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罗拉式梳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5668发布日期:2021-06-29 21:5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纯棉罗拉式梳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棉罗拉式梳理机。


背景技术:

2.前述的梳理机也称梳棉机,是成套无纺织产品生产设备中的一个部分。如业界所知,成套无纺织产品如无纺布或无纺织毡生产线主要包括混开棉部分、梳理机部分、成网机部分和成型部分,成型部分包括针刺、水刺或热粘合等等。梳理机的功用是将经开松机开松混合后的纤维梳理成单纤维组成的薄棉网,供铺网机铺叠成网或直接进行加固,形成无纺织产品。
3.关于梳理机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697116y(非织造布梳理机)、cn101104965(半精纺制条机)、cn101294317a(非织造布梳理机的主梳理机构)、cn102995167a(高速梳理机)、cn100510211c(一种梳理机的喂入和梳理系统)、cn1313660c(以纤维垫的形式多路喂给纤维的盖板梳理机)、cn102348840a(梳理机)、cn2816061y(全固定盖板梳理机)和cn1811027a(具有可平移运动的覆盖装置的梳理机),等等。
4.梳理机的形式由单道夫、双道夫和多道夫(通常为三道夫),单道夫的结构形式可参见cn102505201a推荐的“罗拉盖板混合式梳理机”、cn104153048a提供的“新型梳理机”和cn104342788a介绍的“一种梳理混纺织物的高性能纤维梳理机及其梳理方法”,等等;双道夫的结构形式可参见cn206088904u公开的“梳理机”、cn105256411b公告的“非织造纤维高速杂乱梳理机”和cn103225137a公布的“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等等;多道夫的结构形式可参见cn206109623u提出的“非织造梳理机”和cn202658299u公诸的“大直径喂棉罗拉喂入三道夫输出非织造梳理机”,等等。
5.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单道夫、双道夫以及多道夫梳理机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主锡林即围绕主梳棉辊筒的上方的半圆弧区域以配成对的状态并且间隔设置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以及主梳棉辊筒剥棉辊,这两个辊的作用机理是:由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从前述的主梳棉辊筒上梳取纤维,同时由主梳棉辊筒剥棉辊从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上剥取纤维并且将剥取的纤维转移即返回至主梳棉辊筒,返回至主梳棉辊筒上的纤维同时由道夫(如果是双道夫,则同时由上下道夫)输出,再依次经内凝聚辊(也称“前杂乱辊”)、外凝聚辊(也称“后杂乱辊”)、剥棉辊和剥棉罗拉输出至铺网机。为了使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以及主梳棉辊筒剥棉辊顺利地进行上面所讲的工作,主梳棉辊筒工作辊的直径显著大于主梳棉辊筒剥棉辊的直径。此外,由于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主梳棉辊筒剥棉辊是各通过设置于机架墙板的两侧的托脚并且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地位于主梳棉辊筒的上方的半圆弧区域的,由于设置方式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还有,根据需要而在给棉罗拉与主梳棉辊筒之间的刺辊以及转移辊的区域配合相当于即等效于前述的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以及主梳棉辊筒剥棉辊的刺辊工作辊和刺辊剥棉辊、转移辊工作辊及转移辊剥棉辊。
6.具有上述共同特点的梳理机长期以来得到了业界如广大无纺织产品生产厂商的认可,并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未表现出令人困惑的技术障碍。但是由于前述梳理机主
要是针对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或者前述纤维的混合纤维设计的,更具体地讲,前述主梳棉辊筒工作辊与主梳棉辊筒剥棉辊两者的配合堪称是较为完美的。但是,近年来人们对纯棉纤维以及天然纤维无纺织产品的青睐程度显著提高,当由上述梳理机梳理纯棉纤维以及其它天然纤维时往往会出现棉结和/或粒子,尽管棉结和/或粒子的直径相对较小,但对于最终的纯棉无纺织产品以及其它天然纤维如麻、丝、毛、竹纤维等无纺织产品的质量影响程度是较为严重的。由前述说明可知,如果以传统结构形式的梳理机梳理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那么难以使天然纤维无纺织产品的质量满足人们的预期要求。
7.针对上述因素,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梳理机结构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出现棉结和/或粒子而得以满足对包括纯棉纤维在内的天然纤维的梳理效果并且保障最终的天然纤维无纺织产品质量的纯棉罗拉式梳理机。
9.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纯棉罗拉式梳理机,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相互联结的一对墙板,自左向右设置在一对墙板之间的喂棉罗拉、刺辊、胸锡林、转移辊、主梳棉辊筒、道夫和纤维输出机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动支承在所述一对墙板之间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和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对应于所述刺辊的长度方向的下方并且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刺辊呈半圆弧区域分布,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对应于所述转移辊的长度方向的下方并且同样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转移辊呈半圆弧区域分布,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对应于所述主梳棉辊筒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同样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主梳棉辊筒呈半圆弧区域分布。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刺辊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与所述胸锡林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以及在刺辊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下部与胸锡林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下部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第一挡风辊ⅰ,该第一挡风辊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墙板的相向一侧固定。
1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胸锡林的长度方向的上方的居中位置配设有一用于从胸锡林上梳取纤维的胸锡林工作辊、用于从胸锡林工作辊上剥取纤维并且将剥取的纤维返回至胸锡林的一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和一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胸锡林工作辊与所述胸锡林相配合并且该胸锡林工作辊的两端各通过托脚分别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墙板上,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以及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分别对应于胸锡林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各与胸锡林工作辊相配合,该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以及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的两端各通过托脚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墙板上。
12.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胸锡林右侧上部与所述转移辊的左侧上部的长度方向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以及在对应于胸锡林的右侧下部与转移辊的左侧下部的长度方向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第二挡风辊ⅱ,该第二挡风辊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墙板的相向一侧固定;在对应于所述转移辊的右侧上部与所述主梳棉辊筒的左侧的长度方向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三挡风辊ⅲ,该第三挡风辊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墙板的相向一侧固定。
13.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刺辊的转动方向呈逆时针转动,所述胸锡林的转动方向呈顺时针转动,所述转移辊的转动方向呈逆时针转动,而所述主梳棉辊筒的转动方向呈顺时针转动;所述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刺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顺时针转动,所述的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转移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顺时针转动,所述的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主梳棉辊筒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逆时针转动。
14.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刺辊的表面绕覆有刺辊针布,在所述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的表面各绕覆有第一工作罗拉针布ⅰ;在所述转移辊的表面绕覆有转移辊针布,在所述的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的表面各绕覆有第二工作罗拉针布ⅱ;在所述主梳棉辊筒的表面绕覆有主梳棉辊筒针布,在所述的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的表面各绕覆有第三工作罗拉针布ⅲ。
15.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中,各两相邻第一工作罗拉上的所述第一工作罗拉针布ⅰ上的刺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在所述的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各两相邻第二工作罗拉上的所述第二工作罗拉针布ⅱ的刺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在所述的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中,各两相邻第三工作罗拉上的所述第三工作罗拉针布ⅲ的刺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
16.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道夫包括一上道夫和一下道夫,该上道夫和下道夫在对应于所述主梳棉辊筒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状态下与主梳棉辊筒相配合并且该上道夫以及下道夫的两端各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墙板之间,在上道夫的表面绕覆有上道夫针布以及在下道夫的表面绕覆有下道夫针布,在所述一对墙板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主梳棉辊筒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漏底。
17.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主梳棉辊筒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与所述上道夫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设置有一第四挡风辊ⅳ或一第一高速剥棉辊ⅰ。
18.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纯棉罗拉式梳理机为双道夫纯棉罗拉式梳理机或单道夫纯棉罗拉式梳理机。
19.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对应于刺辊以及转移辊的长度方向的下方各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分别围绕刺辊以及转移辊呈半圆弧区域分布的状态分布了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以及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又由于在对应于主梳棉辊筒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同样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主梳棉辊筒呈半圆弧区域分布了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因而能良好地体现对包括纯棉纤维在内的天然纤维的线性连续梳理,能充分杜绝棉结和/或粒子,保障对天然纤维的梳理质量,最终得以提升天然纤维无纺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21.图2为图1的示意图。
22.图3这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24.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5.实施例1:请参见图1和图2,图中示意于各个辊上的箭头表示各个辊的转动方向,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体系属于双道夫纯棉罗拉式梳理机,示出了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相互联结的一对墙板1,自左向右设置在一对墙板1之间的喂棉罗拉2、刺辊3、胸锡林4、转移辊5、主梳棉辊筒6(也可称“主梳棉滚筒”,以下同)、道夫10和纤维输出机构20。前述的喂棉罗拉2的左侧为输入帘50。
2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纯棉罗拉式梳理机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转动支承在前述一对墙板1之间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7、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8和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9,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7对应于前述刺辊3的长度方向的下方并且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刺辊3呈半圆弧区域分布,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8对应于前述转移辊5的长度方向的下方并且同样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转移辊5呈半圆弧区域分布,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9对应于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同样以一根挨着一根的无空缺状态围绕主梳棉辊筒6呈半圆弧区域分布。
27.上述结构相对于传统结构即相对于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结构而言,能够体现不间断的线性连续梳理,特别是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9与主梳棉辊筒6的配合能形成良好的线性连续梳理链,对于天然纤维如纯棉纤维,经本发明纯棉罗拉式梳理机梳理后不会存在棉结和/或粒子之类的有损纯棉纤维无纺织产品质量的问题。
28.由图1和图2所示,在对应于前述刺辊3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与前述胸锡林4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以及在刺辊3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下部与胸锡林4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下部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第一挡风辊ⅰ30a,该第一挡风辊ⅰ30a的两端分别与前述的一对墙板1的相向一侧固定。
29.在对应于前述胸锡林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的居中位置转动地配设有一用于从胸锡林4上梳取纤维的胸锡林工作辊41、用于从胸锡林工作辊41上剥取纤维并且将剥取的纤维返回至胸锡林4的一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42和一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43,胸锡林工作辊41与前述胸锡林4相配合并且该胸锡林工作辊41的两端各通过托脚分别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一对墙板1上,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42以及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43分别对应于胸锡林工作辊4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各与胸锡林工作辊41相配合,该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42以及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43的两端各通过托脚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一对墙板1上。
30.依据专业常识,在前述胸锡林工作辊41、胸锡林第一剥棉辊ⅰ42以及胸锡林第二剥棉辊ⅱ43上各绕覆有针布(图中未给出附图标记)。
31.在对应于前述胸锡林4右侧上部与前述转移辊5的左侧上部的长度方向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以及在对应于胸锡林4的右侧下部与转移辊5的左侧下部的长度方向之间的
三角区域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第二挡风辊ⅱ30b,该第二挡风辊ⅱ30b的两端分别与前述的一对墙板1的相向一侧固定;在对应于前述转移辊5的右侧上部与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左侧的长度方向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三挡风辊ⅲ30c,该第三挡风辊ⅲ30c的两端分别与前述一对墙板1的相向一侧固定。
32.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刺辊3的转动方向呈逆时针转动,前述胸锡林4的转动方向呈顺时针转动,前述转移辊5的转动方向呈逆时针转动,而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转动方向呈顺时针转动;前述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7的转动方向与前述刺辊3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顺时针转动,前述的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8的转动方向与前述转移辊5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顺时针转动,前述的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9的转动方向与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逆时针转动。为了方便解读本发明,在图2中标注了分别代表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箭头。
33.在前述的刺辊3的表面绕覆有刺辊针布31,在前述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7的表面各绕覆有第一工作罗拉针布ⅰ71;在前述转移辊5的表面绕覆有转移辊针布51,在前述的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8的表面各绕覆有第二工作罗拉针布ⅱ81;在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表面绕覆有主梳棉辊筒针布61,在前述的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9的表面各绕覆有第三工作罗拉针布ⅲ91。
34.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的一组第一工作罗拉ⅰ7中,各两相邻第一工作罗拉上的前述第一工作罗拉针布ⅰ71上的刺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在前述的一组第二工作罗拉ⅱ8,各两相邻第二工作罗拉上的前述第二工作罗拉针布ⅱ81的刺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在前述的一组第三工作罗拉ⅲ9中,各两相邻第三工作罗拉上的前述第三工作罗拉针布ⅲ91的刺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前述的这种结构能增进梳理效果。
35.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道夫10包括一上道夫10a和一下道夫10b,该上道夫10a和下道夫10b在对应于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状态下与主梳棉辊筒6相配合并且该上道夫10a以及下道夫10b的两端各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一对墙板1之间,在上道夫10a的表面绕覆有上道夫针布10c以及在下道夫10b的表面绕覆有下道夫针布10d,在前述一对墙板1之间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漏底11。
36.在对应于前述主梳棉辊筒6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与前述上道夫10a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设置有一第四挡风辊ⅳ30d。
37.通过申请人对上述的说明以及通过对图1至图2的示意可以确定:本实施例所述的纯棉罗拉式梳理机为双道夫纯棉罗拉式梳理机。
38.作为双道夫梳理机,上面提及的纤维输出机构20包括内上凝辊201、内下凝棉辊202、外上凝棉辊203、外下凝棉辊204、上纤维剥取辊205、下纤维剥取辊206、上剥取罗拉207、下剥取罗拉208和输出帘209,由于前述纤维输出机构20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双道夫梳理机的专利文献,例如参见cn206109623u,因而是不再赘述。
39.实施例2:请参见图3,由于图3所示为单道夫纯棉罗拉式梳理机,因而在主梳棉辊筒6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与上道夫10a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转动地设置有一第一高速剥棉辊ⅰ40a,并且在对应上道夫10a的左下方与主梳棉辊筒6的右侧的长度方向
之间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转动地设置有一第二高速剥棉辊ⅱ40b。此外在对应于主梳棉辊筒6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与下道夫10b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的三角区域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五挡风辊

30e,该第五挡风辊

30e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墙板1的相向一侧固定。由于本实施例为单道夫纯棉罗拉式梳理机,因而仅有一个内下凝棉辊202、一个外下凝棉辊204和一个下剥取罗拉208。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又由于梳理机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进行说明。
4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