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票据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996发布日期:2018-06-15 22:0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防水票据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票据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票据打印机为外形美观以及使用更为方便,在票据打印机的端面设置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按键;并且将出纸口也设置在打印机顶部的端面上,采用以上结构,导致打印机的顶部端面上出现多条缝隙,当打印机应用在厨房内,极容易出现用水喷淋打印机顶部端面的情况,从而水分极容易进入打印机内部,损坏内部零件,缩短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水的防水票据打印机。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票据打印机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上设置有纸仓与胶辊安装架,纸仓用于放置打印纸,胶辊安装架上设置有胶辊;

盖体,盖体铰接内壳体,盖体朝向胶辊的一侧设置有开盖机构与热敏片架,热敏片架上设置有热敏片,热敏片与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盖体的自由端朝向壳体弯曲设置,盖体的自由端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出纸口,走纸通道与出纸口连通;开盖机构设置在盖体的自由端上,开盖机构包括开盖键、联动块以及连接块,开盖键包括操作部与连接部,连接部连接联动块,联动块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钩合部,连接块靠近钩合部的一侧设置有销柱,销柱设置在钩合部内,连接部连接热敏片架;

切纸机构,切纸机构设置在胶辊架靠近外壳体的一端,切纸机构包括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连接第一切刀的第一驱动机构,走纸通道设置在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第二切刀设置在热敏片架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切刀朝向走纸通道移动,第一切刀朝向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设有通槽,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连接第一电机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朝向第一切刀的一侧设有凸起块,凸起块贯穿通槽,第一切刀的切纸端从第一切刀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朝向中点倾斜设置;

外壳体朝向出纸口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内壳体凹陷的凹孔,凹孔内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按键,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光柱。

由此可见,盖体的自由端弯曲设置,使得盖体的自由端与外壳体形成的出纸口设置在打印机的侧面而非顶部端面,并且在朝向内壳体凹陷的凹孔内设置操作面板,减少打印机顶部端面上可能产生缝隙的设置,有效遮挡部分从打印机的顶部端面喷淋的水,尽可能减少从缝隙进入打印机内部的水,降低零部件受损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内壳体上还设有驱动胶辊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以及连接第二电机的第二齿轮,胶辊沿胶辊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可见,胶辊在转动的情况才能带动走纸通道内的打印纸朝向出纸口移动,电机、连接电机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实现了胶辊的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体内还设置有适配器,适配器设置在内壳体的下方。

可见,适配器设置在打印机内,使得打印机适配任意电源线,有效提高打印机的使用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票据打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票据打印机实施例开盖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票据打印机实施例中开盖机构与热敏片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票据打印机实施例中切刀机构在打印机上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票据打印机应用在厨房中,通过打印机的盖体的自由端朝向外壳体弯曲设置,使得盖体的自由端与外壳体之间的出纸口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而非设置在打印机顶部端面,并且打印机的操作面板设置在外侧壁朝向内壳体凹陷的凹孔内,也遮挡部分从顶部喷淋的水分,减少打印机顶部端面上可能产生缝隙的设置,有效遮挡部分从打印机的顶部端面喷淋的水,尽可能减少从缝隙进入打印机内部的水,降低零部件受损的可能性。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票据打印机包括壳体1、盖体2以及切纸机构。壳体1包括外壳体11与内壳体12,内壳体12设置在外壳体11内,内壳体12上设置有纸仓121与胶辊安装架122,纸仓121用于放置打印纸,胶辊安装架122上设置有胶辊123。

盖体2铰接内壳体12,盖体2朝向胶辊123的一侧设置有开盖机构3与热敏片架4,热敏片架4上设置有热敏片41,热敏片41与胶辊123之间形成走纸通道5;其中内壳体12上设有驱动胶辊123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以及连接第二电机的第二齿轮,胶辊123沿胶辊12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胶辊123在转动的情况才能带动走纸通道5内的打印纸移动,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胶辊123的转动。

盖体2的自由端21朝向壳体1弯曲设置,盖体2的自由端21与外壳体11之间形成出纸口20,走纸通道5与出纸口连通20。外壳体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内壳体12凹陷的凹孔110,凹孔110内设置有操作面板111,操作面板111上设置有操作按键112。盖体2的自由端21弯曲设置,使得盖体2的自由端21与外壳体11形成的出纸口20设置在打印机的侧面而非顶部端面,并且在朝向内壳体12凹陷的凹孔110内设置操作面板111,减少打印机顶部端面上可能产生缝隙的设置,有效遮挡部分从打印机的顶部端面喷淋的水,尽可能减少从缝隙进入打印机内部的水,降低零部件受损的可能性。

外壳体1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光柱113,使得来单提醒错误报警指示更为明显。

外壳体11朝向出纸口20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4,红外传感器114的设置增加票据未取走检测与提醒功能。

开盖机构3设置在盖体2的自由端上,盖体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通槽37。参见图3,开盖机构3包括开盖键30、联动块33以及连接块34,开盖键30包括操作部31与连接部32,连接部32贯穿通槽37后连接部32连接设置在盖体2内的联动块34,联动块33远离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设置有钩合部34,连接块35靠近钩合部34的一侧设置有销柱36,销柱36设置在钩合部34内,连接部32连接热敏片架4。当用户作用于操作部31时,驱动开盖键30带动联动块33移动,从而带动通过钩合部34与销柱36配合连接的连接块35移动,由于连接块35连接热敏片架4,使得热敏片架4也移动,实现盖体2的开盖。

参见图4,切纸机构6设置在胶辊架122靠近外壳体11的一端,切纸机构6包括第一切刀61、第二切刀62以及连接第一切刀61的第一驱动机构,走纸通道5设置在第一切刀61与第二切刀62之间,第二切刀62设置在热敏片架4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切刀61朝向走纸通道5移动,第一切刀61朝向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设有通槽63,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64与连接第一电机64的第一齿轮65,第一齿轮65朝向第一切刀61的一侧设有凸起块66,凸起块66贯穿通槽63,第一电机64驱动第一齿轮65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齿轮65上的凸起块66配合连接的通槽63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切刀61的移动。第一切刀61的切纸端从第一切刀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朝向中点倾斜设置,该倾斜设置使得第一切刀61与第二切刀62不能完全切断打印纸,使得持续打印的打印纸不从打印机中掉落,避免造成工作的不便。

外壳体11内还设置有适配器,适配器设置在内壳体12的下方。适配器设置在打印机内,使得打印机适配任意电源线,有效提高打印机的使用便捷度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