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996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



背景技术:

烫金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箔烫印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过程。电化铝烫印的图文呈现出强烈的金属光泽,色彩鲜艳夺目、永不褪色。尤其是金银电化铝,以其富丽堂皇、精致高雅的装潢点缀了印刷品表面,增强了印品的艺术性,起到了突出主题的宣传效果;其光亮程度大大超过了印金和印银,使产品具有高档的感觉和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由于电化铝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起到了保护印品的作用,所以烫金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档、精美的包装装潢商标、挂历和书刊封面等印刷品上;其次,电化铝烫印范围非常广泛,从一般书籍封面、商标图案、宣传广告、塑料制品到日用百货,从纸张到皮革、棉布等;再则,烫金是一种干式加工方法,工件烫金后可立即包装、运输。所以,烫金技术被广泛地采用,烫印的适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然而现有的烫金机在走箔的时候,其收放都是单独进行的,走箔机构结构复杂,在走箔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化铝箔带缠绕,从而导致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给烫金机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端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板,且两个支板之间套设有电化铝箔转筒,所述电化铝箔转筒通过电化铝箔带与传送滚筒连接,且传送滚筒通过转轴与控制箱转动连接,且控制箱对称固定在底座的两侧,所述传送滚筒通过电化铝箔带与压箔机构内侧设置的碾压滚轴上,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传送带,且底座的前端焊接有出箔机构,所述出箔机构的内部上下对称设有上压辊和下压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化铝箔转筒离底座的高度大于传送滚筒离底座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碾压滚轴与传送带之间的缝隙内紧密贴合有电化铝箔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箔机构和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焊接有四个防滑垫脚,且底座的上表面两侧设有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均通过转轴与出箔机构内设置的电机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该烫金机走箔装置,首先,其为一体式的设置,放箔部分和收箔部分整合设置在底座上,通过传送滚筒和碾压滚轴的转动,带动电化铝箔带运动,从而实现走箔操作,而整个压箔机构又是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这样在实际烫金操作的时候,便避免了只能在单一位置进行印刷操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材料浪费,而且传送滚筒的设计,又能够在走箔的过程中,对电化铝箔带进行压直操作,以避免电化铝箔带卷在走箔装置上,造成浪费,最终由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作用将印刷完成的电化铝箔带拉出,相对于传统的走箔装置而言,该烫金机走箔装置走箔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其一体化的操作,使得材料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的压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的出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传送滚筒、3-电化铝箔转筒、4-支板、5-电化铝箔带、6-控制箱、7-压箔机构、8-传送带、9-出箔机构、10-碾压滚轴、11-上压辊、12-下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烫金机走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后端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板4,且两个支板4之间套设有电化铝箔转筒3,电化铝箔转筒3通过电化铝箔带5与传送滚筒2连接,且传送滚筒2通过转轴与控制箱6转动连接,且控制箱6对称固定在底座1的两侧,传送滚筒2通过电化铝箔带5与压箔机构7内侧设置的碾压滚轴10上,底座1的顶部设有传送带8,且底座1的前端焊接有出箔机构9,出箔机构9的内部上下对称设有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电化铝箔转筒3离底座1的高度大于传送滚筒2离底座1的高度,碾压滚轴10与传送带8之间的缝隙内紧密贴合有电化铝箔带5,压箔机构7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底座1的底部均匀焊接有四个防滑垫脚,且底座1的上表面两侧设有滑槽,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均通过转轴与出箔机构9内设置的电机转动连接。

电化铝箔转筒3、传送滚筒2和碾压滚轴10之间通过电化铝箔带5相连接,电化铝箔带5缠绕在电化铝箔转筒3上,通过电机带动传送滚筒2和碾压滚轴10的转动拉动电化铝箔带5运动,从而实现烫金机的走箔操作,将电化铝箔压制在待加工物体表面。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烫金机通电,然后将电化铝箔带5缠绕在电化铝箔转筒3上,再将电化铝箔带5的另一端拉出置于传送滚筒2的下端,电化铝箔带5的端线处压入到碾压滚轴10下,从而通过传送滚筒2将电化铝箔带5压直,并通过压箔机构7内的碾压滚轴10将电化铝箔带5上的电化铝箔粉或者图案压制到待加工物体上,再通过出箔机构9内的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的转动,将电化铝箔带5在传送带8的作用下,将其拉出,从而完成烫金机的走箔操作过程,以继续后面的烫金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