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3940发布日期:2022-06-02 03:3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配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


背景技术:

2.匹马棉是一种神奇的棉花,有人称它叫“羊绒棉”,也有人称它为“棉中贵族”,这种棉只生长在美国、秘鲁,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地方也有少量生长,匹马棉是长绒棉里面的一个子类,属于极品长绒棉。匹马棉之所以被人们成为“羊绒棉”是因为它在柔软度、强韧度以及色泽度上都大大地优于普通棉。
3.目前各种棉生产过程,能自动完成棉流的匹配输送,实现自动化生产,使用和管理方便。但是该配棉装置多为单路形式,仅能满足单独一个需棉系统的需求,在输棉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棉料堵塞的情况。虽然目前有部分双通道的配棉装置,但这些装置只是简单的将棉分流,没有考虑到棉料下料时,其内部含有的湿气容易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4.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解决棉料配棉过程中单通道导致的棉料堵塞及棉料潮湿造成的质量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包括下料调节单元和至少两个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设置于所述下料调节单元的出料口端;所述下料调节单元内设有输棉调节组件,用于将棉料分配至不同的所述出料单元;每个所述出料单元内设有加热组件,用于将棉料干燥除湿后输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管、电加热棒或电加热套,所述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组件的凹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组件的外侧还设有导热板,用于将所述加热组件与棉料隔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还设有导视玻璃板,用于观察所述出料单元内的棉料状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棉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料调节单元壳体内的隔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隔板两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安装有锁紧电机,用于调节所述导向板的转动,以与所述隔板形成封堵或开口状态;所述隔板的上端低于所述下料调节单元的进料口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导向板的片层中,所述锁紧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导向板旋转。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料调节单元进料口端的进料
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进料单元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转动轴旋转,对所述进料单元内的棉料进行开棉操作。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表面设有若干个螺旋齿带,所述转动轴旋转带动若干个所述螺旋齿带旋转,进行开棉操作。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单元进料端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料仓的出料口可拆卸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通过设置隔板和导向板,能够使棉料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出料单元,避免下料过程出现的棉料堵塞,快速将棉料分配到不同流水线的传送带上进行输料。同时,出料单元中还设有加热组件,棉料下料的同时对其进行干燥除湿,提高棉制品质量。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动轴与螺旋齿带,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转动轴一周设置的螺旋齿带旋转,可以对进料单元腔体内的棉料进行开棉操作,使棉料更加的蓬松,避免棉料结块导致配料速率下降或影响棉料的质量。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通过设置导视玻璃板,实时观察出料单元内的棉料情况,便于随时改变下料途径,进一步避免下料过程中棉料堵塞。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进料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中下料调节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1中出料单元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0-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1-进料单元;2-下料调节单元;3-第一出料单元;4-第二出料单元;11-安装框架;12-驱动电机;13-转动轴;14-螺旋齿带;21-第一锁紧电机;22-第二锁紧电机;23-隔板;24-第一导向板;25-第二导向板;31-加热组件;32-导热板;33-导视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28.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
要素。
29.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100,包括下料调节单元2和至少两个出料单元,出料单元设置于下料调节单元2的出料口端;下料调节单元2内设有输棉调节组件,用于将棉料分配至不同的出料单元;每个出料单元内设有加热组件31,用于将棉料干燥除湿后输出。下料调节单元2和每个出料单元的内腔贯通连接。如此设置,棉料进入下料调节单元2内,经输棉调节组件分配至不同的出料单元,再经加热组件31干燥除湿,最终从出料单元的出料口出料,进入不同流水线的传送带上进行输料。
30.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下料调节单元2进料口端的进料单元1,进料单元1和下料调节单元2的内腔贯通连接。
31.具体地,进料单元1的进料口端设有安装框架11(安装框架11固定安装于进料单元1的进料口端),安装框架11与料仓的出料口可拆卸连接。进料单元1内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于进料单元1壳体的内腔中(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进料单元1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此处和下文中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为正视图的前后)。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一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表面设有若干个螺旋齿带14。如此设置,当料仓内的棉料进入进料单元1时,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13旋转,转动轴13旋转带动若干个螺旋齿带14旋转,可以对进料单元1内腔中的棉料进行开棉操作,使棉料更加的蓬松,避免棉料结块导致的配料速率下降、棉料堵塞下料调节单元2或棉料质量欠佳等问题。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螺旋齿带14均匀分布于转动轴13表面,如此设置,有利于对进料单元1内的棉料充分开棉。
33.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下料调节单元2包括设置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内的隔板23以及设置于隔板23两侧的导向板,导向板上安装有锁紧电机,用于调节导向板的转动,以与隔板23形成封堵或开口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锁紧电机(第一锁紧电机21和第二锁紧电机22)和两块导向板(第一导向板24和第二导向板25)为例,锁紧电机和导向板的个数与设置的出料单元的个数相对应。
34.具体地,隔板2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固定连接,且隔板23前后两端分别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密闭贴合。此时,隔板23将下料调节单元2的内腔平均分成两部分。隔板23的上端与下料调节单元2的进料口端有一定距离,即隔板23的上端与下料调节单元2的进料口端并非齐平。隔板23的下端与下料调节单元2的出料口端齐平。
35.两个锁紧电机(第一锁紧电机21和第二锁紧电机22)和两块导向板(第一导向板24和第二导向板25)对称分布于隔板23两侧。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和第一导向板24贯穿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的内腔中,即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两端分别固定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且输出轴贯穿于第一导向板24的片层中(第一导向板24的厚度大于第一锁紧电机21输出轴的外径)。第一导向板24分别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的内壁、隔板23的上端活动抵接,且第一导向板24处于堵料状态时,不会有棉料掉落。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可以带动第一导向板24在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的内腔中自由旋转。
36.第二锁紧电机22和第二导向板25的设置方式与第一锁紧电机21和第一导向板24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7.如此设置,当棉料通过进料单元1落入下料调节单元2内部时,若启动第一锁紧电机21,关闭第二锁紧电机22,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导向板24翻转竖直,第二锁紧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导向板25翻转水平(此时第二导向板25一侧与隔板23抵接,另一侧与下料调节单元2壳体侧壁抵接,第二导向板25可以略向下倾斜,有利于棉料滑落入左侧出料单元),可以将棉料通过隔板23左侧下料,同时隔板23右侧堵在第二导向板25上的棉料也会进入隔板23左侧的出料单元。若启动第二锁紧电机22,关闭第一锁紧电机21,第二锁紧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导向板25翻转竖直,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导向板24翻转水平(第一导向板24可以略向下倾斜,有利于棉料滑落入右侧出料单元),可以将棉料通过隔板23右侧下料,同时隔板23左侧堵在第一导向板24上的棉料也会进入隔板23右侧的出料单元。通过导向板的不断切换,能够快速的将棉料分配到不同流水线的传送带上进行输料。
3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同时打开第一锁紧电机21和第二锁紧电机22,使第一导向板24和第二导向板25同时翻转竖直后,两个出料单元同时出料。
39.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以下料调节单元2出料口端设有两个出料单元(第一出料单元3和第二出料单元4)为例,每个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加热组件31(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管、电加热棒、电加热套)以及用于固定加热组件31的凹槽。凹槽均匀分布于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加热组件31设置于凹槽的底部。加热组件31的外侧还设有导热板32,导热板32固定于出料单元壳体的侧壁上,并将加热组件31与棉料隔开。如此设置,防止棉料进入加热组件31的缝隙或凹槽的缝隙中,造成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启动电加组件31(加热组件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32传递到出料单元的内腔中,在棉料下料的过程中,对棉料进行加热烘干,可以有效的对棉料进行除湿,提高后续棉料加工的质量。
40.每个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后侧壁)上还设有导视玻璃板33,用于观察出料单元内的棉料状态,便于随时调整下料调节单元2内的锁紧电机,进而自由选择出料单元。
41.在实际上产中,根据棉料的实际湿度情况,在不影响导视玻璃板33观察出料单元内棉料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在出料单元壳体的各个侧壁上设置加热组件31。
42.按本实施例的加热组件31和导热板32的固定方式,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呈平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设有若干凹槽,加热组件31固定在凹槽的侧壁上,加热组件31外侧设有导热板32,导热板32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且将加热组件31与棉料隔开。此时,出料单元的壳体侧壁上有多个凹槽。
43.在本实施例中,以匹马棉的配棉为例,下料调节单元2出料口端设有两个出料单元,即第一出料单元3和第二出料单元4。
44.通过安装框架11将进料单元1与料仓的出料口连接,料仓内的匹马棉进入进料单元1。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13旋转,转动轴13带动螺旋齿带14进行旋转,对进料单元1内腔中的匹马棉进行开棉操作。
45.当匹马棉通过进料单元1落入下料调节单元2内部时,启动第一锁紧电机21,关闭第二锁紧电机22,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导向板24翻转竖直,第二锁紧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导向板25翻转水平(第二导向板25可以略向下倾斜,有利于匹马棉滑落入第一出料单元3),匹马棉通过第一出料单元3下料,同时隔板23右侧堵在第二导向板25上
的棉料也会进入第一出料单元3下料。启动第二锁紧电机22,关闭第一锁紧电机21,第二锁紧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导向板25翻转竖直,第一锁紧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导向板24翻转水平(第一导向板24可以略向下倾斜,有利于棉料滑落入第二出料单元4)可以将棉料通过第二出料单元4下料,同时隔板23左侧堵在第一导向板24上的棉料也会进入第二出料单元4下料。
46.当匹马棉通过下料调节单元2落入出料单元内部时,启动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32传递到出料单元的内腔中,在匹马棉下料的过程中,可以对匹马棉中的湿气进行加热烘干,可以有效的对棉料进行除湿。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导视玻璃板33观察第一出料单元3和第二出料单元4内部的下料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切换下料口。
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除湿配棉装置,通过设置隔板和导向板,能够使棉料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出料单元,避免下料过程出现的棉料堵塞,快速将棉料分配到不同流水线的传送带上进行输料;出料单元中还设有加热组件,棉料下料的同时对其进行干燥除湿,提高棉制品质量;另外,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动轴与螺旋齿带,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转动轴一周设置的螺旋齿带旋转,可以对进料单元腔体内的棉料进行开棉操作,使棉料更加的蓬松,避免棉料结块导致配料速率下降或影响棉料的质量。
4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