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405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喷码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非接触式喷码机喷头的保养维护清洗都是手工清洗,且要么不具备开关机喷头自动清洗功能,要么自动清洗功能存在如下问题,1),自动清洗均只限于喷头内管路清洗,不具有对喷头工作区域的零部件(如喷嘴,充电极,偏转板)及喷头表面进行自动清洗的功能,需要通过手工方法进行定期维护,工作效率低,而喷头工作区域为油墨外露区域,容易污染;2)对喷嘴的清洗目前仅限于将清洗剂沿管路从内部引至喷腔,只能是单向的封闭的从喷嘴内边往外喷射,当喷嘴出口端出现堵塞时,往往因喷嘴内密封有少量空气,清洗溶剂不能到达堵塞点,无法对干涸的油墨溶解,大大降低了清洗效果,当堵塞严重时通常需要启动喷码机喷嘴清洗程序同时用手工方法在喷嘴外表面施加清洗溶剂来实施;3)以上两个过程中的手工清洗必须打开喷头盖,是敞开的,手工清洗施加压力小,无法雾化,需要清洗剂量较大且不稳定,挥发严重,对环境污染,操作者需要特别劳保防护,不够安全,产生的废液亦不能回收,亦不符合环保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配合喷码机的程序控制,能够对喷码机的喷嘴实现自动的由外向内的清洗并对喷头表面实现自动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包括喷头座和设置于喷头座上的喷嘴,所述喷嘴外接有油墨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设置在喷头座上的喷头清洗装置,所述喷头清洗装置包括溶剂源、负压源、第一清洗管路、第二清洗管路、第一清洗喷嘴,所述溶剂源和第一清洗喷嘴通过第一清洗管路连接,所述负压源和所述喷嘴的内部通过第二清洗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清洗喷嘴至少设置有一个,且其所喷出的溶剂能够到达所述喷嘴表面;所述第一清洗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溶剂通过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清洗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第二控制阀。

优选地,它还包括充电极和偏转电极,经所述喷嘴喷出的油墨依次通过充电极和偏转电极;所述喷头清洗装置还包括所喷溶剂能够到达偏转电极表面的第二清洗喷嘴,所述第二清洗喷嘴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清洗喷嘴通过第三清洗管路与所述溶剂源连接,所述第三清洗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溶剂通过的第三控制阀。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个喷腔,所述喷嘴与所述喷腔相连通,所述喷腔的一端通过第四清洗管路与所述溶剂源相连通,所述第二清洗管路与所述喷腔相连通,所述第四清洗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溶剂通过的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清洗管路、喷腔、第二清洗管路共同构成一个内清洗管路通道。

优选地,它还包括废液回收装置,所述废液回收装置包括正压源、空气管接口、若干收集口;所述正压源通过正压气体管路与空气管接口相连通,所述正压气体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正压的第五控制阀,所述空气管接口设置于喷头座上;所述收集口设置于所述喷头座内且用于收集喷头座内的废液,收集口通过相对应的回收管路与所述负压源相连通,所述回收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控制阀。

优选地,它还包括有一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偏转电极后带电不足和/或不带电的墨滴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通过第二回收管路与所述负压源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第七控制阀。

优选地,它还包括有一圆筒形的喷头盖,所述喷头座套接于所述喷头盖内;所述喷头座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由偏转电极射来的墨滴的出墨孔,所述喷头盖的底面设置有与出墨孔相对应的长条喷孔以及通过转动喷头盖位置以密封出墨孔的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第一清洗喷嘴和第二清洗喷嘴的喷孔直径为0.3~0.5mm,且所述溶剂源与所述第一清洗喷嘴之间、溶剂源与所述第二清洗喷嘴之间设置有正压溶剂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溶剂源、负压源、第一清洗喷嘴、第一清洗管路、第二清洗管路,使得通过第一清洗喷嘴喷出的溶剂喷在喷嘴表面,且负压源造成喷嘴内部负压,使得喷嘴表面的溶剂从外部进入内部,溶解堵塞在喷嘴口的油墨。且通过喷码机上的控制器对相应控制阀的控制,实现自动清洗,效率高。

通过设置第二清洗喷嘴,能够对充电极和偏转电极等易受污染的工作区域进行清洗,且第一清洗喷嘴和第二清洗喷嘴的喷孔直径设置为0.3~0.5mm,喷出的溶剂在密闭的喷头盖内形成液雾,弥散在喷头内,将喷头表面和喷头内盖表面清洗干净。

通过设置在喷腔上设置第二清洗管路和第四清洗管路,使得溶剂可以通过第四清洗管路、喷腔、喷嘴喷出,进行从内到外的清洗;通过控制第二清洗管路的第二控制阀,造成负压,使得溶剂对第四清洗管路、喷腔、第二清洗管路进行内部的清洗。

通过设置废液回收装置,清洗形成的废液流入所述收集口;正压源的正压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管接口进入喷头内,将清洗完残留于喷头的溶剂或废液吹干或吹入收集口中,喷码机通过控制第六控制阀,使得收集口内的废液通过回收管路排出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喷头座,11-出墨孔,12-喷嘴,13-油墨源,14-充电极,15-偏转电极,16-溶剂源,17-负压源,18-喷腔,19-回收槽,20-第一清洗管路,201-第一控制阀,202-第一清洗喷嘴,21-第二清洗管路,211-第二控制阀,22-第三清洗管路,221-第三控制阀,222-第二清洗喷嘴,23-第四清洗管路,231-第四控制阀,30-正压气体管路,301-第五控制阀,31-第一回收管路,311-第六控制阀,32-第二回收管路,321-第七控制阀,33-第三回收管路,331-第八控制阀,41-正压源,42-空气管接口,(43,431,432,433)-收集口,44-喷头盖,45-长条喷孔,46-密封垫,47-正压溶剂泵,48-正压油墨泵,49-第八控制阀,50-环形密封圈,(51,52)-拇指螺钉,53-喷头内盖,54-喷头座后腔,55-第一螺丝孔,56-第二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所述喷码机包括至少一个喷头及安装于所述喷码机主体机箱内的溶剂箱16,油墨箱13,正压溶剂泵47,正压油墨泵48。其中,正压溶剂泵47的作用是为需要溶剂的管道提供动力以输送溶剂。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包括喷头座10和设置于喷头座10上的喷嘴12,所述喷嘴12外接有油墨源,该喷头还包括有设置在喷头座10上的喷头清洗装置,喷头清洗装置包括溶剂源、负压源、第一清洗管路20、第二清洗管路21、第一清洗喷嘴202,溶剂源和第一清洗喷嘴202通过第一清洗管路20连接,负压源和喷嘴12的内部通过第二清洗管路21连接,第一清洗喷嘴202至少设置有一个,且其所喷出的溶剂能够到达喷嘴12表面,该第一清洗喷嘴202的喷孔可以面向喷嘴12;第一清洗管路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溶剂通过的第一控制阀201,第二清洗管路2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第二控制阀211。溶剂源从喷码机中的溶剂箱16引入,油墨源从喷码机中的油墨箱13引入。所述第一控制阀201和第二控制阀211均由喷头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该喷头还包括喷腔18、充电极14和偏转电极15,喷腔18内装有压电晶体,偏转电极15由喷码机提供高压电源产生电场。经喷嘴12喷出的油墨依次通过充电极14和偏转电极15;喷头清洗装置还包括所喷溶剂能够到达充电极14和/或偏转电极15表面的第二清洗喷嘴222,第二清洗喷嘴222通过第三清洗管路22与溶剂源连接,第三清洗管路2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溶剂通过的第三控制阀221。第二清洗喷嘴222的喷孔面向充电极14或偏转电极15,也可以通过设置反射板,将第二清洗喷嘴222的喷孔喷出的溶剂通过反射板的反射喷到充电极14与偏转电极15。第三控制阀221由喷头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第一清洗喷嘴202和第二清洗喷嘴222的喷孔直径为0.3~0.5mm,所喷出的溶剂形成液雾,使得溶剂不仅能够喷向喷嘴12、充电极14、偏转电极15,也可以充满喷头,对整个喷头进行清洗。

喷嘴12与喷腔18相连通,喷腔18的一端通过第四清洗管路23与溶剂源相连通,第二清洗管路21与喷腔18相连通,第四清洗管路2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溶剂通过的第四控制阀231,第四清洗管路23、喷腔18、第二清洗管路21共同构成一个内清洗管路通道。第四控制阀231由喷头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优选地,该喷头还包括废液回收装置,该废液回收装置包括正压源41、空气管接口42、若干收集口,所述废液为溶解了油墨的溶剂废液;正压源41通过正压气体管路30与空气管接口42相连通,正压气体管路3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正压的第五控制阀301,空气管接口42设置于喷头座10上;收集口设置于净空区域内且用于收集喷头座内的溶剂废液,该净空区域是指由喷头座10与喷头盖44构成空腔,该空腔为内含有喷嘴12、充电极14、偏转电极15等的空间。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收集口(43、431、432、433),其中,收集口(432、433)通过第一回收管路31与负压源相连通,第一回收管路3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第六控制阀311,收集口(432、433)设置在净空区域的底部,该底部为靠近喷腔的一侧;收集口(43、431)上设置有第三回收管路33,第三回收管路3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第八控制阀331,收集口(43、431)设置在净空区域的顶部,该顶部为靠近出墨孔的一侧。第五控制阀301由喷码机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第六控制阀和第八控制阀受喷码机内的控制器控制,交替工作,以适应喷头正立或者倒立时回收之需要。

该喷头还包括有一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偏转电极15后带电不足或没有带电的墨滴的回收槽19,回收槽19通过第二回收管路32与负压源17连通,第二回收管路3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的第七控制阀321。第七控制阀321由喷头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该喷头的喷头座10套接于所述喷头盖44内;喷头座10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由偏转电极15射来的油墨的出墨孔11,喷头盖44的底面设置有长条喷孔45和密封垫46。正常工作时,长条喷孔45和出墨孔11位置对齐时,油墨喷出喷头;当转动喷头盖44,密封垫46与出墨孔11重叠时,密封垫46遮盖住出墨孔11,同时借助喷头盖44上设置的环形密封圈50,使得喷头盖44和喷头座10的净空区域密封,通过喷码机上的控制器的控制,使得喷码机的喷头进入自动清洗模式。在喷头盖44上设置有两个拇指螺钉(51,52),分别与喷头座10上的第一螺纹孔55、第二螺纹孔56相配合,用来协助喷码机识别喷头盖44的安装状态。正常工作时,当拇指螺钉51与第一螺纹孔55相连,拇指螺钉52与第二螺纹孔56相连;转动喷头盖44使得密封垫46遮盖住出墨孔11,拇指螺钉51与第二螺纹孔相连,拇指螺钉52与第一螺纹孔相连,此时拇指螺钉51与第二螺纹孔上设置的感应装置发射信号,使得喷头机上的控制装置控制喷头进入喷头清洗模式,防止清洗误操作。

优选地,该喷码机的负压源17与油墨箱13相连通,可以将回收槽19中的油墨回收入油墨箱13,继续使用。同时,也可以将收集口收集的废液回收回收入油墨箱13中,继续使用。

喷头内盖53通过螺钉与喷头座10联接,将喷头座后腔54密封,保证喷头正常工作或清洗时,喷头内的零件,管路及电线免受清洗溶剂及废液侵害。

喷码机正常工作时,油墨箱13中的油墨通过正压油墨泵48加压经由管路进入喷腔18,并从喷嘴12喷出,压电晶体由喷码机进行控制,能使从喷嘴12喷出的墨流正好在充电极14的槽中间断裂成墨滴,同时充电极14在喷码机控制下能根据需要给墨滴充上适当的电量,带电的墨滴经过由偏转电极15产生的高压电场,会发生偏转,从出墨孔11及长条喷孔45喷出,在底纸上形成所需的字符或图案,未经充电或充电很少的墨滴则不偏转,由回收槽19回收,经第二回收管路32排出。该回收至喷码机油墨箱13,重复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喷码机启动或停机过程中,通过喷码机的控制,设定适当时机,正压溶剂泵47能将微量溶剂通过第一控制阀201、第一清洗管路20,第一清洗喷嘴202喷射到喷嘴12的出口表面,将喷嘴12的表面干涸的油墨溶解清洗,同时喷嘴12内部经由第二清洗管路21,通过喷码机控制第二控制阀211控制联通负压源17,喷嘴12上的溶剂被吸入喷嘴12内部,实现对喷嘴12进行从外往内的冲洗。在此过程中喷头盖44正装,长条喷孔45与出墨孔11对齐。这种溶解与从外往内的冲洗通过所述喷码机控制,一般是间歇短暂的,剂量很小,不会从长条喷孔45中溢出。

本实施例中,当遇到喷头污染,喷嘴12堵塞等故障需要清洗时或者对喷头进行定期维护或维修过程时,喷头盖44反装,喷头盖44通过密封垫46、环形密封圈50与喷头座10密封。

一方面,正压溶剂泵47能将溶剂通过第一控制阀201、第一清洗管路20后,从第一清洗喷嘴202喷射到喷嘴12的出口表面,将喷嘴12的表面干涸的油墨溶解清洗,同时喷腔18经由第二清洗管路21,通过喷码机对第二控制阀211的控制连通负压源17,上述溶剂被吸入喷嘴12,实现对喷嘴12进行从外往内的冲洗,同时飞溅的溶剂能喷到充电极上,完成对四周的冲洗,这种溶解与冲洗可以是间歇式的,亦可是连续式的;

另一方面,溶剂能通过第三清洗管路22后从第二清洗喷嘴222喷射到偏转极15并溅射四周,实现对最易受污染的充电极14,偏转电极15、回收槽19等工作区域及四周进行冲洗,由于第一和第二清洗喷嘴的喷孔很小,喷射出的溶剂会在密闭的喷头盖44内形成液雾,弥散在喷头内,将喷头表面及喷头盖内表面清洗干净。清洗形成的废液通过喷码机内负压源17的作用及相应控制阀的控制,由收集口(432、433)或收集口(43,431)进行收集,回收至喷码机进行再使用。收集口(432、433)与收集口(43,431)分布于喷头净空区域的两端,通过交替工作,可适应喷头处于直放,倒立或平放等各种状态下的清洗。

上述清洗工作过程完成后,正压空气可由喷码机通过第五控制阀301、空气管接口42引入喷头,将清洗后残留于喷头内的清洗剂吹干或吹走,经由第三回收管路回收、第一回收管路回收。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也可以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清洗:

(1)喷码机通过控制所述正压溶剂泵和第一控制阀,使得溶剂通过第一清洗管路到达第一清洗喷嘴,并喷到所述喷嘴表面上,喷出的溶液形成液雾,将喷嘴的油墨清洗,同时飞溅的溶剂喷到充电极及四周,进行冲洗;

(2)喷码机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使得与所述第二清洗管路相连的喷嘴内部为负压,喷嘴表面的溶剂通过喷嘴表面进入喷嘴内部,溶解堵塞在喷嘴内部的油墨,实现喷嘴从外往内的冲洗;

(3)喷码机通过控制所述正压溶剂泵和第四控制阀,使得溶剂通过第四清洗管路进入喷腔,并通过喷嘴喷出,完成对喷嘴由内往外的冲洗;随后,喷码机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使得溶剂通过负压对第四清洗管路、喷腔、第二清洗管路,进行冲洗;

(4)喷码机通过控制所述正压溶剂泵和第三控制阀,使得溶剂通过第三清洗管路到达第二清洗喷嘴,并喷射到偏转电极,喷出的溶液形成液雾,进行冲洗,同时飞溅的溶剂对其四周均进行清洗;

(5)清洗形成的废液流入所述收集口;同时当上述步骤的清洗完成后,喷码机通过控制所述第五控制阀,使得所述正压源的正压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管接口进入喷头内,将清洗完残留于喷头的溶剂或废液吹干或吹入收集口中;

(6)喷码机通过控制回收管路上的控制阀,回收管路产生负压,使得收集口内的废液通过回收管路排出回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