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9770发布日期:2021-03-30 19:3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形码打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



背景技术:

条形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识,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符号,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

现有的一些条形码打码机并不具备自主识别打码区的功能,造成了成品率不高的现象,浪费了原料,并且一些打码机需要工人将工件一个个按位置放好才能加工,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定位系统和第二传送机构,定位系统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用于固定工件,第一传送机构固定设置在定位系统的顶端用于带动工件运动,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的外侧用于驱动第一传送机构运动,第二传送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的内部中间,定位系统包括固定机构、旋转机构和反馈机构,旋转机构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的顶端用于固定工件,反馈机构位于在固定机构上用于检测反馈固定机构的位置。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挡块、第二气缸、第二挡块、两个固定板和挡板,两个挡板均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的顶端,且两个挡板之间相互平行,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宽度相等,两个固定板均设置在每个挡板的顶端,且每个固定板均与一个挡板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固定板上,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与与之连接的固定板上的通孔共轴线设置,每个挡板上均开设有两条槽,且一个挡板上的一个槽与另一个挡板上的另一个槽对应,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对应插入挡板上的槽中,且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顶端均分别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机构包括工作台、第二驱动器、第二传动辊和转盘,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工作台的顶端开设有一个凹块,第二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开设的凹块中,打码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第二传动辊位于第二驱动器的顶部,且第二传动辊与第二驱动器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辊的顶端,且转盘与第二传动辊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反馈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距离传感器、第四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打码机的打码端,第一距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挡块的一端,第二距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一端,第三距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挡块凸起处且感应端朝内,第四距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板凸起处且感应端朝内,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控制器,第一传送机构上固定设置有感应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信号挡板。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皮带、两个第一传动辊和第一皮带轮,第一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边缘,一个第一传动辊位于第一驱动器的一端,且第一驱动器与第一传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另一个第一传动辊位于第一传送机构上,两个第一皮带轮均设置在一个第一传动辊上,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一传动辊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设置在两个第一皮带轮上。

进一步的,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板、第二传送板和两个第一传送带,两个第一传送带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打码机的两端,第一传送板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传送带上,第二传送板固定安装在另一个第一传送带上。

进一步的,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器、第三连接辊、锥齿轮、第二传送带和两个第二皮带轮,第三驱动器固定设置在转盘的内部,第三连接辊位于第三驱动器的一端,且第三驱动器与第三连接辊传动连接,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辊上且二者传动连接,第二传送带固定安装在转盘的顶端,一个第二皮带轮固定安装在第二传送带上,另一个第二皮带轮固定安装在锥齿轮上,两个第二皮带轮上有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二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通过反馈机构能够自主识别打码区,提高了成品率,节省了原料,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机构可以自动将工件旋转至合适的位置,不需要工人刻意摆放,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反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驱动机构;1a、第一驱动器;1b、第一传动辊;1c、第一皮带轮;1d、第一皮带;

2、第一传送机构;2a、第一传送带;2b、第一传送板;2c、第二传送板;

3、定位系统;3a、固定机构;3a1、第一气缸;3a2、第一挡块;3a3、第二气缸;3a4、第二挡块;3a5、固定板;3a6、挡板;3b、旋转机构;3b1、工作台;3b2、第二驱动器;3b3、第二传动辊;3b4、转盘;3c、反馈机构;3c1、距离传感器;3c2、第一距离传感器;3c3、第二距离传感器;3c4、第三距离传感器;3c5、第四距离传感器;3c6、控制器;3c7、信号挡板;

4、第二传送机构;4a、第三驱动器;4b、第三连接辊;4c、锥齿轮;4d、第二皮带轮;4e、第二皮带;4f、第二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位置的条形码打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第一传送机构2、定位系统3和第二传送机构4,定位系统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用于固定工件,第一传送机构2固定设置在定位系统3的顶端用于带动工件运动,驱动机构1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的外侧用于驱动第一传送机构2运动,第二传送机构4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的内部中间,定位系统3包括固定机构3a、旋转机构3b和反馈机构3c,旋转机构3b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固定机构3a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3b的顶端用于固定工件,反馈机构3c位于在固定机构3a上用于检测反馈固定机构3a的位置。首先工人将驱动机构1打开,使驱动机构1工作带动第一传送机构2工作,之后工人将工件一个个的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上,由第一传送机构2带动工件运动,之后再通过固定机构3a的作用将工件定位,然后通过反馈机构3c感应工件的位置,并且启动旋转机构3b将工件位置调整好并且将码打好,最后通过第二传送机构4和第一传送机构2将工件运输到下一个加工环节。

固定机构3a包括第一气缸3a1、第一挡块3a2、第二气缸3a3、第二挡块3a4、两个固定板3a5和挡板3a6,两个挡板3a6均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3b的顶端,且两个挡板3a6之间相互平行,两个挡板3a6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宽度相等,两个固定板3a5均设置在每个挡板3a6的顶端,且每个固定板3a5均与一个挡板3a6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板3a5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孔,第一气缸3a1和第二气缸3a3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固定板3a5上,且第一气缸3a1和第二气缸3a3分别与与之连接的固定板3a5上的通孔共轴线设置,每个挡板3a6上均开设有两条槽,且一个挡板3a6上的一个槽与另一个挡板3a6上的另一个槽对应,第一挡块3a2和第二挡块3a4均对应插入挡板3a6上的槽中,且第一挡块3a2和第二挡块3a4的顶端均分别于第一气缸3a1和第二气缸3a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当工件被带到旋转机构3b上时,通过反馈机构3c的作用使第一气缸3a1工作下降,第一气缸3a1带动第一挡块3a2下降,再通过反馈机构3c使第二气缸3a3工作下降,第二气缸3a3带动第二挡块3a4下降,此时工件被固定,之后通过反馈机构3c的作用,启动旋转机构3b并且打好码。

旋转机构3b包括工作台3b1、第二驱动器3b2、第二传动辊3b3和转盘3b4,工作台3b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工作台3b1的顶端开设有一个凹块,第二驱动器3b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b1开设的凹块中,打码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b1的顶端,第二传动辊3b3位于第二驱动器3b2的顶部,且第二传动辊3b3与第二驱动器3b2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转盘3b4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辊3b3的顶端,且转盘3b4与第二传动辊3b3传动连接。当反馈机构3c检测到工件位置不对时会控制第二驱动器3b2工作,第二驱动器3b2工作带动第二传动辊3b3运动,第二传动辊3b3运动之后带动转盘3b4旋转,此时工件也会旋转,并且设定转盘3b4只转动半圈。

反馈机构3c包括距离传感器3c1、第一距离传感器3c2、第二距离传感器3c3、第三距离传感器3c4、第四距离传感器3c5,距离传感器3c1固定安装在打码机的打码端,第一距离传感器3c2固定安装在第一挡块3a2的一端,第二距离传感器3c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a5的一端,第三距离传感器3c4固定安装在第一挡块3a2凸起处且感应端朝内,第四距离传感器3c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a5凸起处且感应端朝内,挡板3a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控制器3c6,第一传送机构2上固定设置有感应第一距离传感器3c2和第二距离传感器3c3的信号挡板3c7。当工件被带到旋转机构3b上时,此时第一距离传感器3c2感应到信号挡板3c7产生信号至控制器3c6,控制器3c6就会控制第一气缸3a1工作下降,第一气缸3a1带动第一挡块3a2下降,之后第二距离传感器3c3感应到工件接触第一挡块3a2,产生信号至控制器3c6,控制器3c6控制第二气缸3a3工作下降,第二气缸3a3带动第二挡块3a4下降,此时工件被固定,之后当距离传感器3c1检测到工件位置不对时会控制第二驱动器3b2工作,第二驱动器3b2工作带动第二传动辊3b3运动,第二传动辊3b3运动之后带动转盘3b4旋转,此时工件也会旋转,并且设定转盘3b4只转动半圈,之后将码打好,同时使第一挡块3a2和第二挡块3a4上升。

驱动机构1包括第一驱动器1a、第一皮带1d、两个第一传动辊1b和第一皮带轮1c,第一驱动器1a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b1的边缘,一个第一传动辊1b位于第一驱动器1a的一端,且第一驱动器1a与第一传动辊1b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另一个第一传动辊1b位于第一传送机构2上,两个第一皮带轮1c均设置在一个第一传动辊1b上,且第一皮带轮1c与第一传动辊1b传动连接,第一皮带1d设置在两个第一皮带轮1c上。首先工人将第一驱动器1a打开,使第一驱动器1a工作,之后第一驱动器1a带动第一传动辊1b旋转,通过两个第一皮带轮1c和第一皮带1d的作用使得第一传送机构2工作,之后工人将工件一个个的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上。

第一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传送板2b、第二传送板2c和两个第一传送带2a,两个第一传送带2a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b1上且位于打码机的两端,第一传送板2b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第二传送板2c固定安装在另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通过两个第一皮带轮1c和第一皮带1d的作用使第一传送带2a工作,之后工人将工件一个个的放置在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当工件移动到两个第一传送带2a之间时,首先通过第一传送板2b将工件带动至第二传送机构4上,之后经过定位系统3后,通过第二传送机构4将工件送上另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最后运输到下一个加工环节。

第二传送机构4包括第三驱动器4a、第三连接辊4b、锥齿轮4c、第二传送带4f和两个第二皮带轮4d,第三驱动器4a固定设置在转盘3b4的内部,第三连接辊4b位于第三驱动器4a的一端,且第三驱动器4a与第三连接辊4b传动连接,锥齿轮4c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辊4b上且二者传动连接,第二传送带4f固定安装在转盘3b4的顶端,一个第二皮带轮4d固定安装在第二传送带4f上,另一个第二皮带轮4d固定安装在锥齿轮4c上,两个第二皮带轮4d上有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二皮带4e。首先通过第一传送板2b将工件带动至第二皮带4e上,之后经过定位系统3后,通过第二传送带4f运动,通过第三驱动器4a带动第三连接辊4b运动,第三连接辊4b带动锥齿轮4c运动,锥齿轮4c带动第二皮带轮4d和第二皮带4e工作,最后使得第二传送带4f工作,并且第三驱动器4a受控制器3c6的影响可换向工作。

工作原理:首先工人将第一驱动器1a打开,使第一驱动器1a工作,之后第一驱动器1a带动第一传动辊1b旋转,通过两个第一皮带轮1c和第一皮带1d的作用使第一传送带2a工作,之后工人将工件一个个的放置在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之后工人将工件一个个的放置在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由第一传送带2a带动工件运动,当工件移动到两个第一传送带2a之间时,首先通过第一传送板2b将工件带动至第二皮带4e上,当工件被带到旋转机构3b上时,此时第一距离传感器3c2感应到信号挡板3c7产生信号至控制器3c6,控制器3c6就会控制第一气缸3a1工作下降,第一气缸3a1带动第一挡块3a2下降,之后第二距离传感器3c3感应到工件接触第一挡块3a2,产生信号至控制器3c6,控制器3c6控制第二气缸3a3工作下降,第二气缸3a3带动第二挡块3a4下降,此时工件被固定,之后当距离传感器3c1检测到工件位置不对时会控制第二驱动器3b2工作,第二驱动器3b2工作带动第二传动辊3b3运动,第二传动辊3b3运动之后带动转盘3b4旋转,此时工件也会旋转,并且设定转盘3b4只转动半圈,之后将码打好,同时使第一挡块3a2和第二挡块3a4上升,之后通过第二传送带4f运动将工件送上另一个第一传送带2a上,最后运输到下一个加工环节,通过第三驱动器4a带动第三连接辊4b运动,第三连接辊4b带动锥齿轮4c运动,锥齿轮4c带动第二皮带轮4d和第二皮带4e工作,最后使得第二传送带4f工作,并且第三驱动器4a受控制器3c6的影响可换向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