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条面纸折叠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2165发布日期:2022-02-12 11:2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条面纸折叠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制造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条面纸折叠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2.每件商品都有他独特的包装,有些精品产品更是不惜花费重金为自己的商品设计包装,可见包装对于商品的重要性,一件商品可能需要通过多次流通,才能最终送到消费者或者商家的手上,包装不仅能保护商品,让其不受外力的损坏,更重要的作用是吸引客户的眼光,增加其购买拥有的欲望,进而增值商品的价值,皮壳翻盖盒就是常用的一种精品包装方式,其中内盒围条包的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包装盒的精美程度,现有手工裱围条的做法,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还有的采用机械自动进行围条裱面纸的设备,由于围条一般先裱外围后裱内围,大都先将面纸贴在围条的外围表面,然后从两边向内折边,包住内围表面,注意将接口错开,现有的折边设备在从一边折叠时需要另一边作为阻挡限位,因此需要两步完成,工序复杂,集成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围条面纸折叠成型结构,通过一个工位完成面纸的折边成型,工序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围条面纸折叠成型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入料输送带,所述入料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多关节机械手,所述入料输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成型台,所述成型台的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板和第二工位板,所述第二工位板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可移动滚筒和可滑动推块,所述可移动滚筒和所述可滑动推块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位板上设置真空吸附面,所述可滑动推块的边缘设置有坡口,所述成型台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输送带,所述成型台的顶部设置有双工位搬运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平多关节机械手的夹持器为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为长条形,且底面设置有若干吸附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滚筒和所述可滑动推块的背侧侧均设置有水平气缸。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工位搬运机构包括双道托轨和滑动搭接在所述双道托轨上的滑台机构,所述双道托轨分列在所述工作台的两端顶部,所述滑台机构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竖直气缸,两侧所述竖直气缸的滑杆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吸盘组件和第三吸盘组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道托轨的导轨内侧均设置齿形传动带,所述滑台机构的顶板两端与所述齿形传动带的底带固定,所述齿形传动带的两端设置有齿形轮,远离所述成型台的两个所述齿形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皮带驱动所述传动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双道托轨的导轨顶部设置防护罩,所述所述双道托轨的导轨底部设置支腿,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电缆拖链。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输送带、所述成型台和所述出料输送带的表面高度平齐,所述成型台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立柱,所述入料输送带和所述出料输送带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均设置有l形支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工位板上设置真空吸附面,将围条吸附固定牢固后,再依次从两边分别折叠面纸,可以在同一工位上完成面纸折边成型,工序集成度高,面纸折边成型快速,通过多工位搬运机构往复运动,将围条从一个工位依次移动下一工位,并实现双工位联动,大大缩短运输耗时,也使整个设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配合输送带进、出料,使围板面纸折叠全过程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工位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去双工位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工作台;2、入料输送带;3、水平多关节机械手;4、成型台;5、第一工位板;6、第二工位板;7、可移动滚筒;8、可滑动推块;9、真空吸附面;10、坡口;11、出料输送带;12、双工位搬运机构;13、第一吸盘组件;14、水平气缸;15、双道托轨;16、滑台机构;17、竖直气缸;18、第二吸盘组件;19、第三吸盘组件;20、齿形传动带;21、齿形轮;22、传动轴;23、电机驱动装置;24、防护罩;25、支腿;26、电缆拖链;27、立柱;28、l形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21.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2.实施例1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围条面纸折叠成型结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输送带2,入料输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多关节机械手3,入料输送带2的另一侧设置有成型台4,成型台4的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板5和第二工位板6,第二工位板6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可移动滚筒7和可滑动推块8,可移动滚筒7和可滑动推块8之间的第二工位板6上设置真空吸附面9,可滑动推块8的边缘设置有坡口10,成型台4的另一
侧设置有出料输送带11,成型台4的顶部设置有双工位搬运机构12。
24.进一步的,水平多关节机械手3的夹持器为第一吸盘组件13,第一吸盘组件13为长条形,与围条的长度相当,且底面设置有若干吸附孔,吸附围条。
25.可移动滚筒7和可滑动推块8的背侧侧均设置有水平气缸14,驱动二者水平移动,对围条的面纸进行折叠,工作时,可滑动推块8先动作,将面纸主体贴在围条背面上,然后可移动滚筒7动作,再进行包边,并错开接口。
26.双工位搬运机构12包括双道托轨15和滑动搭接在双道托轨15上的滑台机构16,双道托轨15分列在工作台1的两端顶部,滑台机构16的顶板连端固定在双道托轨15的滑块上,可以沿导轨自由滑动,滑台机构16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竖直气缸17,两侧竖直气缸17的滑杆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吸盘组件18和第三吸盘组件19,可以对第一工位板5和第二工位板6的围条同时吸附,完成上下左右运输,节省工序节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7.双道托轨15的导轨内侧均设置齿形传动带20,滑台机构16的顶板两端与齿形传动带20的底带固定,齿形传动带20的两端设置有齿形轮21,远离成型台4的两个齿形轮21之间设置有传动轴22,驱动传动轴22转动,带动齿形轮21和啮合的齿形传动带20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滑台机构16左右移动。
28.传动轴22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23,电机驱动装置23包括电机和减速器,转速和转动时间控制容易,电机驱动装置23的输出轴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轴22。
29.双道托轨15的导轨顶部设置防护罩24,保护导轨和齿形传动带20清洁,双道托轨15的导轨底部设置支腿25,支撑在导轨的两端,防护罩24的顶部设置有电缆拖链26。
30.入料输送带2、成型台4和出料输送带11的表面高度平齐,方便双工位搬运机构12上下移动距离的控制,成型台4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立柱27,入料输送带2和出料输送带11与工作台1之间均设置有l形支脚28。
31.具体的,在使用的时候,入料输送带2将外围面粘有涂胶面纸的围条运送到与第一工位板5平齐的位置,水平多关节机械手3动作,将第一吸盘组件13移动至围条正上方,再向下吸附围条,然后将围条搬运到第一工位板5上放置备用,水平多关节机械手3回位,进行下次搬运,同时,双工位搬运机构12动作,通过电机驱动装置23驱动传动轴22,带动齿形轮21和齿形传动带20转动,进而带动滑台机构16沿着双道托轨15往复直线运动,先将第二吸盘组件18和第三吸盘组件19平移至与第一工位板5和第二工位板6分别对齐的位置,然后通过竖直气缸17控制吸盘组件,吸附各个工位板上的围条,紧接着滑台机构16携带围条向左移动,将从第二工位板6上取出的完成折边成型的围条放在出料输送带11上,运送到下一工序,将从第一工位板5上取出的围条放入第二工位板6上的真空吸附面9上,吸附固定,然后水平气缸14动作,先驱动可滑动推块8向围条平动,将该侧边的主要面纸折叠贴附,然后驱动可移动滚筒7将另一侧的面纸折叠贴附,完成一个围条的面纸折边成型,按此循环往复,自动化进行生产。
32.本实用新型通过入料输送带2和出料输送带11运送面纸折边前后的围条,便于将该工序嵌入自动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水平多关节机械手3搬运围条,位置控制精度高,节省设备空间,通过在第二工位板6上设置有真空吸附面9,使围条在折叠面纸前已经被吸附固定,可以分别从两侧进行折边动作,一次固定,完成两步工序,大大节省加工时间,通过双工位搬运机构12实现工位的联动,将第一工位板5上的待折边围条搬运至第二工位板6
的加工工位,同时将第二工位板6上折边完成的围条搬运至出料输送带11,缩短产品搬运耗时,提高效率,通过齿形轮21和齿形传动带20啮合传动,驱动滑台机构16在双道托轨15上往复移动,传动效率高,搬运控制精确。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