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9439发布日期:2022-03-17 01:1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拉丝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


背景技术:

2.塑料拉丝机利用聚丙烯、高密度乙烯为原料,经加热,挤出、剖丝、拉伸形成扁丝经收卷后供圆织机编织,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最新研制而成的。采用微机控制变频调速和可控硅直流调速等国际先进的电气数字模拟控制技术,从而使该机组的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生产效率高,丝筒成型质量好。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加装先进的带式换网结构,以及增加纤化机构。
3.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4056431u)公开了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用拉伸机构,包括箱体、加热鼓风机、冷风机和扁丝,所述箱体内部一侧通过隔板安装有拉伸室c,所述箱体内部位于拉伸室c一侧通过隔板安装有拉伸室a,所述箱体内部位于拉伸室a一侧通过隔板安装有拉伸室b,所述箱体内部背离拉伸室c一侧通过隔板安装有降温室,所述拉伸室c内部背离拉伸室a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导向辊,所述拉伸室c内部位于导向辊下端安装有拉伸辊组a,所述拉伸室c内部背离拉伸辊组a一侧靠近底端位置处安装有拉伸辊组b。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在多次对塑料丝进行加热拉丝很容易导致拉出的塑料丝宽度不均匀,且在冷却时通过风冷冷却,降温效率较慢,很容易导致扁丝表面温度未冷却形成的收卷,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上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靠后端处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靠后侧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的下端贯穿外壳的上壁,所述蓄水池的前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下内壁上,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蓄水池的前壁,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机箱的前壁中心处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机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三组导辊,所述机箱的上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上壁固定连接在机箱的上内壁上,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下壁中心处设置有喷水嘴,两个所述喷水嘴的上端均依次贯穿机箱的上壁与外壳的下壁,且端部均连接在第二连接管的下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上传动辊,所述上传动辊的下端设置有下传动辊,所述上传动辊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前壁上,所述上传动辊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两端,所述下传动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前壁上,所述下传动辊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且固定连接在下传动辊的一端,所述机箱的前壁上设置有保持框,所述保持框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端部均设置有皮带轮,靠近电机输出端机箱的前内壁上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所述皮带轮的侧壁上套设有皮带,且所述皮带贯穿活动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机箱前壁的中心处与后壁的中心处均设置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形状均为长矩形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所述机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柱,四个所述支柱的形状均成矩形状。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机箱靠后侧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阀。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机箱的后壁上设置有一组清洁辊,所述清洁辊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后壁上,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位于输送装置的中心处与清洁辊的中心处。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两个所述喷水嘴的上端均卡接在两个固定座的下壁上。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两个所述清洁辊的表面均设置有毛绒布。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通过在机箱内部的上壁上设置有喷水嘴,利用喷水嘴对塑料拉丝进行喷水降温,加快其冷却效果,解决扁丝表面温度过高容易变形等问题,同时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通过在机箱的后壁上设置了一组清洁辊,加快对扁丝表面水汽的清洁工作,解决扁丝外表面含水量较高,影响后续收卷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的轴测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的右剖视图;
25.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之意图。
27.图例说明:
28.1、外壳;2、机箱;3、通孔;4、支柱;5、排水口;6、活动孔;7、第一固定板;8、上传动辊;9、注水孔;10、蓄水池;11、第一连接管;12、水泵;13、固定座;14、下传动辊;15、导辊;16、清洁辊;17、喷水嘴;18、第二连接管;19、第二固定板;20、连接轴;21、皮带轮;22、皮带;23、保持框;2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包括机箱2,机箱2的上端设置有外壳1,外壳1的内部靠后端处设置有蓄水池10,蓄水池10靠后侧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孔9,注水孔9的下端贯穿外壳1的上壁,蓄水池10的前侧设置有水泵12,水泵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下内壁上,水泵1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1,第一连接管11的另一端贯穿蓄水池10的前壁,水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8,通过注水孔9向内部的蓄水池10内供水;
32.机箱2的前壁中心处设置有输送装置,机箱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三组导辊15,三组导辊15起到一个对扁丝拉丝的夹持以及引导作用,机箱2的上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3,两个固定座13的上壁固定连接在机箱2的上内壁上,两个固定座13的下壁中心处设置有喷水嘴17,两个喷水嘴17的上端均依次贯穿机箱2的上壁与外壳1的下壁,且端部均连接在第二连接管18的下端,两个喷水嘴17的上端均卡接在两个固定座13的下壁上,通过水泵12将蓄水池10内部的水抽出通过第二连接管18输送给两个喷水嘴17,在通过两个喷水嘴17将水均匀的喷洒到扁丝的表面,机箱2前壁的中心处与后壁的中心处均设置有通孔3,两个通孔3的形状均为长矩形状,机箱2的后壁上设置有一组清洁辊16,两个清洁辊16的表面均设置有毛绒布,清洁辊16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箱2的后壁上,两个通孔3分别位于输送装置的中心处与清洁辊16的中心处;
33.输送装置包括上传动辊8,上传动辊8的下端设置有下传动辊14,上传动辊8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机箱2的前壁上,上传动辊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7的两端,下传动辊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9,第二固定板19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机箱2的前壁上,下传动辊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20,连接轴20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9,且固定连接在下传动辊14的一端,机箱2的前壁上设置有保持框23,保持框2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端与连接轴20的端部均设置有皮带轮21,靠近电机24输出端机箱2的前内壁上开设有活动孔6,两个皮带轮21的侧壁上套设有皮带22,且皮带22贯穿活动孔6,通过电机24带着下传动辊14转动使扁丝快速的传动到内部的三组导辊15的中间,三组导辊15成上下交错式固定,有效的对扁丝再进行拉长拉丝,机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柱4,四个支柱4的形状均成矩形状,机箱2靠后侧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5,排水口5的一端贯穿机箱2的侧壁,排水口5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阀,用来将内部的污水进
行排放。
3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塑料扁丝拉丝机组,使用时通过将扁丝的一端放置到输送装置的中间,通过电机24的带动将扁丝传送到机箱2内部的三组导辊15上,通过三组导辊15交错式固定,将扁丝再进行拉长拉丝,拉丝的同时机箱2上内壁上的两个喷水嘴17喷水对扁丝进行快速降温处理,流下来的污水落到机箱2的下内壁上,通过排水口5对其进行集中排放处理,降温处理后的扁丝通过机箱2后壁上的清洁辊16对其表面的残留的水汽进行清洁处理。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