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烘干功能的滚筒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5900发布日期:2021-12-22 23:3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带烘干功能的滚筒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滚筒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2.滚筒印刷机构是一种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构上,然后上墨机构把墨涂敷在印版上有文字或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快速地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在配合吸塑包装机进行盖材印刷时,若采用膜类材料的盖材,油墨干得较慢,而现有的滚筒印刷机构又缺乏有效的烘干机构,导致印刷后的盖材难以直接进入到下一工序,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滚筒印刷机构,实现了对膜类盖材的快速烘干,提高了加工效率。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滚筒印刷机构,由外置的控制装置驱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配合使用的印版组件、上墨组件以及用于传送盖材的输送辊组件。所述机架的顶端还安装有用于烘干油墨的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烘干罩,所述烘干罩的开口朝下,其内安装有烘干风机。所述烘干罩开口的一侧形成进料口,另一侧形成出料口,所述烘干罩的顶部设有传送辊组。所述输送辊组件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进料辊组、位于出料口处的出料辊组,印刷好的盖材依次绕设在进料辊组、出料辊组、传送辊组上。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输送辊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盖材在印版组件、上墨组件、烘干组件之间的输送,通过印版组件与上墨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对盖材的印刷,再通过烘干组件实现了印刷油墨的快速烘干;印刷好的盖材经由进料辊组送至烘干罩的下方,经由烘干风机的热风吹烘后,从出料口处经由出料辊组送至传送辊组上,进而进入到吸塑包装机的下一工序中;本实用新型将烘干组件直接整合在滚筒印刷机构上,既不影响滚筒印刷机构的印刷动作,又节省了安装空间,实现了对膜类盖材的快速烘干,提高了加工效率。
6.进一步来说,所述烘干罩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罩体、下罩体,所述上罩体的两侧均布有多个通风孔,其内部安装有延伸至所述下罩体内的烘干风机。所述下罩体呈上窄下宽的棱台状结构。通过上窄下宽的下罩体扩大了烘干风机的烘干面积,提高烘干效率。
7.进一步来说,所述印版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印版转轴,所述印版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用于印刷的柔版,所述印版转轴的一端与固接在机架上的印版驱动部连接,所述印版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印版转轴转动。
8.进一步来说,所述上墨组件位于印版组件的一侧,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墨基座,一
对所述上墨基座上安装有能在上墨电机驱动下转动的陶瓷网纹辊。所述上墨基座的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陶瓷网纹辊靠近或远离柔版的一号调节部。通过一号调节部的设置能调节柔版与陶瓷网纹辊之间的距离,便于调节印刷清晰度。
9.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调节部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一号螺母座,所述一号螺母座上螺纹穿设有一号螺杆,所述一号螺杆的一端设有一号转动手柄,另一端与所述上墨基座转动连接。
10.进一步来说,所述上墨基座上还设有刮刀部,所述刮刀部包括受二号调节部驱动能向靠近或远离陶瓷网纹辊方向移动的刮刀安装板,所述刮刀安装板上设有朝向陶瓷网纹辊的刮刀。通过刮刀部的设置能调节陶瓷网纹辊上的油墨厚度。
11.进一步来说,所述上墨基座上设有滑槽,所述刮刀安装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二号调节部包括螺纹穿设在所述刮刀安装板上的二号调节螺杆,所述二号调节螺杆沿水平方向布设,其一端抵压在滑槽内壁上,另一端设有便于手持的二号调节手柄。转动二号调节手柄,二号调节螺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刮刀安装板在滑槽内移动,使得刮刀靠近或远离陶瓷网纹辊。
12.进一步来说,所述二号调节部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布设的二号锁紧杆,所述二号锁紧杆螺纹穿设在所述上墨基座上,其底端抵靠在所述刮刀安装板上。通过二号锁紧杆的设置能锁紧刮刀安装板,防止工作过程中刮刀安装板的移动。
13.进一步来说,所述上墨基座的下方还设有受三号调节部驱动能向靠近或远离柔版方向移动的胶辊安装座,所述胶辊安装座上设有能转动的胶辊,所述胶辊与柔版之间限定形成供盖材穿过的通道。
14.进一步来说,所述三号调节部包括固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三号螺母座,所述三号螺母座上螺纹穿设有三号调节螺杆,所述三号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三号调节手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胶辊安装座上。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印版组件、上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0020]1‑
机架;2

印版组件;21

柔版;22

印版驱动部;3

上墨组件;31

上墨基座;32

上墨电机;33

陶瓷网纹辊;341

一号螺母座;342

一号螺杆;343

一号转动手柄;35

油墨槽;361

刮刀安装板;362

刮刀;363

二号调节螺杆;364

二号锁紧杆;4

输送辊组件;41

进料辊组;42

出料辊组;5

烘干组件;51

烘干罩;511

上罩体;512

下罩体;513

通风孔;52

烘干风机;53

传送辊组;54

安装支架;6

三号调节部;7

胶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22]
实施例
[0023]
参见附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滚筒印刷机构,由外置的控制装置驱动,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有配合使用的印版组件2、上墨组件3以及用于传送盖材的输送辊组件4。所述机架1的顶端还安装有用于烘干油墨的烘干组件5,所述烘干组件5包括架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烘干罩51,所述烘干罩51的开口朝下,其内安装有烘干风机52。所述烘干罩51开口的一侧形成进料口,另一侧形成出料口,所述烘干罩51的顶部设有传送辊组53。所述传送辊组53用于将烘干后的盖材送入吸塑包装机中。所述输送辊组件4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进料辊组41、位于出料口处的出料辊组42,印刷好的盖材依次绕设在进料辊组41、出料辊组42、传送辊组53上。
[0024]
通过输送辊组件4的设置实现了盖材在印版组件2、上墨组件3、烘干组件5之间的输送,通过印版组件2与上墨组件3的配合实现了对盖材的印刷,再通过烘干组件5实现了印刷油墨的快速烘干;印刷好的盖材经由进料辊组41送至烘干罩51的下方,经由烘干风机52的热风吹烘后,从出料口处经由出料辊组42送至传送辊组53上,进而进入到吸塑包装机的下一工序中;将烘干组件5直接整合在滚筒印刷机构上,既不影响滚筒印刷机构的印刷动作,又节省了安装空间,实现了对膜类盖材的快速烘干,提高了加工效率。
[0025]
具体的,所述烘干罩51通过安装支架54固接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烘干罩5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罩体511、下罩体512,所述上罩体511的两侧均布有多个通风孔513,其内部安装有延伸至所述下罩体512内的烘干风机52,所述烘干风机52的吹风口朝向下罩体512。所述下罩体512呈上窄下宽的棱台状结构。通过上窄下宽的下罩体512扩大了烘干风机52的烘干面积,提高烘干效率。
[0026]
所述印版组件2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印版转轴,所述印版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用于印刷的柔版21,所述印版转轴的一端与固接在机架1上的印版驱动部22连接,所述印版驱动部22用于驱动所述印版转轴转动。所述印版驱动部22包括印版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所述印版电机固接在机架1上,其输出轴上固接有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印版转轴固接,所述同步带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上。印版电机启动时,主动带轮转动,并带动同步带传动,从动带轮随之转动,并带动印版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柔版21转动。
[0027]
所述上墨组件3位于印版组件2的一侧,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墨基座31,一对所述上墨基座31上安装有能在上墨电机32驱动下转动的陶瓷网纹辊33,所述上墨电机32固接在其中一个上墨基座31上。所述上墨基座3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陶瓷网纹辊33靠近或远离柔版21的一号调节部,所述一号调节部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一号螺母座341,所述一号螺母座341上螺纹穿设有一号螺杆342,所述一号螺杆342的一端设有一号转动手柄343,另一端与所述上墨基座31转动连接。
[0028]
转动一号转动手柄343,一号螺杆342转动,并沿着一号螺母座341移动,上墨基座31随之移动,进而带动陶瓷网纹辊33靠近或远离柔版21。通过一号调节部的设置能调节柔版21与陶瓷网纹辊33之间的距离,便于调节印刷清晰度。
[0029]
所述上墨基座31上还固接有位于所述陶瓷网纹辊33下方的油墨槽35,所述油墨槽35用于承接油墨泵泵送的油墨。所述上墨基座31上还设有刮刀部,所述刮刀部包括受二号
调节部驱动能向靠近或远离陶瓷网纹辊33方向移动的刮刀安装板361,所述刮刀安装板361上设有朝向陶瓷网纹辊的刮刀362,所述刮刀362位于所述油墨槽35的上方,经由刮刀362刮下的油墨能流入到油墨槽35内。
[0030]
具体的,所述上墨基座31上设有滑槽,所述刮刀安装板36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二号调节部包括螺纹穿设在所述刮刀安装板361上的二号调节螺杆363,所述二号调节螺杆363沿水平方向布设,其一端抵压在滑槽内壁上,另一端设有便于手持的二号调节手柄。所述二号调节部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布设的二号锁紧杆364,所述二号锁紧杆364螺纹穿设在所述上墨基座31上,其底端抵靠在所述刮刀安装板361上。
[0031]
转动二号调节手柄,二号调节螺杆36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刮刀安装板361在滑槽内移动,使得刮刀362靠近或远离陶瓷网纹辊33;位置调节好后,转动二号锁紧杆364,使二号锁紧杆364的底端抵压在刮刀安装板361上,以抑制刮刀安装板361在印刷过程中的移动。
[0032]
所述上墨基座31的下方还设有受三号调节部6驱动能向靠近或远离柔版21方向移动的胶辊安装座,所述胶辊安装座上设有能转动的胶辊7,所述胶辊7与柔版21之间限定形成供盖材穿过的通道。所述三号调节部6包括固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三号螺母座,所述三号螺母座上螺纹穿设有三号调节螺杆,所述三号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三号调节手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胶辊安装座上。三号调节部6的工作原理与一号调节部基本相同,本处不再赘述。
[0033]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