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2745发布日期:2020-10-13 09:3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印刷机的烘干设备,大多采用较厚的钢板进行外侧风道的组装,且进出风道分开,结构复杂,形状奇特,在钣金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在回风过程中,膜速在350m/min左右的情况下,因大多回风系统均为1进2出,穿膜路线只能进行抛物线形式,所以没办法提供有效的烘干效果,并且在烘箱的打开过程中,大多采用正面打开,因烘箱整体较重,必须通过气缸等动力件提供动力,在安装、调试以及维修过程中,均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种印刷机烘干设备,解决了外侧风道的结构复杂,所用钣金较厚的情况,解决了在膜速在350m/min左右的情况下的烘干,采用全新2进2出回风管道,让整体结构优化。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包括内烘箱和外烘箱;

所述内烘箱主要由侧面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通过插接的形式组成外部框架,衬板和立板安装在框架内,过辊通过法兰连接在内烘箱的侧面支撑板上联动传送膜,所述过辊的安装位置使膜形成u形的穿膜路线;

外烘箱与内烘箱外部框架连接形成闭合空间,包括大烘箱和小烘箱,大烘箱和小烘箱内有风道,风道外安装风嘴,从风嘴吹出的风要对应内烘箱的穿膜路线,大烘箱和小烘箱外烘箱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立板镂空设计也形成回风口。

进一步地,内烘箱外侧的钣金上有可插入槽钢的插槽用于整体吊装。

进一步地,所述大烘箱和小烘箱的进风口和回风口都连接到一体式外侧风道。

进一步地,外烘箱与内烘箱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外烘箱和内烘箱的顶部安装限位滑槽进行角度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穿膜路线为u形穿膜路线或者抛物线穿膜路线

进一步地,外烘箱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座安装深沟球轴承,在外烘箱闭合过程中,使轴承可以滚动到内烘箱上的滚子支撑块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一体式外侧风道,节省原料、降低人力物力的同时,减少了烘箱外部结构的复杂性,设计成2进2出回风系统,对比以往的1进2出,单位时间内的风量增加;在回风系统中,增加小烘箱设计,形成u形穿膜路线,减少烘箱体积的同时,增加膜的烘干长度,能够适应更快速的印刷;大量内烘箱框架采用插接结构,并通过插块的形式进行固定,可以在内烘箱侧板,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内部结构衬板的角度调整,让膜的路线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证明,在满足印刷高速的情况下,u形穿膜路线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提供最好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机烘干设备的总装图一。

图2是印刷机烘干设备的总装图二。

图3是内烘箱框架结构。

图4是内烘箱外框。

图5是内烘箱内框。

图6是外烘箱总装图。

图7是外烘箱风道及门板结构。

图8是穿膜路线图。

图9是侧板回风系统简化图。

图10是限位滑槽结构图。

图11是深沟球轴承结构图。

图12是滚子支撑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包括内烘箱20和外烘箱21;

所述内烘箱主要由侧面支撑板1、顶部支撑板2、底部支撑板3通过插接的形式组成外部框架,衬板4和立板5安装在框架内,过辊6通过法兰连接在内烘箱的侧面支撑板上联动传送膜,所述过辊的安装位置使膜形成u形的穿膜路线;实验证明,u型穿膜路线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提供最好的烘干效果。

外烘箱与内烘箱外部框架连接形成闭合空间,包括大烘箱7和小烘箱8,大烘箱7和小烘箱8内有风道9,风道9外安装风嘴10,从风嘴吹出的风要对应内烘箱的穿膜路线,大烘箱7和小烘箱8外烘箱上分别设有进风口11和回风口12,立板镂空设计也形成回风口12。内烘箱外侧的钣金上有可插入槽钢14的插槽13用于整体吊装。所述大烘箱7和小烘箱8的进风口和回风口都连接到一体式外侧风道19,形成2进2出结构。外烘箱与内烘箱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连接,使大、小外烘箱与内烘箱连接,可以通过手动的形式打开,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节省气缸,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人力物力的浪费。外烘箱和内烘箱的顶部安装限位滑槽15进行角度限位。同时为防止外烘箱因为自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滑落或者倾斜,外烘箱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座16安装深沟球轴承17,在外烘箱闭合过程中,使轴承可以滚动到内烘箱上的滚子支撑块18上,从而防止外烘箱的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烘箱和外烘箱;

所述内烘箱主要由侧面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通过插接的形式组成外部框架,衬板和立板安装在框架内,过辊通过法兰连接在内烘箱的侧面支撑板上联动传送膜,所述过辊的安装位置使膜形成u形的穿膜路线;

外烘箱与内烘箱外部框架连接形成闭合空间,包括大烘箱和小烘箱,大烘箱和小烘箱内有风道,风道外安装风嘴,从风嘴吹出的风要对应内烘箱的穿膜路线,大烘箱和小烘箱外烘箱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立板镂空设计也形成回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内烘箱外侧的钣金上有可插入槽钢的插槽用于整体吊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烘箱和小烘箱的进风口和回风口都连接到一体式外侧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外烘箱与内烘箱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外烘箱和内烘箱的顶部安装限位滑槽进行角度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外烘箱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座安装深沟球轴承,在外烘箱闭合过程中,使轴承可以滚动到内烘箱上的滚子支撑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膜路线为u形穿膜路线或者抛物线穿膜路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采用一体式外侧风道,节省原料、降低人力物力的同时,减少了烘箱外部结构的复杂性,设计成2进2出回风系统,对比以往的1进2出,单位时间内的风量增加;在回风系统中,增加小烘箱设计,形成U形穿膜路线,减少烘箱体积的同时,增加膜的烘干长度,能够适应更快速的印刷;大量内烘箱框架采用插接结构,并通过插块的形式进行固定,可以在内烘箱侧板,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内部结构衬板的角度调整,让膜的路线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证明,在满足印刷高速的情况下,U形穿膜路线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提供最好的烘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鹏;杨贤云;李雪健;孙建勇;吕柏松;刘洋;王喜才;肖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