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液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0036发布日期:2021-05-18 21:5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智能加液印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印章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能够自动加液且防漏的印章。


背景技术:

2.印章代表着公司或个人的凭信,重要文件需要加盖印章才能够生效;目前的印章需要搭配印泥使用,每次使用时需要先将印章沾上印泥,再进行文件的盖章;为了保证盖章能够清晰完整,用户多会沾取足量的印泥,而盖章结束后,多余的印泥则很难擦拭、清理;如果沾取印泥较少,又会导致盖章效果不佳;因此,整个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印泥,造成整个使用过程的不便;此外,很多情况下,需要将印章外带;此时还需要携带印泥,印泥容易泄漏、本身不方便携带,同时印章与印泥形状不规整,占据较大空间,携带也存在较多不便;特别是盖章后印泥在章面残留,给清洁带来较大困扰。
3.虽然很多印章带有保护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印泥沾染包装盒或衣物,但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印泥仍会将整个保护壳及外部的包装盒污染,影响印章的美观及使用的洁净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加液印章,采用独特的加液结构,改进用户的使用方法,有效保证盖章的清晰、完整,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印泥残留或污染其他衣物,有效提高印章的使用体验,同时能够方便携带外出。
5.一种智能加液印章,包括壳体、存液腔、调节装置及章体;每次盖章时下压壳体,使章体部分缩进于壳体中并通过调节装置从存液腔抽取适量液体注入章体,在液体引流至章体与文件的接触面后完成盖章;在所述壳体及章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轨

滑块结构,以使得章体能够在壳体上沿滑轨方向往复滑动;其中章体包括底座及雕刻板,在底座与雕刻板之间设置弹性回吸腔;在所述底座及壳体之间设置限位部件来限制章体往复滑动的范围,以避免章体的底座完全脱离壳体;在所述雕刻板内排布有引流细管,所述引流细管的一端延伸至雕刻板的雕刻面,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回吸腔连通;所述弹性回吸腔通过一导流管与所述存液腔连通,在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单向导流开关以限定导流管内液体的流向;在所述导流管上串接一个弹性抽吸球,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抽吸球呈鼓起状态;所述存液腔、导流管、弹性抽吸球、弹性回吸腔及引流细管形成了加液通路,加液通路中填充有用于盖章的补充印液;在所述壳体内、正对弹性抽吸球的位置处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挤压端朝向弹性抽吸球,挤压块的传动端与一个驱动块的驱动端磁性吸合;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能够随章体沿滑轨方向同步的往复滑动;驱动块的驱动端与挤压块的传动端呈相互匹配的楔形结构,两者的楔形端面保持贴合并能够相对滑动;
在所述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架,用以限定所述挤压块的移动方向;在限位支架的作用下,当驱动块随章体在沿滑轨方向往复滑动时,所述挤压块仅能够在限位支架上沿正对弹性抽吸球的方向往复滑动,以实现对弹性抽吸球的反复挤压、释放;在所述限位支架及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用以实现章体的复位;所述弹性抽吸球、驱动块、挤压块、限位支架及复位弹簧共同构成了所述调节装置;自然状态下,弹性回吸腔、弹性抽吸球呈鼓起状态,加液通路中填充着补充印液;在使用时,将章体朝向待盖章的文件下压;下压过程中,弹性回吸腔受压扁瘪,内部少量补充印液进入引流细管中;章体沿滑轨方向部分缩进于壳体,造成复位弹簧形变缩短;此时驱动块随章体同步运动并通过驱动端推动挤压块在限位支架上滑动;驱动块与挤压块之间通过楔形结构将运动方向改变,使得挤压块朝向弹性抽吸球滑动并将弹性抽吸球挤压扁瘪;于是加液通路内的补充印液从弹性抽吸球流出,依次通过导流管、弹性回吸腔、引流细管后流至雕刻面与文件的接触面之间,从而对雕刻面上色并形成印章图案;在将印章抬起时,复位弹簧形变伸长,促使章体沿滑轨方向反向复位;驱动块随之反向同步运动;在复位过程中,驱动块、挤压块之间保持磁性吸合状态,两者的楔形端面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于是挤压块复位并释放弹性抽吸球;弹性抽吸球恢复鼓起状态,并从存液腔抽吸适量补充印液缓存在自身球腔中;随之章体离开文件纸张,弹性回吸腔恢复鼓起状态并将引流细管中残留的补充印液回吸收集,从而避免补充印液过多残留及污染衣物。
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滑轨

滑块结构:属于常用机械结构,具体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比如在壳体内壁设置滑轨、在章体侧壁设置滑块,或者是在壳体内壁设置滑块、章体侧壁设置滑轨等;此外,配合形式也可以有多种,比如内凹的滑轨、外凸的滑块,也可以是外凸的滑轨、内凹的滑槽结构等等;上述多种常见的变形结构均与本案定义的“滑轨

滑块结构”本质相同。
7.2.限位部件:属于常见限位结构,可以是开设在底座的限位槽配合壳体上的限位凸起,也可以是开设在壳体上的限位槽配合底座上的限位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在滑轨上设置限位凸起或通过滑轨的长度限制底座与壳体之间的活动范围。
8.3.弹性回吸腔:是一种扁平的、容积可变的腔体;可以有多种具体结构:可以是一种囊体,囊体与雕刻板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通孔,同时囊体与雕刻板边缘密闭粘合,从而实现弹性回吸腔与引流细管连通,且能够保证加液通路的密闭性;此外,还可以是在底座、雕刻板相对的表面之间设置弹性的密封围边,使得底座、雕刻板、密封围边合围呈弹性回吸腔结构;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常见结构,只要满足弹性回吸腔与引流细管连通、加液通路密闭即可。
9.4.传动端与驱动端磁性吸合:可以是挤压块与驱动块由相互吸合的磁性材料做成,也可以是在传动端、驱动端上嵌设能够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
10.5.限位支架:属于常见限位结构,可以有多种具体的形式或结构,比如限位轨道或者滑杆等;只要能够限制挤压块的滑动方向,使得挤压块在正对弹性抽吸球的方向靠近或远离即可。
11.6.挤压块对弹性抽吸球的挤压、释放:挤压块可以有多个,比如两个挤压块对称分布在弹性抽吸球的两侧,两个挤压块同步相对运动并将弹性抽吸球挤压扁瘪;也可以是只
有一个活动的挤压块,活动的挤压块朝向弹性抽吸球运动,促使弹性抽吸球形变扁瘪;也可以是挤压块与固定在壳体内的挤压板等结构配合,使得弹性抽吸球挤压扁瘪;综上,挤压块对弹性抽吸球的挤压、释放可以有多种具体的配合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通过适当数量的挤压块往复滑动、改变弹性抽吸球的容积均可。
12.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块有两个,挤压块对称分布在弹性抽吸球的两侧;每个挤压块与一个驱动块配合,两个驱动块对称分布在底座上;当驱动块推动挤压块滑动时,两个挤压块同步相对挤压弹性抽吸球,并将弹性抽吸球挤压扁瘪。
13.作为优选,在所述弹性抽吸球内固定设置有硬质的定型管,所述定型管与导流管同轴;在所述定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该结构能够避免弹性抽吸球被过度挤压,避免弹性抽吸球过度扁瘪无法回弹;同时,硬质的定型管能够限制挤压块的挤压幅度,进而控制液体挤出量具有稳定的上限,有效避免补充印液过度挤出造成印章图案模糊。
14.作为优选,所述雕刻板上的印文凸出于雕刻面,在凸出的印文表面粘附有毛细层,在雕刻板凹陷的背景区域涂覆有防水密封层;毛细层能够使引流细管中流出的补充印液均匀的分布在印文表面,从而使印章图案颜色均匀、图案清楚;而防水密封层能够有效避免补充印液印染在背景部分,从而提高印章的对比度、洁净度;同时减小液体残留。
15.作为优选,在所述弹性回吸腔内设置弹力微珠,所述弹力微珠在弹性回吸腔内形成毛细空隙;该结构能够增强弹性回吸腔的回吸能力,能够将引流细管中残留的液体高效回吸,同时弹力微珠能够促使弹性回吸腔更好的复位鼓起。
16.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抽吸球呈扁椭球形,扁椭球形的扁平面与挤压块的挤压端相对;该结构能够提高补充印液挤出的灵敏度,从而方便液体的流出及调节。
17.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如下:本案申请的印章自带印液,携带收纳时无需再准备印泥盒,整体收纳、使用更简单方便;在需要使用时能够智能自动的挤出适量的印液并供给至雕刻面,从而形成清楚、完整的印章图案,弹性抽吸球每次挤出的印液流量稳定,因此盖章图案清晰度保持稳定,不会出现盖章不清或盖章过浓的情况,有效提高盖章的质量;在使用结束后,弹性回吸腔能够将残留的补充印液回吸收集,从而避免在雕刻面残留印液,如此既能够方便擦拭、清洁,又能够避免印液大面积的污染衣物或盒体,有效保证印章使用的洁净、清爽;综上,本发明使得印章方便携带、收纳,智能稳定出液,盖章图案清晰、完整;使用及收纳不易沾染污渍,整个使用过程更简洁、清爽;能够提升印章的整体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不使用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使用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阅图1、图2,一种智能加液印章,包括壳体1、存液腔2、调节装置及章体3;每次盖章时下压壳体1,使章体3部分缩进于壳体1中并通过调节装置从存液腔2抽取适量液体注入章体3,在液体引流至章体3与文件的接触面后完成盖章;为了方便加液,在本实施
例中,在壳体1及存液腔2上开设有位置正对的加液口11及盖子;在所述壳体1及章体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轨

滑块结构,以使得章体3能够在壳体1上沿滑轨方向往复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滑轨设置在壳体1内壁、滑块设置在章体3侧壁;由于该结构为常见结构,为简化图纸,未在附图中表示;滑轨方向可以是沿壳体1的轴向;其中章体3包括底座31及雕刻板32,在底座31与雕刻板32之间设置弹性回吸腔33;在所述底座31及壳体1之间设置限位部件来限制章体3往复滑动的范围,以避免章体3的底座31完全脱离壳体1或雕刻板32完全缩进于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件包括开设在底座31上的限位槽311、配合设置壳体1上的限位凸起,如图1、2所示;在所述雕刻板32内排布有引流细管321,所述引流细管321的一端延伸至雕刻板32的雕刻面,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回吸腔3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回吸腔33包括在底座31、雕刻板32相对的表面之间设置弹性的密封围边,密封围边与底座31、雕刻板32密闭连接;所述底座31、雕刻板32、密封围边合围呈弹性回吸腔33结构;在所述弹性回吸腔33内设置弹力微珠,所述弹力微珠在弹性回吸腔33内形成毛细空隙;所述毛细空隙与引流细管321连通;所述弹性回吸腔33通过一导流管4与所述存液腔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4具有弹性,也可以选用波纹管等可伸长、缩短的管体,以方便在章体3往复滑动过程中进行适应性的伸长或缩短;在所述导流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单向导流开关41以限定导流管4内液体的流向,在单向导流开关41的限制下,液体仅能够从存液腔2流向弹性回吸腔33;在所述导流管4上串接一个弹性抽吸球5,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抽吸球5呈鼓起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弹性抽吸球5内固定设置有硬质的定型管51,所述定型管51与导流管4同轴;在所述定型管51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存液腔2、导流管4、弹性抽吸球5、定型管51、弹性回吸腔33及引流细管321形成了加液通路,加液通路中填充有用于盖章的补充印液;此外,还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定位架,用以将弹性抽吸球5相对于壳体1的位置限定,从而方便挤压块6的配合挤压;在所述壳体1内、正对弹性抽吸球5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挤压块6,两个挤压块6对称分布在弹性抽吸球5的两侧;所述挤压块6的挤压端朝向弹性抽吸球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抽吸球5呈扁椭球形,扁椭球形的扁平面与挤压块6的挤压端相对;每个挤压块6的传动端61分别与一个驱动块7的驱动端71磁性吸合;两个所述驱动块7与所述底座31固定连接并能够随章体3沿滑轨方向同步的往复滑动;驱动块7的驱动端71与挤压块6的传动端61呈相互匹配的楔形结构,两者的楔形端面保持贴合并能够相对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楔形结构的角度可以为45度,此时驱动块7于挤压块6的移动方向垂直;在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架8,用以限定所述挤压块6的移动方向;在限位支架8的作用下,当驱动块7随章体3在壳体1轴向往复滑动时,所述挤压块6仅能够在限位支架8上沿正对弹性抽吸球5的方向往复滑动,比如是在垂直于壳体1轴线的方向上挤压弹性抽吸球5,以实现对弹性抽吸球5的反复挤压、释放;在所述限位支架8及底座31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9,用以实现章体3的复位;所述弹性抽吸球5、驱动块7、挤压块6、限位支架8及复位弹簧9共同构成了所述调节装置。
22.此外,在印文的雕刻时,采用浮雕手法,使得雕刻板32上的印文凸出于雕刻面;这种印文呈现方式能够留给雕刻师足够的雕刻深度,从而呈现出更好的雕刻图案;同时能够
有效利用雕刻板32内的引流细管321,使得引流细管321中的补充印液仅填充在印文表面,而不会蔓延至背景区域,进而保证了印章图案的清楚、洁净;使得印文呈现方式与雕刻板32结构完美结合;进一步的提高本发明的印文呈现效果;进一步的,在凸出的印文表面粘附有毛细层3201,比如绒布;在雕刻板32凹陷的背景区域涂覆有疏水密封胶3202;毛细层3201能够使引流细管321中流出的补充印液均匀的分布在印文表面,从而使印章图案颜色均匀、图案清楚;而疏水密封胶3202能够有效避免补充印液印染在背景部分,从而提高印章的对比度、洁净度;同时减小液体残留。
23.自然状态下,弹性回吸腔33、弹性抽吸球5呈鼓起状态,加液通路中填充着补充印液;在使用时,将章体3朝向待盖章的文件下压;下压过程中,弹性回吸腔33受压扁瘪,内部少量补充印液进入引流细管321中;章体3沿滑轨方向部分缩进于壳体1,造成复位弹簧9形变缩短;此时驱动块7随章体3同步运动并通过驱动端71推动挤压块6在限位支架8上滑动;驱动块7与挤压块6之间通过楔形结构将运动方向改变,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挤压块6同步相对朝向弹性抽吸球5滑动,并将弹性抽吸球5挤压扁瘪;于是加液通路内的补充印液从弹性抽吸球5流出,依次通过导流管4、弹性回吸腔33、引流细管321后流至雕刻面与文件的接触面之间,从而对雕刻面上色并形成印章图案;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弹性抽吸球5内的定型管51能够避免弹性抽吸球5被过度挤压,避免弹性抽吸球5过度扁瘪无法回弹;同时,硬质的定型管51能够限制挤压块6的挤压幅度,进而控制液体挤出量具有稳定的上限,有效避免补充印液过度挤出造成印章图案模糊。
24.在将印章抬起时,复位弹簧9形变伸长,促使章体3沿滑轨方向反向复位;驱动块7随之反向同步运动;在复位过程中,驱动块7、挤压块6之间保持磁性吸合状态,两者的楔形端面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于是挤压块6复位并释放弹性抽吸球5;弹性抽吸球5恢复鼓起状态,并从存液腔2抽吸适量补充印液缓存在自身球腔中;随之章体3离开文件纸张,弹性回吸腔33恢复鼓起状态并将引流细管321中残留的补充印液回吸收集,从而避免补充印液过多残留及污染衣物。
25.本案申请发明的印章自带印液,携带收纳时无需再准备印泥盒,整体收纳、使用更简单方便;在需要使用时能够自动挤出适量的印液并供给至雕刻面,从而形成清楚、完整的印章图案,弹性抽吸球5每次挤出的印液流量稳定,因此盖章图案清晰度保持稳定,不会出现盖章不清或盖章过浓的情况,有效提高盖章的质量;在使用结束后,弹性回吸腔33能够将残留的补充印液回吸收集,从而避免在雕刻面残留印液,如此既能够方便擦拭、清洁,又能够避免印液大面积的污染衣物或盒体,有效保证印章使用的洁净、清爽;综上,本发明使得印章方便携带、收纳,盖章图案清晰、完整,使用及收纳不易沾染污渍,整个使用过程更简洁、清爽;能够提升印章的整体使用体验。
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