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2881发布日期:2021-06-15 19:5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彩印是指在同一版面上用颜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刷,达到彩色画面效果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陶瓷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921032813.3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陶瓷花盆生产用彩印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件和支撑杆......所述印染件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圆盘;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设置底座、印染辊、转动电机、固定件和移动件等来完成对陶瓷的印染工作。

通过检索分析后,发现该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该彩印设备在进行印染工作时,只能对一个陶瓷进行加工制作,而无法对多个陶瓷进行印染,这样就会影响其陶瓷的加工效率,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在解决当需要对陶瓷进行彩印加工时,通过其装置,能够对多个陶瓷同时进行印染工作,从而便于提升其陶瓷的彩印效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印刷组件、固定组件,印刷组件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内部,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部底端处,设备主体还包括有气缸、限位杆、限位板,气缸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顶部端面处,且气缸的杆体与印刷组件固定相连,限位杆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左侧处和右侧处,且限位杆贯穿设置于印刷组件处限位板固定设置于限位杆的外侧端面处;

印刷组件还包括有转动槽、第一电机、转动盘、转杆、锥齿轮、活动槽、螺杆、螺纹块、印染辊,转动槽嵌入式设置于印刷组件的底部端面中心处,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印刷组件的顶部端面处,且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处与转动盘处的传动杆固定相连,转动盘转动设置于转动槽内部,转杆转动设置于转动盘处,且转杆的一端嵌入式设置于转动盘的内部,锥齿轮固定设置于转动盘内部的转杆处,活动槽嵌入式设置于转动盘的底部端面处螺杆转动设置于活动槽内部,且螺杆的一端嵌入式设置于转动盘的内部中端处,螺纹块活动设置于活动槽内部,且螺纹块螺纹连接于螺杆处,印染辊转动设置于螺纹块的底部端面处;

固定组件还包括有第二电机、传动杆、大齿轮、小齿轮、吸盘,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组件的内部中心端面处,且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处固定连接有大齿轮处的传动杆,传动杆转动设置于第二电机的外侧处,且传动杆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固定组件的顶部端面处,大齿轮转动设置于第二电机的顶部端面处,小齿轮固定设置于传动杆处,吸盘固定设置于传动杆的顶部端面处。

优选的:转动槽与转动盘整体均为圆形结构设置,其转动槽的直径大于其转动盘的直径。

优选的:转杆和螺杆处均配套设置有锥齿轮,并且其转杆处的锥齿轮与螺杆处的锥齿轮均相互啮合设置。

优选的:活动槽与螺纹块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并且其活动槽与螺纹块均相互契合设置。

优选的:大齿轮与小齿轮均相互啮合设置,同时其小齿轮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气缸、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外界电源电线相连,同时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减速电机。

有益效果:

1、这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设置有第二电机、传动杆、大齿轮、小齿轮、吸盘、气缸、第一电机和印染辊,能够对多个陶瓷同时进行印染工作,这样便于提升对陶瓷的印染加工效率。

2、这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设置有转动槽、转动盘、转杆、锥齿轮、活动槽、螺杆和螺纹块,能够对转动盘处的印染辊进行位置调整,这样能够对不同体积的陶瓷进行印染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俯视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俯视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图1中的a处正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图3中的b处俯视面放大示意图。

图1-5中:1-设备主体;101-气缸;102-限位杆;103-限位板;2-印刷组件;201-转动槽;202-第一电机;203-转动盘;204-转杆;205-锥齿轮;206-活动槽;207-螺杆;208-螺纹块;209-印染辊;3-固定组件;301-第二电机;302-传动杆;303-大齿轮;304-小齿轮;305-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生产用彩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印刷组件2、固定组件3,印刷组件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内部,固定组件3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设备主体1还包括有气缸101、限位杆102、限位板103,气缸10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顶部端面处,且气缸101的杆体与印刷组件2固定相连,这样便于对印刷组件2的位置进行调整,限位杆102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左侧处和右侧处,且限位杆102贯穿设置于印刷组件2处,这样便于对印刷组件2的活动轨迹限定,限位板103固定设置于限位杆102的外侧端面处,便于对印刷组件2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

印刷组件2还包括有转动槽201、第一电机202、转动盘203、转杆204、锥齿轮205、活动槽206、螺杆207、螺纹块208、印染辊209,转动槽201嵌入式设置于印刷组件2的底部端面中心处,便于为转动盘203提供转动空间,第一电机202固定设置于印刷组件2的顶部端面处,且第一电机202的传动轴处与转动盘203处的传动杆302固定相连,这样便于为转动盘203提供动力支撑,转动盘203转动设置于转动槽201内部,便于带动印染辊203进行转动,转杆204转动设置于转动盘203处,且转杆204的一端嵌入式设置于转动盘203的内部,便于对螺纹块208和印染辊209进行位置调整,锥齿轮205固定设置于转动盘203内部的转杆204处,便于对转杆204的转动力进行传导,活动槽206嵌入式设置于转动盘203的底部端面处,便于为螺纹块208提供活动空间,螺杆207转动设置于活动槽206内部,且螺杆207的一端嵌入式设置于转动盘203的内部中端处,便于带动其螺纹块208进行活动,螺纹块208活动设置于活动槽206内部,且螺纹块208螺纹连接于螺杆207处,便于为印染辊209提供安装支点,印染辊209转动设置于螺纹块208的底部端面处,便于对陶瓷的外侧端面进行印染加工;

固定组件3还包括有第二电机301、传动杆302、大齿轮303、小齿轮304、吸盘305,第二电机301固定设置于固定组件3的内部中心端面处,且第一电机202的传动轴处固定连接有大齿轮303处的传动杆302,这样便于为大齿轮303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撑,传动杆302转动设置于第二电机301的外侧处,且传动杆302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固定组件3的顶部端面处,这样便于为陶瓷提供固定支撑点,大齿轮303转动设置于第二电机301的顶部端面处,便于对第二电机301的动力进行传导,小齿轮304固定设置于传动杆302处,便于为传动杆302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撑,吸盘305固定设置于传动杆302的顶部端面处,便于对陶瓷的内部顶面进行贴合固定。

其中:转动槽201与转动盘203整体均为圆形结构设置,其转动槽201的直径大于其转动盘203的直径,通过其转动槽201与转动盘203之间的直径设置关系,可以避免转动盘203在转动时出现磕碰等问题。

其中:转杆204和螺杆207处均配套设置有锥齿轮205,并且其转杆204处的锥齿轮205与螺杆207处的锥齿轮205均相互啮合设置,通过其转杆204、螺杆207和锥齿轮205的设置关系,当手动转动转杆204后,可以迫使其螺杆207进行活动,这样便于为螺纹块208的移动提供动力支撑。

其中:活动槽206与螺纹块208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并且其活动槽206与螺纹块208均相互契合设置,通过其活动槽206和螺纹块208的设置关系,可以使螺纹块208能够在活动槽206内部进行平稳活动,这样便于为印染辊209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其中:大齿轮303与小齿轮304均相互啮合设置,同时其小齿轮304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其大齿轮303和小齿轮304的啮合设置,当大齿轮303转动后,可以带动其小齿轮304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迫使其传动杆302在固定组件3处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其陶瓷进行彩印工作。

其中:气缸101、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1均与外界电源电线相连,同时其第一电机202和第二电机301均为减速电机,通过其外界电源的设置关系,能够对气缸101、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1的启闭进行控制,这样便于对陶瓷进行彩印加工,同时其减速电机的设置,可以避免转速过快而导致其陶瓷出现倾倒等问题。

其中:印刷组件2的底部端面处和固定组件3的顶部端面处均配套设置有胶质保护垫,通过其胶质保护垫的设置关系,可以对陶瓷的外侧端面进行软接触,这样便于对陶瓷进行保护工作。

其中:固定组件3的外侧处还配套设置有加热风机,通过其加热风机的设置,能够对印染的陶瓷进行烘干工作,这样便于提升对陶瓷的彩印效率。

工作原理:

首先,将彩印涂料涂抹至印染辊209处,当需要对陶瓷进行印染加工时,通过第二电机202、传动杆302、大齿轮303、小齿轮303、吸盘305、气缸101、第一电机202和印染辊209的设置关系,能够对多个陶瓷同时进行印染工作,这样便于提升对陶瓷的印染加工效率,当手动将陶瓷的入口插入至传动杆302处时,其吸盘305会与陶瓷的内部顶端面接触,然后启动气缸101,使印刷组件2的底部端面与陶瓷的底部端面进行接触,当多个陶瓷限位完毕后,启动第一电机202和第二电机301运行,第一电机202工作后,会带动其印染辊209进行转动,而第二电机301工作后,就会带动其传动杆302和陶瓷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使印染辊209对多个陶瓷的外侧端面进行印染工作,同时利用其转动槽201、转动盘203、转杆204、锥齿轮205、活动槽206、螺杆207和螺纹块208的设置关系,能够对转动盘203处的印染辊209进行位置调整,这样能够对不同体积的陶瓷进行印染工作,当手动旋转转杆204后,其锥齿轮205会迫使其螺杆207进行转动,螺杆207转动后,就会使其螺纹块208带动其印染辊209在活动槽206内部进行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印染辊209位置的调整目的,从而就能够完成对不同体积陶瓷的印染工作。

最终,通过此装置,提升了陶瓷的彩印加工效率。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