捻器对纤维须条进行摩擦,使纤维须条产生假捻,利用捻回使纤维须条产生集束,运用假捻的原理,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到细纱历经加捻、退捻、再加捻的过程,实现毛羽的减少,为了保持加捻、退捻、再加捻这过程中纤维束的强力,假捻器的假捻点需尽量靠近止捻罗拉钳口,这又与通常人们熟知的假捻纺、或低捻纺不同。

专利cn2019108469797提出了一种假捻集聚纺的假捻加捻机构,摩擦带对纤维须条施加捻度时,假捻点与前罗拉钳口的纤维须条输出位置会产生明显的横向的偏离,偏离尺寸随集聚区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偏离使止捻罗拉钳口与前罗拉钳口对纤维须条的夹持点错位,过大的偏离尺寸会造成同一摇架二边的纤维须条牵伸位置严重不对称,上止捻罗拉与其它各上罗拉分布严重不对称;同时,在假捻集聚机构中,有摩擦带与止捻作用的止捻罗拉,与现有紧密纺技术不同,假捻集聚纺的集聚区,没有将纤维须条引导至止捻罗拉钳口的动态机件,在开机生头时、或断头发生在集聚区时,接头的引纱需要引入前罗拉钳口,由于在前罗拉钳口与引纱罗拉钳口之间有摩擦带的存在,二钳口之间的纤维须条轨迹不是一直线,折线的通道轨迹会妨碍生头引纱的纳入,然而,现有的环锭紧密纺,通常是牵伸后的纤维须条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后,经集聚区被集束,再经止捻罗拉止捻,被加捻成纱线,集聚装置中,止捻上罗拉与牵伸机构的各个上罗拉一样,都是成对随摇架下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紧压在对应的下罗拉上,在纺纱过程中,各上、下罗拉均需保持压紧状态,以维持止捻罗拉钳口的牵引力,在细纱机运转状态下,其止捻罗拉钳口处于常闭状态,假捻集聚纺生头、或断头接头的引纱要经过止捻罗拉钳口,再纳入前罗拉钳口操作非常困难。

专利cn2020100728993提出了假捻集聚纺假捻加捻机构的传动方式,其采用前罗拉驱动摩擦带轮,占用了原吸棉笛管的位置,吸棉笛管被移至前罗拉前方,改变了吸棉口空间的气流流场,减小了笛管内腔空间,改动后的气流易影响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也易造成笛管堵塞。

假捻集聚纺这一新技术,其采用摩擦加捻假捻,又增加了止捻罗拉,现有细纱机结构可供设置假捻机构及其传动装置的空间极其有限,若超越现有设备可容纳空间范围,或大幅度改变现有机构的结构,假捻集聚纺技术的运用成本会激剧上升而使许多企业无力改造、望而却步,如何在现有各机型有限的空间中,将一款完全不同集聚原理、不同机构结构、不同传动要求的新技术嵌入到现有的技术装备上实现新技术的功能,而又不影响或尽少影响现有装备结构,是假捻集聚纺这一低能耗新技术能否与现有装备融为一体,能否规模产业化,能否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捻集聚装置,在假捻集聚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时,能够控制假捻点的偏离度,并能将生头与断头后的接头引纱方便、可靠地纳入前罗拉钳口,又能解决吸棉笛管与传动机构的冲突问题,将假捻集聚装置结构适用于现有设备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捻聚纺细纱机。

本发明一种假捻集聚装置,具备对经细纱机牵伸机构牵伸输出的纤维须条施加假捻进行集聚,所述的假捻集聚装置包含:止捻罗拉对、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摩擦带、摩擦带导轮、支架、中间传动轮、毛羽抑制组件、假捻控偏凸柱,所述的止捻罗拉对,其包含止捻下罗拉、止捻上罗拉,止捻罗拉对位于牵伸机构前罗拉钳口输出侧,止捻下罗拉与止捻上罗拉紧靠时构成止捻罗拉钳口,牵引牵伸机构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并阻止锭子转动产生的纱线捻回越过止捻罗拉钳口,所述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其控制止捻罗拉钳口的闭合与打开,所述的摩擦带,其位于止捻罗拉钳口输入侧,并在靠近止捻罗拉钳口处摩擦经过的纤维须条,使纤维须条回转产生假捻捻回,所述的摩擦带导轮,其包含摩擦带主动导轮、摩擦带被动导轮,所述的摩擦带主动导轮与摩擦带被动导轮悬吊在摩擦带导轮支架上,控制摩擦带转动的轨迹,摩擦带主动导轮与摩擦带被动导轮的下端面距止捻下罗拉表面最近处的间距不大于3毫米,所述的支架,指摩擦带导轮支架、止捻下罗拉座或止捻上罗拉托架,所述的中间传动轮,用于止捻下罗拉或前下罗拉与摩擦带主动导轮之间的传动,起罗拉与摩擦带主动导轮二者间传动的过桥作用,所述的毛羽抑制组件,包含毛羽抑制板、或者所述的毛羽抑制组件包含毛羽抑制板、毛羽抑制盖板,所述的假捻控偏凸柱,其影响假捻集聚区假捻成束状纤维的运动轨迹,假捻集聚装置的止捻罗拉对与前罗拉对之间的假捻集聚区设置假捻控偏凸柱,假捻控偏凸柱位于摩擦带后侧、毛羽抑制板的前端,所述的假捻控偏凸柱其左右横向位置对齐前罗拉钳口的纤维须条输出点位置,摇架二侧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均从假捻控偏凸柱的左侧通过再与摩擦带接触(纱线加z捻),假捻控偏凸柱高出毛羽抑制板的上表面,假捻集聚装置中的止捻罗拉对受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的控制,在牵伸机构摇架压下、牵伸机构处于对粗纱条牵伸状态时,任意一个锭位的止捻罗拉对可以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控制下,锭位上的止捻上罗拉或止捻下罗拉可上抬或移动脱离接触,即:在牵伸机构处于牵伸工作状态时,任意一个锭位假捻集聚装置中,构成止捻罗拉钳口其中之一的止捻上罗拉或止捻下罗拉,可以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的控制下上抬或移动,使上、下止捻罗拉脱离接触,使该单个锭位上的假捻集聚区,随该锭位上、下止捻罗拉接触的分离,止捻罗拉钳口打开而开放,生头引纱或接头引纱可进入分离的上、下止捻罗拉之间,从假捻控偏凸柱的左侧将引纱纳入前罗拉钳口,或者在牵伸机构摇架压下、牵伸机构处于对粗纱条牵伸状态时,任意一个摇架二侧的止捻罗拉对可以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控制下,二个锭位上的止捻上罗拉或止捻下罗拉可同时上抬或移动脱离接触。

假捻集聚装置中,所述的假捻控偏凸柱,其与纤维须条接触的表面是可转动的、或者是固定的,假捻控偏凸柱高出于毛羽抑制板的上表面1.5毫米以上,假捻控偏凸柱嵌装在毛羽抑制板上,假捻控偏凸柱的材质为氧化铝、或陶瓷、或金属。

假捻集聚装置中,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是安装在摇架上、或者细纱机摇架具有所述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功能,摇架上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的功能是:在牵伸机构正常牵伸时,可控制摇架任意一侧止捻上罗拉的升降,控制单个锭位上止捻罗拉钳口闭合与打开,止捻罗拉钳口处于闭合状态时,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可以自锁保持止捻罗拉钳口的闭合,保持止捻上罗拉紧压止捻下罗拉,形成止捻罗拉钳口,其闭合自锁功能可通过手动控制或者电磁控制释放,止捻罗拉钳口闭合自锁释放后,止捻罗拉对脱离接触,前罗拉钳口与止捻罗拉钳口之间闭合的假捻集聚区随上、下止捻罗拉的脱离而开放,或者在牵伸机构正常牵伸时,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可控制摇架二侧锭位的止捻上罗拉同时升降,控制同一摇架上相邻的二个锭位上的止捻罗拉钳口闭合与打开。

本发明假捻集聚装置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控制止捻罗拉钳口的另一种结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安装在细纱机龙筋上,在牵伸机构正常牵伸时,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可以控制任意一个锭位上的止捻下罗拉产生位移,控制单个锭位止捻罗拉钳口闭合与打开,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具备自锁功能,在止捻罗拉钳口闭合状态,自锁功能保持止捻下罗拉紧压止捻上罗拉,其闭合自锁功能可通过手动控制或者电磁控制释放,止捻罗拉钳口闭合自锁释放后,止捻罗拉对脱离接触,前罗拉钳口与止捻罗拉钳口之间闭合的假捻集聚区随上、下止捻罗拉的脱离而开放,或者在牵伸机构正常牵伸时,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可控制任一摇架二侧锭位的止捻下罗拉同时移位或升降,控制同一摇架上相邻的二个锭位上的止捻罗拉钳口闭合与打开。

假捻集聚装置中,摩擦带是由止捻下罗拉驱动、或者由前下罗拉驱动、或者由电机驱动,即:中间传动轮被弹力按压在止捻下罗拉与摩擦带主动导轮的下端面上,止捻下罗拉摩擦传动中间传动轮,中间传动轮带动摩擦带主动导轮绕垂直于止捻下罗拉的轴线转动,或者中间传动轮被弹力按压在前下罗拉与摩擦带主动导轮的上端面上,前下罗拉摩擦传动中间传动轮,中间传动轮带动摩擦带主动导轮绕垂直于止捻下罗拉的轴线转动,或者电机驱动摩擦带主动导轮绕垂直于止捻下罗拉的轴线转动,摩擦带环绕在摩擦带主动导轮与摩擦带被动导轮上,随摩擦带主动导轮的转动而转动,细纱机每一侧工作面上,一根摩擦带对应的锭位数量最多不超过相邻二罗拉座之间的锭数。

假捻集聚装置中,采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安装在细纱机龙筋上时,细纱机龙筋上设置有止捻上罗拉托架,摇架握持或间接握持止捻上罗拉芯轴,并将止捻上罗拉芯轴按压在止捻上罗拉托架上,止捻上罗拉托架定位止捻上罗拉的高度与止捻上罗拉芯轴轴线相对于牵伸罗拉轴线的平行度,前上罗拉通过中间过桥齿轮或齿型传动带驱动止捻上罗拉转动,此结构中,摩擦带的驱动需采用电机驱动或前罗拉通过中间传动轮驱动。

假捻集聚装置中,所述的毛羽抑制组件包含毛羽抑制板、或者所述的毛羽抑制组件包含毛羽抑制板、毛羽抑制盖板,毛羽抑制板位于假捻集聚区前罗拉钳口与摩擦带之间,安装于导轮支架上方,毛羽抑制板的上表面平贴集聚区中因假捻而成束的纤维束底部,阻挡纤维束上发散纤维的回转的下方空间,所述的毛羽抑制盖板覆盖在毛羽抑制板的上表面,可抬起或可平移,毛羽抑制板与毛羽抑制盖板分别阻挡集聚区纤维须条通道的上、下空间,被施加了假捻的纤维束在平贴毛羽抑制板上表面转动时,纤维束上发散的纤维被拢聚在纤维束主体上,毛羽抑制盖板遮挡飞花落在毛羽抑制板上,与转动纤维束接触。

假捻集聚装置中,摩擦带环行的通道上设置有吸风口与括片,借助细纱机吸棉笛管的负压系统,清洁假捻集聚纺纱装置中与纤维须条接触的摩擦带,保持假捻加捻器摩擦件的清洁。

本发明一种假捻集聚纺细纱机,包含单锭断头检测系统,假捻集聚装置,所述的假捻集聚装置具备对经牵伸机构牵伸输出的纤维须条施加假捻进行集聚,假捻集聚装置包含:止捻罗拉对、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摩擦带、摩擦带导轮、支架、中间传动轮、毛羽抑制组件、假捻控偏凸柱,所述的止捻罗拉对,其包含止捻下罗拉、止捻上罗拉,止捻罗拉对位于牵伸机构前罗拉钳口输出侧,止捻下罗拉与止捻上罗拉紧靠时构成止捻罗拉钳口,牵引牵伸机构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并阻止锭子转动产生的纱线捻回越过止捻罗拉钳口,所述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其控制止捻罗拉钳口的闭合与打开,所述的摩擦带,其位于止捻罗拉钳口输入侧,并在靠近止捻罗拉钳口处摩擦经过的纤维须条,使纤维须条回转产生假捻捻回,所述的摩擦带导轮,其包含摩擦带主动导轮、摩擦带被动导轮,所述的摩擦带主动导轮与摩擦带被动导轮悬吊在摩擦带导轮支架上,控制摩擦带转动的轨迹,摩擦带主动导轮与摩擦带被动导轮的下端面距止捻下罗拉表面最近处的间距不大于3毫米,所述的支架,指摩擦带导轮支架、止捻下罗拉座或止捻上罗拉托架,所述的中间传动轮,用于止捻下罗拉或前下罗拉与摩擦带主动导轮之间的传动,起罗拉与摩擦带主动导轮二者间传动的过桥作用,所述的毛羽抑制组件,包含毛羽抑制板、或者所述的毛羽抑制组件包含毛羽抑制板、毛羽抑制盖板,所述的假捻控偏凸柱,其影响假捻集聚区假捻成束状纤维的运动轨迹,假捻集聚装置的止捻罗拉对与前罗拉对之间的假捻集聚区设置假捻控偏凸柱,假捻控偏凸柱位于摩擦带后侧、毛羽抑制板的前端,所述的假捻控偏凸柱其左右横向位置对齐前罗拉钳口的纤维须条输出点位置,摇架二侧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均从假捻控偏凸柱的左侧通过再与摩擦带接触(纱线加z捻),假捻控偏凸柱高出毛羽抑制板的上表面,假捻集聚装置中的止捻罗拉对受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的控制,在牵伸机构摇架压下、牵伸机构处于对粗纱条牵伸状态时,任意一个锭位的止捻罗拉对可以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控制下,锭位上的止捻上罗拉或止捻下罗拉可上抬或移动脱离接触,即:在牵伸机构处于牵伸工作状态时,任意一个锭位假捻集聚装置中,构成止捻罗拉钳口其中之一的止捻上罗拉或止捻下罗拉,可以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的控制下上抬或移动,使上、下止捻罗拉脱离接触,使该单个锭位上的假捻集聚区,随该锭位上、下止捻罗拉接触的分离,止捻罗拉钳口打开而开放,生头引纱或接头引纱可进入分离的上、下止捻罗拉之间,从假捻控偏凸柱的左侧将引纱纳入前罗拉钳口,或者在牵伸机构摇架压下、牵伸机构处于对粗纱条牵伸状态时,任意一个摇架二侧的止捻罗拉对可以在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控制下,二个锭位上的止捻上罗拉或止捻下罗拉可同时上抬或移动脱离接触。

所述的假捻集聚纺细纱机,假捻集聚装置中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采用电磁控制止捻罗拉钳口,整机各锭位闭合运转中的止捻罗拉钳口断头自动开启受单锭断头检测系统控制,单锭断头发生时,单锭断头检测系统发出断头信号,断头信号被转换成相应锭位的自锁释放信号,断头锭位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接收自锁释放信号,解除止捻罗拉钳口闭合的自锁,打开闭合的止捻罗拉钳口。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

假捻集聚纺是一项节能型的紧密纺新技术,本发明一种假捻集聚装置与细纱机,解决了技术产业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假捻点偏离,假捻集聚纺技术的生头与断头接头可操作性技术问题,假捻装置结构与现有装备结构的适配问题,并强化了对毛羽的抑制控制与清洁问题,使假捻集聚纺这一新技术更趋完善,产业化目标更近一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假捻集聚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假捻集聚装置另一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在摇架上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侧向的一种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在摇架上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正向的一种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有假捻控偏凸柱时,假捻集聚纺集聚区的纤维须条轨迹;

图6为无假捻控偏凸柱时,假捻集聚纺集聚区的纤维须条轨迹。

附图标记说明:

1…止捻下罗拉;11…止捻上罗拉;111…止捻上罗拉芯轴;2…前下罗拉;21…前上罗拉;3…摩擦带;31…摩擦带主动导轮;32…摩擦带被动导轮;4…摩擦带导轮支架;41…止捻上罗拉托架;5…毛羽抑制板;51…毛羽抑制盖板;6…假捻控偏凸柱;7…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1…压簧;72…基座;73…升降手柄;74…手柄芯轴;75…止捻上罗拉托架;76…罗拉支架芯轴;77…手柄拉簧;78…自锁机构;8…中间传动轮;9…吸棉笛管;10…摇架摇臂;a…假捻点;b…假捻点;c…前罗拉钳口;d1…中间传动轮与止捻下罗拉接触点;d2…中间传动轮与摩擦带主动导轮下端面接触点;o1…止捻罗拉钳口闭合位置;o2…止捻罗拉钳口打开位置;y…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简示了本发明假捻集聚装置的基本构造结构,实际假捻集聚装置形状以及尺寸存在不同的情况,本发明的规模不受实施例中内容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发明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安装在摇架上的假捻集聚装置的结构原理图,装置包含止捻下罗拉1、止捻上罗拉11、前下罗拉2、前上罗拉21、摩擦带3、摩擦带主动导轮31、摩擦带被动导轮32、摩擦带导轮支架4、毛羽抑制板5、毛羽抑制盖板51、假捻控偏凸柱6、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压簧71、中间传动轮8、吸棉笛管9,假捻集聚装置中,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与摩擦带被动导轮32吊挂固定在摩擦带导轮支架4的悬臂上,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与摩擦带被动导轮32的下端面距止捻下罗拉1表面间距不大于3毫米,毛羽抑制板5安装于摩擦带导轮支架4的上方,毛羽抑制板5的上表面平贴着从前罗拉钳口c输出被施加了假捻的纤维束的底部,毛羽抑制板5覆盖在毛羽抑制板5上,假捻控偏凸柱6嵌装于毛羽抑制板5的前边缘,假捻控偏凸柱6凸出于毛羽抑制板5的上表面1.5毫米以上,在毛羽抑制板5的前缘处控制纤维束的位置,限止前罗拉钳口c至假捻控偏凸柱6之间纤维束摩擦产生偏斜,假捻控偏凸柱6材质采用表面耐磨的硬质材料,如氧化铝、陶瓷等;假捻集聚装置中,用摩擦带3为纤维假捻的摩擦加捻器,摩擦带3是环绕在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与摩擦带被动导轮32上,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与摩擦带被动导轮32的轴线垂直于止捻下罗拉1的轴线,摩擦带3与纤维须条摩擦的假捻点b距止捻罗拉钳口a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毫米,止捻下罗拉1安装在罗拉座上,假捻集聚纺纱装置以止捻下罗拉1作为传动轴,止捻下罗拉1与摩擦带主动导轮31之间有中间传动轮9为中间传动件,中间传动轮9作为止捻下罗拉1与摩擦带主动导轮31之间的过桥传动轮,其外圆需采用非金属的材料,其材质硬度应低于止捻下罗拉1与摩擦带主动导轮31材质的表面硬度,并具有良好的摩擦力与耐磨性,如橡胶、聚酯类等,中间传动轮9被按压在止捻下罗拉1的d1点与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下端面的d2点,止捻下罗拉1摩擦传动中间传动轮9,中间传动轮9带动摩擦带主动导轮31垂直于止捻下罗拉1的轴线转动,摩擦带3环绕在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与摩擦带被动导轮32上,随摩擦带主动导轮31的转动而转动,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下端面与中间传动轮9的接触点d2所处的半径大小会改变止捻下罗拉1与摩擦带3之间的传动速比,摩擦带主动导轮31与摩擦带被动导轮32之间间距小至可仅对应一个锭位,其对应的锭位数随二轮间距的加大可增加,但不超过细纱机同一侧二相邻罗拉座之间的锭数;假捻集聚装置中,中间传动轮9的左右位置可采用固定的、必要时也可设计为可调节的,左右微调中间传动轮9的位置,则可改变止捻下罗拉1与摩擦带主动导轮31之间的传动比,假捻集聚装置中,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安装在摇架上,与摇架摇臂10成一体,摇架摇臂上的脚爪握持着牵伸机构的各上罗拉,摇架按下时,牵伸机构的上罗拉被按压在对应的牵伸下罗拉上,止捻上罗拉11则在弹簧71的作用下,被按压在止捻下罗拉1上,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则可控制着摇架上最前端的止捻上罗拉11,在牵伸机构正常牵伸时,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可控制摇架任一侧的止捻上罗拉11抬起,打开止捻罗拉钳口a,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在止捻上罗拉11压下时会保持自锁,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控制的止捻罗拉钳口可通过人为操作或电磁控制打开,通常是与单锭断头检测系统关联,在断头发生时,单锭断头检测系统自动触发相应锭位控制自锁的电磁阀,使止捻上罗拉11抬起,止捻罗拉钳口a打开,使前罗拉钳口c输出的纤维须条能被吸棉笛管及时吸走,接头引纱可进入钳口打开的上、下止捻罗拉之间,从假捻控偏凸柱6的左侧绕过,纳入前罗拉钳口,同样的原理,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可控制任一摇架二侧的止捻上罗拉11同时抬起,打开摇架二侧锭位上的止捻罗拉钳口a,因为在单锭断头时,同时打开摇架断头锭位另一侧锭位的止捻罗拉钳口,仅仅影响了该锭位的假捻集聚性质,并不影响该锭位纺纱的延续,可使假捻集聚装置中控制止捻罗拉机构的结构更为间单,二种控制方式各有所长。

实施例二

图2所示,为本发明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安装在细纱机龙筋上的假捻集聚装置的结构原理图,装置包含止捻下罗拉1、止捻上罗拉11、止捻上罗拉芯轴111、前下罗拉2、前上罗拉21、摩擦带3、摩擦带主动导轮31、摩擦带被动导轮32、摩擦带导轮支架4、止捻上罗拉托架41、毛羽抑制板5、假捻控偏凸柱6、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压簧71、吸棉笛管9、止捻上罗拉齿轮箱(图中未示),此装置结构中,止捻上罗拉11是由牵伸机构的前上罗拉21驱动的,止捻上罗拉21通过止捻上罗拉齿轮箱与前上罗拉11组成一体被安装在摇架摇臂10上,随摇架摇臂的下压而进入纺纱位置f,在纺纱位置f处,摇架将止捻上罗拉芯轴111按压在止捻上罗拉托架41上,止捻上罗拉托架41安装在细纱机龙筋上,止捻上罗拉托架41对止捻上罗拉11的支撑定位了止捻上罗拉11的高低、前后、左右位置及止捻上罗拉11与前罗拉轴线平行度,止捻上罗拉11由前上罗拉21通过过桥齿轮或齿形带驱动,其二者之间的传动比可通过齿数比调节,装置中,任一锭位上的止捻下罗拉1是单锭罗拉结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可以控制单锭位上的止捻下罗拉产生位移,止捻下罗拉1被弹簧71压靠在止捻上罗拉11上构成止捻罗拉钳口a,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控制止捻下罗拉1产生从o1到o2的移位时,止捻罗拉钳口a被打开,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在止捻下罗拉1压紧止捻上罗拉11时保持自锁,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控制的任意一个锭位上的止捻罗拉钳口a,在纺纱时可通过人为操作或电磁控制打开,通常是与单锭断头检测系统关联,在断头发生时,单锭断头检测系统检测到断头信号,自动触发相应锭位控制自锁的电磁阀,使止捻下罗拉1发生后退或摆动位移,打开止捻罗拉钳口a,使前罗拉钳口c输出的纤维须条能被吸棉笛管及时吸走,接头引纱可进入钳口打开的上、下止捻罗拉之间,从假捻控偏凸柱6的左侧绕过,纳入前罗拉钳口,设置于龙筋上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也可同时控制对应同一摇架二侧锭位的下止捻罗拉同步移动。

本发明假捻集聚装置中,在吸棉笛管9上开出一个吸风口,使其罩着经过的摩擦带3,借助细纱机吸棉笛管的负压系统,可清洁假捻集聚纺纱装置中与纤维须条接触的摩擦带,保持假捻加捻器摩擦件的清洁。

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安装在摇架摇臂上的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的一种结构原理图,图中显示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包含:压簧71、基座72、升降手柄73、手柄芯轴74、止捻上罗拉托架75、罗拉支架芯轴76、手柄拉簧77、自锁机构78,基座72安装在牵伸机构的摇架摇臂10上,随摇架摇臂10升降,如图4所示,基座72的二侧各有一个通过手柄芯轴74与基座72联接的升降手柄73,每一侧的升降手柄73均可绕手柄芯轴74独立摆动,二侧的止捻上罗拉11均有一个止捻上罗拉托架75控制,每个止捻上罗拉托架75可绕罗拉支架芯轴76转动,在升降手柄73处在下压的位置时,摇架压下时,罗拉压簧71被压缩,罗拉压簧71压缩的弹力作用于止捻上罗拉托架75上,使止捻上罗拉11紧压在止捻下罗拉1上,在纺纱生头、或者断头后接头生头时,通过手动控制、或者断头自动控制使自锁机构78释放,手柄拉簧77使升降手柄73前端上抬,同时带动止捻上罗拉托架75前端上抬,使止捻上罗拉11脱离止捻下罗拉1,由于一侧升降手柄73仅控制一个止捻上罗拉11,所以对应同一摇架的二个止捻上罗拉11,可以在牵伸机构牵伸时,单独被止捻罗拉位移加压机构7控制抬起。

图5所示,前罗拉钳口c输出的纤维须条贴着假捻控偏凸柱6的左侧通过,再被摩擦带3摩擦带至b点,脱离假捻点b点的纤维束从a点进入止捻罗拉钳口,由于假捻控偏凸柱6的设立,保持了前罗钳口c至假捻控偏凸柱6之间的纤维须条的走向不受摩擦带的影响,减小了前罗拉钳口c至止捻罗拉钳口a之间的位置的偏离,使摇架二侧的粗纱可以在摇架二侧保持对称的居中位置,从后罗拉喂入。

图6所示为无假捻控偏立柱6时的假捻集聚纺集聚区纤维须条集聚过程的轨迹,因摩擦带的摩擦,假捻点偏离造成前罗拉纤维须条的输出点与止捻罗拉钳口纤维须条喂入点严重偏离,摇架二侧粗纱喂位置不对称而造成二侧钳口受力不匀,牵伸区摩擦力界差异,粗纱条易跑偏等一系列问题。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假捻集聚装置,其结构不影响原牵伸机构的各机件相对位置关系,尤其是图2所示的结构,下止捻罗拉采用单锭或双锭的可控、可移动罗拉结构,不占用罗拉座,其可以几乎不改动原细纱机各机构的配置,使假捻集聚技术基本适用于现所有环锭细纱机机型的改进与改造,使假捻集聚纺技术运用的成本大大降低,完美地将一款完全不同集聚原理、不同机构结构、不同传动要求的新技术嵌入到现有的装备上,为假捻集聚纺这一目前具有最大节能效果的紧密纺技术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