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带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67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带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墨带盒,具体来说,涉及一可附连/可拆卸的墨带盒。
背景技术
诸如通过热传递方法打印图像/数据的打印机和传真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使用一墨带来将图像形成在一图像记录介质上。墨带通常保持在一墨带盒内,墨带盒可拆卸地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一墨带盒一般地包括一供应轴、一收带轴以及一盒框架。供应轴上保持有未用过的墨带部分,一般地来说,未使用过的墨带部分在轴上保持成卷筒的形式。收带轴上保持已用过的墨带,且一般来说,使用过的墨带部分在轴上保持成卷筒的形式。为了将图像打印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由供应轴供应(例如,卷出)的墨带与记录介质(例如,纸)重叠并由一热头进行加热。热量致使墨带上的色素转移到图像记录介质上。然后,用过的墨带部分被收带轴收卷起来(例如,卷拢)。
提高使用这样一热传递方法产生的图像的质量的一种方法是,使墨带经受足够的张紧量,以使从供应轴延伸到收带轴的墨带的部分不发生松弛和/或起皱,从而能使墨带对应的未起皱/伸展的部分与记录介质一致地彼此重叠。如果墨带松弛和/或起皱,则墨带上的色素不能合适地转移到图像记录介质上,因为,某些墨成分可能根本不能转移到记录介质上去,和/或某些墨成分可能转移到记录介质的不合适的区域。在这样一情形中,图像部分可以变得污斑、缺字、移位、深淡不一等,由此,形成图像的质量受到损害。减小和最好完全地防止墨带的松弛和/或起皱的一个方法是,对供应轴施加一拉力,以便防止供应轴沿释放一些墨带的方向的过度转动。
为了减少发生松动或起皱的墨带,JP 2001-130075揭示一后拉力机构,它对一墨带盒的供应轴提供一预定的转动阻力。其中揭示的后拉力机构利用一树脂的卷轴和一弹簧,卷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供应轴的一端上,而弹簧将树脂卷轴压靠在树脂盒框架上。当树脂盒的一表面摩擦树脂供应卷轴的一表面时,其间产生一摩擦力。因此,后拉力(即,转动阻力)作用而阻止带有未用完墨带的树脂卷轴的转动(即,阻止树脂供应卷轴上的墨带的释放)。施加的后拉力有助于阻止墨带过度地转动(即,超过需要地供应墨带),由此阻止墨带的松弛和/或起皱。
然而,JP 2001-130075中使用的后拉力机构依赖于树脂供应卷轴的一表面和树脂盒框架的一表面(即,两个树脂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两个树脂部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因此,树脂供应卷轴的表面和树脂盒框架的对应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例如,可基于周围温度而变化。因此,不能施加一致的后拉力量到树脂供应卷轴上,因为施加到树脂供应卷轴上的拉力依赖于使用这样一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周围的温度。因此,由于环境的差异,产生的摩擦力不能一致地基本上等于所要求的预定量。在这样的情形中,产生的摩擦力不能足以施加必要的后拉力来阻止供应轴的转动,由于起皱/松弛的墨带的结果,会妨碍形成图像的质量。
JP 9-109524揭示另一用于墨带盒的供应轴的后拉力机构。其中揭示的后拉力机构使用一布置在一盘部分和一圆平板之间的毡制件。一弹簧推压盘部分抵靠毡制件和圆平板,通过毡制件和盘部分的对应的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一后拉力施加到墨带上。在其中揭示的结构中,例如,弹簧和圆平板设置在回转轴的外圆周上并是打印机的部分。该弹簧设置在齿轮的一表面和盘部分的一第一表面之间,毡制件的一表面固定到圆平板,同时,弹簧推压毡制件的另一表面与盘部分的第二表面接触。因此,为了使用所揭示的后拉力机构,用于后拉力机构的至少弹簧和圆平板的空间必须分配在打印装置的主体内。因此,使用JP 9-109524中揭示的后拉力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可能要求增加,以便容纳后拉力的部件。此外,由于磨损和撕坏的结果,例如,毡制件会变坏和产生的阻力会大致等于预定要求的转动阻力。然而,在所揭示的后拉力机构中,后拉力机构固定(即,旋入)到打印机上。因此,如果毡制件需要更换,则要求从打印机中拆卸后拉力机构。
改进一可附连/可拆卸的墨带盒的另一方式是提供一墨盒框架,其允许更容易地操作和对图形形成装置进行附连/拆卸。一般来说,例如,如在JP 2003-182130中所揭示的墨盒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墨带支承轴可转动地连接到一框架件上。在JP 2003-182130中所揭示的框架件使用一对侧框架件,它们彼此独立。墨带轴的右端被支承件支承,而支承件可转动地附连到右侧框架,墨带轴的左端被支承件支承,而支承件可转动地附连到左侧框架。此外,所有支承件附连到侧框架件和从侧框架件中拆卸。
这样一墨盒的附连和拆卸会变得困难和费时,因为它必须准确地安装墨盒的所有的附连/拆卸部件,在某些情形中,例如,在组装一组可附连的/可拆卸的部件时,同时另一组可附连的/可拆卸的部件从框架上拆下。再者,具有一仅包括两个侧部件的框架的墨盒可以变得晃动和不稳定,使得操作和附连和拆卸更加困难。
改进一墨盒的另一方式是提供一可附连/可拆卸的墨盒,在墨盒的附连和拆卸的过程中,和/或在墨带的更换的过程中,这样的墨盒具有与对应部件保持其连接的部件。一已知的支承件100的实例示于图23中。该已知的支承件100包括一装备有一驱动齿轮101的齿轮件102和一卷轴件103。卷轴部分的一端插入到收带转动轴本体的接纳部分内,而卷轴部分的另一端具有从中突出的弹性件104。齿轮件102具有接纳卷轴部分的弹性件104的接合孔105。弹性件104上的接合突出104a与接合孔105接合,由此,卷轴件和齿轮件彼此连接。然而,当这样一结构倾斜时,由于从卷轴件103的一侧施加一外力,例如,在连接的轴移去的过程中,弹性件104接受一力,它将弹性件与接合孔105分离。因此,在这样一结构中,卷轴件103和齿轮件太容易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紧凑的结构,其对一墨带盒的供应卷轴施加一致的后拉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墨带盒,其具有不可附连的/不可拆卸的部件来帮助快速的和准确的组装,和墨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附连/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墨带盒,它附连到一图像形成装置/从一图像形成装置中拆卸,并具有一不可拆卸的连接件,用来将其上带有墨带的轴连接到墨带盒,而不可拆卸的连接件包括一驱动齿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在墨带盒上施加后拉力的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它包括一框架、供应轴连接件,以及收带轴连接件。框架包括一第一轴承件和一第二轴承件,供应轴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一供应轴到第一轴承件和第二轴承件;而收带轴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一收带轴到第一轴承件和第二轴承件。供应轴连接件围绕一第一轴线转动,而收带轴连接件围绕一第二轴线转动,一预定的距离设置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之间,以便提供一合适量的暴露的墨带,同时减小其中容纳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它包括一将供应轴的第一端连接到收带轴的第一端的第一框架件,以及一将供应轴的第二端连接到收带轴的第二端的第二框架件。各个供应轴和收带轴被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可转动地支承,且一大致预定的距离设置在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的基本上直接面对的部分之间,以便容纳其中布置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它包括一用来可转动地支承一收带轴和一供应轴的左端的左轴承件,一用来可转动地支承收带轴和供应轴的右端的右轴承件,一连接左和右轴承件的端部的前连接件,以及一连接左和右轴承件的端部的后连接件。收带轴围绕一第一轴线转动,而供应轴围绕一第二轴线转动,且第一轴线和前连接件的最上部分之间的一距离小于一预定量,以便减小其中布置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
上述的和其它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可供选择的特征和可能的优点,在以下实施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示范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予以介绍,或可从以下的描述中得以明白。
附图的简要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范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带盒的一示范的传真机的一般的结构图;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墨带盒的立体图;图3是示于图2中的示范的墨带盒的左侧立体图;图4是示于图2中的示范的墨带盒的右侧立体图;图5是示于图2中的示范的墨带盒的俯视图;图6是示于图2中的示范的墨带盒的后侧图;图7是示于图2中的示范的墨带盒的前侧图;图8是从图2所示的示范的墨带盒的底部观看的立体图,带有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供应卷轴的示范实施例的分解的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示范供应卷轴的分解的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示范供应卷轴的截面图;图11是图8所示的示范供应卷轴的侧视图;图12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另一示范的供应卷轴的截面图;图13是形成在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墨盒框架的一部分上的示范的固定或转动阻力槽的视图;图14是形成在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转动件的一内表面上的示范的固定或转动阻力突出的立体图;图15是形成在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盒框架的一外表面上的其它示范的固定或转动阻力突出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形成在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示范的转动件的一内表面上的示范的固定或转动阻力槽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形成在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示范的转动件的一内表面上的其它示范的固定或转动阻力槽的立体图;图18是从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一部分的前面和其略微的右面的一位置观看的立体图,带有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收带卷轴的分解的视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一部分的前面和其略微的左面的一位置观看的立体图;图20A和20B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带有一齿轮的示范的卷轴的立体图;图21是从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带有齿轮组件的示范的卷轴的底部截取的截面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带有齿轮组件的卷轴的另一截面图;图23A和23B是一带有齿轮的已知卷轴的立体图;图24是示范的传真机的示范的纸张供应部分的一部分和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墨带盒的局部截面图;图25是图24所示的传真机的示范的纸张供应部分的一部分和示范的墨带盒的放大的局部截面图;图26A和26B分别是图1所示的示范传真机的一示范的热沉和一示范的热头的立体图;图27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传真机的一部分和墨带盒的截面图的大致的概图;
图28是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俯视图,包括尺寸线;图29是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俯视图,包括尺寸线;图30是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前视图,包括尺寸线;图31是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左侧立体图,包括尺寸线;图32是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左侧立体图,包括其它的尺寸线;图33是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右侧立体图,包括尺寸线;图34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卷轴的立体图,包括尺寸线;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如图34所示的示范的卷轴的立体图,包括其它的尺寸线;图36A和36B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转动件和示范的卷轴部分的立体图,包括尺寸线;图37A和37B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转动件和示范的卷轴部分的立体图,包括其它尺寸线;以及图38A和38B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一齿轮件的示范的收带卷轴的立体图,包括尺寸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贯穿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特殊的概念和结构,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彻底理解。本发明的实践可不必利用全部这些特殊的概念和结构。在其它的实例中,众所周知的元件没有示出或详细地进行描述,这样,重点可集中在本发明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其具有的一供应轴经受一基本上一致的后拉力,基本上不增加而较佳地减小墨带盒的尺寸。按照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它在附连/拆卸的过程中和墨带更换的过程中可以容易地进行操作。按照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它具有多个基本上不可拆卸的卷轴(即,如果卷轴合适地组装,则不用力,例如,撬动,故意拆卸,它不容易从框架上拆下),通过减少需要组装的部件的数量,这使得附连/拆卸过程更加容易。按照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墨带盒,它包括一具有固定附连的输入齿轮的收带卷轴,这样,当收带卷轴移去和/或倾斜时,输入齿轮不与卷轴分离。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方面,并可个别地和/或任意组合地使用。
在以下的描述中,针对一传真机示出一示范的墨带盒。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墨带盒的各种实施例可设置在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内,例如,打印机、复印机,或多功能的传真/打印/复印装置。
在以下的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的描述中,示范传真机1的设置图像输入介质的输出滚轮12的一侧,将称之为“前”或“前侧”,而其上布置铰链5a的大致相对的一侧将称之为“背”或“背侧”。关于传真机的各种个别的部件和/或容纳在其中的一墨带盒,个别部件的各侧将类似地根据示范传真机上/传真机内的部件的布置/附连的位置进行识别。即,当从示范传真机的前面观察物体,同时该物体布置在其中时,如果部件位于左侧上,则该侧将称之为“左侧”,当从示范传真机的前面观察物体,同时该物体布置在其中时,如果部件位于右侧上,则该侧将称之为“右侧”。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墨带盒,它可包括一可附连的/可脱开的墨带23。墨带盒可附连地/可脱开地安装在一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一打印机、一传真机和/或一复印机的主体上,其通过热传递方法打印一图像。
一般来说,一传真机能够从一文件中读取一图像,并产生对应于读取图像的图像数据,并通过一通讯线(例如,电话线)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另一传真机,被其它的装置(例如,另一传真机)接收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例如,纸)上形成一图像。一传真机也可用作打印机,它通过无线电传输或一连接到个人电脑和传真机的打印机电缆,接收打印数据,根据接收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图像。
图1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实施例的墨带盒的一传真机的总的结构。示于图1中的示范的传真机1包括一主体机壳4,它通常包括一电话听筒(未示出)。传真机1可包括一上机体盖5。上机体盖5可以打开(例如,提升)和关闭(例如,关闭到主体机壳4的对应部分上)。在示范的传真机1中,上机体盖5的后下部通过一铰链5a连接到主体机壳4的一后上部,这样,上机体盖5可通过铰链5a打开和关闭。
一控制屏6包括开关/按钮/键6a和液晶显示屏6b,该控制屏6可设置在上机体盖5的前端部分。一承载记录介质3(例如,纸)的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可设置在上机体盖5的后端部分。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布置成倾斜的角度,以使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的下部连接到上机体盖5,而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的上端以向上的角度延伸到周围空间中。一输入盘8可设置在上机体盖5上的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的前面。输入盘8支承输入图像介质2,例如,待打印、复印和/或电传的具有图像的文件。输入盘8也可布置成倾斜,以使输入盘8的下部连接到上机体盖5,而输入盘8的上端以向上的角度延伸到周围空间中。
在示范的传真机1的主体机壳4内,例如,在控制屏6的下方可包括一用来传输来自输入盘8的输入图像介质2的输入图像介质传输滚筒9a,一压力部件9b,接触型图像扫描器(CIS)10,一输入图像介质压力部件11,以及一对输入图像介质输出滚筒12。例如,在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的下方可设置一记录介质供应部分16。记录介质供应部分16可包括一记录介质供应滚筒13和一分离部件15。记录介质供应滚筒13在分离部件15的帮助下,一个接一个地将记录介质3从记录介质供应托盘7传输到传真机1的打印部分。分离部件15通过一诸如弹簧14之类的压缩部件压靠在记录介质供应滚筒13的下圆周表面上,并帮助一记录介质纸片与其它纸片分离。在示范的实施例中,分离部件15相对于传真机1的底部倾斜地延伸,而其上端围绕其下端可枢转。在示范的实施例中,一橡胶部件15a设置在面向记录介质供应滚筒13的分离部件15的一表面上。
在如图1所示的传真机1的示范的实施例中,打印部分基本上设置在传真机1的中心。例如,打印部分包括一滚筒形压盘17,一热头20,一热沉19,一弹簧18和一墨盒接受部分22。热头20布置在热沉19上,而在打印过程中,热沉19压靠在滚筒形压盘17的下表面上。当墨带盒30布置在墨盒接受部分22内时,墨带23从墨带盒的供应轴32(图2)延伸,在滚筒形压盘17的下方,热头20的上方,进一步朝向传真机的前方,然后,被墨带盒30的收带轴33(图2)收带。
此外,当墨带盒30布置在墨盒接受部分22内时,墨带盒30略微地倾斜,以使墨带盒30的后端略微地高于墨带盒30的前端,而墨盒接受部分22的前部的最下部分比墨盒接受部分22的后部的最下部分更靠近传真机1的底表面。因此,墨盒接受部分22的后部的下表面和传真机1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大于墨盒接受部分22的前部的下表面和传真机1的底部之间的空间。
当墨带盒30布置在墨盒接受部分22内时,左供应卷轴50和右供应卷轴39位于大致传真机1的后部,而左收带卷轴40和右收带卷轴38位于大致传真机1的前部中心。在传真机1的示范的实施例中,当墨带盒30布置在其中时,相对于传真机1的底表面,左供应卷轴50和右供应卷轴39所在的高度略微地高于左收带卷轴40和右收带卷轴38的高度。
在墨带盒30的后和前部下面的空间内,可分别地布置一第一控制板29a和一第二控制板29b。鉴于墨盒接受部分22的后部下面的空间量较大,第一控制板29a可大于第二控制板29b。
当打印发生时,墨带23的对应部分连同记录介质3一起夹在压盘17和压靠在压盘17的下表面和热头20之间。墨带23的供墨表面是其上表面,而墨带2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颜色。为了打印一图像,记录介质3重叠在墨带23的供墨表面(上表面)上,重叠的纸片夹在传真机1的打印部分内的压盘17和热头20之间。当热头20加热墨带23的上表面上的墨并致使其上的墨熔化时,即发生打印。熔化的墨通过压盘17压在记录介质3上,而熔化的墨粘结到记录介质3上。
在图像打印到记录介质3上之后,记录介质3沿着隔板27的上表面传输,并通过一对记录介质输出滚筒28从主体机壳4的大致的上部-后面-中心部分输出。隔板27大致位于收带卷轴38、40的上方,并用作一传输斜道,用来将打印好的记录介质传输出传真机1的内部空间。隔板27导向记录介质3到成对的记录介质输出滚筒28,它们将打印好的记录介质传输出内部空间。
在示范的传真机1中,对于墨带23来说,在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3上之后,墨带23向下弯曲在一张紧部件26的顶前表面处,并通过隔板27,然后,沿着左和右收带卷轴40、38的下后部被收带。当墨带23弯曲在张紧部件26的顶前表面上并被收带卷轴38、40曳拉时,墨带的对应部分与记录介质3的对应部分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一框架的墨带盒不要求其中容纳墨带盒的传真机1的尺寸增加,因为墨带盒设置的框架允许较容易地操作,较容易地更换墨带的附连/脱离,以及较容易地将墨带盒附连在/脱离开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2-7所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墨带盒30包括一盒框架31,一供应轴32,其上基本上卷绕墨带23的所有未使用的部分,以及一收带轴33,其上基本上卷绕墨带23的所有使用过的部分。在图2所示的盒框架的示范的实施例中,框架31具有一矩形的形状(至少根据其大致的4个角)。然而,根据框架件的数量和它们如何连接在一起,或各个框架件的形状,框架31可具有其它的总的形状。
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一般是至少局部中空的部件(例如,管形轴或中空端部的轴)这样,墨带盒的至少某些部分(例如,卷轴、后拉力机构)可插入/储存在其中,以便连接诸部件和/或减小墨带盒和/或图像形成装置所要求的空间量。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如下文中所述,示范的后拉力机构的压缩弹簧52储存在供应轴32的管形轴内。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压缩弹簧52,或其它的推压部件,可设置在旋转部件(即,轴部分)的外部内,这样,推压部件或弹簧在传真机内不要求另外的空间。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其中,不设置后拉力机构或不使用一推压部件,或在某些实施例中,其中,后拉力机构的推压部件设置在任意的地方,例如,供应轴32和/或收带轴33可以是固体件,它们一体地包括由框架旋转地支承的部分。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使用一拉伸弹簧来替代使用作为推压部件的压缩弹簧,拉伸弹簧设置在大致布置在盒框架的外面上的连接部分的外部和大致布置在由盒框架形成的区域内的连接部分的内部之间,这样,当连接件布置在盒框架的槽内时,拉伸弹簧曳拉连接装置的外部和内部朝向彼此。
盒框架31包括一对轴承件34a、34b,以及一对连接件35a、35b,为了描述的方便,它们将称之为左轴承件34a、右轴承件34b、前连接件35a,以及后连接件35b。前和后连接件35a、35b将左轴承件34a和右轴承件34b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前连接件35a大致连接左和右轴承件34a、34b的前端部分,而后连接件35b大致连接左和右轴承件34a、34b的后端部分。然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不同地设置。
此外,尽管图中示出两个连接件,但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一的连接件和/或两个以上的连接件。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带盒的某些实施例中,根据用于框架的材料的强度,在附连/拆卸的过程中,单一的连接件连同左和右轴承件34a、34b可以足够地保持盒的形状。同样地,例如,在设置前和后连接件35a、35b的实施例中,左或右轴承件之一34a可以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即,一部分用来支承供应轴和另一部分用来支承收带轴,其间没有中间连接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墨带盒30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示范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5a、35b的端部在其大致的端部处连接到轴承件34a、34b的上边缘,而墨带盒具有一如图2-7所示的矩形的形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例如,连接件35a、35b的一个或两个可连接轴承件34a、34b的底边缘。在此示范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5a、35b与左和右轴承件34a、34b一体地形成。当墨带盒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时,附连在连接件35a、35b的轴承件34a、34b的部分从属于围绕墨带盒的结构。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墨带盒的各种实施例中,连接件35a、35b和左和右轴承件34a、34b可以由诸如聚苯乙烯(PS)的树脂制成。
在如图2所示的示范的墨带盒中,前连接件35a被轴承件34a、34b的前上边缘支承并连接到轴承件34a、34b的前上边缘,前连接部分基本上位于收带轴33的至少一部分上方。一对握持部分80设置在前连接件35a上。握持部分80从前连接件35a的上表面大致向上突出。在更换一墨带的过程中和/或将墨带盒30附连/拆卸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握持部分80有助于墨带盒30的操作。尽管两个握持部分设置在图5所示的示范的实施例中,但握持部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握持部分,或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等的握持部分。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带盒的某些实施例中,握持部分可以呈框架的任意大致突出的部分的形式,在墨带盒附连/拆卸的过程中和/或更换墨带的过程中,握持部分可用来握住。
如图1和24所示,当墨带盒布置在传真机内时,前连接件35a基本上位于传真机1的输入图像介质传输滚筒9a的下方。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示范的实施例中,握持部分80设置在前连接件的上表面的两侧上,以使前连接件35a的上表面的中心位于一低的高度(即,更靠近传真机的底表面的高度)。因此,输入图像介质传输滚筒9a的一部分可容纳在握持部分80之间,以帮助减小其中布置墨带盒的传真机1的尺寸,同时,提供一盒框架31,它允许墨带盒30更容易地操作。
各个握持部分80可以沿其背侧敞开,在墨带盒30附连/拆卸的过程中和/或更换墨带23的过程中,以使手指可绕过而握持到敞开的空间内并抓住握持部分80a的底表面。多个肋80b可形成在握持部分80的前面上,以在盒附连/拆卸的过程中帮助防止滑动。在某些示范的实施例中,肋80b可以沿基本上平行于供应轴和收带轴32、33的延伸的方向延伸。在某些示范的实施例中,一对支承肋81可设置在握持部分80之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要求提供一盒框架31,如果必要的话,盒框架围绕其中使用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容纳或工作,以便提供一较小的总体装置。因此,在示范的传真机1和墨带盒30内,盒框架31容纳在握持部分80之间的输入图像介质传输滚筒9a的至少一部分,这样,支承肋81的最大高度依赖于由输入图像介质传输滚筒9a所要求的空间量。握持部分80沿其而形成的前连接件35a的上表面的部分,在墨带盒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时,至少部分地依赖于围绕墨带盒的结构。同样地,其它框架部件(即,后连接件、左轴承件和右轴承件)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依赖于传真机的周围面积,这样,可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且可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
后连接件35b由轴承件34a、34b的上边缘支承且连接到轴承件34a、34b的上边缘,后连接件基本上位于供应轴32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如图3和4所示,后连接件35b的横截面的形状大致成弧形,且其弧度基本上对应于转动的供应轴32的主直径。后连接件35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穿透孔82。在如图2-7所示的示范的实施例中,穿透孔82基本上位于后连接件35b的中心,并基本上呈矩形形状。如图25所示,穿透孔82允许支承弹簧14的支承件83的一部分被容纳在后连接件35b的上表面的下方。在这样一情形中,传真机1的高度可相应地减小。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示范的实施例中,多个穿透孔和/或槽可沿盒框架31设置,这样,允许传真机1的各种部分容纳在其中,以便减小传真机的总的尺寸,只要部件(例如,前和后连接件或左和右支承件)仍然足够坚固而酌留一稳定的墨盒框架,以便允许墨盒较容易地附连/拆卸和墨带的更换。即,例如,尽管图5中示出一孔或开口82,但也可沿部件的边缘设置一槽或切去部分,以容纳示范传真机1的一部分。
如图2-8所示,在示范的墨带盒框架31中,在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之间延伸的墨带的一部分是暴露的(即,不被框架覆盖),它是框架的前、后和底侧的大部分。后连接件35b的前边缘和前连接件35a的后边缘之间的空间暴露出墨带的顶和底表面,在打印的过程中,暴露的墨带横贯位于压盘17下方的热沉19和热头20延伸。
在示范的传真机中,如图26A、26B和27所示,热头20布置在热沉19上。热沉19具有与热头20大致相同的长度。在示范的传真机中,突出部分19a设置在热沉19的前侧的两端上,突出部分连接到保持件84的后背,而保持件84连接到压盘17的轴上。保持件84支承热沉19上方的压盘17。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一盒框架,其有助于墨盒的操作而不增加其中使用墨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尺寸(因为框架的缘故)。因此,例如,在传真机的热沉19和热头20长于供应轴32和/或收带轴33的情形中,左和右轴承件34a、34b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对应部分可向外突出(如图26A所示),以便占据传真机内的可供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同时,提供一基本稳固和容易操作的框架。尽管墨带盒框架31可更超乎其要求延伸来容纳墨盒本身的部件,以便将热沉19和热头20的端部容纳在墨盒框架31的边界之内,但传真机的内部空间可更有效地使用,因此可以减小使用这样一墨带盒框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
图3、4、6和8示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左和右轴承件34a、34b。如图4所示,右轴承件34b包括一前槽36和一后槽37。前槽36可转动地支承右收带卷轴38的轴部分38a,其安装在收带轴33的右端上,而后槽37可转动地支承右供应卷轴39的轴部分39a,其安装在供应轴32的右端上。
前槽36和后槽37由右轴承件34b内的切口形成,其对应于大致位于前连接件35a和后连接件35b的下方的一部分,槽36、37允许右卷轴38、39的对应部分从盒框架31的底部接合在其中。尽管墨盒的示范的实施例包括通向墨盒底部的槽36、37,但槽36、37根据框架的其它部件(例如,前和后连接件35a、35b,左和右轴承件34a、34b等)可通向前、后或向上。如图4所示,示范的右轴承件34b包括一带有后槽37的部分,其容纳供应轴32,一带有前槽36的部分,其容纳收带轴33,以及一如上所述的突出部分,其容纳热头20和热沉19的空间。
现将参照图2、3、8和9描述左轴承件34a的示范的实施例。在示范的实施例中,左轴承件34a基本上平行于右轴承件34b布置在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的相对端。如图8所示,在与右轴承件34b的前槽36和后槽37大致相对的位置处,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的相对端连接到左轴承件34a。如图9和19所示,孔31a和31b设置在左轴承件内。尽管孔图示在示范的左轴承件内,但可提供槽来代替孔,和/或提供组合槽和孔。示范的左轴承件34a包括一带有后孔31a的部分,其容纳供应轴32,一带有前孔31b的部分,其容纳收带轴33,以及一如上所述的突出部分,其容纳热头20和热沉19的空间。
如图2所示,左和右轴承件34a、34b的突出部分以大致呈“u”形带有一相对平的底部的方式向外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突出部件可不具有大致的“u”形,突出部分可向下、向上和/或向外弯曲,以有效地利用其中容纳墨盒的传真机的内部空间,同时提供一改进的墨盒。此外,根据部件要求的强度和/或传真机其中容纳的内部空间的形状,左和右轴承件34a、34b的突出部分可具有不同的高度和/或宽度。
如图7所示,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可通过前槽36和后槽37附连在和拆卸出盒框架31。在示范的右收带和供应卷轴中,右收带和供应卷轴38、39是一体件。然而,右收带和供应卷轴38、39可以由多个连接的单件形成,只要它们的连接是牢固的足够不会无意地分开。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实施例的右收带和供应卷轴38、39从接受槽36、37中脱离时,收带轴33和/或供应轴32可以从盒框架31的底侧移去。
如图8所示,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分别连接到收带卷轴33和供应轴32的右端。在所示的示范的实施例中,右收带卷轴38基本是与左收带卷轴39相同,因此,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可以互换和/或定位在墨带盒的相对端。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分别包括轴部分38a、39a,大致盘形的部分38b、39b,以及插入收带轴和供应轴的右端内的卷轴部分38c、39c。轴部分38a、39a和卷轴部分38c、39c沿分别与收带轴33和供应轴32的转动轴线相同的轴线布置。在示范的实施例中,轴部分38a、39a分别是插入前和后槽36、37内的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的部分。轴部分38a、39a分别通过前和后槽36、37被右轴承件34b旋转地支承。盘形部分38d、39d沿基本上平行于包括前和后槽36、37的右轴承件34b的部分的一平面布置。当卷轴部分38c、39c分别插入收带和供应轴33、32的对应管33a、32a内时,直径大于管33a、32a的内直径的盘形部分38b、39b起到阻止卷轴38、39的其余部分进入到管33a、32a内。
接合突出或肋状的部件38d、39d分别设置在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的卷轴部分38c、39c的外圆周表面上。这些接合突出38d、39d接触对应轴管32a、33a的内表面。供应轴管32a和收带轴管33a各能稍许膨胀以便夹住卷轴38、39。即,由于收带轴33和供应轴32的对应部分上有对应的狭缝32b、33b,所以,当收带卷轴38和供应卷轴39分别插入收带轴33和供应轴32的右端内时,收带轴管33a和供应轴管32a能够稍许地膨胀。沿这些接合突出38d、39d的卷筒部分的外直径略微地大于收带轴33和供应轴32的内直径。
当卷轴部分38c、39c插入轴管32a、33a的右端内时,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与收带轴33和供应轴32连接,以使各卷轴部分38c、39c连同对应轴33、32分别地一起转动。即,收带卷轴38通过收带卷轴38的接合突出38d而与收带轴33接合,从而致使收带轴33和收带卷轴附连,这样,它们一起转动而彼此不独立地转动。同样地,右供应卷轴39通过供应卷轴39c的接合突出39d而与供应轴32接合,从而致使供应轴32和供应卷轴附连,这样,它们一起转动而彼此不独立地转动。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该示范的实施例中,右收带卷轴38和右供应卷轴39可附连/可拆卸出对应的轴33、32。
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的左端通过左供应卷轴50和左收带卷轴40分别连接到左轴承件34a。如以下所讨论的,左收带卷轴40和左供应卷轴50的对应的卷轴部分93、51插入供应轴32和收带卷轴33的对应管33a、32a内并与后者连接,这样,被左轴承件34a的孔31a、31b可转动地支承的卷轴50、40分别连接到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当连接到供应轴32和收带轴33上时,供应和收带卷轴50、40随其对应的轴转动,以使供应卷轴50不独立于供应轴32转动,而收带卷轴40不独立于收带轴33转动。
包括右和左收带卷轴38、40的收带轴,以及包括右和左供应卷轴39、50的供应轴分别地被右和左轴承件34b、34a转动地支承。如图8所示,一输入齿轮43设置有左收带卷轴40。一由传真机1的驱动电机(未示出)的驱动力驱动的输出齿轮(未示出)与输入齿轮43啮合。当驱动力施加到左收带卷轴40上的输入齿轮43上时,收带轴33连同右和左收带卷轴38、40一起转动。右和左供应卷轴39、50也受施加到收带轴上的驱动力而被驱动(即,当收带轴转动和曳拉墨带23时,供应轴也转动未使用墨带的另一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一相当紧凑的后拉力机构的左供应卷轴50的示范的实施例。例如,左供应卷轴50包括一转动件60,一中间件53(例如,毡制件、橡胶部件),一压缩弹簧52,以及一卷轴部分51。例如,转动件60包括一轴部分63,一盘部分62,一轴插入部分61,以及一对接合突出61a。如图5和9所示,在基本上与右轴承件34b的后槽37相对的一位置处,左供应卷轴50的转动件60的轴插入部分61插入左轴承件34a内并可转动地被左轴承件34a支承。在示范的实施例中,卷轴部分51基本上呈圆柱形。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示范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压缩弹簧52储存在卷轴51内,而卷轴部分51包括该压缩弹簧52。在示范的实施例中,卷轴部分51和压缩弹簧52布置在左轴承件34a的内侧(即,面向右轴承件34b的一侧),而中间部件53和转动件60的大部分分别布置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通过储存压缩弹簧52,其作为一装置用来将左轴承件34a的对应表面和转动件60的内表面60a推压在一起,可减小墨带盒和/或使用该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
图10示出左供应卷轴50的一示范实施例的侧视截面图。如上所述,后拉力机构对墨带23施加一后拉力,以便帮助减少墨带23的起皱/松弛。示范的卷轴部分51包括一隔壁54,一插入端口51b,接合突出61a,接合槽51c,以及狭槽54a(图11)。卷轴部分51的内部空间被隔壁54部分地分开,隔壁54基本上在卷轴部分51的中心部分沿大致垂直于插入方向的一方向延伸,以使形成两个大致圆柱形的内部部分。隔壁形成一插入端口51b和狭槽54a,并从卷轴部分51的内圆周延伸到卷轴部分的内部空间内。隔壁的端部在卷轴部分51的内部空间的大致中心形成一基本上圆形开口(即,插入端口51b)。隔壁的部分延伸入卷轴部分51的内部空间内一较短的量并沿插入端口51b的外圆周形成狭槽54a。
转动件60的轴插入部分61插入到插入端口51b内,而设置在靠近轴插入部分61的端部的接合突出61a插入到卷轴部分51的对应的狭槽54a内。当轴插入部分61插入到插入端口51b内时,如果接合突出61a与对应的狭槽54a对齐,则接合突出61a通过对应的狭槽54a。在接合突出通过狭槽,且中间件夹在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和左轴承件34a的对应部分(例如,围绕开口31a的左轴承件的部分)的外表面之间之后,转动件转动以使接合突出61a与对应狭槽54a不对齐,而转动件60附连到卷轴部分51,因为接合突出61a被隔壁54阻止。此外,上述压缩弹簧52施加一力,其推隔壁54朝向接合突出61a并远离左轴承件34a的内表面。如图10所示,压缩弹簧52布置在卷轴部分51的内部空间内,介于隔壁54和左轴承件34a之间。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位于卷轴部分51的内部空间内的压缩弹簧52,可减小墨带盒30的尺寸。
如图9和11所示,接合突出51a设置在卷轴部分51的外表面上。这些接合突出51a与形成在供应轴32内的对应的狭槽32b接合,因此,供应轴32和卷轴部分51连接成一起转动,一方没有另一方不能转动。
卷轴部分51包括一槽51c,其沿从卷轴部分51的外表面突出的突缘状的轴环形成在其端部,当卷轴部分如图10所示地布置时,槽51c基本上邻近左轴承件34a的内表面。当左供应卷轴50布置在墨带盒30内时,轴环状部分的外表面大致邻接左轴承件34a的内表面。轴环状部分包括一接合槽51c,其与压缩弹簧52的突出端部分52a接合,因此,压缩弹簧52连同卷轴部分51转动,一方没有另一方不能转动。
在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实施例中,转动件60包括一盘部分62,一轴插入部分61,以及一基本上呈圆柱形的轴部分63。如上所述,当轴插入部分61插入卷轴部分51内时,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面对左轴承件34a。轴插入部分61大致从盘部分表面62a的中心沿大致垂直于盘部分62的平面的方向突出。示范的轴部分63大致从盘部分62的外表面的中心相对于墨带盒30沿向外的方向突出,并具有一大致中空的内圆柱形空间。当墨带盒30布置在传真机1内时,一轴部分(未示出)从传真机1的另一部件插入轴部分63内的空间,以使轴部分63可与其接合地支承在其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示范的实施例中,可能要求提供一转动件60,其由比制成墨带盒30的树脂材料还要硬的树脂制成。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可能要求提供一转动件60,其由比制成墨带盒30的树脂材料还要软的树脂制成。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中,例如,可使用聚缩醛树脂(POM)用于需要较硬的部件(例如,盒框架或转动件),而诸如聚苯乙烯的较软的树脂可用于其它的部分。当然,也可采用相同的树脂材料,根据成本等决定。
如上所述,转动件60的轴插入部分61插入盒框架30的左轴承件34a内的后轴承孔31a内,而轴插入部分61的端部插入卷轴部分51的插入端口51b内。如上所述,示范的轴插入部分61包括一对接合突出61a,它们布置在外表面上大致靠近内末端。如图11所示,轴插入部分61具有一中心直径,它略微地小于插入端口51b的内直径D1,以使轴插入部分61可插入到插入端口51b内。相对狭槽61a的相对端之间的距离D2大于插入端口51b的内直径D1。如上所述,在转动件60的轴插入部分61插入卷轴部分51的插入端口51b内之后,轴插入部分61和卷轴部分51相对于彼此转动,以使接合突出61a与形成插入端口51b的隔壁54接合。由此,调整转动件60相对于卷轴部分51的位置。
当压缩弹簧布置在卷轴部分51内时,压缩弹簧52压缩和变形,如上所述,压缩弹簧52的突出端部分52a与卷轴部分51的接合槽51c接合,而压缩弹簧52的另一端与隔壁54接触。由于弹簧力的作用,卷轴部分51接受推卷轴部分与左轴承件34a的内表面分离的力,因此,转动部分60的盘部分62压靠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上。
图12示出用来将转动件60与卷轴部分51接合的另一示范的结构。下面将仅讨论图12所示的示范结构和以上讨论之间的差别。如图12所示,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转动件的示范的结构中,转动件70包括靠近轴插入部分71的沿其外表面的接合槽71a。例如,轴插入部分71具有一大致的圆柱形。该示范的实施例的轴插入部分71的末端可具有一锥形的表面71b。转动件70的其它部分对应于如上所述的转动件60。
如图12所示,卷轴部分72的内部空间被大致布置在卷轴部分72中心处的隔壁73局部地划分。隔壁73沿着大致垂直于轴插入部分71的插入方向延伸入卷轴部分72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一转动件70的轴插入部分71可插入其中的插入端口73a。一大致圆柱形的内部部分74从隔壁的端部突出并大致地平行于轴插入部分71的插入方向朝向左轴承件34a的内壁延伸。当轴插入部分71插入卷轴部分72中时,圆柱形部分74接触轴插入部分71的外圆周表面。在此示范的实施例中,压缩弹簧52布置在圆柱形部分74的外壁和卷轴部分7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内。压缩弹簧52布置在其中的空间具有的高度大致地等于对应的隔壁部分73。
例如,柔性件75从隔壁73的端部沿大致与圆柱形内部部分74的延伸方向相对的方向延伸,这些柔性件75包括与轴插入部分71的对应的接合槽71a接合的接合突出75a。当轴插入部分插入卷轴部分72内时,柔性件75向外弯曲,此时,轴插入部分71除接合槽71a之外的一部分与接合突出75a接触。当接合突出75a与接合槽71a对齐并配合入接合槽71a内时,柔性件基本上平行于轴插入部分71的插入方向。如图12所示,轴插入部分71的末端可具有一锥形的表面71b,而接合突出75a的内侧可以是呈锥形,以有助于减小柔性件75的弯曲。当转动体70的柔性件75的接合突出75a插入其对应的接合槽71a时,转动体70与卷轴部分72接合,因此,两者一起转动,均不能独立转动。
下面将参照图13-17来描述各种示范的固定槽/突出,盘部分62的转动阻力槽/突出,以及左轴承件34a的对应的外表面部分。如图9所示,且如上所述,当转动件插入左轴承件34a的后开口31a内时,围绕后开口31a的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的部分基本上与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相对。中间件53布置在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基本上同心的部分的和/或全部的圆形环槽77(即,转动阻力突出/槽)可形成在围绕轴承孔31a的左轴承件34a上,例如,如图13所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转动件的对应的内表面62a上,可形成多个突出76(即,固定突出/槽)。固定突出/槽可形成在转动件62的内表面62a的一部分上,或横贯其全部的表面上。例如,突出76可呈带大致箭头末端的锥形突出,它们抓住在中间体53上(例如,毡、橡胶)。在如图14所示的转动体60的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上,多个突出76形成在其大致半圆形的区域内,而半圆形的区域把中心区域内的大致线性突出的自由区域夹在中间。在此示范的实施例中,大致线性突出的自由区域包括轴插入部分61插入其中的盘部分62的区域。
在这些示范的实施例中的中间件53具有一大致的环形,其对应于转动件60的盘部分62的形状。如上所述,压缩弹簧52的压缩力被接受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和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之间。因此,夹在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和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之间的中间件53接触两个表面(即,内表面62a和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
当驱动电机转动收带轴33且墨带23开始收带时,供应轴32转动。因此,左供应卷轴50的卷轴部分51和转动件60也转动。如上所述,中间件53承受一介于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和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之间的压力。因此,突出76切入中间件53的表面内,产生一强的摩擦力。
摩擦力也产生在大致的环形槽77之间,它们形成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上,并与中间件53的内表面接触。然而,产生在环形槽77和中间件53的对应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比产生在突出76和中间件53的对应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弱。由于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和中间件53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比中间件53的外表面和盘62的内表面62a之间的摩擦力弱,所以,当卷轴部分51转动时,中间件随转动件60而转动,并沿着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滑动。一摩擦力产生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和中间件53(例如,毡或橡胶)的内表面之间,该摩擦力(转动阻力)足够成为对供应轴32的一后拉力。例如,通过使用一由毡、橡胶或软木制成的中间件53,与中间件53由树脂制成的情形相比,摩擦力不依赖于周围的环境。
应该理解的是,尽管以上的描述涉及环形槽和圆柱形部件,但各种其它的形状也可用于盒的各种部件。此外,尽管上述示范的实施例利用固定槽/突出,但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其它的示范实施例中,中间件的对应的表面可用粘接剂固定到转动件或盒框架的对应的表面。此外,尽管上述示范的实施例利用转动阻力槽/突出,但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其它示范的实施例中,也可使用诸如粗糙表面之类的产生转动阻力的其它装置。
图15-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实施的转动阻力突出/槽和固定的突出/槽的其它的示范的实施例。在此示范实施例中,转动阻力突出/槽设置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上,而固定的阻力突出/槽设置在转动件60的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上。
如图15-17所示,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实施例中,固定槽/突出形成在围绕后开口31a的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上,而转动阻力槽/突出形成在转动件62的内表面62a上。例如,如图15所示,多个锥形突出76可形成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上,而多个大致同心的部分环形的槽77形成在盘部分62的对应的内表面62a上。图16和17示出不同示范的轴插入部分61、71和转动件60、70,如上所述,它们具有大致同心的部分环形槽作为位于内表面62a上的转动阻力槽/突出。
在图15-1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实施例中,当收带轴33被驱动电机转动而墨带23的收带开始时,供应轴32转动,因此,供应卷轴50和转动件60的卷轴部分也转动。如上所述,中间件53承受介于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和盘部分62的内表面62a之间的一压力。因此,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的突出76切入中间件53的表面内,由此产生一强的摩擦力。一摩擦力(即,转动阻力)也产生在大致环形的槽77之间,诸槽形成在转动件60、70的内表面62a上,并接触中间件53的外侧。
然而,在部分环形槽77和中间件5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比在突出76和中间件5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弱。在此示范的实施例中,由于在中间件53的外表面和盘62a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即,固定力),比在左轴承件34a的外表面和中间件53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弱,所以,中间件53被突出76和中间件(例如,毡或橡胶)的内表面之间的较大的摩擦力保持不动(即,不随卷轴51转动),而转动件60、70的内表面62a在其上滑动。
因此,在此示范的实施例中,中间件53(例如,毡或橡胶)固定在盒框架30的外表面上,不随转动件60转动。在部分环形槽77和中间件(例如,毡或橡胶)的外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足够成为对于供应轴32的后拉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各种实施例利用一中间件在供应轴32上提供后拉力(转动阻力),中间件具有的特征在于,基于摩擦力产生在中间件53和盒框架30的左轴承件34a上的环形槽77之间,所以,它们基本上与周围环境无关。与后拉力由树脂对树脂产生的摩擦力提供的后拉力的一结构相比,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结构,通过该结构一基本上稳定的/一致的后拉力施加到供应轴上。
通过在盒框架的外表面上或位于盒框架外面的一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固定的和转动的阻力槽/突出,如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各种示范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这样替代在盒框架内表面上的做法,简化了形成盒框架的模制过程。具体来说,较之在内表面上具有环形槽或突出的图像盒框架,在其外表面形成带有环形槽或突出的盒框架可更加容易地从模具上分离。
如上所述,尽管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紧凑的结构来对墨盒的供应卷轴施加一致的后拉力,但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具有至少一个不拆卸的卷轴或轴的可附连/可拆卸的盒框架到框架连接件,例如,以帮助快速地和准确地组装,以及将墨盒附连/拆卸在图像形成装置内。上述的示范供应卷轴着手解决本发明的这些示范的方面及其它的诸方面。即,一旦连接到轴承壁上,以上讨论的左供应卷轴50的示范的实施例不容易对盒框架30进行附连/拆卸,因为内部的压缩弹簧52推轴插入部分的接合突出抵靠供应卷轴的局部壁。此外,由于提供压缩弹簧52在卷轴部分51、71的内部空间内,则具有这样一基本上一致的后拉力的机构的图像盒的尺寸可保持紧凑。此外,在其它的示范实施例中,可提供一通过盒框架内的一槽的诸如示范供应卷轴50那样的卷轴,以使示范供应卷轴附连在其上的供应轴的端部可通过槽而滑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这样一示范实施例中,墨带和轴可以更换而不必接触卷轴的部件,同时,当供应轴插入盒框架内的对应槽内时,对供应轴提供一后拉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墨盒,它附连/拆卸到图像形成装置并具有一装备有一驱动齿轮的保持件。以下描述的示范的收带轴是一示范的基本上不可拆卸的保持件,它可设置来允许快速地和准确地将墨盒附连和拆卸到图像形成装置内。以下描述的示范的收带轴还提供一保持件,其装备有一不会容易地不按要求分离的驱动齿轮。
图18和1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实施例的一收带卷轴和墨带盒30的分解的立体图。收带卷轴40可转动地支承收带轴33的左端并可转动地被左轴承件34a的一部分可转动地保持住,如上所述,它基本上与右轴承件34b上的前槽36相对。
如图18和19所示,示范的收带卷轴40包括一齿轮件90和一卷轴件93。示范的左收带卷轴的齿轮件90包括一驱动齿轮43,一轴部分42,连接部分43a,一臂部分91,一接合部分41,柔性部分92,突出92a,后弯部分92b,锥形表面92c,以及锥形表面92d。
接合部分41从臂部分91的端部突出并连接到收带卷轴40的卷轴部分93。接合突出41接合由收带轴管33a上的切口形成的一槽(未示出)。当接合部分41插入卷轴部分93内时,接合部分41通过前开口31b,卷轴部分的内部,并通过插入槽93a和收带轴管33a内的一槽(未示出)向外突出。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实施例中,接合突出41与卷轴部分93的最内端的开口93a接合(如图8所示)。收带轴33和收带卷轴40通过接合部分41连接成一体,因此,它们一起转动,一方没有另一方不能转动。在接合部分41从卷轴部分93的插入孔93a突出之后,卷轴部分93和齿轮件90不容易分离,除非接合突出压入到卷轴部分93内,同时齿轮件从卷轴部分拉出。因此,位于左轴承壁34a一侧的齿轮件90和位于左轴承壁另一侧上的卷轴部分连接在一起,以使左收带卷轴不容易从墨盒框架31中脱卸。
齿轮件90的轴部分42向外突出超过墨盒框架30,而驱动齿轮43连接到输出齿轮(未示出),一驱动力可通过主体的一驱动电机(未示出)施加到输出齿轮。齿轮件包括轴部分42和驱动齿轮43。卷轴件93大致地插入收带轴33的收带轴管33a内,由此,支承收带轴33和在其上滚动的任何的墨带。
示范的卷轴部分93具有一大致的圆柱形,其包括不同直径的部分,以及用来接纳齿轮件90的对应部分的基本上敞开的一侧。如图20A和20B所示,示范卷轴部分93包括一接纳部分,其包括锥形表面93b、切口部分93c、接合孔94、一突缘部分95、一第一呈大致圆柱形的部分,以及一具有插入孔93a的第二呈大致圆柱形的部分。
如上所述,接合部分41插入卷轴部分93内并从插入孔93a突出,以便接合卷轴部分93和齿轮件90。突缘部分95围绕转动轴线大致径向地突出,其具有的直径大于卷轴部分93的其它部分的直径。第一呈大致圆柱形的部分在一端上连接到突缘部分95,在另一端上连接到第二呈大致圆柱形的部分。第一呈大致圆柱形的部分具有的直径小于突缘部分95的直径和接纳部分的直径,但大于第二呈大致圆柱形部分的直径。接合孔94接纳齿轮件90的柔性件92的接合突出92a。接合孔94设置在关于卷轴部分93的接纳部分的外圆周的大致对称的位置处。突缘部分95的其它端(即,面向齿轮件90的突缘侧)连接到卷轴部分93的接纳部分。接纳部分包括锥形表面93b、切口部分93c、接合孔94,而接纳部分从突缘部分95的对应侧延伸到连接齿轮件90的卷轴部分的端部。其它示范的卷轴部分可具有一倾斜的单件的卷轴部分,以使邻近突缘部分的卷轴部分的直径大于其最内端处的卷轴部分的直径。此外,其它示范卷轴部分可包括两个以上不同尺寸的卷轴部分。
参照图20A和20B,当齿轮件90插入卷轴部分93内时,卷轴部分93的锥形表面93b向外弯曲,以允许齿轮件的柔性部分92通过其中。在示范的实施例中,一对柔性部分92设置在输入齿轮43处的臂91的大致底端处。柔性部分92围绕收带卷轴40的转动轴线对称地布置,并具有一形状,类似于卷轴件93的敞开侧的形状。柔性部分92的最外直径略微地大于由锥形表面93b形成的最内直径,因此,锥形表面93b向外弯曲以允许柔性部分更容易地通过其间。柔性部分92从输入齿轮部分43向外朝向插入方向延伸,并具有后弯的部分92b,它具有一大致的“u”形,其中,“u”的开口面向输入齿轮43,而“u”的底部面向插入方向。因此,当齿轮件90和卷轴件93连接时,各后弯部分92b的外表面接触卷轴件93的接纳部分的内表面。
如图21所示,各后弯部分92b围绕表面后弯的“u”的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一锥形表面92c。锥形表面92c使得齿轮件90插入卷轴件93更容易。柔性部分92还包括接合突出92a,其与卷轴部分93的对应的接合孔94接合。接合突出92a具有一锥形的外表面92d,以使接合突出92a的直径朝向突出的底部逐渐地变大(即,后弯部分的外表面)。当齿轮件90连接到卷轴部分93时,锥形表面92d由卷轴部分的锥形表面93b导向。通过将卷轴件93和齿轮件90压在一起,各柔性部分92与对应的接合孔94接合,而卷轴40以不容易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盒框架31。当柔性部分92的端部的接合突出92a与对应的接合孔94接合时,由其对应的表面形成“S”形。
此外,当齿轮件90和卷轴部分93组装时,齿轮件90的齿轮部分43的连接部分43a沿其外表面配装入切口部分93c内,这从图20B中可见。
如上所述,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收带卷轴和齿轮结构提供一收带轴支承件,它可转动地支承收带轴,并根据由驱动电机施加到收带轴卷轴的齿轮件的齿轮的驱动力,转动收带轴来收起墨带已用过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收带卷轴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收带卷轴,它们不能容易地与墨盒框架分离,以有助于墨盒的附连/拆卸。再者,如图22所示,如果示范的卷轴件40用强力倾斜,则接合突出92a夹在接合孔94的内壁C和盒框架30的左支承件34a部分内的前轴承孔31b的圆周边缘部分D之间。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范的供应和收带卷轴,它们不容易与墨盒附连/拆卸,这样,允许墨带容易地与墨带盒附连/拆卸,以及使墨带盒容易地与图像形成装置附连/拆卸。
在以上的描述中,如果部件可容易地附连/拆卸到另一部件,例如,为了从另一部件附连/拆卸部件不需过度地进行部件的组装或拆卸,则该部件称之为可附连/可拆卸的。因此,尽管一部件可能被称之为不可拆卸的,但如果它故意撬开或如果移去螺钉,则部件可以拆卸。同样地,尽管一部件可能被称之为可拆卸的,但意味着部件容易被拆卸,例如,通过简单地拉出,或在一释放装置接合之后即可被拉出。
由于人们始终需要一较小的、较轻的和更便于携带的图像形成装置,所以,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紧凑的墨带盒,它具有墨盒的基本特征,同时,小巧紧凑以使传真机的内部可得到有效的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下面根据图28-38,将提供一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各种示范部件的大致尺寸和墨盒的特征。各种部件的示范尺寸使得采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空间得到有效地使用。
图28和29示出图2所示的示范墨带盒的俯视图。介于墨盒31的左和右轴承件34a、34b之间的前连接件35a的长度502约为225.0mm,约不大于226.5mm,这样,前连接件接触左和右轴承件,以提供一更加稳定的墨带盒,它可更加容易地操作而不增加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在如图28所示的示范的墨带盒中,前连接件在左和右轴承件之间延伸,并连接其前上边缘。然而,如果前连接件延伸超过(即,突出超过左和/或右轴承件的外边缘),则前连接件的长度可以再长些。
框架件的厚度一般要求尽可能薄,以便保持一小的墨盒(即,不要求多于已经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图像形成装置,同时,要求强度足够大,以提供一足够稳定的框架,它允许较容易地附连/拆卸盒框架。特别是,该框架由树脂(聚苯乙烯)制成,其厚度按照一标准在最薄处具有1.5mm。然而,按照该实施例,树脂框架的厚度在1.5mm至3.0mm范围内。更佳的是,框架厚度是2.0mm。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其它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重量可以显得重要或比尺寸更加重要,因此,采用较轻的材料,部件的厚度实际上可以厚一些。此外,在以下的描述中,词语“约”用来指词语“约”后跟的提供的值,以及逼近提供值的近似值,鉴于根据某些部件提供的可能尺寸的范围而作出的其它部分的尺寸的变化。此外,不是本发明的所有的方面可实施在本发明的各种示范的实施例中。
参照图29,墨盒的右侧的长度528约为102.0mm,约不大于107.0mm。左侧的长度540约为102.0mm,约不大于107.0mm。
如图29所示,一墨带具有的宽度约为216.0mm,它可容纳在示范的墨盒内。墨带卷的最大厚度取决于供应和收带轴的厚度,以及供应和收带轴和后或前连接件之间的空间(如果包括在框架内),或当墨带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时,供应和收带轴和包围轴/靠近轴的部件之间的空间。
为了帮助操作墨盒,如图28所示,可在前连接件上形成握持部分,左侧握持部分80的长度504约为73.2mm而不大于约91.0mm。右侧握持部分80的长度508约为72.5mm而不大于约91.0mm。根据可分配给握持部分80的传真机内可供空间量,握持部分可以足够宽,以允许一个或多个手指包围握持部分,以便有助于其操作。握持部分的长度504和长度508一般尽可能大,以便为一个或多个手指提供足够的空间。然而,肋81应该宽到足以给传真机的滚筒9a提供空隙,同时墨带盒30的整个长度502应该尽可能短,以便缩小墨带盒30的尺寸,长度504和508被限定在一定程度。参照图29,在图29所示的示范的实施例中,握持部分80的倾斜肋部分的高度572约为10.5mm(从顶前边缘连接盖起),握持部分80的倾斜肋握持部分倾斜成倾斜部分向后延伸约4.2mm(即,倾斜肋部分的顶边缘的一突出在前连接件的最前边缘的前边缘后面约4.2mm),前盖的最顶边缘离收带轴的转动轴线约18.5mm。握持部分80的顶表面的宽度544约9.7mm而不大于约11.5mm。参照图30,从前连接件的前边缘到握持部分的顶表面的高度566约为15.0mm。从前连接件的前边缘到前连接件的顶表面的高度568约为9.0mm。
如图28所示,前连接件35a表面介于握持部分80之间的长度506约为69.0mm且不小于约42.0mm,以便容纳传真机的部分。在图29所示的示范的实施例中,握持部分80之间的前连接件的部分的宽度542约为14.1mm。握持部分80之间的前连接件的部分具有一上表面,它离收带轴的转动轴线约为23.4mm且不大于约26.9mm,以便容纳示范传真机1的滚筒9a。
参照图28,容纳热沉19和热头20的左和右轴承件的最外突出表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524约为240.0mm而不小于约216.0mm(即,墨带的宽度)且不大于约245.0mm。参照图29,容纳热沉19和热头20的左轴承件的部分的距离538约为41.6mm而不大于约53.0mm且不小于约36.0mm(即,大致是一热头20、一热沉19、一弹簧18和一墨盒接纳部分22的宽度)。突出部分包括侧突出部分(即,大致“u”形突出部分的臂)具有沿延伸的方向的总长(即,从轴承件底部突出的长度)。突出部分沿左轴承件从左轴承件的底部(见涉及图28中的510的箭头端部处的第一参考线)向外突出的距离约为4.5mm和13.4mm之间。突出部分沿右轴承件从右轴承件的底部(见涉及图28中的512的箭头端部处的第一参考线)向外突出的距离约为5.5mm和11.8mm之间。
如图29所示,示范的左轴承件从其后边缘到左轴承件的左向外突出部分的后端的距离536(即,大致对应于供应轴的左端的部分)约为32.0mm而不小于约30.0mm。从左轴承件的前边缘到左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前边缘的距离534(即,大致对应于收带轴的左端的部分)约为27.0mm而不大于约30.0mm。
仍参照图29,右轴承件的后边缘和右轴承件的右向外突出部分的后边缘之间的距离526约为33.3mm而不小于约30.0mm。从突出部分的后边缘到右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前边缘的距离522约为42.8mm而不大于约47mm且不小于约30.0mm。从前连接件的前边缘到右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前边缘的距离524约为26.3mm而不大于约28.0mm。
仍参照图29,穿透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530约为9.0mm,以便容纳其中布置墨盒的传真机的诸部分。参照图28,后连接件的穿透孔的另一对面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514约为15.8mm且至少约为12.0mm,以容纳传真机的一部分,当墨带盒附连到传真机内时,这些部分可突出到空间内。从后连接件的左边缘到穿透孔的左边缘的距离516约为103.0mm而不大于约110.0mm。后连接件的右边缘到穿透孔的右边缘的距离518约为103.5mm而不大于约106.0mm。后连接件介于左和右轴承件之间的长度520约为224.0mm而不大于约226.5mm。示范的前连接件的左边缘到左握持部分80的左边缘的距离512约为4.8mm。从前连接件的右边缘到右握持部分80的右边缘的距离510约为5.2mm。
参照图29,后连接件的顶表面的后边缘到后连接件的顶表面的前边缘之间的距离532约为23.0mm而不大于约30.0mm,以便暴露足够的墨带量。后支承件的前边缘和前支承件的后边缘之间的距离644约为64.0mm而不小于约37.0mm,以使足够的墨带量暴露在传真机的打印部分。
现参照图31,收带心轴的内边缘到供应心轴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562约为68.0mm。收带心轴的外边缘到供应心轴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564约为82.0mm。收带心轴的大致中心到供应心轴的大致中心之间的距离560约为75.5mm,以使一足够的距离存在于收带轴和供应轴之间,这样,可为传真机的打印部分提供一暴露在其间的足够的墨带部分。
如上所述,左轴承件可具有不同的部分,根据传真机提供的空间量和/或部件的必要的强度,它们具有不同的高度、宽度、厚度等。现参照图32,从供应心轴的中心到后连接件的底表面的距离558约为12.4mm而不大于约16.0mm。供应轴的转动轴线和后连接件的最上表面之间的距离570约为20.5mm且不大于约22.0mm。从左轴承件的底表面到前连接件的顶表面的距离546约为42.0mm。从底表面到前连接件下面的左轴承件的顶表面的距离548约为35.9mm。收带轴的转动轴线到握持部分80之间的前连接件的部分的最上部分(或前连接件的最上表面)之间的距离547约为23.4mm,而离收带轴的转动轴线不大于约26.9mm。收带轴的转动轴线到握持部分80的最上表面之间的距离549约为28.7mm且不大于约34.7mm。
在墨带盒的示范的实施例中,左轴承件的第一部分的高度550约为10.0mm。左轴承件的第二部分的高度552约为16.0mm。左轴承件的第三部分的高度554约为17.3mm。左轴承件的第四部分的高度556约为13.7mm。然而,各种实施例中的各个部分的高度可以不同,和/或大致u形的部分可始终具有一单一的高度。
同样地,右轴承件可具有不同的部分,根据传真机提供的空间量和/或部件的必要的强度,它们具有不同的高度、宽度、厚度等。现参照图33,右轴承件的第一部分的高度570约为20.5mm而不大于约22.0mm。右轴承件的第二部分的高度572约为17.0mm。从右轴承件的供应端的底表面到后连接件的顶表面的距离574约为34.1mm而不大于约38.0mm。从墨带卷的底表面到后连接件的顶表面的距离576约为38.0mm。从后连接件下面的右轴承件的底表面到连接件的顶表面的距离578约为30.0mm而不大于约38.0mm。
参照图34和35,对于可附连/可拆卸的支承件来说,转动件的轴部分的距离580约为12.2mm,不大于约14.0mm。可拆卸/附连的卷轴的距离586约为35.0mm。盘部分的距离582约为1.0mm,以使该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不占据过分的空间。可附连/拆卸的支承件的插入部分的距离584约为20.9mm,以便在墨带更换的过程中部件按照要求可相对容易地移去。轴部分的距离590约为6.9mm且不大于约7.1mm。盘部分的距离588约为18.0mm。卷轴部分的距离592约为12.4mm。
对于难于拆卸(即,不可拆卸)的供应卷轴来说,如图36A-37B所示,卷轴部分的距离606约为17.6mm,以使卷轴足以接合在轴部件内,以便支承轴,同时,保持足够的小以减小成本等。盘部分的距离596约为1.0mm,以使盘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轴部分滑入供应轴并不收卷不必要的过度的空间。轴部分的距离598约为8.5mm,以使轴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来可转动地支承供应轴,并连接到轴承件,同时不收卷不必要的过分的空间。轴部分和盘部分的总长度600约为9.5mm。轴环件的距离602约为1.0mm,以使轴环件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不收卷不必要的过分的空间。包括供应卷轴的外圆周上的突出部分的供应卷轴的插入部分的距离618约为2.9mm。例如,突出部分可从供应卷轴的插入部分的外表面突出到卷轴部分的大致的对应的内表面。突出部分的距离604约为5.4mm,这样,当接合在供应轴内的对应的槽时,突出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它承受的压力,而不需不必要的大。卷轴部分的距离608约为18.6mm,这样,在墨带更换的过程中供应轴按照要求可从卷轴部分相对容易地移去。卷轴部分的直径612约为12.5mm,以使卷轴部分足以可靠地保持在供应轴内,从而可转动地支承供应轴。轴环部分的直径610约为16.5mm,以使盘部分具有的直径大于卷轴部分的直径。盘部分的直径616约为20.0mm,以使盘部分防止轴部分进入轴承件内的开口31a。轴部分的直径614约为6.9mm而不大于约7.1mm,以使轴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来可转动地支承供应轴,同时,不收卷过分的空间和配装入轴承壁的对应的槽/开口内,以使供应轴可转动。
对于带有一齿轮件的收带卷轴来说,如图38A和38B所示,齿轮件的槽的宽度636约为4.0mm而不小于约2.0mm且不大于约7.0mm,以使槽可接合驱动装置的输出齿轮的对应的槽。第一延伸部分距离640约为13.3mm,而第二延伸部分距离642约为10.9mm,以使各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在接合收带轴的对应的内部结构的端部处提供一狭窄的卷轴部分。第二延伸部分插入其中的收带轴的内部部分是一开口,它至少在其一个横截面处具有一约为7.4mm的距离。基本上包围第一延伸部分的收带轴的内部部分约为9.7mm。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分插入其中的内部开口可具有一圆形或一多边形的形状。轴部分的直径620约为6.9mm而不大于约7.1mm,以使传真机的输出齿轮可合适地与其连接。
仍参照图38A和38B,输入齿轮的内部圆周的长度622约为19.4mm,输入齿轮的外部圆周的长度624约为23.1mm而不大于约23.2mm。槽的面向最外的边缘之间的距离644约为1.9mm。包括三个连续槽的距离约为8.5mm而不大于约8.6mm且不小于约8.4mm,以使输入齿轮合适地与传真机的输出齿轮的槽啮合。接纳部分的直径630约为12.9mm,以使输入齿轮的对应部分可靠地彼此连接。突缘部分的直径632约为18.5mm。轴环的距离约为1.0mm,以使轴环具有足够的强度来防止收带卷轴进一步滑入收带卷轴内,同时,不变得不必要的大。第一延伸部分的直径628约为9.6mm。第二延伸部分的直径626约为7.3mm。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带盒的各种实施例中,收带轴的外直径和齿轮的尺寸应做成当收带轴的输入齿轮被示范的传真机1的输出齿轮驱动时,如上所述,墨带以大约0.07367毫米/步的速度前进,一般地在大约0.06000毫米/步至0.30000毫米/步的范围之内。在示范的传真机内,纸张以大约0.06428毫米/步的速度被驱动,以使纸张被驱动的速度小于墨带被驱动的速度。
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墨带盒的示范的实施例中,盒框架的形状显示为矩形。结构允许供应轴和收带轴容纳在一对壁状的轴承件之间,它们允许供应轴和收带轴转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墨盒布置在传真机内时,通过设置在前连接件上的突出的握持部分,使得取出墨盒更加容易。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盒框架的形状可以具有非矩形的不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墨盒框架允许墨盒更容易地附连/拆卸,而不增加且较佳地还降低使用该墨盒的传真机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更换墨带的过程中,并非供应轴和收带轴的所有的支承件从框架拆卸。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基本上固定的支承件,以便在墨盒附连/拆卸的过程中减少需要连接的和处理的零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通过设置在供应轴上的诸部件对供应轴提供一后拉力(转动阻力),这样,已经实施本发明的各种特征的使用墨盒的图像形成装置,导致为一较小的墨盒和/或图像形成装置。
尽管本发明结合上述的各示范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可有许多的变化、改型和变体。因此,如上阐述的示范的实施例只是用来说明而无限制的意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以作出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墨带盒,它包括一框架,框架包括一第一轴承件和一第二轴承件;供应轴连接件,供应轴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一供应轴到第一轴承件和第二轴承件;以及收带轴连接件,收带轴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一收带轴到第一轴承件和第二轴承件,其中供应轴连接件围绕一第一轴线转动,而收带轴连接件围绕一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之间的一距离约在73.5mm和77.5mm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该距离约为75.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件在其大致的中心部分处具有一突出部分,它相对于连接到供应轴和收带轴之一的第一轴承件的一部分向外突出约5.5mm至11.8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件在其大致的中心部分处具有一突出部分,它相对于连接到供应轴和收带轴之一的第二轴承件的一部分向外突出约4.5mm至13.4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框架包括一前连接件,前连接件具有的长度约为225.0mm至226.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框架包括一后连接件,后连接件具有的长度约为225.0mm至226.5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件具有的长度约为102.0mm至107.0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件具有的长度约为102.0mm至107.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一后边缘和第一轴承件的一后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30.0mm至32.0m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一前边缘和第一轴承件的一前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27.0mm至30.0mm。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一后边缘和第一轴承件的一后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30.0mm至33.3mm。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件的突出部分的一前边缘和第二轴承件的一前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26.3mm至28.0mm。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后连接件具有离第一轴承件的内表面约为103.0mm至110.0mm的一开口。
14.一墨带盒,它包括一将供应轴的第一端连接到收带轴的第一端的第一框架件;一将供应轴的第二端连接到收带轴的第二端的第二框架件,其中各个供应轴和收带轴被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可转动地支承,以及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的基本上直接面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约为218.0mm至245.0mm。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收带轴通过一第一收带轴连接件连接到第一框架件,第一收带轴连接件包括一齿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齿轮具有的外直径约为23.1mm至23.2mm。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齿轮具有的内圆周约为19.4mm。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齿轮槽的最外的面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1.9mm。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的三个连续的槽的距离约为8.4mm。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齿轮的槽的宽度约为2.0mm至7.0mm。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齿轮的槽的宽度约为4.0mm。
22.一墨带盒,它包括一用来可转动地支承一收带轴和一供应轴的左端的左轴承件;一用来可转动地支承收带轴和供应轴的右端的右轴承件;一连接左和右轴承件的端部的前连接件;以及一连接左和右轴承件的端部的后连接件;其中收带轴围绕一第一轴线转动,而供应轴围绕一第二轴线转动,以及第一轴线和前连接件的最上部分之间的一距离约为34.7mm或更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二轴线和后连接件的最上部分之间的一距离约为22.0mm或更小。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墨带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轴线和位于前连接件的大致中心处的前连接件的最上部分之间的一距离约为26.9mm。
全文摘要
提供一墨带盒,其包括一框架、供应轴连接件,以及收带轴连接件。框架包括一第一轴承件和一第二轴承件,供应轴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一供应轴到第一轴承件和第二轴承件;而收带轴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一收带轴到第一轴承件和第二轴承件。供应轴连接件围绕一第一轴线转动,而收带轴连接件围绕一第二轴线转动,一预定的距离设置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之间,以便提供一合适量的暴露的墨带,同时,减小其中容纳墨带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
文档编号B41J17/32GK1669811SQ200410100398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5日
发明者山本英树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