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印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7185发布日期:2019-12-31 14:02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囊印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印字机。



背景技术:

胶囊剂,是指药物类内容物装填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主要由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两个空心胶囊壳中制成。在胶囊生产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对胶囊表面印刷药品名称等文字,胶囊上印字可起到美化胶囊外观,加大产品广告效应以及防伪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胶囊机在胶囊上印字时,直接由钢模轮向转印胶轮上转动传递油墨,导致转印胶轮上的油墨薄厚控制不均匀,导致印字不清晰或有重影,影响胶囊的质量;印字过程中可能会对胶囊的外形产生挤压而使其变形或翘曲,若检查不及时,会使废品一起被包装,影响胶囊的质量;印字完成出料时,胶囊表面极易带静电,使成品的胶囊包装后出现团聚吸附,且胶囊表面易吸附粉尘而影响胶囊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印字后胶囊成品的质量及品质的胶囊印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胶囊印字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输送链板、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印字装置与分拣装置和出料装置,输送链板的中部开设有一排用于卡接胶囊的多个平行设置的卡接孔,分拣装置位于印字装置的输出端,出料装置位于输送链板的输出端,出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内且位于输送链板的输出端下方的接料箱和设置在机架输出端的侧壁上的倾斜向下的出料板,接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通向出料板,机架的侧壁上于出料板的上方铰接有挡料板,挡料板平行于其所在侧的机架侧壁且底部设置有除尘棉,除尘棉与出料板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胶囊分别卡接在输送链板上的卡接孔内进行输送,在印字装置处印字后输送至分拣装置处分拣筛选,筛选完成后将合格的产品从输送链板落入接料箱内,并从出料管滑至挡料板处,在穿过挡料板与出料板之间的间隙时,被除尘棉摩擦后去除胶囊表面的粉尘,提高成品胶囊的品质。

作为优选,出料板的两侧一体设置有挡边,两个挡边上均固定有用于向胶囊吹送除静电离子风的吹风管,吹风管倾斜向上设置且吹风口朝向挡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品胶囊从出料板上滑下时,吹风管向胶囊吹送除静电离子风,去除胶囊表面的静电,避免胶囊包装后出现团聚现象,可以有效的克服胶囊吸附粉尘的问题,提高成品胶囊的品质。

作为优选,印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工作台上方的转印胶轮和分别位于转印胶轮两侧的钢模轮及清理钢轮,机架内设置有驱动转印胶轮转动的电机,钢模轮及清理钢轮均与转印胶轮相外切,机架上于钢模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油墨槽,机架上于清理钢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集墨槽,集墨槽的远离转印胶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油墨槽与集墨槽均位于输送链板上方,钢模轮的远离转印胶轮的一侧设置有刮墨装置,清理钢轮的远离转印胶轮的一侧且于集墨槽的上方设置有铲板,铲板与清理钢轮的表面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胶囊机印字过程中,电机带动转印胶轮转动,转印胶轮带动钢模轮和清理钢轮转动,油墨槽为钢模轮提供油墨,蘸取有油墨的钢模轮通过刮墨装置对其表面进行刮擦处理,使钢模轮表面的油墨厚度一致,然后钢模轮将厚度一致的油墨传递给转印胶轮,转印胶轮将字印在胶囊上,使字的各处深浅一致,字迹清晰,提高印字效果及质量。铲板将清理钢轮上清理的残留油墨清除后,收集在集墨槽内回收利用,避免清理钢轮对转印胶轮二次印染而出现字迹重影等问题,提高印字效果及质量。

作为优选,刮墨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油墨槽上方的夹具、可拆卸安装在夹具内的刮刀和固定刮刀的锁紧螺栓,刮刀与钢模轮的表面相切,夹具的中部设置有朝向钢模轮的一侧开口的刀槽,夹具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垂直刀槽设置且与刀槽连通,锁紧螺栓穿入螺纹孔后向下抵接在刮刀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栓实现刮刀的位置调节与固定,可以根据具体的印字厚度要求,灵活的调节刮刀与钢模轮的距离,使钢模轮每次蘸取油墨后都被刮擦处理,避免油墨过多而传递给转印胶轮后还残留过多油墨,与下次蘸取油墨产生错位而使字迹出现重影的问题,提高了印字效果。

作为优选,夹具的下方一体设置有引流板,引流板由高到低向远离钢模轮的一侧倾斜设置,引流板垂直刮刀设置且顶端延伸至刮刀的刀刃下方、底端伸入油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墨为粘稠液体,在刮刀刮下时容易黏在刮刀与钢模轮之间不易流下。引流板从刮刀的刀刃开始,倾斜向下为油墨提供引流顺沿流动的支撑,利于油墨沿引流板流下并流入油墨槽内。

作为优选,分拣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输送链板上方的限位件、位于输送链板两侧的两个接料槽、承接接料槽的废料管、废料箱和开设在机架侧壁上的废料口,废料箱位于接料箱的底部,两个废料管的底端均伸入废料箱内,废料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料管,排料管通向废料口,接料槽自输送链板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由高到低倾斜设置,接料槽的输入端设置有吹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字后的胶囊在经过分拣装置时,限位件对其进行限位筛选,不合格的废品从输送链板上脱离后落入接料槽内,被吹气管吹着沿倾斜的接料槽滑落至废料管内,并依次排入废料箱、排料管后从废料口排出机架内,实现废品的筛选剔除,保证成品的质量。

作为优选,限位件包括分别位于输送链板的与输送方向垂直的两侧的挡板a和挡板b,挡板a和挡板b对称设置在卡接孔的两侧且底部均开设有豁口,两个豁口的底端的间距大于卡接孔的长度,豁口的顶端与输送链板的间距大于胶囊的半径且小于胶囊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囊印字后被输送至输送链板输出端的上方时,挡板a和挡板b对通过的胶囊进行限位筛选,由于挡板a和挡板b上的两个豁口的底端的间距大于卡接孔的长度,可以允许胶囊通过;豁口的顶端与输送链板的间距大于胶囊的半径且小于胶囊的直径,当有一端翘起的胶囊或直径过粗或尺寸不合适的胶囊时,会被挡板a和挡板b挡住,从而使不合格的废品胶囊从输送链板的卡接孔内脱离下来,实现胶囊成品的自动检查与踢废,提高了胶囊的质量。

作为优选,机架上于输送链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钢制的压线,压线的一端固定在转印胶轮的输入端、另一端固定在输送链板的输出端,压线位于卡接孔中心的上方,压线与输送链板之间留有供胶囊通过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线对在输送链板上输送的胶囊起到限位的作用,利于胶囊始终保持在卡接孔内输送,避免非废品从卡接孔内脱离而造成浪费。压线配合限位件,可以提高踢废效果。

作为优选,机架上于输送链板输出端与转印胶轮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垂直输送链板的输送方向设置,支撑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位于卡接孔的中心的上方且向下贯穿支撑柱后与压线的端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栓顶着压线,调节压线与输送链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筛选的胶囊的尺寸调节压线的高度,筛选踢废更加灵活实用。

作为优选,限位件和位于输送链板的输出端的支撑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板,机架上于输送链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垂直输送链板的输送方向的横板,压板的底端抵接在压线上、顶端一体连接在横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进一步对压线起到压制的作用,防止胶囊输送过程中与压线摩擦而使压线晃动影响压线的高度,保证压线处于稳定的状态,提高踢废精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印字装置中的刮墨装置和铲板,实现对转印胶轮上油墨薄厚的控制,以及转印胶轮上油墨清晰度的控制,提高印字效果,提升成品胶囊品质;

(2)通过分拣装置,将变形、尺寸不合格等缺陷的废品筛选出来,留下合格的产品,提升了成品胶囊的质量;

(3)通过出料装置,去除包装成品的胶囊表面的静电、粉尘,提高胶囊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刮墨装置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送链板输出端的机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工作台;3、输送链板;31、卡接孔;4、转印胶轮;5、钢模轮;6、清理钢轮;71、油墨槽;72、注墨器;73、进墨管;81、集墨槽;82、挡板;91、夹具;92、刮刀;93、锁紧螺栓;94、刀槽;95、螺纹孔;98、引流板;10、胶囊;11、接料槽;12、铲板;13、废料管;14、废料箱;15、废料口;16、排料管;17、吹气管;18、支撑柱;19、限位螺栓;20、出料管;21、挡料板;22、除尘棉;23、挡边;24、吹风管;25、接料箱;26、出料板;30、压线;32、压板;33、横板;51、挡板a;52、挡板b;53、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印字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2、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输送链板3、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工作台2上方的印字装置、分拣装置和出料装置,输送链板3的中部开设有一排用于卡接胶囊10的多个平行设置的卡接孔31,分拣装置位于印字装置的输出端,出料装置位于输送链板3的输出端。

如图1和图2所示,印字装置包括转印胶轮4和分别位于转印胶轮4两侧的钢模轮5及清理钢轮6,机架1内设置有驱动转印胶轮4转动的电机,钢模轮5及清理钢轮6均与转印胶轮4相外切,电机带动转印胶轮4转动,转印胶轮4带动钢模轮5及清理钢轮6转动。机架1上于钢模轮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油墨槽71,于清理钢轮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集墨槽81,集墨槽81的远离转印胶轮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82,油墨槽71与集墨槽81均位于输送链板3的上方。钢模轮5的远离转印胶轮4的一侧设置有刮墨装置,如图3所示,清理钢轮6的远离转印胶轮4的一侧且于集墨槽81的上方设置有铲板12,铲板12与清理钢轮6的表面相切。如图2所示,油墨槽71内设置有注墨器72,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进墨管73,进墨管73与注墨器72连接,进墨管73的输入端与油墨源连接,注墨器72与输液器一样且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4所示,刮墨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且位于油墨槽71上方的夹具91、可拆卸安装在夹具91内的刮刀92和固定刮刀92的锁紧螺栓93,刮刀92的长度不小于钢模轮5的轴向长度,刮刀92与钢模轮5的表面相切,夹具91为长方体的板结构并且其中部设置有朝向钢模轮5的一侧开口的刀槽94,夹具91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95,螺纹孔95垂直刀槽94设置且与刀槽94连通,锁紧螺栓93穿入螺纹孔95后向下抵接在刮刀92的上表面。夹具91的下方一体设置有垂直刮刀92设置的引流板98,引流板98由高到低向远离钢模轮5的一侧倾斜设置,引流板98的顶端延伸至刮刀92的刀刃下方、底端伸入油墨槽71内。

如图1和图6所示,分拣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输送链板3上方的限位件、位于输送链板3两侧的两个接料槽11、承接接料槽11的废料管13、废料箱14和开设在机架1侧壁上的废料口15,两个废料管13的底端均伸入废料箱14内,废料箱14的底部开设有排料管16,排料管16通向废料口15,接料槽11自输送链板3的输入端至输出端由高到低倾斜设置,接料槽11的输入端设置有吹气管17。

如图5所示,限位件包括分别位于输送链板3的与输送方向垂直的两侧的挡板a51和挡板b52,挡板a51和挡板b52对称设置在卡接孔31的两侧且底部均开设有豁口53,两个豁口53的底端的间距大于卡接孔31的长度,豁口53的顶端与输送链板3的间距大于胶囊10的半径且小于胶囊10的直径,从而对经过豁口53下方的胶囊10进行筛选剔除。机架1上于输送链板3的输出端与转印胶轮4的输入端,即印字前后印字后的输送链板3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8,支撑柱18垂直输送链板3的输送方向设置,支撑柱18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9,限位螺栓19位于卡接孔31的中心的上方。机架1上于输送链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钢制的压线30,输入端与输出端的限位螺栓19均向下贯穿对应侧的支撑柱18后分别与压线30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使压线30位于卡接孔31中心的上方,并保持压线30与输送链板3之间留有供胶囊10通过的间隙,实现对胶囊10的粗细或翘曲等变形的筛选。为了提高压线30的稳定性,限位件和位于输送链板3的输出端的支撑柱18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板32,机架1上于输送链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垂直输送链板3的输送方向的横板33,压板32的底端抵接在压线30上、顶端一体连接在横板33上。

如图6和图7所示,出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1内且位于输送链板3的输出端下方的接料箱25和设置在机架1输出端的侧壁上的倾斜向下的出料板26,接料箱25位于废料箱14的上方,接料箱25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0,出料管20通向出料板26,机架1的侧壁上于出料板26的上方铰接有挡料板21,挡料板21平行于其所在侧的机架1侧壁且底部设置有除尘棉22,除尘棉22与出料板26之间留有供胶囊10碰撞通过的间隙,该间隙的高度不大于一个合格胶囊的外径,从而保证胶囊10通过时都会碰撞摩擦除尘棉22。出料板26的两侧一体设置有挡边23,两个挡边23上均固定有用于向胶囊10吹送除静电离子风的吹风管24,吹风管24倾斜向上设置且吹风口朝向挡料板21。其中,吹风管24的进风端与静电离子风机连接,静电离子风机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具体如下:

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印胶轮4转动,转印胶轮4带动两侧的钢模轮5和清理钢轮6转动。钢模轮5在转动过程中将油墨槽71内的油墨蘸取在钢模轮5的表面后,经过刮刀92刮擦处理后与转印胶轮4转动接触时,将油墨传递给转印胶轮4,转印胶轮4在转动过程中与输送链板3上的胶囊接触并印字,印字后残留在转印胶轮4上的油墨在与清理钢轮6接触时被清理钢轮6转运清理,然后通过铲板12将清理钢轮6上清理附着的油墨进行清理。铲板12从清理钢轮6上清理下的液体或半液体或粉末油墨均收集到集墨槽81内,回收后继续利用。重复上述过程,实现不断印字、不断清理油墨及不断收集油墨的过程。刮刀92和铲板12均为可拆卸安装,方便及时将刮刀92和铲板12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保证刮擦清理油墨的效果,提高印字效果。

上述印字完成的胶囊10被输送至输出端,经过限位件时,被挡板a51和挡板b52限位阻挡,两个豁口53之间的间距设定,使合格尺寸及未变形的胶囊10才能通过,不合格的则被阻拦后脱离输送链板3,滑落至接料槽11内。压板32压着压线30,压线30限位着胶囊10的输送,保证其不会自动从卡接孔31内脱离。进入接料槽11内的废品,在吹气管17吹气的作用下,沿着倾斜的接料槽11向输出端滑动至废料管13内,并落入废料箱14内后经过排料管16从废料口15排出,实现废品的筛选并排出。

合格的成品胶囊10则从输送链板3的输出端直接掉落至接料箱25内,从出料管20排出至出料板26上,在此过程中会经过挡料板21,并被挡料板21底部的除尘棉22摩擦除尘,并被吹风管24吹除静电离子风除静电后,从出料板26下料至包装袋中,实现合格品的除尘及除静电处理,提升胶囊质量与品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