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墨水飞溅接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78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防止墨水飞溅接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机用防溅接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喷绘机大多采用喷墨打印,当喷头间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由于残留在喷头的余墨凝固和灰尘的进入,会造成喷头堵塞,此时,需要对喷头进行清洗。现有技术在喷头喷墨清洗时,直接将余墨喷射至接墨盒中,然后通过接墨盒底部的排墨孔将余墨排至废墨回收墨盒内,但在余墨喷射至接墨盒时会产生余墨飞溅的问题,四处飞溅的余墨有时会飞溅至需要打印的工件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鉴于此,发明一种具有防溅功能的接墨装置成为必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余墨喷射至接墨盒时会产生余墨飞溅的问题,四处飞溅的余墨有时会飞溅至需要打印的工件上及机器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打印机用防溅接墨装置。

本实用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墨水飞溅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墨盒、防溅板、两组对称布置的连杆机构和接墨盒门,所述接墨盒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接墨盒的前方设有开口,所述接墨盒门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接墨盒上,所述连杆机构均包括推拉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一端铰接于接墨盒中部凹陷的内壁上,第一连杆第二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上,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接墨盒中部凹陷的内壁上,推拉连杆第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处,推拉连杆第二端铰接在接墨盒门上,所述防溅板的下表面与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上表面抵接,所述防溅板的位置处于接墨盒中部的凹陷内。所述连杆机构对称设置在接墨盒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对应端与接墨盒铰接,协同配合完成防溅板上升或下降过程。所述接墨盒底板上设置有排墨孔,排墨孔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成一个或多个。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通过防溅板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打印机喷头清洗时余墨飞溅问题,改善了作业环境,此外,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运用,操作便捷,不需要反复拆装防溅板,即可实现防溅板的上升或下降过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接墨盒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排墨孔。

作为优选,所述防溅板上排布有滴墨孔阵列,所述所有滴墨孔的面积之和至少大于所述防溅板的面积的70%。

作为优选,所述防溅板与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拉连杆的中部向内延伸整体呈S形。

本实用的实质性效果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通过防溅板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打印机喷头清洗时余墨飞溅问题,改善了作业环境,此外,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运用,操作便捷,不需要反复拆装防溅板,即可实现防溅板的上升或下降过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墨盒,2、防溅板,3、连杆机构,4、接墨盒门,其中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4、推拉连杆,K1、排墨孔,K2、滴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一种防止墨水飞溅接墨装置(参见附图1至4),包括接墨盒1、防溅板2、两组对称布置的连杆机构3和接墨盒门4,所述接墨盒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接墨盒的前方设有开口,所述接墨盒门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接墨盒上,所述连杆机构均包括推拉连杆3-4、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 和第三连杆3-3;所述第一连杆第一端铰接于接墨盒中部凹陷的内壁上,第一连杆第二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上,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接墨盒中部凹陷的内壁上,推拉连杆第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处,推拉连杆第二端铰接在接墨盒门上,所述防溅板的下表面与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上表面抵接,所述防溅板的位置处于接墨盒中部的凹陷内。所述接墨盒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排墨孔K1。所述防溅板上排布有滴墨孔K2阵列,所述所有滴墨孔的面积之和至少大于所述防溅板的面积的70%。所述防溅板与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推拉连杆的中部向内延伸整体呈S形。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当打印喷头需要清洗时,操作人员合闭接墨盒门,从而推动与接墨盒门连接的推拉连杆绕铰链转动产生推力,带动与其连接的平面四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相对接墨盒底板上升,继而带动设置在第二连杆上的防溅板上升至打印喷头下方,此时,启动设备电源对打印喷头进行喷墨清洗;当喷墨结束后,需要对喷头上的余墨进行擦拭,此时,操作人员开启接墨盒门,从而拉动与接墨盒门连接的推拉连杆绕铰链转动产生拉力,如此在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协同作用下带动防溅板下降至对应高度,此后,作业人员可以对清洗后的喷头进行擦拭干净。

本实施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通过防溅板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打印机喷头清洗时余墨飞溅问题,改善了作业环境,此外,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运用,操作便捷,不需要反复拆装防溅板,即可实现防溅板的上升或下降过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