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6167发布日期:2021-05-11 14:4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印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



背景技术:

印花硅胶是适用于手工台丝印、转台丝印及织带机印,是一种通过丝网印刷,可以牢固地粘附于纺织品表面的特种液态硅胶。印刷制品不脱层。可套色,突破了硅胶印花色彩单一,花色单调,极少用于时装领域的瓶颈,给服装界提供了极具前景的装饰材料。丝印后的图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且手感柔软。丝印图案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耐磨度、光亮度、耐水洗牢度。而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是印花硅胶生产用设备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在进行工作时,因对物品固定不稳,使产品不良率增加。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通过在支撑杆顶部设置固定块,使固定块外壁与物品相贴合,增加物品的稳定性,在方体顶部设置第二滑槽,使支撑杆的运动轨迹得到限制,在挡板和滑板之间设置弹簧,使固定块可以回归原来位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包括方体,所述方体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圆盘,所述活动圆盘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活动圆盘外壁远离齿条一侧铰接有滑套,所述滑套远离活动圆盘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滑套一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凹槽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壁一侧与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滑块外壁远离第一滑槽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方体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凹槽连通,所述支撑杆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滑块外壁远离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固定板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凹槽连通,所述第三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外壁远离第三滑槽一侧与挡板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方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壁远离方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方体顶部远离第二滑槽一侧设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底端与方体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板对称分布于凹槽内部,所述固定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与滑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挡板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每组设置为一个,一个齿条分布于活动圆盘外壁一侧,两组齿条相互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宽度小于第一滑槽宽度,所述第一滑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条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滑槽对称分布于凹槽内部,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正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在支撑杆顶部设置固定块,固定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使固定块外壁与物品相贴合,增加物品的稳定性,第二滑槽的加入,限制了支撑杆的运动轨迹,滑杆和滑套的加入,使滑块可以带动活动圆盘运动,固定板的加入,增加了活动圆盘的稳定性,弹簧的加入,使固定块可以与物品外壁紧紧贴合,滑板和第三滑槽的加入,使弹簧不会自身倾斜幅度过大,导致弹簧损坏,该机构在进行工作时,物品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使物品不良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方体、2凹槽、3固定板、4活动圆盘、5齿条、6滑套、7滑杆、8第一滑槽、9滑块、10连接杆、11支撑杆、12第二滑槽、13固定块、14挡板、15第三滑槽、16滑板、17弹簧、18支撑柱、19箱体、20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立体硅胶印花用的高周波压切烫机构,包括方体1,所述方体1内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外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圆盘4,所述活动圆盘4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活动圆盘4外壁远离齿条5一侧铰接有滑套6,所述滑套6远离活动圆盘4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远离滑套6一端铰接有连接杆10,所述凹槽2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滑槽8与凹槽2连通,所述第一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外壁一侧与连接杆10一端铰接,所述滑块9外壁远离第一滑槽8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方体1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与凹槽2连通,所述支撑杆11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1远离滑块9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滑块9外壁远离连接杆10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固定板3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15,所述第三滑槽15与凹槽2连通,所述第三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6,所述滑板16外壁远离第三滑槽15一侧与挡板14之间设有弹簧17。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方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所述支撑柱18外壁远离方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19,所述方体1顶部远离第二滑槽12一侧设有稳定板20,所述稳定板20底端与方体1顶部固定连接,增加方体1的稳定性,使物品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板3对称分布于凹槽2内部,所述固定块1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使固定板3外壁与物品相贴合,增加物品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17一端与滑板16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7另一端与挡板14外壁一侧固定连接,增加弹簧17的稳定性,使滑块9可以回归原来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条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每组设置为一个,一个齿条5分布于活动圆盘4外壁一侧,两组齿条5相互啮合连接,增加该机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滑槽12宽度小于第一滑槽8宽度,所述第一滑槽8的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条形,限制了支撑杆11和滑块9的运动轨迹,使滑块9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滑槽8对称分布于凹槽2内部,所述第二滑槽12位于第一滑槽8正上方,使滑块9可以带动固定块13与物品相贴合。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使用该机构时,把需要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体1顶部,拉动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使固定块13外壁与物品相贴合,增加物品的稳定性,固定块13带动支撑杆11运动,支撑杆11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支撑杆11带动滑块9运动,第二滑槽12的加入,限制了支撑杆11的运动轨迹,滑块9在第一滑槽8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滑块9带动连接杆10,使连接杆10摆动运动,同时连接杆10带动滑杆7运动,滑杆7和滑套6的加入,使滑块9可以带动活动圆盘4运动,滑杆7带动滑套6运动,同时滑杆7在滑套6内部滑动运动,滑套6带动活动圆盘4小幅度圆周运动,活动圆盘4通过齿条5带动另一个活动圆盘4往相反方向转动运动,固定板3的加入,增加了活动圆盘4的稳定性,使另一个滑块9在滑槽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滑块9带动挡板14,挡板14带动弹簧17,弹簧17的加入,使固定块13可以与物品外壁紧紧贴合,弹簧17带动滑板16,使滑板16在第三滑槽15内部滑动运动,滑板16和第三滑槽15的加入,使弹簧17不会自身倾斜幅度过大,导致弹簧17损坏,当固定块13到达合适位置时,停止拉动固定块13,使物品外壁一侧与稳定板20外壁贴合,松开固定块13,弹簧17的伸缩力使固定块13外壁与物品相贴合,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当该机构进行工作时,因对物品固定不稳,导致不良率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使用该机构时,把需要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体1顶部,拉动固定块13,固定块13带动支撑杆11运动,支撑杆11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支撑杆11带动滑块9运动,滑块9在第一滑槽8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滑块9带动连接杆10,使连接杆10摆动运动,同时连接杆10带动滑杆7运动,滑杆7带动滑套6运动,同时滑杆7在滑套6内部滑动运动,滑套6带动活动圆盘4小幅度圆周运动,活动圆盘4通过齿条5带动另一个活动圆盘4往相反方向转动运动,使另一个滑块9在滑槽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滑块9带动挡板14,挡板14带动弹簧17,弹簧17带动滑板16,使滑板16在第三滑槽15内部滑动运动,当固定块13到达合适位置时,停止拉动固定块13,使物品外壁一侧与稳定板20外壁贴合,松开固定块13,弹簧17的伸缩力使固定块13外壁与物品相贴合。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