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隐私涂改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250发布日期:2019-05-07 21:0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隐私涂改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改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隐私涂改章。



背景技术:

随着网购、快递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隐私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目前现有的快递单隐私乱码章,其采用滚筒式的章头,体积较大,而使得整体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同时携带的墨液需定期补给,不利于快递单隐私乱码章的长效使用;采用的“乱码”形式,需多次涂抹才能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隐私涂改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隐私涂改章,包括章帽、章身和章套,章身包括章头、章头套、制流盒和墨盒,章头套设于制流盒的前端,章头的一端穿过章头套并伸入制流盒内,章头的另一端置于章头套外;制流盒包括盒体、芯套和导流芯,盒体的后端设置有凹接口,凹接口中央设置有导流芯,导流芯上还套设有芯套;墨盒前端设置有凸接体,凸接体中央设置有芯口,制流盒通过导流芯穿于芯口内,以及凹接口与凸接体相互匹配扣合,将制流盒和墨盒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章帽为带内凹腔的盖帽结构,章帽套设于章身前端;章帽包括前章套和后章套,前章套和后章套分别套设于制流盒以及墨盒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章帽、前章套和后章套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凸纹,增加了用户手指与章帽、前章套、后章套之间的摩擦,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制流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凹口,章帽和后章套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口,章帽通过凹口和凸口相互匹配扣合于制流盒前端,后章套通过凹口和凸口相互匹配扣合于制流盒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后章套的末端设置有扣口,扣口上套设有扣链,便于随身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墨盒内置有墨液,墨液在导流芯的作用下导入制流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制流盒内设置有防止导流芯导入过多墨液的制流物,章头的后端与制流物接触,墨液通过制流物导入章头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章头为方形扁体结构,采用方形扁体的章头减少章头占用章的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章头的棱边为弧形棱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结构新颖简单,使用便捷性强,设置有墨盒,能实现章头自动取墨和随身携带使用,采用方形扁体的章头减少章头占用章的体积,体积小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隐私涂改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隐私涂改章章帽与章身和章套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携式隐私涂改章章身与前章套和后章套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便携式隐私涂改章章头套、制流盒、墨盒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章帽、2-前章套、3-后章套、4-扣口、5-扣链、6-章头、7-章头套、8-制流盒、9-墨盒、10-凸接体、11-芯口、12-凹接口、13-芯套、14-导流芯、15-凸口、16-凹口、17-凸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一种便携式隐私涂改章,请参阅附图1-附图4所示,包括章帽1、章身和章套,章身包括章头6、章头套7、制流盒8和墨盒9,章头套7设于制流盒8的前端,章头6的一端穿过章头套7并伸入制流盒8内,章头6的另一端置于章头套7外;制流盒8包括盒体、芯套13和导流芯14,盒体的后端设置有凹接口16,凹接口16中央设置有导流芯14,导流芯14上还套设有芯套13;墨盒9前端设置有凸接体10,凸接体10中央设置有芯口11,制流盒8通过导流芯14穿于芯口11内,以及凹接口12与凸接体10相互匹配扣合,将制流盒8和墨盒9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章帽1为带内凹腔的盖帽结构,章帽1套设于章身前端;章帽1包括前章套2和后章套3,前章套2和后章套3分别套设于制流盒8以及墨盒9外,章帽1、前章套2和后章套3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凸纹17,增大手指与章套、章帽1的摩擦,便于防滑。制流盒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凹口16,章帽1和后章套3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口15,章帽1通过凹口16和凸口15相互匹配扣合于制流盒8前端,后章套3通过凹口16和凸口15相互匹配扣合于制流盒8后端,所述章头套7的凹口16与章帽1的凸口15对应连接,便于章身和章帽1的连接和分离。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章套3的末端设置有扣口4,扣口4上套设有扣链5,便于随身携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制流盒8内设置有防止导流芯14导入过多墨液的制流物,章头6的后端与制流物接触,墨液通过制流物导入章头前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章头6为方形扁体结构,增大需涂改隐私处的接触横截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章套2置于制流盒8前端外,后章套3的凸口15与制流盒8的凹口16连接,墨盒9置于后章套3内,以实现章身置于章套内,后章套3与制流盒8的分离由后章套3的凸口15与制流盒8的凹口16分离完成,便于墨盒9内墨液用完时墨盒9的更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章头6连接着章头套7,章头套7连接制流盒8,章头6后端伸入制流盒8内,导流芯14经芯口11伸入墨盒9内,制流盒8的芯套13与墨盒9的芯口11连接,制流盒8的凹接口12与墨盒9的凸接体10连接,制流盒8和墨盒9连接,使得墨和章合二为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墨盒9内置有墨液,墨液在导流芯14的作用下导入制流盒8,制流盒8内置有防止导流芯14导入过多墨液的制流物,章头6后端通过与制流盒8内的制流物接触,使墨液导入章头6前端,制流物使得制流盒8内含有稳定的墨液又不使得导流芯14导入过多的墨液,同时使得章头6含有稳定墨液,提高章头6与需涂抹隐私处的持续接触和长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不使用时,章头套7的凹口16与章帽1的凸口15连接,扣口4和扣链5连接,导流芯14与墨盒9内墨液接触,把墨液导入制流盒8内,制流盒8内的制流物防止导流芯14导入过多墨液,使得制流盒8内有稳定的墨液,章头6后端通过伸入制流盒8内,使制流盒8内制流物中的墨液导入章头6前端,使章头6前端保持稳定的墨液;使用时,章头套7的凹口16和章帽1的凸口15分离,章头6与需涂抹的隐私处接触,章头6后端通过与制流盒8内制流物的接触,使墨液导至章头6前端,若制流盒8内制流物中墨液不足時,导流芯14通过与墨盒9内墨液的接触,把墨盒9内墨液导入制流盒8,使制流盒8内制流物中含有充足的墨液,使得章头6在使用时能够持续长效涂抹;墨液用完时,需更换墨盒9,换下没墨液的墨盒9时,后章套3的凸口15与制流盒8的凹口16分离,墨盒9的凸接体10与制流盒8的凹接口12分离,使芯套13和芯口11分离,导流芯14与墨盒9分离,换上新的含有墨液的墨盒9时,制流盒8的导流芯14经芯口11伸入新的墨盒9内,芯口11与芯套13连接,制流盒8的凹接口12与墨盒9的凸接体10连接,实现墨盒9与制流盒8的连接,墨盒9置于后章套3内,后章套3的凸口15与制流盒8的凹口16连接,使后章套3与章身连接,完成墨盒9的更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