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标贴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6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温控标贴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标贴制作方法,以聚酯薄膜或纸张为载体,将感温物质和相应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或纸张表面形成温变色层;采用凹版套印技术,在温变色层表面印刷出文字和图案;采用辊式涂布方式,将不干胶水均匀涂在温控标贴的背面以便于黏贴;最后通过压印版施加压力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的图形产品。本发明采用传统印刷工艺技术与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相结合,要求在特制设定的温差范围内,通过利用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的温差变化来表示当前温度。可将温控标贴用于各类需要冷藏、冷冻产品的包装上,使标贴上的文字或图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体现需要冷藏或冷冻产品的当前温度。
【专利说明】温控标贴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标贴,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传统印刷工艺技术和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相结合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标贴是采用传统印刷工艺技术制作而成,可制成不干胶标贴,贴在任何形式的包装上,也可将标贴直接印制在包装盒上。
[0003]为使标贴的文字或图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将标贴用于各类需要冷藏、冷冻产品的包装上,让标贴上的文字或图案显现不同的变化来体现需要冷藏或冷冻产品的当前温度,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正努力研发一种温控标贴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温控标贴制作方法,该温控标贴采用传统印刷工艺技术和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相结合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的温差变化来表示当前温度。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温控标贴制作方法,以聚酯薄膜或纸张为载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酯薄膜或纸张上叠加温变色层:将感温物质和相应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或纸张表面;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感温物质和连接料的混溶性,溶液的粘度大小,同时选用稀释剂,将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需通过烘烤干燥,烘烤温度顺序为900C -1OO0C -110C -1300C _110°C,压力为20pa,车速为60m/min ;本步骤作用是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可在特定的温度区间颜色产生逆变;
(2)温变色层通过凹版印刷方式转到承印物上,即在温变色层上叠加印刷层:在制作过程中套印的精确度和温变效果的好坏具有相关性,同时印刷涂层的厚度和均匀程度对印刷层也有影响;本步骤采用凹版套印技术,在温变色层表面印刷出文字和图案,要求文字和图案清晰、鲜艳;
在印刷过程中应调节刮刀,调整压印滚筒,调节油墨干燥温度;
(3)在聚酯薄膜或纸张的背面叠加上胶层:温控标贴是一种自粘标签材料,采用辊式涂布方式,将不干胶水均匀涂在温控标贴的背面,以便于黏贴;
(4)模切工序:通过压印版施加压力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的图形产品。
[0006]所述步骤(I)中温变色层的温变粉粒径大小和涂布辊筒网线深浅相适应,以取得满意效果。
[0007]所述步骤(2)中印刷层是采用带自动套准装置的精度在0.15_以内的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
[0008]所述步骤(2)中调节刮刀时,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印刷速度成正t匕,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刮刀与印版的夹角为30° -70°。
[0009]所述步骤(2)中调整压印滚筒时,印刷压力控制在lpa_5pa。
[0010]所述步骤(2)中调节油墨干燥温度时,选用的是溶剂型油墨,干燥温度控制在800C _90°C之间,最高不超过100°C。
[0011]本发明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是采用传统印刷工艺技术与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相结合,该制作方法要求在特制设定的温差范围内,通过利用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的温差变化来表示当前温度。可将温控标贴用于各类需要冷藏、冷冻产品的包装上,使标贴上的文字或图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标贴文字或图案所显现的不同变化来体现需要冷藏或冷冻产品的当前温度。
[0012]本发明的温控标贴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冷藏、冷冻产品的包装上。本发明的温控标贴可制成不干胶标贴,贴在任何形式的包装上,也可将标贴直接印制在包装盒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14]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控标贴制作方法,以普通的聚酯薄膜或纸张为载体,在聚酯薄膜或纸张表面预涂一层能在特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变化会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涂料,这种化学涂料是在普通的合成树脂中加入一种微胶囊隐形染料并添加适量的色形成剂及温控齐U,该化学涂料可以按要求设计成图案或文字,通过对不同的控温材料选择制作出不同温度区间的变色材料,然后配合印刷各种色彩的油墨,使产品既美观又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0015]按本发明的一种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酯薄膜或纸张上叠加温变色层。
[0016]将感温物质和相应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或纸张表面。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感温物质和连接料的混溶性,溶液的粘度大小,同时选用稀释剂,将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需通过烘烤干燥,烘烤温度顺序为900C -1OO0C -110C -130°c _110°C,压力为20pa,车速为60m/min。本步骤作用是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可在特定的温度区间颜色产生逆变。温变色层的温变粉粒径大小和涂布辊筒网线深浅相适应,以取得满意效果。
[0017]2、温变色层通过凹版印刷方式转到承印物上,即在温变色层上叠加印刷层。
[0018]在制作过程中套印的精确度和温变效果的好坏具有相关性,同时印刷涂层的厚度和均匀程度对印刷层也有影响。本步骤采用凹版套印技术,在温变色层表面印刷出文字和图案,要求文字和图案清晰、鲜艳。可采用带自动套准装置的精度在0.15_以内的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
[0019]在印刷过程中应调节刮刀,调整压印滚筒,调节油墨干燥温度。
[0020]调节刮刀时,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印刷速度成正比,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刮刀与印版的夹角为30° -70°。
[0021]调整压印滚筒时,印刷压力控制在lpa_5pa。
[0022]调节油墨干燥温度时,选用的是溶剂型油墨,干燥温度控制在80°C -90°C之间,最高不超过100°c。
[0023]3、在聚酯薄膜或纸张的背面叠加上胶层。
[0024]温控标贴是一种自粘标签材料,采用辊式涂布方式,将不干胶水均匀涂在温控标贴的背面,以便于黏贴。
[0025]4、模切工序。
[0026]通过压印版施加压力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的图形产品。
[0027]本发明的温控标贴产品的变色原则是:低温显色而高温无色。温控标贴所用涂料中的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选用一种微胶囊,该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3-10Mffl,其中为复合配方微胶囊粉,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分散性,比较适合用于油墨和涂料,混合性好不析出。
[0028]按本发明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全部工艺流程是在基层膜聚酯薄膜上通过层层叠加完成。温控标贴是通过涂料涂布、印刷工艺制成。涂料配制由树脂、感温材料、助剂、溶剂等组成。由于感温材料包覆着隐形染料、色形成剂、控温剂,以及选择不同的控温材料,因此可制作出不同温度区间变色的标贴。涂料配制要注意树脂、溶剂、助剂的选择,以保证色牢度及色稳定性。避免高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丁酮混合使用,以防止因渗透作用影响感温材料微胶囊中的微胶囊粉。同时涂料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散性能、防沉降性能,使之具有良好的可涂布性。温控标贴产品可以变色颜色不同、温度区间不同,具体要求可视客户需求来满足。
[0029]本发明在实际制作中采用了以下工艺流程:
A、在聚酯薄膜或纸张上叠加温变色层,作用: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可在特定的温度区间颜色产生逆变。制作工艺如下:
将感温物质和相应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度适中的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或纸张表面。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感温物质和连接料的混溶性;溶液的粘度大小;同时稀释剂的选择也很重要,要快干和慢干型溶剂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这类涂料的溶剂含量高,固含量低,因此粘度普遍较低,干燥速度慢,所以烘烤温度较高,否则会引起涂层不干反而粘性。总之,在变色层制作和配方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涂层的色相、透明度、溶剂的挥发快慢,温变粉粒径大小和涂布辊筒网线深浅的相适应,这样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0030]需通过烘烤干燥,烘烤温度顺序为90°C -1OO0C -1lO0C -130°C _110°C,压力为20pa,车速为 60m/min。
[0031]B、在温变色层上叠加印刷层,作用:通过凹版印刷印机在涂层表面印刷出各种精美的文字和图案,要求文字和图案清晰、鲜艳。
[0032]温变色层是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转到承印物上,在制作过程中套印的精确度和温变效果的好坏也有一定的关系。温变色效果的显示不仅和温变色粉有关,同时印刷涂层的厚度和均匀程度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要密切重视影响套印精准度的几个要素,即:印刷机的精准度,印刷材料,操作方法,印刷环境等。本温控标贴产品是采用带自动套准装置的精度在0.15mm以内的凹版印刷机印刷的。
[0033]制作工艺如下:在印刷过程中应调节刮刀,调整压印滚筒,调节油墨干燥温度。
[0034]刮刀的调节: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印刷速度成正比。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另外刮刀与印版的夹角为30° -70°,这样可保持刮刀刀口不伤版面,还可使印出的产品质量较为理想。
[0035]调整压印滚筒:印刷压力控制在lpa_5pa较为理想。
[0036]油墨干燥温度的调节:选用的是溶剂型油墨,在印刷时要根据实际的印刷速度、图文面积的大小、墨层厚度来调整各单元的干燥温度。干燥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80°c -90°c之间,最高不要超过100°C,否则会引起基材的收缩变形,影响涂层的准确性,过低则油墨干燥不良。
[0037]C、在聚酯薄膜或纸张的背面叠加上胶层,作用:温控标贴是一种自粘标签材料,在以聚酯薄膜、纸张或特种材料为面材的背面,需要涂覆胶黏剂,方便黏贴。制作工艺如下:
采用辊式涂布方法,将不干胶水均匀涂在温控标贴的背面。因为辊式涂布能最大限度保证涂布的均匀感,避免针眼和气泡的产生,保证涂布质量。由于温控标贴主要用在食品包装材料上,因此整个制作过程中都采用食品环保型化工原料。
[0038]D、模切工序,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的图形产品。
[003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是采用传统印刷工艺技术与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相结合,要求在特制设定的温差范围内,通过利用可变色微胶囊隐形染料的温差变化来表示当前温度。可将温控标贴用于各类需要冷藏、冷冻产品的包装上,使标贴上的文字或图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标贴文字或图案所显现的不同变化来体现需要冷藏或冷冻产品的当前温度。
[0040]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酯薄膜或纸张为载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酯薄膜或纸张上叠加温变色层:将感温物质和相应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或纸张表面;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感温物质和连接料的混溶性,溶液的粘度大小,同时选用稀释剂,将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需通过烘烤干燥,烘烤温度顺序为900C -1OO0C -110C -130。。_110°C,压力为20pa,车速为60m/min ;本步骤作用是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可在特定的温度区间颜色产生逆变; (2)温变色层通过凹版印刷方式转到承印物上,即在温变色层上叠加印刷层:在制作过程中套印的精确度和温变效果的好坏具有相关性,同时印刷涂层的厚度和均匀程度对印刷层也有影响;本步骤采用凹版套印技术,在温变色层表面印刷出文字和图案,要求文字和图案清晰、鲜艳; 在印刷过程中应调节刮刀,调整压印滚筒,调节油墨干燥温度; (3)在聚酯薄膜或纸张的背面叠加上胶层:温控标贴是一种自粘标签材料,采用辊式涂布方式,将不干胶水均匀涂在温控标贴的背面,以便于黏贴; (4)模切工序:通过压印版施加压力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的图形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温变色层的温变粉粒径大小和涂布辊筒网线深浅相适应,以取得满意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印刷层是采用带自动套准装置的精度在0.15mm以内的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节刮刀时,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印刷速度成正比,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刮刀与印版的夹角为30° -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整压印滚筒时,印刷压力控制在lpa_5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标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节油墨干燥温度时,选用的是溶剂型油墨,干燥温度控制在80°C _90°C之间,最高不超过100°C。
【文档编号】B41M1/10GK104050870SQ20141027220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郁国樑 申请人: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