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4548发布日期:2021-09-25 12:1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包装印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2.胶印机是平版印刷机的一种,印刷时印刷图文从印版先印到橡皮滚筒上,然后再由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上。胶印中最基本的印刷原理是利用油水不相容,以及选择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屏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3.相关的公告号为cn2011982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匀墨短墨路装置的印刷机械设备,包括装上印区的橡皮印辊、版辊、压印辊、主传动齿轮;带匀墨短墨路供墨装置的靠版墨辊、靠版墨辊托架、串墨辊、传墨辊、传墨凸轮、墨斗辊、墨斗、刮墨刀;湿润装置的湿润辊、湿润液漕所组成的印刷色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油墨较长时间的静止在墨斗内,容易使得墨斗内的油墨黏度增大、流动性减弱、延展性降低,从而容易造成油墨在墨斗中出现堵墨的现象,影响出墨,从而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油墨较长时间静置时,油墨黏度增大、流动性减弱,从而影响出墨效果和印刷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墨斗、转动安装在墨斗出墨端的墨辊、安装在墨斗上的墨斗刀片,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头和用于驱动搅拌头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墨斗和墨辊之间形成由存墨腔,所述搅拌头位于存墨腔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墨倒置在存墨腔内,墨辊在转动过程中其侧壁对存墨腔内的油墨进行粘附,从而将油墨带离墨斗并进行输墨;同时,搅拌电机驱动搅拌头转动,使得存墨腔内的油墨得到搅拌,从而使得油墨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油墨在墨斗内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9.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螺杆、导杆、安装块和转动电机,所述螺杆和导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机架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杆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杆穿设在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杆通过螺纹孔与安装块螺纹连接,所述导杆穿设在导向孔内,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安装块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转动并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安装块沿螺杆的轴向移动,继而带动搅拌电机和搅拌头移动,从而有效增加搅拌组件的搅拌范围,进而存墨腔内的油墨整体的流动性更好,提高出墨效果。
11.可选的,所述搅拌头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和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叶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搅拌叶的其中一个尖角朝向墨斗的出墨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搅拌叶能够更加深入到存墨腔内,从而增加搅拌叶对油墨的搅拌范围,提高搅拌效果和出墨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墨斗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开关控制器,所述电加热板通过开关控制器与电源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周围环境的温度较低时,油墨受冷容易凝固结块,使得油墨的粘度增大,不利于出墨、着墨。通过电加热板对油墨进行加热保温,使得油墨保持适宜的粘度和流动性,从而提高出墨效果和印刷质量。
15.可选的,所述墨斗的底部设置有集液组件,所述集液组件包括集液柱,所述集液柱位于所述墨斗刀片靠近墨辊一端的底部,所述集液柱沿墨辊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集液柱靠近墨斗刀片的一面开设有集液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墨斗刀片上滴落的油墨进行收集,使得油墨不易对胶印机的内部造成污染。
17.可选的,所述墨斗底部靠近集液柱的一侧壁开合连接滑槽,所述连接滑槽沿墨斗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集液柱靠近墨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连接滑槽相配合的连接滑条,所述机架上靠近集液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取出口,所述集液柱长度方向端面上固定有把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液柱通过连接滑槽和连接滑条与墨斗滑动连接,工作人员通过取出口和把手便于对集液柱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集液柱内收集的墨液进行处理。
19.可选的,所述墨斗刀片远离墨斗的一端与墨辊的外周面相贴近,所述墨斗上设置有控墨组件,所述控墨组件包括若干调节螺杆,所述墨斗上开设有供调节螺杆穿过的若干调节孔,各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调节孔与墨斗螺纹连接,各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墨斗刀片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墨辊的墨层厚度较小,则会使得印品不清晰;而墨膜厚度过厚,印刷时会则出现脏版、糊版等状况。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使得调节螺杆与墨斗刀片抵接,墨斗挡片在调节螺杆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可以对墨斗刀片到墨辊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出墨的墨层的厚度,提高印刷质量。
21.可选的,所述控墨组件还包括挡环和防松弹簧,所述挡环固定套设在调节螺杆上,所述挡环位于墨斗远离墨辊的外侧,所述防松弹簧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所述防松弹簧的一端与挡环抵接,所述防松弹簧的另一端与墨斗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松弹簧对调节弹簧施加预紧力,使得调节螺杆在受到振动时不易出现松落,从而保障出墨的均匀性和印刷质量。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搅拌组件,使得油墨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油墨在墨斗内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25.2.通过设置电加热板,对油墨进行加热保温,使得油墨保持适宜的粘度和流动性,
从而提高出墨效果和印刷质量;
26.3.通过设置集液柱,便于对墨斗刀片上滴落的油墨进行收集,使得油墨不易对胶印机的内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取出口;2、墨斗;21、加热腔;22、电加热板;24、调节孔;25、存墨腔;26、连接滑槽;3、墨辊;4、墨斗刀片;5、搅拌组件;51、搅拌电机;52、搅拌头;521、搅拌轴;522、搅拌叶;53、螺杆;54、导杆;55、安装块;551、螺纹孔;552、导向孔;56、转动电机;6、集液组件;61、集液柱;611、连接滑条;612、集液槽;62、把手;7、控墨组件;71、调节螺杆;72、挡环;73、防松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墨斗2、安装在墨斗2上的墨斗刀片4、位于墨斗2出墨端的墨辊3、搅拌组件5、控墨组件7以及集液组件6。其中,墨斗刀片4贴合固定故在墨斗2上,且墨斗刀片4远离墨斗2的一端与墨辊3相贴近。墨辊3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墨斗2与墨辊3之间形成有存墨腔25,用于存放油墨。搅拌组件5安装在机架1上,用以对存墨腔25内的油墨进行搅拌。控墨组件7和集液组件6安装在墨斗2上,控墨组件7用以对调节墨斗刀片4到墨辊3的间隙,集液组件6用于对墨斗刀片4和墨辊3滴落的墨液进行收集。
32.参照图1和图2,搅拌组件5包括搅拌头52和用于驱动搅拌头52转动的搅拌电机51。其中,搅拌头52包括搅拌叶522和搅拌轴521,搅拌轴521的一端与搅拌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52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搅拌叶522固定连接。搅拌叶522位于存墨腔25内,搅拌电机51启动,通过搅拌轴521带动搅拌叶522转动,从而对存墨腔25内的油墨进行搅拌,降低油墨的粘性,使得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为了使得搅拌叶522能够更加深入存墨腔25内,搅拌叶522的形状设为三角形,搅拌叶522的其中一个尖角朝向墨斗2的出墨端。
33.参照图1和图2,为了有效增加搅拌头52的搅拌范围,在机架1上安装有螺杆53和导杆54,螺杆53和导杆54之间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且螺杆53和导杆54均位于墨斗2的顶部。其中螺杆53与机架1转动连接,螺杆53的一端穿出机架1并连接有转动电机56,转动电机56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外壁上。而导杆54的轴向的两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螺杆53上套设有安装块55,安装块55上开设有螺纹孔551和导向孔552,螺杆53穿设在螺纹孔551内,而导杆54穿设在导向孔552内,螺杆53与安装块55之间螺纹连接,导杆54与安装块55之间滑动连接。又搅拌电机51安装固定在安装块55上,则转动电机56转动,带动安装块55移动,进而使得搅拌头52在存墨腔25内移动,从而有效增加搅拌范围。
34.参照图1和图2,控墨组件7包括若干调节螺杆71,墨斗2上相应开设有若干调节孔24,各调节螺杆71穿设在调节孔24内,且调节螺杆71通过调节孔24与墨斗2螺纹连接,调节螺杆71穿入墨斗2的一端与墨斗刀片4远离墨斗2的一端的底面相抵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杆
71,墨斗刀片4受到调节螺杆71的挤压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对墨斗刀片4至墨辊3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即对墨辊3表面涂覆的墨层厚度进行调节。为了使得调节螺杆71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松动,在调节螺杆71上套设有防松弹簧73。防松弹簧73位于墨斗2的外侧,调节螺杆71上套设有挡环72,挡环72焊接固定在调节螺杆71上,防松弹簧73处于压缩状态,防松弹簧73的一端与墨斗2的外壁抵接,防松弹簧73的另一端与挡环72抵接。
35.参照图1和图2,集液组件6包括集液柱61,集液柱61安装在墨斗2底部的侧壁处,且集液柱61位于墨斗刀片4靠近墨辊3一端的底部,集液柱61靠近墨斗刀片4的一面上开设有集液槽612,该集液槽612沿墨斗刀片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集液柱61靠近墨斗2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滑条611,墨斗2靠近集液柱61的侧壁上相应开设有与连接滑条611相配合的连接滑槽26,连接滑条611位于连接滑槽26内,机架1靠近集液柱61的侧壁上开设有取出口11,集液柱61靠近取出口11的一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把手62。
36.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存墨腔25内的油墨不易受到外界低温的影响而出现结块的情况,在墨斗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21,加热腔21内安装有电加热板22,机架1上设置有开关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加热板22通过开关控制器与电源连接,通过电加热板22对存墨腔25内的进行加热保温,使得油墨保持适宜的粘度和流动性。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胶印机的供墨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先通过转动调节螺杆71,使得调节螺杆71与墨斗刀片4抵接,墨斗刀片4在调节螺杆71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可以对墨斗刀片4到墨辊3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出墨的墨层的厚度,使得印刷品不易出现印刷不清晰或脏版等情况。之后,将油墨倒置在存墨腔25内,墨辊3在转动过程中其侧壁对存墨腔25内的油墨进行粘附,从而将油墨带离墨斗2并进行输墨;同时,搅拌电机51驱动搅拌头52转动,使得存墨腔25内的油墨得到搅拌;且转动电机56转动并带动螺杆53转动,螺杆53带动安装块55沿螺杆53的轴向移动,继而带动搅拌头52移动,从而增加搅拌范围,使得油墨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油墨在墨斗2内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集液组件6对墨斗刀片4和墨辊3上滴落的油墨进行收集,使得油墨不易对胶印机的内部造成污染,并通过取出口11和把手62将集液组件6取出,对集液槽612内的油墨进行清理。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