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13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氨纶干法纺丝甬道,具体涉及一种夹套式加热的方型氨纶纺丝甬道。
【背景技术】
[0002]在氨纶的干法纺丝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氨纶丝品种,纺丝温度约230°C?265°C,为了避免在纺丝过程中甬道壁的热量损失,除了做好纺丝甬道的保温外,通常在甬道外壁设有夹套(圆型甬道)或伴热管(方型甬道),在夹套或伴管中通入热介质(蒸汽或导热油)来补偿甬道在生产过程中损失的热量。
[0003]在2000年以前,氨纶的干法纺丝基本采用圆型夹套甬道。因为圆型甬道夹套可以设计加工成承压设备,在纺丝生产过程中,圆型甬道夹套内通常通入20bar (214°C )以上的饱和蒸汽来伴热。圆型夹套甬道的局限性在于单个甬道的产量低,以及受蒸汽饱和温度及压力的影响,纺丝温度难以提高。
[0004]2000年以后,随着氨纶生产技术的进步,单个甬道产能、氨纶产品品种和要求、纺丝温度的提高,圆型甬道逐渐被方型甬道代替,由于方型夹套无法承压以及设备加工困难,所以方型甬道外壁采用伴热管的方式来伴热,伴热管内用高温导热油循环提供热量。圆型伴热管紧贴甬道外壁,与甬道外壁是线型接触,传热面积小,传热效果差,并且会导致甬道壁加热不均匀。为增加传热效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伴热管周边敷上导热胶泥,使伴热管与甬道外壁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但伴热管与管之间还是留有空隙,导致整个甬道外壁温度不均匀,没有夹套加热的均一^性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方型夹套式氨纶纺丝甬道,以联苯-联苯醚作为气相伴热介质,从甬道夹套底部经分配管进入甬道夹套,在保证伴热温度的前提下无需方型甬道承压,实现了方型甬道的夹套式伴热,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热效果。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包括贯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所述上甬道和中甬道外周分别设置有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所述上伴热夹套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上甬道排气口、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中伴热夹套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中甬道排气口、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和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分别独立地与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对接,所述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连接至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实现热媒循环。
[0007]为防止汽液两相在夹套内循环的时候产生气堵现象,在夹套内壁和甬道外壁上设计有导流构件,导流构件一方面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另一方面可以让冷凝下来的液体很快地流到底部出口。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的内壁,和或,上甬道和中甬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部件。
[0008]进一步地,导流部件为长条形弧形板件,沿甬道外壁或伴热夹套的轴向延伸,所述长条形弧形板件的内凹弧面朝外。实践中,导热构件可采用无缝钢管从中间对剖后等距焊接于伴热夹套内壁或甬道外壁上。
[0009]具体的工艺是,述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向所述上伴热夹套内产生的联苯-联苯醚蒸汽,蒸汽温度265°C 土1°C,蒸汽压1.22kg/cm2;所述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向所述中伴热夹套内产生的联苯-联苯醚蒸汽,蒸汽温度260°C 土 TC,蒸汽压
1.llkg/cm2。
[0010]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内的操作压力低于1.5kg/cm2,与采用饱和水蒸气作为伴热热媒(214°C,20bar)相比,方型甬道外壁无需承压,让方型甬道采用伴热更加均匀的气相夹套式伴热方式可行。
[0011]方型甬道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甬道和中甬道带加热夹套,下甬道无夹套。上甬道和中甬道采用不同的伴热温度,上甬道夹套伴热温度为265°c ±1°C ;中甬道夹套伴热温度为260°C ± 1°C。上、中伴热夹套分别设置有热媒蒸汽进口、排气口、热媒冷凝液出口,其中热媒冷凝液出口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热媒蒸汽发生器,实现联苯-联苯醚的循环,节省伴热能耗。
[0012]饱和蒸汽压和温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夹套内只发生热媒蒸汽的相变,冷凝液和汽相是同一温度状态,因此采用此夹套伴热后,可以确保甬道夹套内的温度更加恒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方型夹套式氨纶纺丝甬道,以联苯-联苯醚作为气相伴热介质,由热媒发生装置进入甬道夹套,在保证伴热温度的前提下方型甬道无需承压,实现了方型甬道的气相热媒夹套式伴热,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热效果,伴热均匀、伴热结构简单、伴热能耗低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的正面示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的侧面示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包括贯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1、2、3,上甬道3和中甬道2外周分别设置有上伴热夹套5和中伴热夹套4,上伴热夹套5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 5.1、上甬道排气口 5.2、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 5.3,中伴热夹套4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 4.1、中甬道排气口4.2、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 4.3,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 5.1和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 4.1分别独立地与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对接(图中未画出),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 5.3和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 4.3连接至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实现热媒循环。上、中伴热夹套4、5内还进一步设置有热媒蒸汽分配管,使联苯-联苯醚伴热蒸汽于相应的伴热夹套内均匀上升。
[0017]为防止汽液两相在夹套内循环的时候产生气堵现象,保证上伴热夹套5和中伴热夹套4的内壁,和上甬道3与中甬道2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构件6,导流部件6为长条形弧形板件,沿甬道外壁或伴热夹套内壁轴向延伸,且长条形弧形板件的内凹弧面朝外,本实施例中,导热构件6是采用无缝钢管从中间对剖后等距焊接于伴热夹套内壁和甬道外壁上的。
[0018]方型甬道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甬道和中甬道带加热夹套,下甬道无夹套。上甬道和中甬道采用不同的伴热温度,上甬道夹套伴热温度为265°C 土1°C,蒸汽压1.22kg/cm2;中甬道夹套伴热温度为260°C ±1°C,蒸汽压1.llkg/cm2。上、中伴热夹套5、4分别设置有热媒蒸汽进口 4.1、5.1、排气口 4.2、5.2、热媒冷凝液出口 4.3、5.3,其中热媒冷凝液出口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热媒蒸汽发生器,实现联苯-联苯醚的循环,节省伴热能耗。
[0019]热媒饱和蒸汽压和温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夹套内只发生热媒蒸汽的相变,冷凝液和汽相是同一温度状态,因此采用此夹套伴热后,可以确保甬道夹套内的温度更加恒定。
[0020]上述结构的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以联苯-联苯醚作为气相伴热介质,在保证伴热温度的前提下方型甬道本体无需承压,实现了方型甬道的气相热媒夹套式伴热,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热效果,伴热均匀、伴热结构简单、伴热能耗低廉。
【主权项】
1.一种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所述上甬道和中甬道外周分别设置有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所述上伴热夹套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上甬道排气口、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中伴热夹套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中甬道排气口、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和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分别独立地与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对接,所述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连接至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实现热媒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的内壁,和或,上甬道和中甬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为长条形弧形板件,沿甬道外壁或伴热夹套内壁的轴向延伸,所述长条形弧形板件的内凹弧面朝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向所述上伴热夹套内产生的联苯-联苯醚蒸汽,蒸汽温度265°C 土TC,蒸汽压1.22kg/cm2;所述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向所述中伴热夹套内产生的联苯-联苯醚蒸汽,蒸汽温度260°C ±1°C,蒸汽压1.llkg/cm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内的操作压力低于1.5kg/cm2。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型夹套氨纶纺丝甬道,包括贯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上甬道和中甬道外周分别设置有上伴热夹套和中伴热夹套,上伴热夹套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上甬道排气口、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中伴热夹套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中甬道排气口、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上甬道热媒蒸汽进口和中甬道热媒蒸汽进口分别独立地与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对接,上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中甬道热媒冷凝液出口连接至联苯-联苯醚热媒蒸汽发生装置实现热媒循环。实现了方型甬道的气相热媒夹套式伴热,在保证伴热温度的前提下方型甬道本体无需承压,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热效果。
【IPC分类】D01D5/04, D01D13/02
【公开号】CN105133055
【申请号】CN201510587900
【发明人】顾奕, 张益兴, 韦蕊, 华雪娇
【申请人】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