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6136发布日期:2021-02-18 13:3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
[0002]


背景技术:

[0003]
热转印膜是热转印工艺的一种介质材料。热转印装饰工艺是通过热转印膜一次性加热,将热转印上的装饰图案转印于被装饰建材表面上,形成优质饰面膜的过程。在热转印过程中,利用热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使保护层及图案层从聚酯基片上分离,热熔胶使整个装饰层与基材永久胶合。热转印膜是由聚乙烯薄膜作衬纸上印有木纹装饰层。表面涂有保护层、底色层、脱膜层和热熔胶层构成。通过加热高温硅辊,将温度和压力施加于转印箔上,使装饰木纹印层、表面保护层、底色层构成的转印层与聚乙烯脱离、转印到人造板表面或家具部件上面,便形成了装饰表面图形,并使其表面具有耐磨、耐热、耐光等优良性能,花纹新颖美观、色调稳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装饰材料。
[0004]
为了配套热转印膜工艺的使用,在压制时会使用到压制台,将衣物或需要印制的物品放置到压制台,从而完成后续的压制步骤。然而传统的压制台大多是只有一个单独的压制平台,在压制一件衣物后还需要很多准备时间,降低了制作效率,且在压制的工程中,没有固定的衣物或者手动操作固定的衣物,容易造成压制后的图案偏离预定的位置,且手动操作夹持固定装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0005]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包括底座、自动压块、压台机构、辅助机构、夹持机构、快固机构和自动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滑动有所述自动压块,所述底座顶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缓冲所述自动压块冲击的所述压台机构,所述压台机构的内部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夹持机构运作的所述辅助机构,所述压台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方便夹持半成品的所述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辅助机构之间通过零部件传动,所述压台机构的底端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压台机构内部零部件的所述快固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用于自动转动所述压台机构的所述自动机构,所述自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
[0008]
具体的,所述压台机构包括压制底块、顶板、安置板、第一弹簧、活动柱、油缸、油腔、节流块、节流孔和转动台,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有所述转动台,所述转动台的内部滑动有四个所述压制底块,所述压制底块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转动台顶端的外侧,所述压制底块的底端抵触有四个所述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底端设有所述油缸,所述油缸的底端固定有所述安置板,所述安置板的底端抵触于所述转动台的内壁上,所述油缸的内部设有所述油腔,所述活动柱的底端贯穿所述油缸延伸至所述油腔的
内部,所述活动柱的底端固定有所述节流块,所述节流块的内部设有两个所述节流孔,所述油缸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安置板的顶端且顶端固定于所述顶板的底端。
[0009]
具体的,所述快固机构包括丝杆、螺栓、限位球、限位槽和转动杆,所述安置板和所述转动台之间设有两个所述螺栓,所述螺栓滑动连接于所述安置板和所述转动台,所述螺栓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螺栓的顶端且内部转动有所述转动杆,所述丝杆的底端抵触有四个所述限位球。
[0010]
具体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按压块、连接块、辅助杆、限位杆、第二弹簧、拉绳杆、第三弹簧和限位节,所述压制底块的内部滑动有所述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压制底块顶端的外侧,所述按压块的底端的内部滑动有所述拉绳杆,所述拉绳杆的中部侧壁上固定有截面呈菱形的所述限位节,所述拉绳杆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按压块的底端且底端抵触于所述限位节的侧壁上,所述按压块的侧壁固定有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有所述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底端抵触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抵触于所述限位节的侧壁且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压制底块的内壁上,所述辅助杆的底端和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限位节一端的截面都呈三角状,所述辅助杆和所述限位杆都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制底块的内部,所述拉绳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压制底块底端的外侧。
[0011]
具体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偏转块、限位轴、第四弹簧、拉绳,所述拉绳杆位于所述压制底块内部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所述拉绳,所述压制底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偏转块,所述偏转块的内部贯穿有所述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转动台的内壁上,所述偏转块通过所述限位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台的顶端,所述拉绳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偏转块位于所述压制底块内部的一端,所述拉绳底端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顶端抵触于所述偏转块一端的底部且底端抵触于所述压制底块的内壁上。
[0012]
具体的,所述自动机构包括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抵触块、驱动电机、蜗杆、涡轮和限位轴,所述转动台的中部设有所述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转动台通过所述限位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转动台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涡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于所述涡轮,所述转动台的侧壁上设有四个所述抵触块,其中一个所述抵触块抵触有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压制底块的底端安装有所述第一行程开关。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台机构,通过压台机构的设置进而避免自动压块抵触压制底块产生的震动,保证了印制的图案的质量,另外的四个压制底块的设置,轮流与自动压块接触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压台机构的底端设有多个快固机构,通过快固机构的设置进而方便对压块机构内部的零部件进行快速的安装或替换,解决了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操作的问题,即由于首先将需要印制图案的衣物放置到压制底座的顶端,接着操作辅助机构,通过夹持机构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接着自动机构将其中一个压制底块偏转到自动压块的底端,此时自动压块压制在压制底块的顶端,则压制底块会自动的向转动台的底端收缩,即压制底块抵触底端的四个顶板,顶板在第一弹簧收缩后接着将活动柱向油腔的底端滑动,此时油腔底端的液压油在活动柱的抵触下有快速
经过节流孔通过节流块的趋势,液压油通过固定直径的节流孔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尼效应,使得第一弹簧收缩或反弹时不在产生振动,进而避免自动压块抵触压制底块产生的震动,保证了印制图案的质量,另外的四个压制底块的设置,轮流与自动压块接触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即由于当需要替换压台机构内部的零部件时,转动转动杆,则丝杆在螺栓的内部发行位移,即丝杆在转动中向螺栓的顶端移动,此时四个限位球不在抵触转动台的内壁,接着将螺栓从转动台和安置板之间取出,依次通过上述步骤从而完成对压台机构内部的零部件替换,当需要安装新的零部件时,反向的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安装,进而方便对压块机构内部的零部件进行快速的安装或替换,解决了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操作的问题。
[0014]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压台机构的内部设有辅助夹持机构运作的辅助机构,通过辅助机构的设置进而能够自动的辅助夹持机构对衣物夹持固定,且能够在操作完成后自动的不在作用夹持机构,提高了压制台的灵活度,压台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机构的设置进而方便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转印花纹偏移,提高了转印质量,即由于在将衣物放置到压制底块后,顺便按压按压块,则按压块在压制底块的内部滑动,被带动的连接块致使辅助杆抵限位杆,则限位杆不在抵触限位节,则拉绳杆在第三弹簧的自动伸缩下向底端滑动,当自动压块按压压制底座时,拉绳杆又会恢复到初始位置,进而能够自动的辅助夹持机构对衣物夹持固定,且能够在操作完成后自动的不在作用夹持机构,提高了压制台的灵活度,即由于在拉绳杆向底端移动的过程中,此时会带动两侧的拉绳,则拉绳会向底端移动,从而致使偏转块的一端向压制底块的底端偏转,则位于压制底块外侧的偏转块将衣物夹持住,当拉绳杆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则第四弹簧自动伸缩,从而将偏转块偏转到不在夹持衣物的位置,进而方便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印染花纹偏移,提高了转印质量。
[0015]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自动机构,通过自动机构的设置进而方便压制底块轮流移动到自动压块的底端,方便了转印机器的自动运行,即由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转动的驱电机通过蜗杆带动涡轮转动,则涡轮带动转动台在底座的内部转动,当转动台的其中一个抵触块抵触到第二行程开关时,则驱动电机自动断电,此时其中一个压制底块刚好转动到自动压块的底端,当自动压块抵触压制底块时,压制底块的底端会抵触到第一行程开关,则驱动电机又开始转动,如此往复,进而方便压制底块轮流移动到自动压块的底端,方便了转印机器的自动运行。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压台机构、辅助机构、夹持机构和自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压台机构和辅助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压台机构和自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c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中:1、底座,2、立板,3、清理结构,31、固定柱,32、导向辊,33、安装板,34、滑块,35、固定板,36、海绵,4、导向结构,41、导向套,42、第一固定辊,43、第一调节块,44、第一转动辊,45、第一螺杆,46、第二固定辊,47、第二调节块,48、第二转动辊,49、第二螺杆,5、输送结构,51、转轴,52、转杆,53、第一滚轮,54、电机,55、第一皮带轮,56、皮带,57、第二皮带轮,58、第一齿轮,59、第二齿轮,6、调节结构,61、固定块,62、固定杆,63、第二滚轮,64、调节杆,65、限位板,66、固定螺钉,7、润滑结构,71、油箱,72、连接道,73、分流道,74、主流道,75、储油孔,76、推板,77、导柱,78、弹簧,79、活塞,79a、顶杆。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1]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转印膜转印压制台,包括底座1、自动压块2、压台机构3、辅助机构4、夹持机构5、快固机构6和自动机构7,所述底座1的顶端滑动有所述自动压块2,所述底座1顶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缓冲所述自动压块2冲击的所述压台机构3,所述压台机构3的内部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夹持机构5运作的所述辅助机构4,所述压台机构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方便夹持半成品的所述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与所述辅助机构4之间通过零部件传动,所述压台机构3的底端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压台机构3内部零部件的所述快固机构6,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用于自动转动所述压台机构3的所述自动机构7,所述自动机构7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
[0022]
具体的,所述压台机构3包括压制底块31、顶板32、安置板33、第一弹簧34、活动柱35、油缸36、油腔37、节流块38、节流孔39和转动台39a,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有所述转动台39a,所述转动台39a的内部滑动有四个所述压制底块31,所述压制底块3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转动台39a顶端的外侧,所述压制底块31的底端抵触有四个所述顶板32,所述顶板32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活动柱35,所述活动柱35的底端设有所述油缸36,所述油缸36的底端固定有所述安置板33,所述安置板33的底端抵触于所述转动台39a的内壁上,所述油缸36的内部设有所述油腔37,所述活动柱35的底端贯穿所述油缸36延伸至所述油腔37的内部,所述活动柱35的底端固定有所述节流块38,所述节流块38的内部设有两个所述节流孔39,所述油缸36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安置板33的顶端且顶端固定于所述顶板32的底端,由于首先将需要印制图案的衣物放置到压制底座31的顶端,接着操作辅助机构4,通过夹持机构5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接着自动机构7将其中一个压制底块31偏转到自动压块2的底端,此时自动压块2压制在压制底块31的顶端,则压制底块31会自动的向转动台39a的底端收缩,即压制底块31抵触底端的四个顶板32,顶板32在第一弹簧34收缩后接着将活动柱35向油腔37的底端滑动,此时油腔37底端的液压油在活动柱35的抵触下有快速经过节流孔39a通过节流块38的趋势,液压油通过固定直径的节流孔39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尼效应,使得第一弹簧34收缩或反弹时不在产生振动,进而避免自动压块2抵触压制底块31产生的震动,保证了印制图案的质量,另外的四个压制底块31的设置,轮流与自动压块2接触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3]
具体的,所述快固机构6包括丝杆61、螺栓62、限位球63、限位槽64和转动杆65,所述安置板33和所述转动台39a之间设有两个所述螺栓62,所述螺栓62滑动连接于所述安置板33和所述转动台39a,所述螺栓6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61,所述丝杆6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螺栓62的顶端且内部转动有所述转动杆65,所述丝杆61的底端抵触有四个所述限位球63,由于当需要替换压台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时,转动转动杆65,则丝杆61在螺栓62的内部发行位移,即丝杆61在转动中向螺栓62的顶端移动,此时四个限位球63不在抵触转动台39a的内壁,接着将螺栓62从转动台39a和安置板33之间取出,依次通过上述步骤从而完成对压台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替换,当需要安装新的零部件时,反向的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安装,进而方便对压块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进行快速的安装或替换,解决了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操作的问题。
[0024]
具体的,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按压块41、连接块42、辅助杆43、限位杆44、第二弹簧45、拉绳杆46、第三弹簧47和限位节48,所述压制底块31的内部滑动有所述按压块41,所述按压块4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压制底块31顶端的外侧,所述按压块41的底端的内部滑动有所述拉绳杆46,所述拉绳杆46的中部侧壁上固定有截面呈菱形的所述限位节48,所述拉绳杆46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三弹簧47,所述第三弹簧47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按压块41的底端且底端抵触于所述限位节48的侧壁上,所述按压块41的侧壁固定有所述连接块42,所述连接块42的底端固定有所述辅助杆43,所述辅助杆43的底端抵触有所述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的一端抵触于所述限位节48的侧壁且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弹簧45,所述第二弹簧4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压制底块31的内壁上,所述辅助杆43的底端和所述限位杆44靠近所述限位节48一端的截面都呈三角状,所述辅助杆43和所述限位杆44都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制底块31的内部,所述拉绳杆46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压制底块31底端的外侧,由于在将衣物放置到压制底块31后,顺便按压按压块41,则按压块41在压制底块31的内部滑动,被带动的连接块42致使辅助杆43抵限位杆44,则限位杆44不在抵触限位节48,则拉绳杆46在第三弹簧47的自动伸缩下向底端滑动,当自动压块2按压压制底座31时,拉绳杆46又会恢复到初始位置,进而能够自动的辅助夹持机构5对衣物夹持固定,且能够在操作完成后自动的不在作用夹持机构5,提高了压制台的灵活度。
[0025]
具体的,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偏转块51、限位轴52、第四弹簧53、拉绳54,所述拉绳杆46位于所述压制底块31内部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所述拉绳54,所述压制底块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偏转块51,所述偏转块51的内部贯穿有所述限位轴52,所述限位轴52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转动台39a的内壁上,所述偏转块51通过所述限位轴52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台39a的顶端,所述拉绳54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偏转块51位于所述压制底块31内部的一端,所述拉绳54底端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四弹簧53,所述第四弹簧53的顶端抵触于所述偏转块51一端的底部且底端抵触于所述压制底块31的内壁上,由于在拉绳杆46向底端移动的过程中,此时会带动两侧的拉绳54,则拉绳54会向底端移动,从而致使偏转块51的一端向压制底块31的底端偏转,则位于压制底块31外侧的偏转块51将衣物夹持住,当拉绳杆46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则第四弹簧53自动伸缩,从而将偏转块51偏转到不在夹持衣物的位置,进而方便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印染花纹偏移,提高了转印质量。
[0026]
具体的,所述自动机构7包括第一行程开关71、第二行程开关72、抵触块73、驱动电机74、蜗杆75、涡轮76和限位轴77,所述转动台39a的中部设有所述限位轴77,所述限位轴77
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所述转动台39a通过所述限位轴77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所述转动台39a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涡轮76,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74,所述驱动电机74的一端固定有所述蜗杆75,所述蜗杆75的一侧啮合于所述涡轮76,所述转动台39a的侧壁上设有四个所述抵触块73,其中一个所述抵触块73抵触有所述第二行程开关72,所述压制底块31的底端安装有所述第一行程开关71,由于启动驱动电机74,驱动电机74连接于第一行程开关71和第二行程开关72,转动的驱电机74通过蜗杆75带动涡轮76转动,则涡轮76带动转动台39a在底座1的内部转动,当转动台39a的其中一个抵触块73抵触到第二行程开关72时,则驱动电机74自动断电,此时其中一个压制底块31刚好转动到自动压块2的底端,当自动压块2抵触压制底块31时,压制底块31的底端会抵触到第一行程开关71,则驱动电机74又开始转动,如此往复,进而方便压制底块31轮流移动到自动压块2的底端,方便了转印机器的自动运行。
[0027]
本发明在使用时,由于首先将需要印制图案的衣物放置到压制底座31的顶端,接着操作辅助机构4,通过夹持机构5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接着自动机构7将其中一个压制底块31偏转到自动压块2的底端,此时自动压块2压制在压制底块31的顶端,则压制底块31会自动的向转动台39a的底端收缩,即压制底块31抵触底端的四个顶板32,顶板32在第一弹簧34收缩后接着将活动柱35向油腔37的底端滑动,此时油腔37底端的液压油在活动柱35的抵触下有快速经过节流孔39a通过节流块38的趋势,液压油通过固定直径的节流孔39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尼效应,使得第一弹簧34收缩或反弹时不在产生振动,进而避免自动压块2抵触压制底块31产生的震动,保证了印制图案的质量,另外的四个压制底块31的设置,轮流与自动压块2接触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当需要替换压台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时,转动转动杆65,则丝杆61在螺栓62的内部发行位移,即丝杆61在转动中向螺栓62的顶端移动,此时四个限位球63不在抵触转动台39a的内壁,接着将螺栓62从转动台39a和安置板33之间取出,依次通过上述步骤从而完成对压台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替换,当需要安装新的零部件时,反向的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安装,进而方便对压块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进行快速的安装或替换,解决了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操作的问题;由于在将衣物放置到压制底块31后,顺便按压按压块41,则按压块41在压制底块31的内部滑动,被带动的连接块42致使辅助杆43抵限位杆44,则限位杆44不在抵触限位节48,则拉绳杆46在第三弹簧47的自动伸缩下向底端滑动,当自动压块2按压压制底座31时,拉绳杆46又会恢复到初始位置,进而能够自动的辅助夹持机构5对衣物夹持固定,且能够在操作完成后自动的不在作用夹持机构5,提高了压制台的灵活度;由于在拉绳杆46向底端移动的过程中,此时会带动两侧的拉绳54,则拉绳54会向底端移动,从而致使偏转块51的一端向压制底块31的底端偏转,则位于压制底块31外侧的偏转块51将衣物夹持住,当拉绳杆46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则第四弹簧53自动伸缩,从而将偏转块51偏转到不在夹持衣物的位置,进而方便对衣物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印染花纹偏移,提高了转印质量;由于启动驱动电机74,驱动电机74连接于第一行程开关71和第二行程开关72,转动的驱电机74通过蜗杆75带动涡轮76转动,则涡轮76带动转动台39a在底座1的内部转动,当转动台39a的其中一个抵触块73抵触到第二行程开关72时,则驱动电机74自动断电,此时其中一个压制底块31刚好转动到自动压块2的底端,当自动压块2抵触压制底块31时,压制底块31的底端会抵触到第一行程开关71,则驱动电机74又开始转动,如此往复,进而方便压制底块31轮流移动到自动压块2的底端,方便了转印机器的自动运行。
[002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