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5959发布日期:2022-02-20 02:3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由于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不断提高,在印刷机内部的印刷辊的旋转速度也越来越高,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散热,会影响到印刷质量以及印刷辊的使用寿命,许多印刷机通过冷却风机对印刷辊进行散热,虽然能够散去部分热量,但是散热的效率低,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现有的印刷辊的内部空间为中空,通过加压泵实现内部的冷却液循环,现有这样设置不能够有效的对印刷辊进行冷却,印刷辊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冷却,因此需要内外结合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印刷辊冷却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内外结合快速散热降温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底座、支撑板、散热扇台、扇孔、固定座、电动机、扇叶、转轴、印刷辊、密封槽、空腔一、水孔、空腔二、密封件、进水槽、冷却槽连接孔、冷却水槽、循环水管一、循环冷却机和循环水管二,所述支撑板设于连接底座上,所述散热扇台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扇孔设于散热扇台上,所述固定座设于散热扇台上,所述电动机设于固定座上,所述扇叶设于电动机上且镶嵌于扇孔内,所述转轴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印刷辊包裹设于转轴上,所述密封槽贯穿转轴设于支撑板上,所述空腔一设于密封槽内,所述水孔设于密封槽上,所述空腔二设于密封槽内,所述密封件一端设于密封槽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水槽设于印刷辊内,所述冷却槽连接孔设于印刷辊内且贯通进水槽设置,所述冷却水槽设于印刷辊内且贯通冷却槽连接孔设置,所述循环水管一设于密封槽上,所述循环冷却机设于循环水管一上,所述循环水管二一端设于循环冷却机上且另一端设于密封槽上,所述扇叶起到了外部散热的作用,所述冷却水槽起到了内部冷却的作用,所述循环冷却机起到了冷却水是降温效果更好的作用。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设于连接底座与散热扇台之间,所述电动机设于固定座与扇叶之间,所述印刷辊设于密封槽与转轴之间,所述空腔一设于水孔与空腔二之间,所述密封件设于密封槽与支撑板之间,所述进水槽设于印刷辊与转轴之间,所述冷却水槽设于印刷辊与转轴之间,所述循环冷却机设于循环水管一与循环水管二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与电动机呈垂直设置,所述转轴与支撑板呈垂直设置,所述
印刷辊与转轴呈平行设置,所述进水槽与转轴呈平行设置,所述冷却槽连接孔与进水槽呈垂直设置,所述冷却水槽与印刷辊呈平行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扇孔呈圆孔设置,所述电动机呈圆柱形设置,所述转轴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密封槽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水孔呈圆孔设置,所述密封件呈圆环形设置,所述进水槽呈环形圆柱设置,所述冷却槽连接孔呈圆孔设置,所述循环冷却机呈长方体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座设有两组,所述支撑板设有两组,所述扇孔设有三组,所述固定座设有三组,所述电动机设有三组,所述扇叶设有三组,所述密封槽设有两组,所述空腔一设有两组,所述水孔设有八组,所述空腔二设有两组,所述进水槽设有两组,所述冷却槽连接孔设有八组,所述冷却水槽设有四组。
9.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印刷辊冷却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内外结合快速散热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2.其中,1、连接底座,2、支撑板,3、散热扇台,4、扇孔,5、固定座,6、电动机,7、扇叶,8、转轴,9、印刷辊,10、密封槽,11、空腔一,12、水孔,13、空腔二,14、密封件,15、进水槽,16、冷却槽连接孔,17、冷却水槽,18、循环水管一,19、循环冷却机,20、循环水管二。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底座1、支撑板2、散热扇台3、扇孔4、固定座5、电动机6、扇叶7、转轴8、印刷辊9、密封槽10、空腔一11、水孔12、空腔二13、密封件14、进水槽15、冷却槽连接孔16、冷却水槽17、循环水管一18、循环冷却机19和循环水管二20,所述支撑板2设于连接底座1上,所述散热扇台3设于支撑板2上,所述扇孔4设于散热扇台3上,所述固定座5设于散热扇台3上,所述电动机6设于固定座5上,所述扇叶7设于电动机6上且镶嵌于扇孔4内,所述转轴8设于支撑板2上,所述印刷辊9包裹设于转轴8上,所述密封槽10贯穿转轴8设于支撑板2上,所述空腔一11设于密封槽10内,所述水孔12设于密封槽10上,所述空腔二13设于密封槽10内,所述密封件14一端设于密封槽10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板2上,所述进水槽15设于印刷辊9内,所述冷却槽连接孔16设于印刷辊9内且贯通进水槽15设置,所述冷却水槽17设于印刷辊9内且贯通冷却槽连接孔16设置,所述循环水管一18设于密封槽10上,所述循环冷却机19设于循环水管一18上,所述循环水
管二20一端设于循环冷却机19上且另一端设于密封槽10上。
16.所述支撑板2设于连接底座1与散热扇台3之间,所述电动机6设于固定座5与扇叶7之间,所述印刷辊9设于密封槽10与转轴8之间,所述空腔一11设于水孔12与空腔二13之间,所述密封件14设于密封槽10与支撑板2之间,所述进水槽15设于印刷辊9与转轴8之间,所述冷却水槽17设于印刷辊9与转轴8之间,所述循环冷却机19设于循环水管一18与循环水管二20之间。
17.所述固定座5与电动机6呈垂直设置,所述转轴8与支撑板2呈垂直设置,所述印刷辊9与转轴8呈平行设置,所述进水槽15与转轴8呈平行设置,所述冷却槽连接孔16与进水槽15呈垂直设置,所述冷却水槽17与印刷辊9呈平行设置。
18.所述支撑板2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扇孔4呈圆孔设置,所述电动机6呈圆柱形设置,所述转轴8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密封槽10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水孔12呈圆孔设置,所述密封件14呈圆环形设置,所述进水槽15呈环形圆柱设置,所述冷却槽连接孔16呈圆孔设置,所述循环冷却机19呈长方体设置。
19.所述连接底座1设有两组,所述支撑板2设有两组,所述扇孔4设有三组,所述固定座5设有三组,所述电动机6设有三组,所述扇叶7设有三组,所述密封槽10设有两组,所述空腔一11设有两组,所述水孔12设有八组,所述空腔二13设有两组,所述进水槽15设有两组,所述冷却槽连接孔16设有八组,所述冷却水槽17设有四组。
20.具体使用时,用户使用本装置时,第一步将装置运行时,开通电动机6转动,带动扇叶7转动,产生空气流动,将印刷辊9上外边面的热量带走一部分,第二步将装置循环冷却机19打开,然后循环制冷,将冷却后的水经循环水管一18排入密封槽10,然后经水孔12排入进水槽15,流经冷却槽连接孔16,最后到达冷却水槽17内,对印刷辊9进行冷却降温,第三步将印刷辊9上的热量循环带走,达到降温的效果,以上便是整个印刷设备用印刷辊9冷却装置的使用流程。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