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9084发布日期:2021-08-20 16:4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烘干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墨机是一种将油墨印刷于基材上的印刷设备。印刷后的基材为了加快其表层油墨的干燥速度,往往需要通过烘干装置对基材进行烘干处理。

公布号为cn1084074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墨机的公干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底壁设置有若干支架,机体上贯穿设置有传送机构,机体顶壁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风管口、导管、疏流箱和疏流风管,疏流风管沿纵向设置于机体内腔,且疏流风管的出风口位于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一侧。疏流风管远离传送机构方向的一端与疏流箱相通,疏流箱、导管和风管口均位于机体顶壁,且疏流箱、导管和风管口三者内腔相通。机体内腔设置有uv灯管,uv灯管位于相邻的两根疏流风管之间。操作人员可将热风管道与风管口相接,热风依次穿过导管和疏流箱,最后从疏流风管的出风口吹出。印刷后的基材通过传送机构穿过机体,热风可干燥基材外侧壁。同时,uv灯管在机体内腔散发紫外光线,以干燥基材上表面,进而加快基材上的油墨烘干速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uv灯管位置固定而不便调节,当油墨存量较大的基材从机体下方穿过时,uv灯管对底层油墨的烘干效果较差,进而难以保障基材上的油墨被烘干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uv灯管位置不便调节,进而导致厚重油墨不易被烘干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承接框架和若干照射管,所述所述照射管位于承接框架内,所述承接框架与机体之间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顶接方柱和定位环板;所述机体顶壁贯穿设置有便于顶接方柱穿过的通连孔,所述顶接方柱靠近承接框架方向的一端与承接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接方柱远离承接框架方向的一端穿过通连孔并延伸至机体上方;所述定位环板转动设置于机体顶壁且位于通连孔处,所述顶接方柱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便于定位环板抵入的导向槽;所有所述导向槽沿顶接方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定位环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提拉按压顶接方柱的方式,以使顶接方柱在机体内腔沿纵向上下滑移一定距离,进而以调节照射管与基材顶壁之间的距离;当照射管与基材表层较为靠近时,照射管散发的高温紫外光对油墨的照射强度更大,且更为集中,进而加快了油墨表层的烘干速度,在热传递的作用下,油墨深层的烘干速度亦被加快,此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油墨整体的烘干效率,减少了基材经过机体时,基材表层油墨不易被完全烘干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顶接方柱与承接框架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侧撑板、底撑板和固定件;所述底撑板位于顶接方柱朝向承接框架方向的一端,所述侧撑板倾斜设置于底撑板与顶接方柱之间,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底撑板和承接框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撑板极大地提高了顶接方柱与承接框架的接触面积,当固定件将底撑板与承接框架固定连接后,顶接方柱与承接框架的连接强度得以提高,进而保障了烘干组件随顶接方柱上下滑动时的稳定性;侧撑板通过与顶接方柱、底撑板形成稳定地三角结构,以提高顶接方柱与底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进一步保障了顶接方柱与承接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保障了操作人员通过调节顶接方柱而改变烘干组件在机体内腔高度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承接框架顶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撑板位于限位槽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撑板抵入限位槽内腔,以提高底撑板在承接框架上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有效减少了底撑板相对底撑框架出现松晃、偏动的现象,并进一步提高了顶接方柱与承接框架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顶接方柱外侧壁设置有侧边块,所述机体内侧壁设置有便于侧边块抵入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边块抵入滑移槽内腔,以先限定顶接方柱宽度方向一侧的位置,进而有效提高了顶接方柱在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保障了烘干组件上下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了因照明组件误撞机体内侧壁而造成的损坏现象。

优选的,所述侧边块与顶接方柱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杆和锁止件;所述顶接方柱外侧壁贯穿设置有便于连接杆穿过的让位孔,所述侧边块朝向顶接方柱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槽,所述连接杆穿过让位孔并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螺纹配合于预设槽内,所述锁止件位于顶接方柱远离侧边块方向的一端,所述锁止件螺纹拧紧于连接杆外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穿过让位孔并在预设槽内螺纹拧紧,之后锁止件螺纹拧紧与连接杆外缘,以使侧边块稳定固定于顶接方柱外侧壁;同时,当顶接方柱需要拆卸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拆解锁止件以快速拆卸侧边块,进而以便顶接方柱抽离出机体内腔。

优选的,所有所述顶接方柱远离承接框架方向的一端共同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机体顶壁且位于抵接板下方设置有用于抬升抵接板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通过做工使其活塞杆向外伸出,进而通过驱动件的活塞杆抵紧抵接板以向上抬升顶接方柱,此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抬升顶接方柱,进而提高了操作人员拆卸顶接方柱时的速度与便捷度。

优选的,所述顶接方柱与抵接板之间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所述卡固组件包括套接筒、卡接杆和操作块;所述套接筒位于顶接方柱顶壁,所述抵接板顶壁贯穿设置有便于套接筒抵入的卡合槽;所述操作块位于卡接杆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卡接杆远离操作块方向的一端螺纹配合于套接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筒抵入卡合槽内腔后,卡接杆可螺纹拧紧于套接筒内腔,此时,操作块通过同时抵接套接筒与抵接板,以使抵接板与顶接方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朝向抵接板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与驱动件的活塞杆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件,所述贴合板顶壁设置有用于收纳定位件的端头的收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板提高了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抵接板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驱动件抬升抵接板的速度与稳定性;同时,当烘干组件下降至最低位置时,贴合板顶壁与抵接板底壁相抵,进而以保障烘干组件在机体内腔的位置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顶接方柱通过在通连孔内腔滑动,以调节烘干组件相对基材顶壁的位置,当烘干组件与基材顶壁间距较小时,照射管散发的高温紫外光对油墨的照射强度更大,且更为集中,进而可提高油墨整体的烘干效率,并减少了基材表层油墨不易被完全烘干的现象;

2.驱动件通过做工可使其活塞杆抵接抵接板并向上抬升抵接板,进而以自动化抬升顶接方柱,此过程极大地提高了顶接方柱在机体内腔上滑的效率;同时,抵接板可坐设于贴合板顶壁,进而以提高烘干组件在交底位置处的位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体和烘干组件位置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顶接方柱和承接框架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顶接方柱与定位环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顶接方柱和侧边板连接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6是顶接方柱、承接板和驱动件连接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通连孔;12、滑移槽;13、驱动件;131、贴合板;132、收容槽;14、定位件;2、烘干组件;21、承接框架;211、限位槽;22、照射管;3、调节组件;31、顶接方柱;311、侧边块;312、预设槽;313、让位孔;314、导向槽;32、定位环板;321、让位平面;33、抵接板;331、卡合槽;4、连接组件;41、底撑板;42、侧撑板;43、固定件;5、定位组件;51、连接杆;52、锁止件;6、卡固组件;61、套接筒;62、卡接杆;63、操作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参照图1、2,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置有烘干组件2,烘干组件2通过uv灯管散发紫外光线以烘干穿过机体1的基材。烘干组件2与机体1之间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便于操作人员上下调节烘干组件2在机体1内腔的位置,进而通过使烘干组件2靠近基材,以提高烘干组件2对基材的烘干强度,保障厚重油墨的深层亦被烘干。

参照图3、4,烘干组件2包括承接框架21和若干照射管22,在本实施例中,照射管22为uv灯管,所有照射管22通过卡座固定于承接框架21内侧壁。调节组件3包括顶接方柱31和定位环板32,机体1顶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通连孔11,顶接方柱31可穿过通连孔11以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抵入机体1内腔,顶接方柱3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位于机体1上方。

参照图3,顶接方柱31位于机体1内腔的一端与承接框架21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侧撑板42、底撑板41和固定件4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3可以为螺栓。底撑板41垂直焊接于顶接方柱31底壁,侧撑板42倾斜焊接于底撑板41与顶接方柱31之间,进而使得底撑板41、侧撑板42和顶接方柱31之间共同形成稳定地三角结构。

参照图3,承接框架21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槽211,限位槽211的内径尺寸与底撑板41的外周尺寸相适配,进而通过底撑板41抵入限位槽211内腔,以使顶接方柱31初步定位于承接框架21顶壁。固定件43的杆体可贯穿底撑板41并螺纹拧紧于限位槽211内底壁预设的螺纹槽内,进而以使底撑板41固定于限位槽211内腔,顶接方柱31与承接框架21固定连接。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拉动定位方柱位于机体1上方的一端,以调节烘干组件2在机体1内腔的高度位置。

参照图3、5,每根顶接方柱31外侧壁设置有侧边块311,侧边块311与顶接方柱31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连接杆51和锁止件5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1为丝杆,锁止件52为可螺纹配合于连接杆51外缘的六角螺母。侧边块311朝向顶接方柱31的侧壁设置有等同于连接杆51数量的预设槽312,预设槽312为螺纹槽。

参照图5,顶接方柱31外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等同于连接杆51数量的让位孔313,相互靠近的让位孔313和预设槽312相互对称。连接杆51可穿过让位孔313并螺纹拧紧于预设槽312内腔,进而以使侧边块311初步定位于顶接方柱31外侧壁。锁止件52位于顶接方柱31远离侧边块311方向的一端,操作人员可将锁止件52螺纹拧紧于连接杆51外缘,此时,锁止件52和侧边块311同时固定于顶接方柱31宽度方向的两侧。

参照图2,机体1内侧壁沿纵向设置有等同于侧边块311数量的滑移槽12,滑移槽12的内宽尺寸与侧边块311的外宽尺寸相适配。操作人员可提前将侧边块311抵入滑移槽12内腔,之后通过定位组件5固定连接侧边块311与顶接方柱31,当顶接方柱31沿纵向上下滑移时,侧边块311在滑移槽12内腔滑移,以保障烘干组件2的位移稳定性。

参照图4,定位环板32通过销钉转动设置于机体1顶壁,定位环板32位于通连孔11处,且每一定位环板32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321。顶接方柱31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槽314,导向槽314沿顶接方柱3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操作人员可转动定位环板32以使其抵入导向槽314内腔,进而以卡接顶接方柱31相对机体1顶板的位置,保障烘干组件2悬吊于机体1内腔的位置稳定性。

参照图4,当烘干组件2的位置需要调解时,操作人员可转动定位环板32并使其让位平面321朝向顶接方柱31,进而以使定位环板32完全脱离导向槽314,以便操作人员拉动顶接方柱31以上下滑动,进而改变烘干组件2在机体1内腔的高度。

参照图2、6,所有顶接方柱31远离承接框架21方向的一端共同设置有抵接板33,抵接板33与顶接方柱31之间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6。卡固组件6包括套接筒61、卡接杆62和操作块63,在本实施例中,套接筒61为内侧壁带有螺纹凸起的筒体,卡接杆62为丝杆,操作块63垂直焊接于卡接杆62长度方向的一端。

参照图6,套接筒61垂直焊接于顶接方柱31远离承接框架21方向的端壁,抵接板33顶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卡合槽331,套接筒61可完全抵入卡合槽331内腔,且套接筒61远离顶接方柱31方向的端壁与抵接板33顶壁共面,此时,抵接板33较为稳定地坐设于所有顶接方柱31顶部。卡接杆62可抵入套接筒61内腔并螺纹拧紧,此时,操作块63同时抵紧套接筒61与抵接板33,进而以使抵接板33与所有顶接方柱31同时固定连接。

参照图1、2,机体1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件1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3可以为电动缸,所有驱动件13均位于抵接板33下方。操作人员可启动驱动件13以使其活塞杆外伸,驱动件13的活塞杆可抵接于抵接板33底壁,进而使得抵接板33、顶接方柱31及烘干组件2向上抬升。

参照图6,驱动件13的活塞杆朝向抵接板33的端壁垂直设置有贴合板131,贴合板131与驱动件13的活塞杆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件14。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4为螺栓。贴合板131朝向抵接板33的侧壁设置有收容槽132,收容槽132用于收纳定位件14的端头。当定位件14的杆体贯穿贴合板131并螺纹拧紧于驱动件13的活塞杆顶壁预设的螺纹槽内腔时,定位件14的端头位于收容槽132内腔,贴合板131稳定固定于驱动件13的活塞杆顶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墨机用烘干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基材上的油墨喷涂量较为厚重时,操作人员可转动定位环板32以使其让位平面321朝向导向槽314。之后,将顶接方柱31向下滑动,使得贴合板131顶壁与抵接板33底壁相抵。此时,烘干组件2在机体1内腔处于较低的一个位置,照射管22与基材之间的距离较短,照射管22对基材表层的油墨烘干强度较大且更为集中,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深层油墨的烘干速度,保障了油墨整体的烘干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