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亚克力导光板加工的丝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5029发布日期:2020-04-07 15:55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丝印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亚克力导光板加工的丝印工艺。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屏幕诞生,随后液晶显示屏幕便得到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屏随后被应用在计算器、电子表、医用器械等一些列需要电子显示的地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产生了诸如电脑、平板、电视等一系列新的科技产品,这些产品中都离不开液晶显示屏幕的支持。液晶显示屏显示原理是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分子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理状态对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液晶分子在电压作用下,改变本身排列顺序,进而使射入其中的光线产生偏转,从而显示不同图案。但是液晶分子本身不产生光,需要光源配合液晶分子工作。亚克力板是有机玻璃的一种,亚克力板材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掺杂不同金属元素而使其呈现出各种颜色。亚克力板材透光度良好,力学性能优越,价格低廉,从而被用作液晶显示屏背后的导光板。亚克力导光板上密布导光点,每个导光点都会向外反射出光线,所以整个导光板就成为了能够为显示屏幕提供光线的光源。光学级亚克力板能够将光源发射出的光向各个角度再反射出去,确保显示屏均匀发出光亮。光学级亚克力板材是背光模组部件中的核心部件。

传统亚克力导光板制备工艺包括成型、印刷等步骤,但是印刷中存在着油墨着色不均匀、油墨图案变形、龟纹等情况的出现,影响成型图案的视觉观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亚克力导光板加工的丝印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亚克力导光板加工的丝印工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网板和网框,并安装网框和网板;

步骤二、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板结束后洗板,检查和补网;

步骤三、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所述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进行印刷;

步骤四、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

步骤五、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一中网板选择目数为150-200目网板,所述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80-11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二中冷光灯功率为150-20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5-0.7m,晒板时间为3-5min;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三中黄色网板偏移角度为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0-15°,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0-25°,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0-3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四中固化操作具体如下: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150-250nm,照射功率为20-30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2-0.8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5-10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15-20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2-3min,进行彻底固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三中油墨由以下质量份数组分制备:35-40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5-30份水溶性聚氨酯、0.6-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5-0.9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3-0.7份纤维素、0.2-0.4份丁酸戊酯、0.6-0.9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6-0.9份硬脂酸铝、0.2-0.4份四烷基锡和0.6-0.9份阳离子光引发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三中油墨由以下质量份数组分制备:36-39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6-29份水溶性聚氨酯、0.6-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6-0.8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4-0.6份纤维素、0.3-0.4份丁酸戊酯、0.7-0.8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7-0.8份硬脂酸铝、0.3-0.4份四烷基锡和0.7-0.8份阳离子光引发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四中干燥温度为150-160℃,干燥时间为45-6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亚克力导光板加工的丝印工艺,该丝印工艺中通过将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依次顺时针偏离适当角度,印刷出的图案不会产生龟纹,提高视觉观察效果;通过在采用35-40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5-30份水溶性聚氨酯、0.6-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5-0.9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3-0.7份纤维素、0.2-0.4份丁酸戊酯、0.6-0.9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6-0.9份硬脂酸铝、0.2-0.4份四烷基锡和0.6-0.9份阳离子光引发剂配制出的油墨粘度合适;通过第一步短时间大功率紫外线照射,能够促使刚印刷上的油墨立即半凝固,防止油墨在亚克力表层晕染散开导致的图案变形,从而对油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颜色不均匀,着色不牢固进行改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选择目数为200目数的网板,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80mm,安装网框和网板;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网操作中冷光灯功率为15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5m,晒板时间为3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网板,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油墨是由35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5份水溶性聚氨酯、0.6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5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3份纤维素、0.2份丁酸戊酯、0.6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6份硬脂酸铝、0.2份四烷基锡和0.6份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具体为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0°,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0°,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0°;接着进行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其中印刷层固化操作具体为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150-250nm,照射功率为20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2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5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15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2min进行彻底固化;印刷层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温度为150℃,干燥时间为45min,然后冷却至常温。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实施例二

选择目数为300目数的网板,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110mm,安装网框和网板;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网操作中冷光灯功率为20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7m,晒板时间为5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网板,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油墨是由40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30份水溶性聚氨酯、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9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7份纤维素、0.4份丁酸戊酯、0.9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9份硬脂酸铝、0.4份四烷基锡和0.9份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具体为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5°,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5°,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5°;接着进行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其中印刷层固化操作具体为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150-250nm,照射功率为30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8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10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20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3min进行彻底固化;印刷层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温度为160℃,干燥时间为6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实施例三

选择目数为220目数的网板,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90mm,安装网框和网板;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网操作中冷光灯功率为16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6m,晒板时间为4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网板,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油墨是由36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6份水溶性聚氨酯、0.65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7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4份纤维素、0.3份丁酸戊酯、0.7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7份硬脂酸铝、0.3份四烷基锡和0.7份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具体为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4°,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1°,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1°;接着进行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其中印刷层固化操作具体为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150-250nm,照射功率为22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3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6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16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2min进行彻底固化;印刷层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温度为152℃,干燥时间为48min,然后冷却至常温。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实施例四

选择目数为240目数的网板,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90mm,安装网框和网板;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网操作中冷光灯功率为16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6m,晒板时间为4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网板,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油墨是由38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9份水溶性聚氨酯、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9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7份纤维素、0.3份丁酸戊酯、0.8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8份硬脂酸铝、0.4份四烷基锡和0.9份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具体为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2°,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4°,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2°;接着进行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其中印刷层固化操作具体为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150-250nm,照射功率为28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4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9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18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3min进行彻底固化;印刷层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温度为158℃,干燥时间为55min,然后冷却至常温。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实施例五

选择目数为260目数的网板,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100mm,安装网框和网板;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网操作中冷光灯功率为19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6m,晒板时间为4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网板,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油墨是由39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9份水溶性聚氨酯、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8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6份纤维素、0.3份丁酸戊酯、0.7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7份硬脂酸铝、0.3份四烷基锡和0.7份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具体为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4°,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4°,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4°;接着进行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其中印刷层固化操作具体为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150-250nm,照射功率为28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6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9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18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3min进行彻底固化;印刷层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温度为159℃,干燥时间为55min,然后冷却至常温。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实施例六

选择目数为290目数的网板,网框内边缘距离图案外边缘为105mm,安装网框和网板;在丝印网板上涂覆感光胶,然后于冷光灯下晒板,晒网操作中冷光灯功率为190w,网板与冷光灯距离为0.6m,晒板时间为4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网板,然后对照菲林检查网板,并对感光胶漏眼处进行修补;根据样板颜色调节油墨颜色;油墨是由38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9份水溶性聚氨酯、0.65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85份三乙基己基磷酸、0.65份纤维素、0.34份丁酸戊酯、0.85份十八碳酸甘油酯、0.85份硬脂酸铝、0.35份四烷基锡和0.85份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网板包括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调节黄色网板、品色网板、青色网板和黑色网板摆放角度,具体为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0°,品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13°,青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23°,黑色网板相对黄色网板安装偏移角度为顺时针方向34°;接着进行印刷层固化和干燥处理,其中印刷层固化操作具体为第一步是采用波长为240nm,照射功率为29w/m2的紫外光照射印刷好的油墨,照射时间为0.6s进行预固化,第二步为让印刷好的油墨在无紫外线条件下反应8min;第三步为采用波长为200-300nm,照射功率为19w/m2的紫外光照射油墨层2.5min进行彻底固化;印刷层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温度为155℃,干燥时间为55min,然后冷却至常温。检查前三版印刷制品图案颜色、清晰度和是否有龟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