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5400发布日期:2020-08-18 18:2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印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章垫,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包含有该防伪印章垫组合件的印章。



背景技术:

印章是一种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工具,通常包含有印章垫,印章垫的章面上采用雕刻等方法形成花纹,再通过蘸取油墨等颜料,将章面上的花纹印在文件或其他物体上。

在当今社会中,印章常常被作为个人或企业的签名或签章工具进行使用,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如果印章被仿造或滥用,很可能会对个人或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构成犯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防伪印章应运而生。现有的防伪印章通常采用内置芯片的方式达到防伪的效果,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防伪芯片设置在印章的手柄内部或印章壳体的其它部位,与印章垫相互脱离,如果将真的印章垫与芯片分离,替换为带有假章面的印章垫,就无法辨别印章的真伪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章垫与芯片不可分离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印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包括印章垫和防伪组件,防伪组件内设置有芯片,印章垫与防伪组件固定连接,防伪组件上设置有油槽,油槽与印章垫相连通,油墨可存储在油槽内。

进一步,防伪组件上形成有容纳凹槽,容纳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容纳凹槽共同围成容纳腔室,芯片设置在容纳腔室内。

进一步,印章垫固定设置在防伪组件安装有盖板的一侧,盖板被封闭在印章垫与防伪组件之间。

进一步,防伪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梁结构,多个梁结构相互交叉设置,形成网状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与印章垫相连通,油墨可存储在镂空结构内。

进一步,容纳凹槽设置在防伪组件的中心位置,梁结构呈环形,环绕设置在容纳凹槽的周围,环形梁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加强筋与环形梁结构共同组成蛛网形的镂空结构。

进一步,加强筋沿环形梁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容纳凹槽的边缘处,另一端延伸至防伪组件的边缘处,容纳凹槽与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靠近印章垫所在一侧设置,靠近容纳凹槽边缘的镂空结构通过第一间隙相互连通设置。

进一步,防伪组件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连接凸起靠近印章垫所在一侧设置,印章垫与连接凸起固定相连。

进一步,连接凸起设置在梁结构的端面和容纳凹槽的盖板的表面上。

进一步,相邻的连接凸起之间形成有凹槽,凹槽靠近印章垫所在一侧设置,多个凹槽共同组成油墨通道,油槽内的油墨可沿油墨通道流动。

进一步,油墨通道整体呈放射状,自防伪组件的中心位置向防伪组件的边缘位置延伸设置。

进一步,位于梁结构和防伪组件远离印章垫的一端,梁结构的端面的高度低于防伪组件表面的高度,使梁结构的端面与防伪组件的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油槽内的油墨可通过第二间隙流动。

进一步,印章垫为光敏印章垫。

一种印章,包括印垫装配件,印垫装配件设置在印章壳体内部,印垫装配件上形成有安装凹槽,上述防伪印章垫组合件设置在印垫装配件的安装凹槽内,印垫装配件上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与防伪印章垫组合件的防伪组件上的油槽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印章具有以下优点:

1、防伪组件与印章垫整体设置,且防伪组件与印章垫相互分离时,二者均会损坏,增强了印章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防伪效果;

2、印章注油过程方便易操作,且印章垫能够充分、均匀地吸收油墨,使印章印制出的图案更加完整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印章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印章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印章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组件的装配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8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组件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印章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印章包括印章座1,印章座1整体呈圆柱形,内部为中空结构,印章座1上设置有凸出的连接柱11。印章座1的上部设置有手柄2,手柄2由手柄上盖21和手柄下盖22相互扣合而成,手柄2套设在印章座1的连接柱11外部,与印章座1相连接。印章座1内设置有印章垫720,当向印章座1所在方向按压手柄2时,印章垫720可被推出印章座1外部,以将印章垫720上的图案印在纸张或其它物体上。

具体的,手柄2内部设置有调节杆3,调节杆3套设在印章座1的连接柱11上,连接柱11为空心结构,连接柱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上端与手柄2固定连接,连接杆4的下端伸入至印章座1的内部,与印章座1内的定位连接件5固定连接。连接杆4外部套设有弹簧41,弹簧41的一端与连接杆4相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印章座1固定连接。当按压手柄2时,弹簧41压缩,连接杆4推动定位连接件5向下移动,位于印章座1内部的印章垫720可随定位连接件5一同移动;当松开手柄2时,在弹簧41的作用下,连接杆4回缩,带动定位连接件5复位,印章垫720随定位连接件5一同移动,回缩至印章座1内。

进一步,印章座1内还设置有印垫装配件6,印垫装配件6可拆卸地连接在定位连接件5上。具体的,定位连接件5的边缘处设置有卡勾,印垫装配件6的边缘处对应设置有卡槽,卡勾与卡槽相互扣合,可使印垫装配件6与定位连接件5相互连接。在印垫装配件6的卡槽处还设置有按钮61,当定位连接件5与印垫装配件6处于连接状态时,按压按钮61,按钮61可挤压定位连接件5上的卡勾,使卡勾与卡槽脱离,进而将印垫装配件6从定位连接件5上拆卸下来。

印垫装配件6内形成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700。印垫装配件6的开口处配合设置有卡圈61,卡圈61可拆卸地扣设在印垫装配件6的边缘处,以将防伪印章垫组合件700固定在印垫装配件6的安装凹槽内。

进一步,如图4、图5和图6所示,防伪印章垫组合件700包括防伪组件710和印章垫720,防伪组件710和印章垫720均为扁圆形的片状结构,且二者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印章垫720未设有图案的一面与防伪组件7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防伪组件7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容纳凹槽711,容纳凹槽711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712,盖板712与容纳凹槽711共同围成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内设置有芯片713,芯片713具有印章防伪作用,当然,芯片713也可替换为其它具有防伪功能的部件。防伪组件710上还设置有油槽714,油墨可存储在油槽714内,油槽714与印章垫720相连通,印章垫720可吸收油槽714内的油墨用于印制图案。

优选地,盖板712与容纳凹槽711通过特制胶水粘接为一体,以使芯片713密封在容纳腔室内。若想将芯片713从容纳腔室内取出,只能够通过破坏防伪组件710的方式,这样芯片713也将遭到损坏。由此,防伪组件710可避免芯片713被取出,进而防止芯片713被恶意使用。此外,密封的容纳腔室还可以防止油墨等外部物质污染芯片713,延长芯片713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印章垫720与防伪组件710安装有盖板712的一侧固定连接,以将盖板712和芯片713封闭在印章垫720与防伪组件710之间。优选地,印章垫720与防伪组件710之间通过特制胶水粘接。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如果强行将印章垫720与防伪组件710分离,则印章垫720与防伪组件710均会损坏,进而防止他人恶意使用或篡改印章面或芯片。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防伪组件710上设置有梁结构715,梁结构715呈圆环形,环绕设置在容纳凹槽711的周围。环形梁结构715可为一根、两根或多根,具体可根据防伪组件710的大小进行选择。梁结构715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筋716,加强筋716与环形梁结构715交叉连接,以加强环形梁结构715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环形梁结构715与加强筋716共同形成网状的镂空结构,油墨可存储在镂空结构内,镂空结构与印章垫720相连通,印章垫720可吸收镂空结构内的油墨用于印制图案。

优选地,两个或多个环形梁结构715呈同心圆设置,加强筋716沿环形梁结构715的径向方向设置,加强筋716的一端延伸至容纳凹槽711的边缘处,与容纳凹槽71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防伪组件710的边缘处,与防伪组件710的边缘固定连接。由此,防伪组件710上可形成由加强筋716和环形梁结构715共同组成的蛛网形的镂空结构。

进一步,如图8所示,在加强筋716与容纳凹槽711相连接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间隙717,第一间隙717位于容纳凹槽711与加强筋716之间,靠近印章垫720所在一侧设置。第一间隙717是通过将加强筋716端部的厚度变薄而形成的。由于多个加强筋716均在容纳凹槽711的边缘处形成第一间隙717,因此,靠近容纳凹槽711边缘处的镂空结构可通过第一间隙717相互连通设置。

在防伪组件710靠近印章垫720所在一侧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718,连接凸起718可设置在梁结构715的端面上,也可设置在容纳凹槽711的盖板712的表面上。连接凸起718上可涂抹特制胶水,印章垫720通过与连接凸起718粘接,进而与防伪组件710固定相连。

相邻的连接凸起718之间形成有凹槽719,凹槽719靠近印章垫720所在一侧设置。多个凹槽719共同组成油墨通道,镂空结构内的油墨可沿油墨通道流动。具体的,如图8所示,由多个凹槽719共同形成的油墨通道整体呈放射状,自防伪组件710的中心位置向防伪组件710的边缘位置延伸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更利于油墨的顺利流动。

进一步,如图7所示,在防伪组件710远离印章垫720的一侧表面上,即梁结构715远离印章垫720的一端端面上,梁结构715的端面的高度低于防伪组件710表面的高度,使梁结构715的端面与防伪组件710的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向防伪组件710的镂空结构内添加油墨时,是从第二间隙所在的一侧加入,油墨可通过第二间隙流动,进而保证添加油墨时,油墨能够均匀地进入到各个镂空结构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印章垫720为光敏印章垫,本实用新型中的印章为光敏印章。

进一步,如图2所示,印垫装配件6上设置有多个圆形的注油孔62,当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700安装到印垫装配件6内时,防伪组件710上的镂空结构(即油槽714)与注油孔62相连通。

当需要添加油墨时,首先将印垫装配件6从印章座1内取下,将油墨滴入到注油孔62中;此时,油墨沿注油孔62流入防伪组件710的镂空结构内,由于防伪组件710上形成有第二间隙,油墨可沿第二间隙均匀流入至镂空结构中。

镂空结构中的油墨可被印章垫720吸收,为了使印章垫720能够更加充分、均匀地吸收油墨,防伪组件710上设置了上述第一间隙717和油墨通道。

首先,由于防伪组件710上设置有容纳凹槽711的位置不能存储油墨,因此印章垫720的中心位置无法直接与油墨接触,这就需要使油墨充分流动至容纳凹槽711与印章垫720之间,才能保证在加盖印章时,章面的中心位置能够清晰地印出图案。由于防伪组件710上的盖板71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凸起718,连接凸起718之间形成有间隙,且连接凸起718之间的凹槽719又组成了油墨通道,因此,镂空结构中的油墨可沿油墨通道流向印章垫720的中心位置,并沿连接凸起718之间的间隙继续流动,使整个盖板712表面充满油墨。梁结构715上形成的油墨通道将各镂空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促进油墨的均匀流动。

第二,容纳凹槽711边缘处的第一间隙717,使靠近容纳凹槽711边缘的镂空结构相互连通,当油墨从不同方向流至容纳凹槽711的边缘处时,会在容纳凹槽711的边缘处汇合,即容纳凹槽711周边的油墨含量会变的非常均匀,更利于印章垫720均匀吸收油墨。

综上所述,通过在防伪组件710上设置第一间隙717、第二间隙和油墨通道,印章垫720可充分且均匀的吸收油墨,进而提高印章印出的图案的清晰度和完整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仅是以圆形的印章垫为例进行的详细描述,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适用于矩形、菱形、椭圆形等其它形状的印章垫及印章。当印章垫为其它形状时,防伪组件可根据印章垫的形状进行相应调整,防伪组件上的梁结构、连接凸起、油墨通道等,以及各结构之间的排布形式,均可根据印章垫的具体形状作出相适应的调整,因此也应当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中。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印章垫组合件及印章具有以下优点:

1、防伪组件与印章垫整体设置,且防伪组件与印章垫相互分离时,二者均会损坏,增强了印章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防伪效果;

2、印章注油过程方便易操作,且印章垫能够充分、均匀地吸收油墨,使印章印制出的图案更加完整清晰。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