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印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835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印银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印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印银的工序,一般采用手工,单件印银,放一件印一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劳累枯燥,操作人员一班一般可以印银5000面左右。

虽然现在也有相应的印银设备,但这些设备只能对产品的一面进行印银,当产品两面都需要进行印银时,需要人工将产品反转,再经过设备进行印银一次,这样,不但工序繁琐,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生产。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双面印银的设备成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印银机,用于解决目前印银机,大多只能进行单面印刷,造成加工产品的范围过于单一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印银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丝网印刷机构、第一加热烘干机构、第二丝网印刷机构以及第二加热烘干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的进料端设置有震动盘;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装置。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电机、传送带以及滚轮;

所述滚轮套装在所述传送带的两端;

所述滚轮与所述电机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震动盘包括料斗和送料转盘;所述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连接有送料口;

所述送料口通过所述送料转盘与所述传送带进行连接;

所述送料转盘用于将送料口出来的物料输送到所述传送带上。

可选地,所述电机还连接有数控装置;所述数控装置用于控制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烘干机构与所述第二加热烘干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加热烘干机构包括加热装置和导热盘;

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导热盘进行连接;

所述导热盘用于烘干印刷后的物料。

可选地,所述导热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多个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传送带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丝网印刷机构与所述第二丝网印刷机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传送带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出料装置为滑槽。

可选地,所述数控装置还连接有操控面板;

所述操控面板设置于机架的一侧。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印银机包括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丝网印刷机构、第一加热烘干机构、第二丝网印刷机构以及第二加热烘干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进料端设置有震动盘;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双面印刷机构在送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丝网印刷机构、第二丝网印刷机构、第一加热烘干机构以及第二加热烘干机构,可以对产品进行正面反面印银,整个过程自动化,无需人工介入,工作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面印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面印银机中的加热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送料机构1;第一丝网印刷机构2;第一加热烘干机构3;第二丝网印刷机构4;第二加热烘干机构5;出料装置6;震动盘7;送料口8;送料转盘9;加热装置10;导热盘11;凸出部12;传送带13;控制面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印银机,用于解决目前印银机,大多只能进行单面印刷,造成加工产品的范围过于单一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面印银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机架;该机架上安装有送料机构1;该送料机构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丝网印刷机构2、第一加热烘干机构3、第二丝网印刷机构4以及第二加热烘干机构5;

其中第一丝网印刷机构2主要用于对产品的正面进行印刷;第一加热烘干机构3主要用于对印刷后的产品进行加热烘干以及将产品反转;第二丝网印刷机构4主要用于对产品的反面进行印刷,第二加热烘干机构5主要用于对印刷完反面的产品进行加热烘干;

该送料机构1的进料端设置有震动盘7,该震动盘7主要用于将产品送到送料机构1上;该送料机构1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装置6;

上述是对本实施例中的双面印银机的主要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在送料机构1上设置有第一丝网印刷机构2、第二丝网印刷机构4、第一加热烘干机构3以及第二加热烘干机构5,可以对产品进行正面反面印银,整个过程自动化,无需人工介入,工作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送料机构包括电机、传送带以及滚轮;

传送带13的两端套装有上述的滚轮,该滚轮与电机进行连接,所述电机主要用于驱动上述的滚轮带动传送带13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机与控制整部设备的数控装置进行连接,该数控装置通过控制电机进而可以控制传送带13的传送速度。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震动盘7包括料斗和送料转盘9;

该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送料轨道;该轨道连接有送料口8;所述送料轨道连接有送料口8;

该送料口8通过送料转盘9与上述的传送带13进行衔接;

送料转盘9用于将送料口8出来的物料输送到所述传送带13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震动盘7主要作用在于将物料运输到传送带13上;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于震动盘7这种结构的上料机构,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上料功能的机构。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加热烘干机构3以及第二热烘干机构5的结构相同;

第一加热烘干机构3包括加热装置10和导热盘11;

加热装置10与该导热盘11进行连接;

导热盘11主要用于烘干印刷后的物料;

其中,在该导热盘11的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凸出部12;

该凸出部12主要与上述的传送带13相连接以及对物料进行翻面。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丝网印刷机构2与第二丝网印刷机构4的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6为滑槽。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数控装置还连接有操控面板14;

所述操控面板中可以设置电机的运行速率等功能,该操控面板14设置于机架的一侧。

上述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面印银机的的主要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下面将以一应用方法对本双面印银机进行进一步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印银机的应用例包括:

该双面印银机的主要工作原理:

震动盘将半成品导出到送料机构的传送带上,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半成品移送到第一丝网印刷机构进行正面的印刷,在完成正面印刷的工序后,半产品在传送带的带动下移动到第一加热烘干机构,对正面进行后干,第一加热烘干机构同时也会对半产品进行反转,之后,半成品移动到第二丝网印刷机构上进行反面的印刷,反面印刷完后,半成品移送到第二加热烘干机构,对反面进行烘干,烘干后,双面印银工序完成,产品从出料装置出料。本实施例中的双面印刷机构在送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丝网印刷机构、第二丝网印刷机构、第一加热烘干机构以及第二加热烘干机构,可以对产品进行正面反面印银,整个过程自动化,无需人工介入,工作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面印银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