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795发布日期:2020-07-04 00:49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印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袋制品的的不断发展,吹膜机和印刷机在制造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塑料薄膜和塑料袋制品生产中,吹膜机和印刷机都是分开单独运作的,生产时,先通过吹膜机将原料粒子吹塑成薄膜,然后将半成品薄膜收卷后搬运至印刷机上料架上,通过印刷机为薄膜印上图案;但是,此种方式生产连续性不足,印刷机只能单面印刷,薄膜如需双面印刷需将收卷印刷好的膜卸下反面后再次装上印刷机上料架,印刷机对其反面进行印刷,无法根据薄膜的印刷要求来合理调整印刷方式,此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耗费大量劳动力,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两组印刷模组可调节印刷面的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所述装置包含底部安装架、翻面辊、电晕机、印刷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电晕机安装于底部安装架的前端;所述印刷机构安装于底部安装架上且位于电晕机的后方;所述烘干机构安装于底部安装架上且位于印刷机构的后方;上述印刷机构和烘干机构构成一印刷模组;

所述印刷机构包含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架,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底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包含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印刷辊,印刷辊与竖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印刷辊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由电机带动其转动;所述印刷辊的正下方设置有油墨皿,所述油墨皿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竖板中央分别开有竖向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两个相对面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凸起导轨,升降槽内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横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升降块的两端凹槽嵌置于升降槽内壁的凸起导轨上,升降块通过导轨定位并与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两侧的升降块之间设置有升降辊,所述升降辊与升降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辊位于印刷辊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架两侧的竖板顶部分别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升降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升降块相连接;

所述底部安装架上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位于印刷机构的后方,所述烘干机构正对印刷后的薄膜;所述烘干机构包含电热箱和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固定安装于电热箱的后箱盖上;所述电热箱的前箱盖和后箱盖均设置有通风孔,电热箱的内腔设置有电热丝或电热棒;

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所述底部安装架上依次设置有相邻的两组并列的印刷模组,两组印刷模组之间设置有翻面辊;

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所述印刷辊的辊面一侧设置有与辊长度相等的刮刀,所述刮刀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刮刀的刀面与印刷辊辊面轻微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晕机增加薄膜印刷前的粘附力,将印刷机构和烘干机构构成的印刷模组设置为相邻的两组,两组印刷膜组之间设置有翻面辊,通过调整印刷方式可根据薄膜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印刷要求,来实现薄膜的单面或双面印刷;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薄膜印刷的多样化,提高了印刷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的印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的印刷机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支撑座和升降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的烘干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底部安装架103、翻面辊105、电晕机5、印刷机构6、烘干机构7;

底座6.1、安装架6.2、油墨皿6.3、印刷辊6.4、升降块6.5、升降辊6.6、第一气缸6.7、导辊6.8、刮刀6.9、电热箱7.1、吹风机7.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双面印刷烘干装置,所述装置包含底部安装架103、翻面辊105、电晕机5、印刷机构6和烘干机构7;所述电晕机5安装于底部安装架103的前端,通过电晕机5对成型双面薄膜表面进行放电处理,使薄膜表面具有更强粘附力,为后道印刷工序做准备;所述印刷机构6安装于底部安装架103上且位于电晕机5的后方;所述烘干机构7安装于底部安装架103上且位于印刷机构6的后方;上述印刷机构6和烘干机构7构成一印刷模组;

所述印刷机构6包含底座6.1和设置在底座6.1上的安装架6.2,所述底座6.1固定安装于底部安装架103上;所述安装架6.2包含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印刷辊6.4,印刷辊6.4与竖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印刷辊6.4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由电机带动其转动;所述印刷辊6.4的正下方设置有油墨皿6.3,油墨皿6.3中盛放有油墨,所述油墨皿6.3与底座6.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所述印刷辊6.4的辊面部分浸润于油墨中;所述安装架6.2的两侧竖板中央分别开有竖向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两个相对面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凸起导轨,升降槽内设置有升降块6.5,所述升降块6.5的横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升降块6.5的两端凹槽嵌置于升降槽内壁的凸起导轨上,升降块6.5通过导轨定位并与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6.2两侧的升降块6.5之间设置有升降辊6.6,所述升降辊6.6与升降块6.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辊6.6位于印刷辊6.4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架6.2两侧的竖板顶部分别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6.7,所述第一气缸6.7位于升降块6.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6.7的伸缩杆与升降块6.5相连接;安装架6.2两侧的竖板顶部的第一气缸6.7同时伸缩,带动两侧的升降块6.5同时升降从而使升降辊6.6实现上下移动,以此调节升降辊6.6与印刷辊6.4之间的间隙,从而对不同厚度的薄膜进行压紧印刷处理;

所述底部安装架103上设置有烘干机构7,所述烘干机构7位于印刷机构6的后方,所述烘干机构7正对印刷后的薄膜;所述烘干机构7包含电热箱7.1和吹风机7.2;所述吹风机7.2固定安装于电热箱7.1的后箱盖上;所述电热箱7.1的前箱盖和后箱盖均设置有通风孔,电热箱7.1的内腔设置有电热丝或电热棒;吹风机7.2吹出的风经过后箱盖通风孔进入电热箱7.1内经加热从前箱盖通风孔送出,对薄膜的印刷面进行快速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安装架103上依次设置有相邻的两组并列的印刷模组,两组印刷模组之间通过翻面辊105将成型的双层薄膜两面都印刷烘干;

优选的,所述印刷辊6.4的辊面一侧设置有与辊长度相等的刮刀6.9,所述刮刀6.9固定安装于底座6.1上,所述刮刀6.1的刀面与印刷辊6.4辊面轻微接触,刮刀6.1刮去印刷辊6.4辊面上过剩的油墨,使辊面上沾染的油墨厚度均匀,提高印刷质量;

本装置工作原理:

本装置针对不同需求的薄膜,可调整不同的生产方式,当需要生产单层印刷的袋状薄膜时,层叠成型的袋状薄膜经引导辊引入电晕机5对薄膜表面进行放电处理,增加其表面粘附力;经电晕处理的薄膜由引导辊引入印刷烘干装置,由其中任意一组印刷模组印刷烘干后经引导辊引入收卷机收卷成型;

当需要生产两面均印刷的袋状薄膜时,层叠成型的袋状薄膜经引导辊引入电晕机5对薄膜表面进行放电处理,增加其表面粘附力;经电晕处理的薄膜由引导辊引入印刷烘干装置,先经过第一组印刷模组印刷烘干后经翻面辊105翻面后导入第二组印刷模组将其另一面印刷烘干,随后经引导辊引入收卷机收卷成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