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高保温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5730发布日期:2022-06-11 01:5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松软高保温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加工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松软高保温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
3.纺织品正确的堆放方法是选择有利于通风,便于防火,全棉布料最好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离门,离窗最近的地方,门幅一米是常规门幅,6到7卷放一排,第2层纵向平放,数量必须和底部相同,第3层还是横向平放,数量相同,以此类推。
4.目前的纺织品通常为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或者再生素纤维,目前的纤维大多是实心的,其蓬松感主要通过纺纱工艺进行,其中化学纤维存在一种较为异形截面纤维的类型,其具备各种各样的截面形状,但是其仅仅只是截面形状不同于普通的纤维,其仍旧无法起到最佳的蓬松感以及保暖效果。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软高保温面料的制备工艺,能够生产出较为松软蓬松并且具有较好保暖效果的多孔状纤维来编织面料,使得面料在其厚度方向上较为蓬松保暖,且其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松软高保温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一,备料,准备超细涤纶纤维、水以及熔点低于涤纶的化纤原料,并将水进行装桶;
9.步骤二,对超细涤纶纤维通过纤维粉碎机进行切碎,形成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并且在装箱后备用;
10.步骤三,对化纤原料送入到研磨机内进行研磨,形成化纤原料粉末,并且在装箱后备用;
11.步骤四,将装箱的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填装在混合塔中其中一根进管的进口处,将装箱的化纤原料粉末填装在混合塔中一根进管的进口处,将装桶的水填装在混合塔中最后一根进管的进口处;
12.步骤五,启动三根进管上的气泵进行抽吸,喷水的进管出口处连通有雾化器,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在混合塔中混合,形成原料颗粒并掉落至混合塔底面;
13.步骤六,将原料颗粒投入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内;
14.步骤七,挤出喷丝得到初生纤维,并对其进行冷却和收卷;
15.步骤八,对初生纤维通过碱减量处理机进行碱减量,消除其中的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得到多孔状纤维;
16.步骤九,对多孔状纤维前处理后进行上机编织,并在后整理后存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步骤,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多孔状纤维来进行编织的面料,并且该面料能够拥有多孔状纤维的优点,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极佳的弹性形变性能,并且还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保持较为蓬松的状态,并且由于其内部滞留大量的空气,从而形成空气层,这些空气则起到有效的热量隔绝的效果,使得本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并且该面料用作隔音降噪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多孔状的结构来对声波进行削弱,继而使得本面料还能够起到降噪的效果,并且该面料能够通过多孔状纤维上的若干孔洞来进行水分引导吸收,使得该面料还能够拥有较好的吸水导水的效果,避免在作为衣服时,让人们感受到闷热的不适感,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并且其制备工艺较为简单,能够对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五中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比例为1:5:5。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五中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比例为1:9:5。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五中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比例为2:13:5。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八中对初生纤维进行碱减量,消除其中的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时间为2-3h,且保持90-100℃。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行2-3h并且保持90-100℃的碱减量处理,从而使得初生纤维中的超细涤纶碎毛都能够通过碱减量的处理尽数去除,使得形成的多孔状纤维能够保持较多的孔洞,不会出现内部材质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2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八中碱减量过后得到废液,对废液进行回收得到涤纶原材料进行超细涤纶纤维的纺丝,以及得到碱减量处理液进行二次利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碱减量过后得到废液经线回收处理,不仅能够回收涤纶原材料进行后续超细涤纶纤维的纺丝,还可以重新得到碱减量处理液进行二次利用,使得在下一次进行制备的时候,能够充分节省能源,保持成本较低的生产,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2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塔包括封闭且中空的塔体以及三根固定连接在其外周壁上且与其内部连通的进管。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种材料需要在塔体内混合的时候,能够通过三根进管将三种材料抽入到塔体内进行喷洒混合。
2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出机包括顶面封闭的进料斗以及贯穿进料斗顶面至内部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连通塔体,且所述输料管上连通有抽气泵。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颗粒在塔体内成形以后,能够通过抽吸的方式将其抽入到进料斗内,避免人们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去进行操作,使得工作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29.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通过上述步骤,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多孔状纤维来进行编织的面料,并且该面料能够拥有多孔状纤维的优点,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极佳的弹性形变性能,并且还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保持较为蓬松的状态,并且由于其内部滞留大量的空气,从而形成空气层,这些空气则起到有效的热量隔绝的效果,使得本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并且该面料用作隔音降噪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多孔状的结构来对声波进行削弱,继而使得本面料还能够起到降噪的效果,并且该面料能够通过多孔状纤维上的若干孔洞来进行水分引导吸收,使得该面料还能够拥有较好的吸水导水的效果,避免在作为衣服时,让人们感受到闷热的不适感,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并且其制备工艺较为简单,能够对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31.图1为实施例一中多孔状纤维的sem照片;
32.图2为实施例一中多孔状纤维剖视后的sem照片;
33.图3为实施例三中多孔状纤维的sem照片;
34.图4为实施例三中多孔状纤维剖视后的sem照片;
35.图5为实施例二中多孔状纤维的sem照片;
36.图6为实施例二中多孔状纤维剖视后的sem照片;
37.图7为本发明中挤出机及混合塔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发明中混合塔的剖视图。
39.图中:1、挤出机;2、进料斗;3、输料管;4、混合塔;5、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41.实施例一:
42.该松软高保温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一,备料,准备超细涤纶纤维、水以及熔点低于涤纶的化纤原料,并将水进行装桶,并且该水为软水。
44.步骤二,对超细涤纶纤维通过纤维粉碎机进行切碎,形成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并且在装箱后备用。
45.步骤三,对化纤原料送入到研磨机内进行研磨,形成化纤原料粉末,并且在装箱后备用。
46.步骤四,如图8所示,将装箱的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填装在混合塔4中其中一根进管5的进口处,将装箱的化纤原料粉末填装在混合塔4中一根进管5的进口处,将装桶的水填装在混合塔4中最后一根进管5的进口处,其中,混合塔4包括封闭且中空的塔体以及三根固定连接在其外周壁上且与其内部连通的进管5,进管5上连通有气泵。
47.步骤五,启动三根进管5上的气泵进行抽吸,喷水的进管5出口处连通有雾化器,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在混合塔4中混合,形成原料颗粒并掉落至混合塔4底面,并且此过程中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比例为1:5:5。
48.步骤六,将原料颗粒投入到挤出机1的进料斗2内,如图7所示,挤出机1包括顶面封闭的进料斗2以及贯穿进料斗2顶面至内部的输料管3,输料管3的另一端连通塔体,且输料管3上连通有抽气泵,原料颗粒进入进料斗2内的动作通过抽气泵工作来进行,使得无需通过人力即可完成大量的原料颗粒的运输,能够较为便捷地进行生产加工。
49.步骤七,挤出喷丝得到初生纤维,并对其进行冷却和收卷,使得初生纤维中能够包含超细涤纶纤维碎毛,能够通过收卷的方式来对初生纤维进行较为规则的收纳,不会出现初生纤维杂乱的问题。
50.步骤八,对初生纤维通过碱减量处理机进行碱减量,消除其中的超细涤纶纤维碎毛,得到多孔状纤维,消除其中的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碱减量时间为2-3h,且保持90-100℃,碱减量过后得到废液,对废液进行回收得到涤纶原材料进行超细涤纶纤维的纺丝,以及得到碱减量处理液进行二次利用,由于碱减量处理液的回收利用为现有技术,故而不再赘述,得到的多孔状纤维如图1和2所示。
51.步骤九,对多孔状纤维前处理后进行上机编织,并在后整理后存储。
52.最终通过上述步骤得到多孔状纤维在编织以后,使得得到的面料能够具有厚度方向上较为蓬松的状态,并且其中的若干孔洞,可以滞留空气,使得空气能够在孔洞内起到有效的温度隔绝的效果,从而避免面料出现轻易热交换的问题,并且其具有类似海绵的多孔形结构,令其能够减少原材料的用量,并且还能够保持其结构强度以及弹性,能够减少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弹性。
5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
54.步骤五中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比例为1:9:5。
55.得到如图5和6所示的多孔状纤维。
56.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
57.步骤五中水雾、化纤原料粉末以及超细涤纶纤维碎毛的比例为2:13:5.
58.得到如图3和4所示的多孔状纤维。
5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