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印设备的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696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喷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喷印设备的承载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uv平板喷印机之所以可以喷印出精美绝伦的图案,源于精密的喷印技术和精准的机械控制技术,两种技术和能力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即使是喷印再高端,如果承载机构的稳定性达不到,喷印技术就成了无源之水,这将导致无法实现研发目的。这也是当前国际国内市场,uv喷印市场,皆以水平俯式喷印为主,这种底座式平台高度低、质量大比较容易实现稳定性。

在国内外均未见过立式的喷印的设备,更不用谈曲面的情况。而存在的现实需求就是让设备在已经成型的产品上喷印,不可能将待喷印产品的某个部位拆卸下来进行喷印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研制的设备,去配合待喷印产品工作面进行喷印工作,既要喷头找到需要喷印的准确位置,又要以合适的力度喷射墨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印设备的承载机构,包括:

底座,其用于承载喷印设备和推送机构;

基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基座由弧形靠板和连接杆构成箱体结构,所述弧形靠板与待喷印物品弧形表面基本定位;

两条弧形导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两端,喷印设备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上,所述弧形导轨的弧度与待喷印物品的弧形表面相匹配,使得喷印设备垂直于待喷印物品表面进行喷印,在所述弧形导轨上,所述喷印设备连同横梁一起运动,在所述弧形导轨上均设置有同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共同控制横梁运动;

推送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基座之间,其由水平的固定轨道构成,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轨道上,通过丝杆推动所述喷印设备缓慢贴近待喷印物品。

优选方案是: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脑控制平台和部分线缆导链。

优选方案是: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六个承载静音型万向脚轮来实现所述底座的移动。

优选方案是:所述喷印设备动力传送系统的x轴方向依靠韧性和强度好的进口尼龙皮带。

优选方案是:所述喷印设备在纵向皮带上设置两个气动张进装置,依靠韧性较足的稳定气压,控制皮带的张紧程度。

优选方案是:所述横梁上设置玻璃光栅,在所述弧形导轨上设置曲面金属光栅。

优选方案是:所述底座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承载喷印设备、推送机构、电脑控制平台和架设一部分线缆导链,下层承载电机、ups不间断电源和梯架。

优选方案是:所述基座上设置一个左右角度微调整机构,通过所述微调整机构在一定的度数范围内使所述喷印设备绕定轴进行旋转以改变与待喷印产品表面的位置,以达到与待喷印产品表面的完全贴合。

本发明所提出的喷印设备的承载机构有益效果如下:

1、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喷印机头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运动惯性;

2、为喷印定位前期支持,使得设备工作面与待喷印产品表面匹配;

3、喷印设备稳定、均匀、缓慢地移向待喷印产品,防止整个设备移动到待喷印产品表面可能产生的碰撞风险;

4、基座为箱体结构,提高了基座的稳定性;

5、通过设置的弧形导轨使得喷印设备沿着弧形导轨曲线运动,从而达到喷印设备直接垂直待喷印产品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印设备的承载机构,包括:

底座1,其用于承载喷印设备和推送机构7,由于喷印设备使用时离地面的距离较高(波音737-800为3000mm左右,a319为3590mm左右),为了保证喷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我们采用方形的平台和刚性稳定性比较好的材料制作一级平台,也可以称为设备底座部分。此平台分上下两层,上部主要用来承载设备和设备的推送机构7,并安装电脑控制平台和架设一部分线缆导链,便于设备在工作状态时操作使用上的便利。下部由于高度较高,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我们将一部分固定设备,如设备的一些电子附件如电机、ups不间断电源等,工作中的一些附加设备和工具的存放等就有了充足的空间。同时在下部内部加装平台梯架,便于不用借助外部梯架上下平台。平台底部通过安装六个承载静音型万向脚轮6来实现平台的移动。当整个平台移动到位后,通过十个承载丝杠进行高度的调整和平台的稳定固定。高度调整的最后确定是通过安装在一级平台上水平仪来实现的。

基座2,其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基座2由弧形靠板3和连接杆构成箱体结构,所述弧形靠板3与待喷印物品弧形表面基本定位,在设备底座1一级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再安装一个设备安装基座2。主要目的是将厂家已经研发好的设备安装在我们的基座2上。同时此基座2可以通过弧形靠板3实现与飞机的基本定位。我们采用20mm的钢板,根据厂家提供的设备数据、飞机弧面半径等,在预留安装孔位后,加工成我们需要的支撑板,再通过连接杆使安装基座形成一个箱体,以保证基座的稳定性。为了实现基座与飞机弧面的定位,我们还将基座安装一个左右角度微调整机构,当移动到飞机表面时,若因设备和喷涂区域的平行位置差异导致不能与飞机表面完全贴合时,通过角度微调机构在一定的度数范围内使设备绕定轴进行旋转以改变与飞机表面的位置,达到与飞机表面的完全贴合。

两条弧形导轨5,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2的两端,喷印设备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5上,所述弧形导轨5的弧度与待喷印物品的弧形表面相匹配,使得喷印设备垂直于待喷印物品表面进行喷印,在所述弧形导轨5上,所述喷印设备连同横梁4一起运动,在所述弧形导轨5上均设置有同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共同控制横梁4运动,由于滑轨精度要求较高,而飞机机身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本来就有一定的误差,再经过长久飞行、表面喷涂又加大了这种误差,故弧面参数的取得,是通过手册查询与实地测量的结合的方式,以最大程度确保滑轨与机身工作面的匹配性;在弧形导轨5的选择上,为实现高精度圆弧运动,设备使用了thk厂家生产的具有丰富实际业绩的4方向等负荷型lm滚动导轨hsr型滑轨,该滑轨的钢球沿lm轨道和lm滑块上经过精密研磨加工的4列滚动面进行滚动,通过组装在lm滑块上的端盖板使钢球列循环运动,该型滑轨与采用滑动导向装置、滚针凸轮导向器的圆弧运动相比,r型圆弧滚动导轨可以获得无间隙的高精度运动,且可以实现旋转轴承不可能实现的5m以上的圆弧运动。通过引入该滑轨,为喷印的运动控制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在两条弧形导轨上分别粘贴两条精度为1微米的光栅尺。有了高精度的弧形导轨,可以确保喷印设备运行位移的精准性,但还需要运行的命令的依据,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光栅尺,为确保精确性,设备采用了误差极小的金属光栅,在横向上,采用两个光栅信号共同确定一个点的方式,在两条弧形导轨上安装两台同步伺服电机,共同控制横梁运动。在先期试验中,只使用了一台伺服电机和一条光栅尺,由于横梁受力和质量分布不均匀,不稳定,在运行精准度控制上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落位不准的状况。为此,我们又在另一条轨道上加装了一台同步电机(同时加装金属光栅尺),两台电机在两条轨道上共同控制横梁的轨道运动,圆弧运动的更加,由于弧形导轨精度要求较高,而飞机机身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本来就有一定的误差,再经过长久飞行、表面喷涂又加大了这种误差,故弧面参数的取得是通过手册查询与实地测量的结合的方式,以最大程度确保滑轨与机身工作面的匹配性;滑轨的制作采取根据数据制作模具,然后根据模具制作滑轨的方式;光栅尺采用自行粘贴的方式。

推送机构7,其设置在所述底座1与基座2之间,其由水平的固定轨道构成,所述基座2设置在所述轨道上,通过丝杆推动所述喷印设备缓慢贴近待喷印物品,设备的安装基座与平台的连接不是固定的,是可以进行移动的。移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整个平台移动到飞机表面可能产生的碰撞风险。为此我们的一级平台靠近飞机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由于喷印设备与飞机表面的距离要求非常近,因而,有必要再将喷印设备推送到飞机表面形成虚接的状态。达到既不给飞机表面施加力量,也使设备弧形定位面与飞机表面较好贴合。这样就需要特别制作一种推送装置,使整个设备比较稳定,均匀、慢慢地移向飞机表面。我们采用的将基座2固定在平行的四道固定滑轨上,通过丝杠推动慢慢靠近飞机。

所述基座2上设置一个左右角度微调整机构,通过所述微调整机构在一定的度数范围内使所述喷印设备绕定轴进行旋转以改变与待喷印产品表面的位置,以达到与待喷印产品表面的完全贴合。

喷印设备和传送带动力电机由伺服驱动器分别控制。伺服电机是基于两相电的双向感应电机,满足该喷印机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该电机采用小直径,高阻抗转子。交流电机直径小可以减小电机运转、停止和逆转的惯性,高阻抗可实现加速度线性化便于准确控制。喷印设备的动力传送系统,x轴方向依靠韧性和强度都较好地进口尼龙皮带。弧形轨道方向上,由于喷印机头是连同横梁一起运动,整体质量较大,容易带来控制精度上的缺陷,为弥补这一缺陷,设备在纵向皮带上安装两个气动张紧装置,依靠韧性较足的稳定气压,控制皮带的张紧程度。由于工作面弧度不一样,而为了保证喷印设备能够在更大范围弧度上都能喷印高质量的图片,必须要调整喷印设备底板与喷印材料的间隙。针对这一特殊喷印模式,需要有专门的装置根据介质的不同弧度进行调整。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喷印的高度为默认的1mm至7mm。

光栅尺固定在弧形导轨梁上带有光栅格的塑料条。光栅解码器负责读取光栅尺的信号并转化为电压脉冲发送到喷印控制板控制喷嘴点火。设备使用两种类型的光栅尺,在水平横梁上,使用了稳定性好的玻璃光栅,在弧形导轨上使用了强度高的曲面金属光栅。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