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机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983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整经机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整经机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纺织领域中,整经机是一种常用的纺织领域中常用的设备,其常用于将纱架上纱筒的纱线分隔和卷绕成筒状。在整经机的使用过程中,整经机通常使用纱架进行上料,纱架上具有若干个突出于纱架表面的轴,缠绕有纱线的线筒放置在轴上,当整经机需要进料时,纱线会带动线筒在轴上发生旋转,以一匹正常规格的布匹来计算,其需要400到500根经线,故需要在纱架上设置400到500个用于放置纱筒的轴,同时为了节省杀价所占用的空间,一般将做的较高,甚至有些需要通过梯子来安装纱筒,而一般纱架上的纱筒在20分钟左右就需要进行更换,例如申请号为201420192451.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整经机纱架,该种纱架就需要人通过梯子来更换砂架高处的纱筒,操作十分复杂,而且危险;同时在纱架的使用过程中,一般纱架是按区间隔来设置的,如果操作人员安装完此区内纱架上的纱筒后,其需要移动到另一区域才能更换另一区域上的纱架,操作也异常的繁琐,增加劳动时间。
[0003]同时,杀价一般包括导纱架和放纱架,导纱架位于放纱架前方,放砂架用于放置纱筒,为了节省导纱架和放纱架之间的空间,申请号为201520029066.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整经机纱架,其通过驱动部件驱动导纱架和放纱架相对移动,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但是,其作为更换单独纱筒时具有一定用处,如果进行整面的沙筒更换时,操作者进入导纱架和放纱架之间的间隙,还是较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更换纱筒的整经机上料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经机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导纱架和放纱架,所述放纱架设置有第一循环轨道,所述第一循环轨道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纱筒的放置部,所述第一循环轨道连接有控制第一循环轨道转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导纱架设置有第二循环轨道,所述第二循环轨道上固定连接有导出纱线的导出部,所述第二循环轨道连接有控制第二循环轨道转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循环轨道和第二循环轨道同步动作。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循环轨道和第二循环轨道为传动链或传动带。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放纱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第一循环轨道和第一驱动部设置在转动架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放线区和第二放线区,所述第一放线区和第二放线区之间形成工人经过的通道,所述导纱架和放纱架成组设置在第一放线区和第二放线区内,所述第一放线区和第二放线区内的导纱架和放纱架呈相对设置,所述放纱架靠近通道设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放纱架上设置有固定转动架的固定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纱架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导纱架和放纱架相对移动的第三驱动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导纱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齿轮旋转,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第三驱动部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控制导纱架相对放纱架移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集线架,所述集线架上转动连接有导线辊和供纱线穿过的导线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孔和导线辊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压线杆,所述压线杆上设置有供纱线穿设的环,所述压线杆与集线架转动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集线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连接有控制转动杆转动的第四驱动部,所述压线杆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辊上设置有供纱线经过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控制第四驱动部动作的压力传感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完放纱架较位置上的纱筒,并将纱筒上的纱线引至导纱架上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共同工作,驱动第一循环轨道和第二循环轨道转动,将未完成安装的放置部和导出部下降至合理位置,然后使操作人员完成安装,无需操作人员通过爬梯爬至纱架上端,进行砂筒的更换,使纱筒更换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不A部放大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纱架的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放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放纱架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集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集线架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0、机架;01、放纱架;011、转动架;012、固定部;013、放置部;014、第一驱动部;015、第一循环轨道;02、导纱架;021、第二循环轨道;022、第二驱动部;0221、链轮;023、导出部;03、第一放线区;04、第二放线区;05、通道;06、集线架;061、导线辊;0611、环形槽;062、导线孔;0631、转动杆;0632、压线杆;064、第四驱动部;065、压力传感器;066、环;1、移动座;11、齿轮;12、齿条;13、第三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整经机上料机构,包括机架0,机架0上设有导纱架02和放纱架01,本发明中所称的导纱架02和放纱架01你在申请号为201520029066.3的专利中公开,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放纱架01设置有第一循环轨道015,所述第一循环轨道015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纱筒的放置部013,第一循环轨道015连接有控制第一循环轨道015转动的第一驱动部014,导纱架02设置有第二循环轨道021,第二循环轨道021上固定连接有导出纱线的导出部023,第二循环轨道021连接有控制第二循环轨道021转动的第二驱动部022,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同步动作,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为传动链或传动带等,本发明中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优选为传动链,因为传动链的传动更为精确不易打滑,同时第一驱动部014和第二驱动部022采用电机,电机上套是由于传动链配合的链轮0221,从而电机控制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正常工作转动,同放置部013包括固定有放置纱筒的轴,其可以是一块与传动链焊接的固定板,放置纱筒的轴固定在固定板上,从而传动链在转动时,轴也会相对移动;同时导向部为设置有两个供纱线穿过的导向轮和一个供纱线穿设的导向盘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被申请号为201520029066.3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附图公开,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同时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的同步动作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控制电机所达到,也可以通过在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从而使两者在运动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来达到同步动作,第一循环轨道015和第二循环轨道021所带来的效果是当安装完放纱架01较位置上的纱筒,并将纱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