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52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特别是在连通墨腔内外的气道中设置防水透气层的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通常由墨盒体和密封盒体的盖部组成,在墨盒体和盖部形成的空腔内盛装有墨水。打印时,随着墨水的减少,盒外的空气通过一导气孔进入腔内,以保持墨盒内外的压强平衡,使供墨正常。通常,导气孔的位置被设计为当墨盒安装于打印机上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导气孔不能有油墨流出。然而,当打印机或墨盒在运输或储运过程中发生倾斜时,就可能发生油墨自导气孔流出现象,造成油墨浪费及环境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在导气孔处安装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过水的透气不透水薄膜。但因透气不透水薄膜非常薄且软,不但将其固定到导气孔处困难,而且在储运或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外力损坏。另外,由于墨水的渗透性远强于水,普通的透气不透水薄膜也难以保证不透墨水。
还有一种是在墨盒的盖部表面设有与导气孔相连的导气槽,并在盖部表面黏贴密封导气槽及导气孔的密封膜片。通常,密封膜片被沿一条撕开线分成两部分,以便当沿撕开线撕开密封膜片时,导气槽的未端开口裸露于大气中。由此,周遭空气可经导气槽及导气孔进入墨盒,但导气孔及大部分导气槽仍被密封膜片密封,以阻挡墨水漏出。但因墨水的渗透及毛细现象,该方法亦不能彻底解决导气孔的漏墨问题,而且,不能阻止墨水蒸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即能向腔内供气又能有效防止含有渗透剂的墨液通过渗透方式向外流结构的墨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透气又能防止墨液外渗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墨盒包括一用于盛放油墨的墨盒体,墨盒体具有一出墨口;一气体连接口,通过导气槽使墨盒体内腔与外界相连;一导气孔,位于所述气体连接口的底部;一密封膜片,黏贴于所述导气槽所在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气体连接口内设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置于所述导气孔与所述密封膜片之间。
较好的方案是,墨盒中的防水透气层是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
更佳的方案是,墨盒中的防水透气层由H型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制作。
另一较好的方案是,墨盒中的防水透气层可以通过一卡扣压盖固定至导气孔中。
此外,墨盒中的防水透气层与卡扣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当然,还可以将墨盒中的防水透气层由弹性材料挤压固定在所述气体连接口内。
再一较好方案是,墨盒的防水透气层为一特种纤维材料制成的圆柱塞。在圆柱塞与导气孔之间可以设有弹性密封圈。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盒不但可实现导气孔的良好密封,有效防止墨水挥发,且装配简单,制造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a至3c是第一实施例中几种卡扣压盖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第二实施例中防水透气塞外加O型密封圈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墨盒1包括用于盛放油墨的墨盒体2,用于密封所述墨盒体的盖部3,设于盖部表面的迷宫式蛇形导气槽7,位于盖部3与导气槽相连的气体连接口8,设在气体连接口8的底部的导气孔6,黏贴于盖部表面的密封膜片4。
密封膜片被沿一条撕开线(未示出)分成两部分,当新墨盒未被使用时,导气槽7及气体连接口8均被密封膜片4密封;当墨盒被使用时,沿撕开线,密封膜片4的一部分被撕开,使导气槽7的远离气体连接口8的端部裸露于大气中,由此,空气沿导气槽7进入气体连接口8。此时,大部分导气槽7及气体连接口8仍被密封膜片4密封。密封膜片可由塑料片制成。
在气体连接口8内,导气孔6与密封膜片4之间设有防水透气层5。防水透气层5由特殊材料制成,具有允许气体透过但不允许墨水透过的特性。因此,气体连接8内的空气可以通过防水透气层5,经导气孔6进入墨盒体2,但墨盒体2内的墨水不能经导气孔6透过防水透气层5进入气体连接口8。
本实施例中,防水透气层5是一层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优选H型(编织结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因墨水中含有渗透剂,一般的薄膜可以做到透气不透水,但不能不透墨水。具有H型编织结构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具有透气但在高压之下才会透水的特性,因此用于导气孔处可以有效防止含有渗透剂的墨水渗漏。
H型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是一种高分子纤维组成的具有节点的网状结构膨胀聚四氟乙烯,可由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经糊状挤出、膨化等工艺制得。
本实施例中,气体连接口8为圆柱形空间,并设有一内突突台9,膜状防墨水透气层5可通过胶粘、热焊接、弹性体挤压、卡扣压盖挤压等方式密封固定在突台9上。
图3a至图3c分别表示卡扣压盖挤压固定防水透气层5的几种方式。
如图3a所示,中空的呈圆柱状的卡扣压盖10将防墨水透气层5直接挤压固定在内突突台9上。内突突台9的表面是平的,此时防墨水透气层5与气体连接口8的内圆周壁及内突突台9的表面完全接触,可彻底防止含有渗透剂的墨水渗漏。卡扣压盖10顶部有开口(未示出),与迷宫式导气槽相连,以便气体进入气体连接口8。
如图3b所示,卡扣压盖10可以具有圆锥状开口,此种情况下,内突突台9亦呈圆锥状,二者紧密挤压配合,可将防墨水透气层5密封固定。
如3c所示,卡扣压盖10开口部具有突缘11,气体连接口8具有与突缘11相配合的外突凹槽12。当被两个密封圈13、14夹住的防墨水透气层5被卡扣压盖10挤压装配于气体连接口8内以后,突缘11嵌入外突凹槽12。此时,卡扣压盖10被固定并压紧防墨水透气膜5,从而密封导气孔6。
第二实施例本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防水透气层5系由特种纤维制成的防水透气塞,如美国菲尔创纳公司(Filtrona Fibertec)生产的墨芯(Hydrophobic Air VentNib)。
如图4、图5所示,防水透气层5是基本呈圆柱状的塞,被直接装配至气体连接口8内,其圆柱周边与气体连接口8的周边以相互挤压的装配方式实现密封。
如图6所示,防水透气层5可以是非圆柱状的塞,此时可在防水透气层5的外面套一0型的密封圈13,通过挤压装配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因防水透气层5置于气体连接口中,上面覆有气密的密封膜片,因此在储运及工作过程中,防水透气层5均受到保护,不易被损坏。同时,因防水透气层使用了特殊的材料,在允许气体通过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含有渗透剂的墨水渗出,因此具有良好的透气密封效果,且避免了墨水挥发。
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变化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化,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组合出新的实施方案,这些简单的结构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墨盒,包括一用于盛放油墨的墨盒体,墨盒体具有一出墨口;一气体连接口,通过导气槽使墨盒体内腔与外界相连;一导气孔,位于所述气体连接口的底部;一密封膜片,黏贴于所述导气槽所在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连接口内设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置于所述导气孔与所述密封膜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为H型聚四氟乙烯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通过一卡扣压盖固定在所述气体连接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透气层与所述卡扣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由弹性材料挤压固定在所述气体连接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为一特种纤维材料制成的圆柱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塞与所述导气孔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包括一用于盛放油墨的墨盒体,墨盒体具有一出墨口;一气体连接口,通过导气槽使墨盒体内腔与外界相连;一导气孔,位于气体连接口的底部;一密封膜片,黏贴于导气槽所在的上表面;其中,气体连接口内设有防水透气层,防水透气层置于导气孔与密封膜片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文档编号B41J2/175GK2837080SQ200520131978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希平, 田永中, 乔怀信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