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4950发布日期:2020-04-24 22:0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印刷技术,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浆料通过印版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自动印刷设备已经是丝网印刷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针对该发展趋势,虽然目前也有一些自动丝网印刷机,但是其在上料、丝网印刷、下料等加工工序仍然需要人工去完成,加工效率低,印刷精度低,印刷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其自动化程度高,使得物料的供应、上料、第一次定位、第二次定位、丝网印刷、下料和收料之间的操作紧凑,缩短的丝网印刷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丝网印刷的效率,且通过初定位装置和终定位装置对物料进行二次定位,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丝网印刷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网印刷机,其包括上下料装置、转移装置、用于输送载具移动的输送装置、用于向输送装置供应承载有物料的载具的供料装置、用于对物料进行除尘的除尘装置、用于将除尘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的初定位装置、用于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的终定位装置、用于对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丝网印刷的丝网印刷装置及用于对输送装置所输出的承载有印刷后的物料的载具进行收料的收料装置,所述转移装置用于将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至终定位装置并将印刷后的物料转移至初定位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用于将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载具上的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用于将初定位装置所承载的印刷后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载具上或者用于将除尘后的物料输送至初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抵触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载具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气缸及装设于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的限位件,所述限位气缸用于驱动限位件突伸出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设置有放料空间,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升降设置于放料空间内的放料机构、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的托料机构及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的定位架,所述放料机构位于定位架内,所述放料机构用于承载层叠的载具并将最底层的载具放置在输送装置上,所述定位架对层叠的载具进行定位,所述托料机构用于托起最底层以上的载具。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位于输送装置的下方的放料座、滑动设置于放料座的放料板及装设于放料座并用于驱动放料板升降的升降驱动器;所述放料板设置有夹料装置,所述夹料装置用于夹紧最底层的载具。

进一步地,所述夹料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放料板的两端的两个夹料组件,所述夹料组件包括装设于放料板的底部的夹料气缸及装设于夹料气缸的活塞杆的夹料板;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两侧的两个托料组件,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托料座、装设于托料座的托料气缸、装设于托料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板及装设于移动板的托料件,所述托料件与托料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装置包括转轴、转移臂、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移驱动器及用于驱动转轴升降的转移升降器,所述转移臂的中部装设于转轴,所述转移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吸紧物料的第一吸料件和第二吸料件,所述初定位装置的定位平面和终定位装置的定位平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容设转移臂的两端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初定位装置包括初定位座、滑动设置于初定位座的初横向定位组件、用于驱动初横向定位组件对物料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的初横移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初定位座的初纵向定位组件及用于驱动初纵向定位组件对物料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的初纵移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初定位装置、除尘装置和输送装置均设置有用于吸紧物料并驱动物料升降的升降料装置,所述升降料装置包括滑动设置的吸料升降件及用于驱动吸料升降件升降的吸料升降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终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丝网印刷装置的下方的终定位座、滑动设置于终定位座的终横向定位组件、用于驱动终横向定位组件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的终横移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终定位座的终纵向定位组件及用于驱动终纵向定位组件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的终纵移驱动机构;所述终定位座的定位平面设置有多个吸料孔。

进一步地,所述初横向定位组件的数量和初纵向定位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初横向定位组件与初纵向定位组件一一对应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所述终横向定位组件的数量和终纵向定位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终横向定位组件与终纵向定位组件一一对应配合以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工作时,供料装置将承载有多个有序放置的待印刷的物料的载具供应至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将该载具输送至设定的位置,上下料装置将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载具上的待印刷的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对该物料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后的物料经由上下料装置输送至初定位装置,初定位装置对除尘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除尘后的物料被第一次定位后,转移装置将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至终定位装置上,终定位装置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丝网印刷装置对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丝网印刷,此时上下料装置将另一个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对该物料进行除尘,该除尘后的物料经由上下料装置输送至初定位装置的定位平面上,初定位装置对该待印刷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当处于初定位装置上的物料被第一次定位后,且处于终定位装置上的物料被丝网印刷后,转移装置驱动印刷后的物料与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调换位置,使得印刷后的物料放置在初定位装置上,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放置在终定位装置上,然后上下料装置将初定位装置上的印刷后的物料拾取至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载具的空位置上,再将载具上的待印刷的物料依次拾取至除尘装置和初定位装置的定位平面上分别进行除尘处理和第一次定位,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实现不间断地对物料进行丝网印刷加工。当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载具装满印刷后的物料后,输送装置将该载具输送至收料装置,收料装置对该载具进行收集,同时供料装置将装满有待印刷的物料的载具供应至输送装置,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供料和收料,提高了丝网印刷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使得物料的供应、上料、第一次定位、第二次定位、丝网印刷、下料和收料之间的操作紧凑,缩短的丝网印刷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丝网印刷的效率,且通过初定位装置和终定位装置对物料进行二次定位,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丝网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限位装置、输送装置和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输送装置和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定位装置、终定位装置、丝网印刷装置、转移装置和第二上下料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定位装置、终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第二上下料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定位装置和终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定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终定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移臂、第一吸料件和第二吸料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输送装置;111、放料空间;12、供料装置;121、放料机构;1211、放料座;1212、放料板;1213、升降驱动器;1214、横向调节槽;1215、导杆;1221、托料组件;1222、托料座;1223、托料气缸;1224、移动板;1225、托料件;1226、调节孔;123、角架;1241、夹料组件;1242、夹料气缸;1243、夹料板;1244、纵向调节槽;13、限位装置;131、限位气缸;132、限位件;133、调整板;134、限位板;135、调整槽;14、载具;2、初定位装置;21、第一容置腔;22、初定位座;221、横向滑槽;222、纵向滑槽;23、初横向定位组件;231、第一初横向滑块;232、第二初横向滑块;233、第一横向定位杆;234、第二横向定位杆;24、初横移驱动机构;25、初纵向定位组件;251、第一初纵向滑块;252、第二初纵向滑块;253、第一纵向定位杆;254、第二纵向定位杆;26、初纵移驱动机构;27、吸料升降件;28、吸料升降驱动机构;3、终定位装置;31、第二容置腔;32、终定位座;321、吸料孔;33、终横向定位组件;34、终横移驱动机构;35、终纵向定位组件;36、终纵移驱动机构;4、丝网印刷装置;5、转移装置;51、转移臂;52、第一吸料件;53、第二吸料件;54、转轴;55、转移驱动器;56、转移升降器;6、上下料装置;60、第一上下料机械手;61、纵移驱动器;62、上下驱动器;63、上下料件;64、支撑板;65、上下料吸嘴;66、第二上下料机械手;7、升降料装置;8、收料装置;9、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包括机架、上下料装置6、转移装置5、用于输送载具14移动的输送装置11、用于向输送装置11供应承载有物料的载具14的供料装置12、用于对物料进行除尘的除尘装置9、用于将除尘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的初定位装置2、用于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的终定位装置3、用于对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丝网印刷的丝网印刷装置4及用于对输送装置11所输出的承载有印刷后的物料的载具14进行收料的收料装置8,所述转移装置5用于将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至终定位装置3并将印刷后的物料转移至初定位装置2,所述上下料装置6用于将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上的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9、用于将初定位装置2所承载的印刷后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上或者用于将除尘后的物料输送至初定位装置2。具体地,所述收料装置8和供料装置12分别位于输送装置11的出料端和进料端,所述除尘装置9位于输送装置11的一侧,所述初定位装置2位于除尘装置9的一侧,所述初定位装置2与终定位装置3并排设置,所述转移装置5位于初定位装置2与终定位装置3之间,所述丝网印刷装置4位于终定位装置3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以玻璃片为例进行说明。

实际工作时,供料装置12将承载有多个有序放置的待印刷的物料的载具14供应至输送装置11,输送装置11将该载具14输送至设定的位置,上下料装置6将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上的待印刷的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9,除尘装置9对该物料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后的物料经由上下料装置6输送至初定位装置2,初定位装置2对除尘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除尘后的物料被第一次定位后,转移装置5将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至终定位装置3上,终定位装置3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丝网印刷装置4对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丝网印刷,此时上下料装置6将另一个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9,除尘装置9对该物料进行除尘,该除尘后的物料经由上下料装置6输送至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初定位装置2对该待印刷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当处于初定位装置2上的物料被第一次定位后,且处于终定位装置3上的物料被丝网印刷后,转移装置5驱动印刷后的物料与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调换位置,使得印刷后的物料放置在初定位装置2上,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放置在终定位装置3上,然后上下料装置6将初定位装置2上的印刷后的物料拾取至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的空位置上,再将载具14上的待印刷的物料依次拾取至除尘装置9和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分别进行除尘处理和第一次定位,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实现不间断地对物料进行丝网印刷加工。当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装满印刷后的物料后,输送装置11将该载具14输送至收料装置8,收料装置8对该载具14进行收集,同时供料装置12将装满有待印刷的物料的载具14供应至输送装置11,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供料和收料,提高了丝网印刷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使得物料的供应、上料、第一次定位、第二次定位、丝网印刷、下料和收料之间的操作紧凑,缩短的丝网印刷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丝网印刷的效率,且通过初定位装置2和终定位装置3对物料进行二次定位,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丝网印刷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11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抵触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的限位装置13,所述限位装置13包括限位气缸131及装设于限位气缸131的活塞杆的限位件132,所述限位气缸131用于驱动限位件132突伸出输送装置11的上表面。实际使用时,限位装置13对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进行限位,以保证载具14在输送装置11上的位置精度,避免载具14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偏移;当输送装置11需要将该载具14输送至下一工位时,限位气缸131驱动限位件132下移,使得限位件132不抵触该载具14,输送装置11输送该载具14至收料装置8,以便于收料装置8收集载具14。另外,当输送装置11上有两个载具14,且上下料装置6需要同时取走两个载具14上的物料或需要同时将印刷后的物料放置在两个载具14上时,限位装置13的限位气缸131驱动限位件132上移,使得限位件132抵触输送装置11上靠近收料装置8的一个载具14,从而对该载具14进行定位,以保证该载具14的位置精度,便于上下料装置6取放物料。举例说明:若载具14上装载有多列物料,上下料装置6每次取走载具14上的两列物料,当上下料装置6需要取走两个载具14上的相邻两列物料时,限位装置13抵触输送装置11上靠近收料装置8的一个载具14,以保证上下料装置6能够准确地在两个载具14上各取走一列物料。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132包括装设于限位气缸131的活塞杆的调整板133及装设于调整板133的限位板134,所述调整板133设置有用于调节限位板134的位置的调整槽135,所述调整槽135的长度方向与输送装置11的输送方向平行;具体地,所述限位板134呈l状。通过调整槽135调节限位板134在调整板133上的位置,便于对不同规格的载具14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11设置有放料空间111,所述供料装置12包括升降设置于放料空间111内的放料机构121、设置于输送装置11的进料端的托料机构及设置于输送装置11的进料端的定位架,所述放料机构121位于定位架内,所述放料机构121用于承载层叠的载具14并将最底层的载具14放置在输送装置11上,所述定位架对层叠的载具14进行定位,所述托料机构用于托起最底层以上的载具14。

实际工作时,将承载有物料的多个载具14层叠放置在放料机构121上,且定位架对层叠的载具14进行定位,以保证载具14的位置精度;当向输送装置11供应载具14时,托料机构将放料机构121上最底层以上的载具14托起,然后放料机构121将最底层的载具14输送至输送装置11上,输送装置11将该载具14输送至设定的位置,限位装置13抵触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以对输送装置11上的载具14进行限位,保证载具14在输送装置11上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上下料装置6拾取载具14上的物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当需要再次向输送装置11供应载具14时,放料机构121上升并承载托料机构所托起的层叠载具14,托料机构释放层叠的载具14,放料机构121下降并带动层叠的载具14整体下降一个载具14的高度,然后托料机构将放料机构121上最底层以上的载具14托起,放料机构121将最底层的载具14输送至输送装置11上,输送装置11将该载具14输送至设定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从而自动化地向输送装置11上供应载具14。该供料装置12自动化而有序地向输送装置11上供应载具14,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供应载具14的效率,通过限位装置13对输送装置11上的载具14进行限位,保证了载具14在输送装置11上的位置精度,再通过定位架对层叠的载具14进行定位,不但保证了待输送的载具14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还便于操作者向定位架内添加载具14,且在添加载具14的过程中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料机构121包括位于输送装置11的下方的放料座1211、滑动设置于放料座1211的放料板1212及装设于放料座1211并用于驱动放料板1212升降的升降驱动器1213;具体地,所述放料板1212与放料座1211之间经由导杆1215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1213采用电机驱动丝杆的结构驱动放料板1212升降移动。实际工作时,升降驱动器1213驱动放料板1212升降移动,导杆1215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了放料板1212能够平稳地升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料板1212设置有夹料装置,所述夹料装置用于夹紧最底层的载具14;具体地,所述夹料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放料板1212的两端的两个夹料组件1241,所述夹料组件1241包括装设于放料板1212的底部的夹料气缸1242及装设于夹料气缸1242的活塞杆的夹料板1243。

当托料机构将最底层以上的载具14托起的同时,放料板1212上的夹料气缸1242驱动夹料板1243靠近最底层的载具14移动,直至夹料板1243抵触最底层的载具14,使得两个夹料组件1241的夹料板1243夹紧最底层的载具14,然后升降驱动器1213驱动放料板1212连带最底层的载具14靠近输送装置11移动,直至最底层的载具14经由输送装置11输送至设定的位置。在放料机构121带动最底层的载具14下移的过程中,夹料装置夹紧该载具14,避免该载具14在下移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以保证该载具14的位置精度。

优选地,所述放料板1212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料气缸1242的位置的横向调节槽1214,所述横向调节槽1214沿着放料板1212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横向调节槽1214调节夹料气缸1242所在放料板1212的位置,即调节两个夹料气缸124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两个夹料板1243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夹紧不同长度的载具14;所述夹料板1243设置有纵向调节槽1244,通过纵向调节槽1244调节夹料板1243突伸出放料板1212的高度,以便于夹紧不同高度的载具14,适用范围广。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输送装置11的两侧的两个托料组件1221,所述托料组件1221包括托料座1222、装设于托料座1222的托料气缸1223、装设于托料气缸1223的活塞杆的移动板1224及装设于移动板1224的托料件1225,所述托料件1225与托料座1222滑动连接。实际工作时,两个托料组件1221的托料气缸1223驱动移动板1224靠近定位架内的载具14移动,移动的移动板1224带动托料件1225靠近定位架内的载具14移动,直至托料件1225的一端插至最底层的载具14的顶面,即两个托料组件1221的托料件1225同时将最底层以上的载具14托起,以便于最低层的载具14与其余载具14分离。

优选地,所述定位架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角架123,四个角架123之间形成与放料空间111连通的定位空间,所述角架123呈直角状,四个角架123分别对载具14的四个角进行定位,以保证载具14的位置精度。

优选地,位于输送装置11的同一侧的两个角架123分别装设于托料座1222的两端;所述托料座1222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角架123的位置的调节孔1226。通过多个调节孔1226调节角架123的位置,从而调节位于输送装置11的同一侧的两个角架123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定位空间的长度,以便于定位架对不同长度的载具14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5包括转轴54、转移臂51、用于驱动转轴54转动的转移驱动器55及用于驱动转轴54升降的转移升降器56,所述转移臂51的中部装设于转轴54,所述转移臂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吸紧物料的第一吸料件52和第二吸料件53,所述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和终定位装置3的定位平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容设转移臂51的两端的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31;优选地,所述转移升降器56为气缸,所述转移驱动器55为电机,所述转移驱动器55的输出轴与转轴54连接,所述转移升降器56与转移驱动器55驱动连接。

起始状态时,转移臂51的两端分别容设于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31内,第一吸料件52的吸料端面和第二吸料件53的吸料端面分别与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和终定位装置3的定位平面平齐。实际工作时,上下料装置6将除尘后的物料输送至初定位装置2上,初定位装置2对该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物料被第一次定位后,转移臂51上的第一吸料件52吸紧该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升降器56驱动转移臂51上移,使得转移臂51的两端分别移出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31,然后转移驱动器55驱动转移臂51转动180°,使得转移臂51的两端调换位置,第一吸料件52连带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至第二容置腔31的上方,第二吸料件53转移至第一容置腔21的上方,转移升降器56驱动转移臂51下移,使得调换位置后的转移臂51的两端分别移入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31内,使得第二吸料件53的吸料端面与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平齐,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位于终定位装置3的定位平面上,终定位装置3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被第一吸料件52吸紧,此时上下料装置6将另一除尘后的物料拾取至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初定位装置2对该除尘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该除尘后的物料经由初定位装置2定位后,第二吸料件53吸紧该物料,同时丝网印刷装置4对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丝网印刷,完成丝网印刷加工后,转移升降器56驱动转移臂51上移,使得转移臂51的两端分别移出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31,然后转移驱动器55驱动转移臂51转动180°,使得转移臂51的两端再次调换位置,第二吸料件53连带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转移第二容置腔31上方,第一吸料件52连带印刷后的物料转移至第一容置腔21上方,转移升降器56驱动转移臂51下移,转移臂51将印刷后的物料放置在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放置在终定位装置3的定位平面上,上下料装置6拾取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印刷后的物料并将该印刷后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11所承载的载具14上,上下料装置6再将输送装置11所承载的载具14上的待印刷的物料拾取至出除尘装置9的除尘平面上,上下料装置6将除尘后的物料拾取至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实现不间断地对物料进行丝网印刷加工,提高了丝网印刷的效率,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丝网印刷的质量。另外,转移臂51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31内,使得丝网印刷装置4能够对物料的整个印刷面进行丝网印刷。

本实施例中,所述初定位装置2包括初定位座22、滑动设置于初定位座22的初横向定位组件23、用于驱动初横向定位组件23对物料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的初横移驱动机构24、滑动设置于初定位座22的初纵向定位组件25及用于驱动初纵向定位组件25对物料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的初纵移驱动机构26;具体地,所述初横移驱动机构24和初纵移驱动机构26均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传送带的结构进行传动。

当上下料装置6将除尘后的物料输送至初定位座22的定位平面后,初横移驱动机构24驱动初横向定位组件23对该物料在初定位座22的定位平面上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初纵移驱动机构26驱动初纵向定位组件25对该物料在初定位座22的定位平面上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实现了对物料进行第一定位,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

优选地,所述初横向定位组件23包括第一初横向滑块231、第二初横向滑块232、装设于第一初横向滑块231的第一横向定位杆233及装设于第二初横向滑块232的第二横向定位杆234,所述第一初横向滑块231和第二初横向滑块232均与初横移驱动机构24驱动连接,所述初横移驱动机构24用于驱动第一初横向滑块231与第二初横向滑块232彼此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横向定位杆233和第二横向定位杆234分别用于抵触物料在横向上的两侧;所述初纵向定位组件25包括第一初纵向滑块251、第二初纵向滑块252、装设于第一初纵向滑块251的第一纵向定位杆253及装设于第二初纵向滑块252的第二纵向定位杆254,所述第一初纵向滑块251和第二初纵向滑块252均与初纵移驱动机构26驱动连接,所述初纵移驱动机构26用于驱动第一初纵向滑块251与第二初纵向滑块252彼此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纵向定位杆253和第二纵向定位杆254分别用于抵触物料在纵向上的两侧;所述初定位座22设置有横向滑槽221和纵向滑槽222,所述第一横向定位杆233和第二横向定位杆234均滑动设置于横向滑槽221内,所述第一纵向定位杆253和第二纵向定位杆254均滑动设置于纵向滑槽222内,所述第一横向定位杆233与第一纵向定位杆253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初定位装置2、除尘装置9和输送装置11均设置有用于吸紧物料并驱动物料升降的升降料装置7,所述升降料装置7包括滑动设置的吸料升降件27及用于驱动吸料升降件27升降的吸料升降驱动机构28;具体地,所述吸料升降驱动机构28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丝杆的结构驱动吸料升降件27升降移动。

实际工作时,输送装置11处的升降料装置7用于吸紧输送装置11上的载具14的物料并将该待印刷的物料托起,以便于上下料装置6拾取待印刷的物料,或者当上下料装置6将印刷后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11上的载具14的正上方时,吸料升降驱动机构28驱动吸料升降件27穿过载具14升起,使得吸料升降件27吸紧上下料装置6上的印刷后的物料,然后上下料装置6移离印刷后的物料,吸料升降驱动机构28驱动吸料升降件27连带印刷后的物料下降,使得印刷后的物料放置在载具14的空位置上。除尘装置9处的升降料装置7用于吸紧上下料装置6上的物料并将物料放置在除尘装置9的除尘平面上,或者用于将除尘后的物料托起,以便于上下料装置6拾取该除尘后的物料。初定位装置2处的升降料装置7用于吸紧上料装置上的除尘后的物料并将该除尘后的物料放置在初定位装置2的定位平面上,或者用于将初定位装置2上的印刷后的物料托起,以便于上下料装置6拾取该印刷后的物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定位装置3包括设置于丝网印刷装置4的下方的终定位座32、滑动设置于终定位座32的终横向定位组件33、用于驱动终横向定位组件33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的终横移驱动机构34、滑动设置于终定位座32的终纵向定位组件35及用于驱动终纵向定位组件35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的终纵移驱动机构36;具体地,所述终横移驱动机构34和终纵移驱动机构36均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传送带的结构进行传动。

当转移装置5驱动转移臂51将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输送至终定位座32的定位平面后,终横移驱动机构34驱动终横向定位组件33对该物料在终定位座32的定位平面上的横向位置进行第二次定位,同时终纵移驱动机构36驱动终纵向定位组件35对该物料在终定位座32的定位平面上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实现了对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

优选地,所述终横向定位组件33的结构与初横向定位组件23的结构相同,所述终纵向定位组件35的结构与初纵向定位组件25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定位座32的定位平面设置有多个吸料孔321,多个吸料孔321呈矩形阵列分布,当终横向定位组件33和终纵向定位组件35均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后,多个吸料孔321将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吸紧在终定位座32的定位平面上,以对物料进行精准定位,保证物料的位置精度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初横向定位组件23的数量和初纵向定位组件25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初横向定位组件23与初纵向定位组件25一一对应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第一次定位,所述第一吸料件52的数量和第二吸料件53的数量均为两组,每组第一吸料件52用于吸紧一个物料,每组第二吸料件53用于吸紧一个物料,使得初定位装置2能够一次性对两个除尘后的物料进行定位,转移装置5能够一次性对四个物料进行转移(两个物料与两个物料相互调换位置),进而提高了二次定位和印刷的效率。

优选地,每组第一吸料件52为两个第一吸料件52,每组第二吸料件53为两个第二吸料件53,提高了物料转移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横向定位组件33的数量和终纵向定位组件35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终横向定位组件33与终纵向定位组件35一一对应配合以对第一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使得终定位装置3能够一次性对两个物料进行第二次定位,丝网印刷装置4能够一次性对两个第二次定位后的物料进行丝网印刷,提高了定位和印刷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上下料装置6包括用于将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上的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9或者用于将初定位装置2所承载的印刷后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11所输送的载具14上的第一上下料机械手60及用于将除尘后的物料输送至初定位装置2的第二上下料机械手66,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械手60的结构与第二上下料机械手66的结构相同。通过设置第一上下料机械手60和第二上下料机械手66的双机械手结构,进一步提高物料的转移、上料和下料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吸料升降件2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吸料升降件27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上下料机械手66包括纵移驱动器61、与纵移驱动器61驱动连接的上下驱动器62及装设于上下驱动器62的输出端的上下料件63,所述上下料件63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板64,每个支撑板64均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上下料吸嘴65,所述上下料吸嘴65的吸料端向上设置,多个吸料升降件27与多个上下料件63错位设置。

当多个上下料吸嘴65吸紧一个或两个除尘后的物料后,纵移驱动器61驱动上下料件63连带多个支撑板64靠近初定位装置2移动,多个支撑板64带动多个上下料吸嘴65所吸取的除尘后的物料移动至初定位装置2的上方,每个吸料升降件27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板64之间,上下驱动器62驱动多个上下料吸嘴65所吸取的除尘后的物料下移,同时吸料升降驱动机构28驱动多个吸料升降件27上移,直至多个吸料升降件27吸紧多个上下料吸嘴65所吸取的物料后,纵移驱动器61驱动多个上下料吸嘴65远离物料移动,吸料升降驱动机构28驱动多个吸料升降件27连带所吸紧的物料移动至初定位座22的定位平面上,最后纵移驱动器61和上下驱动器62共同配合驱动上下料件63复位移动。优选地,所述纵移驱动器61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丝杆的结构进行传动,所述上下驱动器62可以采用气缸。

优选地,所述收料装置8的结构与供料装置1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丝网印刷装置4和除尘装置9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