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2620发布日期:2020-06-30 20: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根据打印数据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墨打印机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喷墨打印机例如具有喷墨头、和控制喷墨头的头控制器。喷墨头具有喷出油墨用的致动器、和根据头控制器的控制来驱动致动器的驱动器ic。驱动器ic根据头控制器的控制,通过逻辑电路对半导体开关进行开闭,由此将从高电位的电源供给线路供给的电流提供给致动器。

在驱动器ic中,在逻辑电路未被供给电源而被供给了高压电源的情况下,即,在逻辑电路的电源由于某种原因而和gnd产生了短路等问题的状态下而被供给了高压电源的情况下,在驱动器ic内,有时从高压电源供给线路向gnd流过贯通电流。在贯通电流流过时,驱动器ic的温度急剧上升,驱动器ic的封装体破碎,密封剂气体化,有可能产生冒烟、着火。通过对电源供给线路设置断路器,能够防止贯通电流持续流过。但是,为了防止在驱动器ic的通常动作时断路器由于在电源供给线路流过的电流而被熔断,需要使用容量(安培数)较大的断路器。断路器的尺寸与容量成比例,因而存在喷墨头有可能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并实现安全性和小型化的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

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具有致动器、驱动器ic、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断路器。第一电容器设于对所述驱动器ic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线路中。第二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值比所述第一电容器低,在所述电源供给线路中的比所述第一电容器更靠近所述驱动器ic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设置。断路器设于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

标号说明

1喷墨打印机;2主机pc;11控制部;12显示器;13操作部;14通信接口;15输送电机;16电机驱动电路;17泵;18泵驱动电路;19喷墨头;20头控制器;21电源电路;31处理器;32存储器;41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2控制信号生成电路;51通道组;52驱动器ic;53头基板;54保护电路;61电源供给线路;62第一电容器;63第二电容器;64断路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及头控制器的结构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对喷墨头的致动器施加的电场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由在断路器中流过的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积分值、和断路器的熔断特性、和第二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由在断路器中流过的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积分值、和10万次脉冲耐久线、和第二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及喷墨头进行说明。

首先,对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喷墨打印机1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另外,喷墨记录装置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如复印机那样的其它装置。

喷墨打印机1例如在输送作为记录介质的打印介质的同时进行图像形成等各种处理。喷墨打印机1具有控制部11、显示器12、操作部13、通信接口14、输送电机15、电机驱动电路16、泵17、泵驱动电路18、喷墨头19、头控制器20及电源电路21。另外,喷墨打印机1具有未图示的给纸盒及排纸盘。

控制部11进行喷墨打印机1的各种控制。控制部11具有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处理器31是执行运算处理的运算元件。处理器31例如根据在存储器32存储的程序及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存储器32存储程序及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等。

显示器12是显示装置,根据从处理器31或者未图示的图形控制器等的显示控制部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画面。

操作部13具有根据操作而生成操作信号的操作部件。操作部件例如是触摸传感器、数字键、电源键、用纸送给键、各种功能键或者键盘等。触摸传感器例如是电阻膜式触摸传感器或者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等。触摸传感器取得表示在某一区域内所指定的位置的信息。触摸传感器通过与上述显示器12一体地构成为触摸面板,生成表示在显示器12所显示的画面上被触摸的位置的信号。

通信接口14是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接口14例如被用于与向喷墨打印机1发送打印数据的主机pc2的通信。通信接口14通过以有线方式构成的网络与主机pc2进行通信。另外,通信接口14也可以是通过以无线方式构成的网络与主机pc2进行通信的结构。

输送电机15进行旋转,由此使得用于输送打印介质的未图示的输送路径的输送部件进行动作。输送部件是输送打印介质的带、辊及引导器等。输送电机15通过驱动与保持打印介质的带联动地进行动作的辊,沿着引导器输送打印介质。

电机驱动电路16是驱动输送电机15的电路。电机驱动电路16按照从控制部11输入的输送控制信号驱动输送电机15。由此,给纸盒的打印介质经过喷墨头19而被输送到排纸盘。给纸盒是收纳多个打印介质的盒。排纸盘是收纳从喷墨打印机1排出的打印介质的托盘。

泵17具有例如连通保持油墨的墨盒(未图示)和喷墨头19的管。具体地,管与喷墨头19的未图示的公共墨室连通。

泵驱动电路18按照从处理器31输入的油墨供给控制信号驱动泵17,由此将墨盒内的油墨供给到喷墨头19的公共墨室。

喷墨头19是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喷墨头19根据从头控制器20供给的电源电压及控制信号,向由输送电机15及未图示的保持辊输送的打印介质喷出油墨,由此形成图像。喷墨打印机1例如也可以具有与青绿色、品红色、黄色及黑色等各种颜色分别对应的多个喷墨头19。

头控制器20是控制喷墨头19的电路。头控制器20通过使喷墨头19进行动作,使从喷墨头19喷出油墨。头控制器20对喷墨头19提供多种电源电压。并且,头控制器20根据经由通信接口14输入的打印数据生成控制信号。头控制器20通过提供电源电压及控制信号,使得通过喷墨头19对打印介质形成图像。

电源电路21将由商用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电源电路21将直流电提供给喷墨打印机1内的各构成要素。

图2是用于对喷墨头19及头控制器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喷墨头19和头控制器20通过传输用的柔性印制电路(fpc)基板相连接。由此,头控制器20能够对喷墨头19提供电源电压及控制信号。

首先,对头控制器20进行说明。

头控制器20具有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1及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

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1使用由电源电路21提供的直流电压dcv,生成喷墨头19进行动作所需要的多种电源电压以及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进行动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

例如,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1使用直流电压dcv生成电源电压vaa、电源电压vcc及电源电压vdd。电源电压vaa、电源电压vcc及电源电压vdd是在喷墨头19中使用的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1对喷墨头19提供电源电压vaa、电源电压vcc及电源电压vdd。并且,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1使用直流电压dcv生成用于使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进行动作的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生成电路41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用的电源电压提供给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

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根据通过通信接口14输入的打印数据生成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时钟信号ck、重设信号rst、初始化信号init及打印数据sdi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2将控制信号输出给喷墨头19。

下面,对喷墨头19进行说明。

喷墨头19具有通道组51、驱动器ic52及头基板53。驱动器ic52、连接驱动器ic52和通道组51的配线、以及连接头基板53和驱动器ic52的配线被构成为覆晶薄膜(cof,chiponfilm)封装体。cof封装体是在聚酰亚胺膜等膜状的树脂材料上形成配线、并安装驱动器ic52而构成的。另外,喷墨头19还可以具有用于释放驱动器ic52的热量的散热器(散热片)。

通道组51是喷出油墨的部件。通道组51是排列多个根据所施加的电压来喷出油墨的通道而构成的。通道组51具有第一压电部件、与第一压电部件接合的第二压电部件、多个电极及喷嘴板。

第一压电部件及第二压电部件以极化方向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接合。在第一压电部件及第二压电部件形成有从第二压电部件侧到达第一压电部件的多个平行的槽。并且,在每个槽形成有电极。由被形成于两个槽的两个电极夹持的第一压电部件及第二压电部件构成为根据两个电极的电位差而变形的致动器。

喷嘴板是将槽密封的部件。喷嘴板在每个槽形成有多个喷出喷嘴,这些喷出喷嘴连通槽和喷墨头19的外部。并且,被喷嘴板密封的槽通过泵17被填充油墨,而且作为由一对的致动器构成壁的压力室发挥作用。

在从驱动器ic52向构成压力室的壁的致动器的电极输入驱动波形的情况下,致动器变形,压力室的容积变化。由此,压力室的压力变化,压力室内的油墨从喷出喷嘴被喷出。在本例中,将压力室和喷出喷嘴的组合称为通道。即,通道组51具有与槽的数量对应的通道。

驱动器ic52控制通道组51的多个致动器的电极的电位,由此驱动通道组51的多个致动器。驱动器ic52根据电源电压vaa、电源电压vcc及电源电压vdd等的电源输入、以及时钟信号ck、重设信号rst、初始化信号init及打印数据sdi等控制信号,生成驱动波形。驱动器ic52通过对通道组51的致动器的电极输入驱动波形,使致动器变形,从而使压力室的容积变化。由此,驱动器ic52使压力室内的油墨从喷出喷嘴喷出。

例如,驱动器ic52具有逻辑电路、电平转换器及驱动器。

逻辑电路根据电源电压vdd进行动作。逻辑电路根据作为控制信号而输入的时钟信号ck、重设信号rst、初始化信号init及打印数据sdi,生成用于控制驱动器ic52的驱动器的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逻辑电路将驱动信号输入电平转换器。

电平转换器使用电源电压vcc对从逻辑电路输入的驱动信号的电压电平进行转换。电平转换器将转换了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入驱动器。

驱动器例如在通道组51的每个电极具有由p-mosfet构成的开关元件和由n-mosfet构成的开关元件。开关元件的栅极分别与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子连接。p-mosfet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aa连接。并且,n-mosfet的源极与gnd连接。另外,作为两个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的各自的漏极与通道组51的电极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驱动器在与从电平转换器输入的驱动信号对应的定时输出电源电压vaa或者gnd电平。由此,驱动器向通道组51的各电极输入驱动波形。其结果是,驱动器使油墨从通道组51的喷出喷嘴喷出。

头基板53中继从头控制器20向驱动器ic52的电源输入及控制信号的供给。头基板53具有保护电路54。并且,头基板53具有将由头控制器20供给的电源电压vaa提供给驱动器ic52的电源供给线路61、以及gnd的配线。另外,头基板53具有将由头控制器20供给的电源电压vcc、电源电压vdd、时钟信号ck、重设信号rst、初始化信号init及打印数据sdi提供给驱动器ic52的多条供给线路。

保护电路54是这样的电路,在发生了诸如驱动器ic52的逻辑电路未被供给电源而被供给高压电源的问题,致使在驱动器ic52内贯通电流从高压电源供给线路61流至gnd的情况下,防止贯通电流在驱动器ic52内持续流过。保护电路54具有第一电容器62、第二电容器63及断路器64。

第一电容器62是用于对驱动器ic52快速提供电流的大容量的旁通电容器。第一电容器62例如是高电容率的陶瓷电容器。第一电容器62的高压侧的端子与电源供给线路61连接,低压侧的端子与gnd连接。第一电容器62根据来自电源供给线路61的电源电压vaa被充电。另外,第一电容器62也可以是电解电容器。

第二电容器63是用于对驱动器ic52快速提供电流的电容器。第二电容器63是静电电容值比第一电容器62低的电容器。第二电容器63例如是高电容率的陶瓷电容器。相对于驱动器ic52,第二电容器63与第一电容器62并联地连接。即,第二电容器63的高压侧的端子与电源供给线路61连接,低压侧的端子与gnd连接。第二电容器63经由电源供给线路61并通过电源电压vaa、以及电源供给线路61而被充电。另外,第二电容器63也可以是电解电容器。

断路器64是在额定电流的250%以上的电流流过5秒钟的情况下熔断、将电路断开的元件。断路器64在额定内的电流流过的情况下,作为导体发挥作用。断路器64由于在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焦耳热而熔断。断路器64连接于第一电容器62和电源供给线路61的连接点、与第二电容器63和电源供给线路61的连接点之间。即,断路器64相比于第一电容器62连接于驱动器ic52一侧,断路器64的后段与第二电容器63连接。断路器64在额定内的电流流过的情况下,作为电源供给线路61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并且,断路器64在额定电流的250%以上的电流流过5秒钟的情况下熔断,切断电源供给线路61和驱动器ic52的连接。

下面,对喷墨头19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表示致动器的驱动波形的例子。图3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施加给致动器的电场的强度。

驱动器ic52将图3所示的驱动波形输入通道组51的致动器的电极,由此驱动通道组51。图3的例子是根据喷墨头19的产品规格的最大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时的驱动波形。另外,喷墨头19的产品规格的最大的驱动电压设为是电源电压vaa,为31[v]。另外,第一电容器62及第二电容器63是高电容率的陶瓷电容器,因而静电电容值根据所施加的偏置而变化。在本例中,假设未被施加偏置时的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是10[μf],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是1[μf],被施加了偏置时的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是4[μf],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是0.44[μf]进行说明。

图4至图7是用于说明保护电路54内的电流的例子的说明图。图4表示从头控制器20经由电源供给线路61供给的电源电压vaa所引起的电流i1的例子。图5表示因第一电容器62的电位而产生的电流i2的例子。图6表示在断路器64中流过的电流i3的例子。图7表示因第二电容器63的电位而产生的电流i4的例子。

如上所述,第一电容器62通过从头控制器20经由电源供给线路61供给的电源电压vaa所引起的电流i1来充电。电流i1是补充第一电容器62中被放电的电荷的电流。电流i1的平均值是0.6[a],有效值是0.7[a]。

根据被充电的第一电容器62的电压,电流i2在与第一电容器62并联地连接的电路中流过。电流i2的平均值大致是0[a],有效值是1.1[a]。另外,第一电容器62相应于作为负载的驱动器ic52的开闭动作而输出电流i2。因此,电流i2成为上升及下降急剧的电流。

电流i1的一部分与电流i2之和即电流i3在断路器64中流过。电流i3的平均值是0.6[a],有效值是1.2[a]。电流i3也包含电流i2,因而成为上升及下降急剧的电流。并且,电流i3的一部分对第二电容器63进行充电。

根据被充电的第二电容器63的电压,电流i4在与第二电容器63并联地连接的电路中流过。电流i4的平均值大致是0[a],有效值是0.7[a]。另外,第二电容器63相应于作为负载的驱动器ic52的开闭动作而输出电流i4。因此,电流i4成为上升及下降急剧的电流。

根据上述的结构,除了对第二电容器63进行充电的电流以外的电流i3、与电流i4之和,作为驱动电流i5被提供给驱动器ic52。

如上所述,喷墨头19具有保护电路54,在产生了贯通电流的情况下,保护电路54切断作为电力供给源的头控制器20和驱动器ic52的连接。保护电路54具有第一电容器62,第一电容器62设于对驱动器ic52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线路61中。并且,保护电路54在电源供给线路61中的比第一电容器62更靠近驱动器ic52的位置处具有与第一电容器62并联地设置的第二电容器63,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比第一电容器62低。另外,保护电路54具有被设于第一电容器62和第二电容器63之间的断路器64。

通过这样的结构,提供给驱动器ic52的驱动电流i5的一部分由不通过断路器64的电流i4构成。即,断路器64被设于来自第二电容器63的电流不流过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驱动器ic52的通常动作时的电流,且能够减小通过断路器64的电流(的有效值)。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断路器64的容量(安培数)。即,能够抑制断路器64的尺寸,使喷墨头19小型化。

下面,对断路器64的容量(安培数)即熔断特性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断路器64的熔断特性是根据在驱动器ic52中生成的贯通电流而决定的。因在驱动器ic52中生成了贯通电流时的发热而导致驱动器ic52或者cof封装体等破损时的电流的下限设为3.5[a]。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断路器64确定以下这样的熔断特性:在驱动器ic52中的贯通电流达到3.5[a]之前,切断电源供给线路61和驱动器ic52。在本例中,将断路器64切断的电流(异常电流)的值设为3.2[a]。

作为在驱动电流i5是3.2[a]时可靠地熔断的断路器,作为普通厂商的产品例如可以举出具有额定电流1.25[a]的250[%]的熔断特性的元件。该熔断特性表示在3.125[a]的电流流过时在5[sec]以内熔断的断路器。

另外,“在异常电流时可靠地熔断”以及“在通常电流时不熔断”这两点成为选定断路器64的必须条件。通常电流包括“根据产品规格的最大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时的电流”和“电源接通时的电流”。

另外,在施加给断路器64的电流波形复杂的情况下,需要预测出产品偏差的裕量进行选定,以便使焦耳积分(i^2*t)特性达到熔断特性的25[%]以下。裕量的预测方法有各种方法,例如通过并行地进行实机验证进行推测。

另外,关于电源接通时的电流,存在相对于焦耳积分(i^2*t)特性在10万次脉冲耐久线中不熔断的值,因而以成为该值以下的方式进行选定。

如上所述,在通常驱动时流过断路器64的电流i3的有效值是1.2[a],因而在假设对象时间为100[sec]时,焦耳积分值达到144[a^2*sec]。其中,根据上述的断路器的熔断特性,在对象时间为100[sec]时,断路器的焦耳积分值达到784[a^2*sec]。在预测出25[%]的裕量的情况下,成为196[a^2*sec]。这样,在通常驱动时流过断路器64的电流i3的焦耳积分值,相对于预测断路器64的焦耳积分值的25[%]的裕量而得到的值比较小,因而能够认为不熔断。但是,在降低通常的驱动电流的有效值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与电源接通时的电流的取舍。

下面,对第二电容器63与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的比率的有效范围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通常电流包括“根据产品规格的最大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时的电流”和“电源接通时的电流”。

首先,对根据最大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用于说明由断路器64中流过的电流i3产生的焦耳积分值、断路器64的熔断特性、和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8的纵轴表示焦耳积分值。图8的横轴表示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另外,在通常驱动时被施加了偏置,因而设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是4[μf]。图8示出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为0[μf]~5[μf]。

图8的例子表示断路器64的焦耳积分值(100%)71、预测裕量而得到的断路器64的焦耳积分值(25%)72、和由电流i3产生的焦耳积分值73。由电流i3产生的焦耳积分值73相应于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

在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是0.35[μf]以上时,由电流i3产生的焦耳积分值73低于预测出裕量而得到的断路器64的焦耳积分值(25%)72。即,只要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是0.35[μf]以上,就能够通过第二电容器63充分减小流过断路器64的电流i3。即,能够使断路器64不熔断地进行动作。

下面,对电源接通时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9是用于说明由断路器64中流过的电流i3产生的焦耳积分值、10万次脉冲耐久线、和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的纵轴表示焦耳积分值。图9的横轴表示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另外,在电源接通时不施加偏置,因而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是10[μf]。图9示出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为0[μf]~5[μf]。另外,假设电源接通是最短5[μsec]起动,充电完成的时间是15[μsec]。

在电源接通时,第一电容器62及第二电容器63是空的。因此,根据经由电源供给线路61而输入的电源电压vaa,首先第一电容器62被充电。然后,来自第一电容器62的电流i2以及电源供给线路61的电流i1的一部分在断路器64中通过,对第二电容器63进行充电。这样,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被确定上限,使得断路器64不会因第二电容器63最初被充电时的电流而熔断。

10万次脉冲耐久线是成为断路器的标准的判定基准。这表示即使反复进行10万次接通断开时断路器也不熔断的焦耳积分值的条件。在图9的例子中,10万次脉冲耐久线是0.0008[a^2*sec]。

图9的例子示出10万次脉冲耐久线74、以及由第二电容器63最初被充电时的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积分值75。焦耳积分值75相应于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

在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是2.5[μf]以下时,焦耳积分值75低于10万次脉冲耐久线74。即,只要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在2.5[μf]以下,则即使是10万次的接通断开时,也能够使断路器64不熔断。即,只要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在2.5[μf]以下,则在断路器64的10万次脉冲耐久线74中,可以认为相对于设对象时间为15[μsec]时的0.0008[a^2*sec]降低了但不熔断。

如上所述,断路器64的熔断特性是由驱动器ic52的通常电流或者驱动器ic52破损的电流而确定的。另外,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的比率基于断路器64的熔断特性和驱动器ic52的通常电流而确定。

由此,能够通过第二电容器63降低在断路器64中通过的电流,使得确保驱动器ic52的通常动作时的电流,并且在通常动作时断路器64不被熔断。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断路器64的容量(安培数)。即,能够抑制断路器64的尺寸,使喷墨头19小型化。

另外,在第一电容器62及第二电容器63是陶瓷电容器的情况下,静电电容值根据所施加的偏置而减小。因此,在使用陶瓷电容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对偏置的补全。

如上所述,第一电容器62在未被施加偏置时的静电电容值是10[μf],在被施加31[v]的电源电压vaa时,静电电容值成为4[μf]。

第二电容器63在未被施加偏置时的静电电容值是1[μf],在被施加31[v]的电源电压vaa时,静电电容值成为0.44[μf]。即,第二电容器63的静电电容值因所施加的31[v]的偏置而成为-56[%]。若基于该降低率,被施加31[v]的偏置时静电电容值成为0.35[μf]的电容器,在未被施加偏置时的静电电容值是0.8[μf]。

如上所述,第二电容器63由未被施加偏置时的静电电容值是0.8[μf]~2.5[μf]的范围的电容器构成。由此,喷墨头19能够在异常电流时使断路器64可靠地熔断,而且在通常电流时使断路器64不熔断以驱动致动器。

另外,未被施加偏置时的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是10[μf],因而能够将0.8[μf]~2.5[μf]的范围替换为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的8%~25%的范围。即,通过使用静电电容值是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的8%~25%的范围的第二电容器63,喷墨头19能够实现断路器64的小型化。

另外,未被施加偏置时的静电电容值是0.8[μf]~2.5[μf]的范围,还能够替换为被施加偏置时的静电电容值是0.35[μf]~1.1[μf]的范围。被施加偏置时的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是4[μf],因而还能够将0.35[μf]~1.1[μf]的范围替换为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的9%~27%的范围。即,通过使用在第一电容器62及第二电容器63被施加特定的偏置时静电电容值在第一电容器62的静电电容值的9%~27%的范围中的第二电容器63,喷墨头19能够实现断路器64的小型化。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