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4555发布日期:2021-06-22 15:1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防伪技术技术也在不断地研发,现有防伪技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防伪技术就是水印和镭射。水印防伪是采用特殊化学树脂及特殊印刷方式制作,使树脂渗透纸张,改变纸张透光率,透光目测时产生明暗有别的预定图案。镭射膜一般均采用计算机点阵光刻技术把具有特定图像文字的信息转移到pet、bopp、pvc或带涂层的基材上,然后利用复合、烫印、转移等方式使商品包装表面获得某种激光镭射效果。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类防伪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防伪的效果也会导致逐渐减小。

基于液晶取向技术实现防伪目标,是防伪行业的最前沿的设计方向之一,例如:

申请号:201711307320.1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及检验方法,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薄膜基底、反光膜、取向膜、液晶膜和保护膜。在自然光条件下,肉眼看不到该薄膜上的任何图案标识;偏振片置于防伪薄膜上方,眼睛位于偏振片上方观察,可以看到隐藏的防伪图案标识。

申请号:201920466426.4的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手机可识别的个性化隐形信息液晶防伪薄膜,该液晶防伪薄膜依次包括基材,液晶分子取向促进层和凝胶态液晶层,构成所述凝胶态液晶层的材料的数均聚合度介于200至5000,所述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进行局部交联,从而形成个性化信息。该液晶防伪薄膜可以通过紫外刻写装置写入个性化隐形信息,该信息裸眼不可见,使用偏光片或智能手机屏幕可以揭示隐形信息。

申请号为201910559234.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发明涉及一种屏幕识别液晶防伪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屏幕识别液晶防伪卡,包括防伪卡本体,防伪卡本体上方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烫印胶水层、液晶层、取向层和色层,其中,取向层是一层诱导液晶分子定向排列的涂层,其至少包括两个不同光学各向异性的区域,两个区域具有相同的相位延迟nλ/2,n为奇数;所述防伪卡包含肉眼无法直接识别的隐藏信息,在偏振光照射下显示隐藏的信息,方向改变90°显示阴阳互补图案。

随着这类技术研究的发展,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将液晶防伪层连续加工转印至包装容器上的流水线,是本行业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将液晶防伪层连续加工转印至包装容器上的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印膜加工设备以及定位烫印一体机,所述转印膜加工设备包括上放卷装置、下放卷装置、第一烫印装置以及第一光标仪,所述上放卷装置、下放卷装置以及第一光标仪连接转印膜加工设备的控制系统,上放卷装置、下放卷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定位烫印一体机包括工位运转装置,工位运转装置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装夹工位,用于装夹固定包装瓶;印底油工位,用于通过丝印方式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包装瓶表面;底油固化工位,用于通过光固机固化包装瓶表面的底油;烫印工位,用于将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图形烫印到包装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卸料工位,用于将包装瓶从工位运转装置上取出,所述工位运转装置包括机架、转盘、分割器以及伺服电机,转盘转动安装于机架上,转盘通过分割器连接至伺服电机,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工位夹具,所述工位夹具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所述烫印工位上固定烫印模组,烫印模组包括放卷装置、第二烫印装置以及第二光标仪,放卷装置用于装载并放卷液晶防伪膜,所述第二光标仪和放卷装置连接定位烫印一体机的控制系统,放卷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工业相机、补光模块、挡光模块,工业相机采用线扫相机或面阵相机,补光模块可以采用条形或环形,所述工业相机和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补光模块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挡光模块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采用条形或环形,所述通道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所述补光模块固定在挡光模块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进行补光的补光模块,补光模块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开设有通道的挡光模块,所述通道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夹具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驱动马达以及用于分别顶住包装瓶瓶口和尾端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驱动马达采用伺服电机。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补光模块固定在挡光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通过通过转印膜加工设备将液晶防伪部

分和着色部分加工制作而成液晶防伪转印膜后,随后通过定位烫印一体机烫印到包装容器上,加工效率较高,适合连续作业。

(2)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通过确定瓶底或瓶底视觉定位,配合通过

伺服电机控制工位夹具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使得包装瓶上的底油区域转动至指定位置,并通过光标仪以及放卷装置使得液晶防伪膜上的图形运动至指定位置,从而最终使得烫印后的液晶防伪膜上的图形和包装瓶上的底油区域完全贴合,从而可以让液晶防伪膜的图案可以和重新定位后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的位置可以完美对应,使得液晶防伪膜的图案和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完美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防伪转印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防伪转印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印膜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烫印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光标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膜11,离型层12,液晶防伪层13,色层14,背胶层15,光标16,液晶防伪部分17,着色部分18,包装瓶,缝线21,转印膜加工设备4,上放卷装置41,下放卷装置42,第一烫印装置43,第一光标仪44,定位烫印一体机3,定位烫印一体机,装夹工位31,印底油工位32,底油固化工位33,烫印工位34,转盘35,放卷装置361,第二烫印装置362,光标仪363,工业相机371,补光模块372,挡光模块373,通道3731,工位夹具38,第一连接板381,第二连接板382,驱动马达383,第一固定座384,第二固定座385,卸料工位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防伪转印膜1,包括液晶防伪部分17以及着色部分18,其中液晶防伪部分17包括基膜11、离型层12以及液晶防伪层13,着色部分18包括着色层14以及背胶层15,所述基膜11、离型层12、液晶防伪层13、着色层14、背胶层15从背面至正面依次设置,其中,液晶防伪层13构成的图案沿液晶防伪转印膜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液晶防伪转印膜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沿液晶防伪转印膜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的光标16。每个图案的两侧均设置有光标16,光标16靠近于液晶防伪转印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缘。

所述液晶防伪层13、着色层14、背胶层15的形状相同且边缘对齐。

所述基膜11层采用pet膜;所述背胶层15采用热熔胶。所述着色层14采用着色涂布液涂布于背胶层15层表面并烘干形成。

液晶防伪部分17和着色部分18通过转印膜加工设备4加工制作而成液晶防伪转印膜后,随后通过定位烫印一体机3烫印到包装容器上。其中,着色部分18在结合液晶防伪部分17之前是附着在离型纸上的。附着方式可以采用:背胶层15通过丝印方式固定于离型纸上,随后着色层14通过丝印方式结合于背胶层15上,着色部分18和离型纸集合构成下文所述的着色背胶膜,

本实施例全自动液晶防伪膜定位烫印流水线包括转印膜加工设备4以及定位烫印一体机3。

参见图3,所述转印膜加工设备4包括上放卷装置41、下放卷装置42、第一烫印装置43以及第一光标仪44,转印膜加工设备4的上放卷装置41、下放卷装置42分别用于装载并放卷着色背胶膜和液晶防伪部分17,并通过第一烫印装置43使得着色背胶膜上的着色层14熔化与液晶防伪层13的表面形成附着力,同时离型纸的离型剂中的硅树脂流动与离型纸的载体薄膜发生分离,着色部分18就被转移到液晶防伪层13上面。所述上放卷装置41、下放卷装置42以及第一光标仪44连接转印膜加工设备4的控制系统,上放卷装置41、下放卷装置42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两个第一光标仪44用于分别识别色背胶膜和液晶防伪部分17的光标16,从而精准控制上放卷装置41、下放卷装置42的放卷精度。

参见图4-图7,所述定位烫印一体机3包括工位运转装置,工位运转装置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

装夹工位31,用于装夹固定包装瓶;

印底油工位32,用于通过丝印方式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包装瓶表面;

底油固化工位33,用于通过光固机固化包装瓶表面的底油;

烫印工位34,用于将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图形烫印到包装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

卸料工位39,用于将包装瓶从工位运转装置上取出,

所述工位运转装置包括机架、转盘35、分割器以及伺服电机,转盘35转动安装于机架上,转盘35通过分割器连接至伺服电机,从而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盘35间歇性转动,转盘35上安装有若干个工位夹具38,所述工位夹具38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

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工业相机371、补光模块372、挡光模块373,工业相机371采用线扫相机或面阵相机。补光模块372可以采用条形或环形。所述工业相机371和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工业相机371对准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当包装瓶随转盘35转动至工业相机371正下方时)。所述补光模块372位于工业相机371和工位夹具38之间。结合补光模块372且采用正面照明的方式,不仅有利于采集高质量高清晰的图像,并且更加容易凸现合缝线21。挡光模块373开设有通道3731,所述通道3731采用条形或环形,所述通道3731位于工业相机371和工位夹具38之间。所述补光模块372固定在挡光模块373上。

所述烫印工位34上固定烫印模组,烫印模组包括放卷装置361、第二烫印装置362以及第二光标仪363,放卷装置361用于装载并放卷液晶防伪膜,第二烫印装置362用于将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图案烫印在包装瓶上,第二光标仪363用于识别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光标16,从而精准控制放卷装置361的放卷精度。第二烫印装置362通过使得着背胶层15熔化与包装瓶表面的底油形成附着力,同时离型层12的离型剂中的硅树脂流动与离型层12的载体薄膜发生分离,着色部分18就被转移到液晶防伪层13上面。

所述第二光标仪363和放卷装置361连接定位烫印一体机3的控制系统,其中放卷装置36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进行补光的补光模块372,补光模块372位于工业相机371和工位夹具38之间。

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开设有通道3731的挡光模块373,所述通道3731位于工业相机371和工位夹具38之间。

所述工位夹具38包括第一连接板381、第二连接板382、驱动马达383以及用于分别顶住包装瓶瓶口和尾端的第一固定座384和第二固定座385,所述驱动马达383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81上,所述驱动马达383的输出轴固定第一固定座384,第二固定座385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382上,第二连接板382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81上,所述驱动马达383采用伺服电机。

所述补光模块372固定在挡光模块373上。

下面以包装容器中用途最为广泛的包装瓶为例说明定位烫印一体机3如何将液晶防伪转印膜转印至包装容器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装夹步骤,将包装瓶装夹固定于工位夹具38,通过工位夹具38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一般为旋转190°或370°为宜),转动过程中,通工业相机371对准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进行扫描,并经由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通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例如sherlock等)进行分析处理(例如阈值分析等处理算法),确定玻璃瓶合缝线21所在位置,从而确定瓶身的起始印刷位和烫印位,

步骤s2,印底油步骤,工位夹具38和包装瓶随转盘35转动至印底油工位32,通过丝印方式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包装瓶表面;

步骤s3,底油固化步骤,工位夹具38和包装瓶工位夹具38随转盘35转动至底油固化工位33,通过光固机固化包装瓶表面的底油;

步骤s4,烫印步骤,工位夹具38和包装瓶工位夹具38随转盘35转动至烫印工位34,通过第二光标仪363识别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的光标16,并配合放卷装置36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图形运动至指定位置,随后第二烫印装置362将液晶防伪转印膜上的图案烫印在包装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

步骤s5,随后从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取出包装瓶。

接下来的步骤在烤箱内进行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6,烘烤步骤,将包装瓶放入的烤箱烘烤后,以获得更好的附着力。

上述步骤s2-步骤s5之间,当需要调整包装瓶的印刷位置时,工位夹具38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

除了可以采用如上:通过转印膜加工设备4结合液晶防伪部分17以及着色部分18制成液晶防伪转印膜,然后在通过定位烫印一体机3,在包装容器上烫印液晶防伪层13。也可以直接在包装容器上丝印上着色层14,随后通过液晶防伪部分17的液晶防伪层13烫印在着色层14上,从而实现在包装容器上烫印液晶防伪层13。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