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片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7712发布日期:2022-06-15 01:3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片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池片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池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池片的表面印刷导电材料以形成用于收集电流的栅线。目前,一般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完成栅线的印刷。
3.现有的丝网印刷设备,现有的丝网印刷设备,在印刷过程中,一般采用与网版的一端接触的直线模组驱动网版组件转动从而实施对网版组件的角度调整,直线模组的传动结构复杂,且难以实施对网版组件角度的精确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印刷设备,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电池片印刷设备,包括上料机构、印刷机台、印刷装置及下料机构,其中:
6.上料机构位于印刷机台的前道,用于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印刷机台;
7.印刷装置设置在印刷机台的上方,印刷装置包括印刷机构及旋转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基板、网版组件及刮刀组件,网版组件转动连接在基板上并与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网版组件转动以调整网版组件的角度,刮刀组件用于将网版组件上的物料印刷至印刷机台上的电池片上;
8.下料机构位于印刷机台的后道,下料机构用于输出印刷机台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其印刷装置内设置旋转驱动机构。印刷装置自身即能实现对网版组件的旋转驱动,从而简化了电池片印刷设备的结构,并提升了网版组件的角度调整精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基板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上;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传动件,其中:旋转电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传动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上,传动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网版组件上,旋转电机经传动件带动网版组件旋转。
11.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旋转驱动机构,其通过旋转电机和传动件的配合,带动网版组件转动。此外,旋转电机自身带有角度/位移传感器,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设置检测网板组件旋转角度/位移的检测机构,从而节约了成本。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上;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上,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上;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网版组件上。
13.将传动件设置为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构成的连杆式伸缩结构,如此,
网版组件在高低位之间升降调节时,传动件能够保持将旋转电机的旋转力矩传递给网版组件从而驱动网版组件旋转。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电机的旋转中心与网版组件的旋转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
15.将旋转电机的旋转中心与网版组件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直直线,提升了旋转驱动机构对网版组件驱动稳定性,使旋转电机与网板组件的旋转角度保持一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水平调节部、第二水平调节部及升降调节部,其中:第二水平调节部连接在第一水平调节部的驱动端上;升降调节部连接在第二水平调节部的驱动端上;印刷机构的所述基板连接在升降调节部的驱动端上;第一水平调节部用于驱动印刷机构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水平调节部用于驱动印刷机构沿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移动,升降调节部用于驱动印刷机构升降。
17.通过对安装支架进行设置,实行了印刷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的自由移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刷机台包括转台及连接在转台上的至少一组第一印刷台,转台的旋转路径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上料工位、第一印刷工位、第一下料工位,第一印刷台在转台的带动下依次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第一印刷工位及第一下料工位;上料机构设置在第一上料工位的边侧,上料机构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处的第一印刷台上;印刷装置位于第一印刷工位的上方,刮刀组件将网版组件上的物料印刷至旋转至第一印刷工位处的第一印刷台上的电池片上;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一下料工位的边侧,下料机构从旋转至第一下料工位处的第一印刷台上接收印刷后的电池片并输出获取的电池片。
19.通过将印刷机台设置为包括能够旋转的第一印刷台,并在第一印刷台的旋转路径上依次布置第一上料工位、第一印刷工位及第一下料工位,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实施电池片上料、印刷及电池片下料,从而提升了印刷效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印刷台包括第一承载台及设置在第一承载台上的电池片平移机构;第一印刷台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时,电池片平移机构从上料机构上接收待印刷的电池片并将待印刷的电池片平移至第一承载台上;第一印刷台旋转至第一下料工位时,电池片平移机构将承载于第一承载台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朝向下料机构平移。
21.通过设置电池片平移机构,实现了电池片从上料机构至第一印刷台,及从第一印刷台至下料机构的顺利过渡。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平移机构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卷纸及辊轮驱动机构,其中: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一承载台的第一端;第二辊轮设置在第一承载台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卷纸张紧在第一承载台的台面上,卷纸的一端卷绕在第一辊轮上,卷纸的另一端卷绕在第二辊轮上;第一印刷台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时,第一辊轮靠近上料机构,辊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转动,以带动卷纸经第一辊轮放出后卷绕至第二辊轮上,从而从上料机构上接收待印刷的电池片将待印刷的电池片平移至第一承载台上;第一印刷台旋转至第一下料工位时,第一辊轮靠近下料机构,辊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转动,以带动卷纸经第二辊轮放出后卷绕至第一辊轮上,从而将承载在第一承载台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朝向下料机构平移。
23.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池片平移机构,其通过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带动卷纸紧
贴第一承载台的台面移动,从而实现对电池片的平移驱动。特别的,上料过程中,卷纸自第一辊轮放出后收卷至第二辊轮上,而下料过程中,卷纸则自第二辊轮放出后收卷至第一辊轮上,如此,能够实现对卷纸的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卷纸成本。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台的旋转路径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下料工位和第一上料工位之间的收纸工位;第一承载台上的电池片被印刷机构印刷后,当张紧在第一承载台上的卷纸的污染度高于预定值时:第一印刷台旋转至收纸工位时,辊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转动,以带动卷纸经第二辊轮放出后卷绕至收第一辊轮上。
25.通过设置收纸工位,并控制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在收纸工位转动,能够实现被污染的、无法再继续使用的卷纸的彻底收卷。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印刷台设置为四组,在转台的带动下,四组第一印刷台分别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第一印刷工位、第一下料工位及收纸工位处。
27.通过设置四组第一印刷台,实现在同一时刻,第一上料工位、第一印刷工位、第一下料工位及收纸工位处均存在一组第一印刷台,从而实现电池片下料、电池片印刷、收纸、电池片下料的同步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效率。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刷机台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的至少一组第二印刷台,第二印刷台包括平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及第二承载台,平移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上,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在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第二承载台连接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平移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承载台平移,第二承载台的平移路径上依次设置有第二上料工位、第二印刷工位和第二下料工位;上料机构设置在第二上料工位的边侧,上料机构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平移至第二上料工位处的第二承载台上;印刷装置位于第二印刷工位的上方,刮刀组件将网版组件上的物料印刷至平移至第二印刷工位处的第二承载台上的电池片上;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二下料工位的边侧,下料机构从平移至第二下料工位处的第二承载台上接收印刷后的电池片并输出获取的电池片。
29.通过将印刷机台设置为包括能够平移的第二印刷台,并在第二印刷台的承载台的平移路径上依次布置第二上料工位、第二印刷工位及第二下料工位,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实施电池片上料、印刷及电池片下料,从而提升了印刷效率。
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用于搭载电池片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二承载台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承载台朝向上料机构上升至第一预定高度时,上料机构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向下沉入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上料机构上的一片电池片被第二承载台托离上料机构;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承载台背离下料机构下降至第二预定高度时,下料机构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向上浮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承载台上的电池片落至下料机构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
31.通过对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及第二承载台进行设置,实现了电池片从上料机构至第二印刷台,及从第二印刷台至下料机构的顺利过渡。
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印刷台设置为四组,其中两组第二印刷台的平移驱动机构及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一侧壁上,其余两组第二印刷台的平移驱动机构及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四组第二印刷台交替地从上料机构上接收待印刷的电池片,以及将待印刷的电池片平移至第二印刷工位处,
在印刷结束后将电池片放置至下料机构上。
33.通过设置四组第二印刷台,并控制四组第二印刷台交替地在第二上料工位、第二印刷工位及第二下料工位之间移动,大幅度地提升了印刷效率。
3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用于获取被上料至印刷机台上的待印刷的电池片的位置信息。
35.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实现了对被上料至印刷机台上的待印刷的电池片的位置检测。
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输送带及设置在上料输送带两侧的上料规整机构。
37.通过设置上料规整机构,实现了对待印刷的电池片的上料规整。
38.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印刷后的电池片是否合格。
39.通过设置第二检测机构,实现了对印刷后的电池片的印刷质量检测。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在省去印刷机台、印刷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机台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在省去部分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至图9中包括:
49.印刷机台10:转台11、第一印刷台12、第二安装支架13、第二印刷台14、平移驱动机构141、升降驱动机构142、第二承载台143、第一凹槽1431、第二凹槽1432;
50.上料机构20;
51.印刷装置30:安装支架31、印刷机构32、旋转驱动机构33、第一水平调节部311、第二水平调节部312、升降调节部313、基板321、网版322、刮刀组件323、旋转电机331、第一连杆332、第二连杆333、第三连杆334;
52.下料机构40;
53.第一检测机构50;
54.第二检测机构60。
具体实施方式
5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6.现有的丝网印刷设备,现有的丝网印刷设备,在印刷过程中,一般采用与网版的一端接触的直线模组驱动网版组件转动从而实施对网版组件的角度调整,直线模组的传动结构复杂,且难以实施对网版组件角度的精确调整。
57.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其通过在印刷装置内设置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网版组件旋转,从而实施对网版组件的角度调整。与传统的印刷设备相比,其结构更加简单,且提升了网版组件的角度调整精度。
58.下面将通过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印刷设备进行示例性描述。
59.第一实施例
6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包括上料机构20、印刷机台10、印刷装置30及下料机构40,其中:
61.上料机构20位于印刷机台10的前道,其用于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印刷机台10上。
62.印刷装置30设置在印刷机台10的上方,如图4至图5所示,印刷装置30 包括印刷机构32及旋转驱动机构33,其中:印刷机构32包括基板321、网版组件322及刮刀组件323,网版组件322转动连接在基板321上并与旋转驱动机构33的驱动端连接,旋转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网版组件322转动以调整网版组件322的角度,刮刀组件323用于将网版组件322上的物料印刷至印刷机台 10上的电池片上。
63.下料机构40位于印刷机台10的后道,下料机构40用于输出印刷机台10 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
64.可见,印刷装置30内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33,其能够驱动网版组件322旋转,从而实施对网版组件的角度调整。
65.如此,当上料机构20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印刷机台10上后,印刷装置30即能根据待印刷的电池片当前的角度,主动调整好网版组件322的角度,使得网版组件与待印刷的电池片对齐,从而保证印刷效果。此外,与传统的直线模组的传动结构相比,旋转驱动机构大幅度地提升了对网版组件322的角度调整精度。
66.可选的,如图4所示,印刷装置30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31。基板321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31上。旋转驱动机构33包括旋转电机331及传动件,其中:旋转电机331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31上,传动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电机331 的驱动端上,传动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网版组件322上,旋转电机331经传动件带动网版组件322旋转。
67.可选的,旋转电机331可以采用dd马达,dd马达自带旋转角度检测器,其能大幅提升旋转驱动机构33对网版组件322的角度调节精度,保证网版组件 322与电池片对齐,提高印刷精度。
68.可选的,旋转电机331的旋转中心与网版组件322的旋转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了旋转驱动机构33对网版组322件驱动稳定性,防止网版组件322在旋转过程中因受力不一致产生晃动,同时保证网板组件322跟随旋转电机331转动相同的角度。
69.印刷前后及印刷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网版组件32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对传动件进行设置,以实现传动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收缩自由度,从而保证传动
件能够持续地将旋转电机331的旋转力矩传递至网版组件322。
70.基于此考虑,可选的,如图5所示,动件被设置为能够实现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的连杆式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杆332、第二连杆333及第三连杆334,其中:第一连杆332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电机331的驱动端上,第二连杆33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332的第二端上,第二连杆333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334的第一端上,第三连杆334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网版组件32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与其他机构配合完成对位印刷工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连杆的设置数量进行调整。
71.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支架31包括第一水平调节部311、第二水平调节部312及升降调节部313,其中:第二水平调节部312连接在第一水平调节部311的驱动端上,升降调节部313连接在第二水平调节部312的驱动端上。印刷机构32的基板321连接在升降调节部313的驱动端上。第一水平调节部311 用于驱动印刷机构32沿第一水平方向(如x轴方向)移动,第二水平调节部 312用于驱动印刷机构32沿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如y轴方向) 移动,升降调节部313用于驱动印刷机构32升降。
72.通过第一水平调节部311、第二水平调节部312及升降调节部313的配合,实行了印刷机构32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上的自由移动。
73.可选的,第一水平调节部311包括第一水平安装板及第一水平驱动件,第一水平安装板上设置有沿第一水平方向(如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第一水平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水平安装板上。
74.第二水平调节部312包括第二水平安装板及第二水平驱动件,第二水平安装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上并与第一水平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第二水平安装板上设置有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第二水平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水平安装板上。
75.升降调节部313包括竖直安装支架及升降驱动件,竖直安装支架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上并与第二水平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竖直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升降驱动件设置在竖直安装支架上。
76.印刷机构32的基板321连接在第三导轨上并与升降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77.当需要对印刷机构32在第一水平方向(如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控制第一水平驱动件驱动第二水平安装板沿第一导轨滑动,从而带动升降调节部313、印刷机构32同步移动,直至印刷机构32到达第一水平方向上的预定位置。
78.当需要对印刷机构32在第二水平方向(如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控制第二水平驱动件驱动竖直安装支架沿第二导轨滑动,从而带动印刷机构32 同步移动,直至印刷机构32到达第二水平方向上的预定位置。
79.当需要对印刷机构3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控制升降驱动件驱动印刷机构32沿第三导轨升降,直至印刷机构32到达预定高度。
80.第一水平驱动件、第二水平驱动件及升降驱动件均可采用已有的各种直线驱动装置,如直线驱动电机、气缸等。
81.可选的,如图7所示,印刷机台10包括转台11及连接在转台11上的第一印刷台12,转台11的旋转路径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上料工位a、第一印刷工位b、第一下料工位c。第一印刷台12在转台11的带动下依次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a、第一印刷工位b及第一下料工位c。
82.上料机构20设置在第一上料工位a的边侧,上料机构20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
已旋转到达第一上料工位a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
83.印刷装置30位于第一印刷工位b的上方,印刷装置30的刮刀组件323将印刷装置30的网版组件322上的物料印刷至已旋转到达第一印刷工位b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的电池片上,从而完成对电池片的印刷,即制出电极(栅线/电场)。
84.下料机构40设置在第一下料工位c的边侧,下料机构40从旋转至第一下料工位c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接收印刷后的电池片并输出获取的电池片。
85.可见,通过将印刷机台10设置为旋转式结构,并在转台11的旋转路径上依次布置第一上料工位a、第一印刷工位b、第一下料工位c。随着转台11的旋转,设置在第一上料工位a、第一印刷工位b、第一下料工位c的上料机构 20、印刷装置30及下料机构40依次、连续地实施对电池片的上料、印刷及下料,提升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
86.为了使得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输出的待印刷的电池片能够顺利地过渡至位于第一上料工位a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以及使得位于第一下料工位c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能够顺利地过渡至下料机构40上。如图7所示,第一印刷台12包括第一承载台121及设置在第一承载台121上的电池片平移机构122。电池片平移机构122用于带动承载于第一承载台121上的电池片平移。
87.电池片平移机构122的工作过程如下:
88.电池片上料:当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输出的待印刷的电池片的前端边缘进入至第一印刷台12的第一承载台121时,对应的电池片平移机构122即带动电池片远离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平移,从而使得电池片完全脱离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并承载至第一承载台121上。
89.电池片下料:第一印刷台12的电池片平移机构122则带动承载于第一承载台121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朝向下料机构40的入料端平移,从而使电池片完全脱离第一承载台121并进入至下料机构40的入料端。
90.可见,通过在第一印刷台12上设置电池片平移机构122,实现了对承载于第一承载台121上的电池片的平移驱动,从而使得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输出的待印刷的电池片能够顺利地过渡第一印刷台12的第一承载台121上,位于第一下料工位c处的第一印刷台12的第一承载台121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则能够顺利地过渡至下料机构40的入料端上。
91.可选的,电池片平移机构122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卷纸及辊轮驱动机构,其中: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一承载台121的第一端,第二辊轮设置在第一承载台12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卷纸张紧在第一承载台121的台面上,卷纸的一端卷绕在第一辊轮上,卷纸的另一端卷绕在第二辊轮上。
92.第一印刷台12的第一承载台121的台面、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及下料机构40的入料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93.参考图7所示,由辊轮和卷纸构成的电池片平移机构122的工作原理如下:
94.电池片上料:第一印刷台12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a处,此时,第一辊轮靠近上料机构20。当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输出的待印刷的电池片的前端边缘进入至第一印刷台12的第一承载台121时,辊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转动,以带动卷纸经第一辊轮放出后卷绕至第二辊轮上。在卷纸的带动下,电池片完全脱离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并完全承载至第一承载台121上。
95.为便于描述,我们将上料过程中,被卷绕至第二辊轮上的卷纸段记为“卷纸段m”,
将上料过程中自第一辊轮放出并最终张紧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的卷纸段记为“卷纸段n”。电池片印刷过程中,该“卷纸段n”将持续保持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
96.电池片印刷:第一印刷台12旋转至第一印刷工位b处。印刷装置30完成对网版组件322的角度调整及高度调整后,完成对电池片的印刷操作。
97.电池片下料:第一印刷台12旋转至第一下料工位c处,此时,第一辊轮靠近下料机构40。辊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转动,以带动卷纸经第二辊轮放出后卷绕至第一辊轮上,在卷纸的带动下,电池片脱离第一印刷台12 并平移至下料机构40上。在此过程中:电池片上料过程中被卷绕至第二辊轮上的“卷纸段m”被重新放出并张紧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而印刷过程中张紧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的“卷纸段n”则再次回卷至第一辊轮上。
98.至此,电池片平移机构122完成当前轮的电池片上、下料操作。
99.在执行下一轮电池片上料过程中,位于第一辊轮最外层的“卷纸段n”被重新从第一辊轮放出,并重新张紧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下一轮电池片印刷过程中,该“卷纸段n”仍持续保持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
100.可见,“卷纸段n”被反复放出并张紧在第一承载台121台面上,即,每轮的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都是“卷纸段n”,换而言之,每次印刷被印刷物料污染的都是“卷纸段n”。如此,实现了对卷纸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卷纸成本。
101.当然,印刷次数达到一定的量后,“卷纸段n”上堆积的印刷物料达到上限,即“卷纸段n”的污染高于预定值,其无法再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此时,有必要将“卷纸段n”彻底卷绕至辊轮上,不再重复放出。基于此考虑,可选的,如图7所示,转台11的旋转路径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下料工位c和第一上料工位a之间的收纸工位d。
102.收纸的具体过程如下:
103.第一承载台12上的电池片在第一印刷工位b被印刷机构印刷后,张紧在第一承载台上的卷纸(即“卷纸段n”)的污染度高于预定值的情况下。
104.如前文所描述的,该被高度污染的“卷纸段n”在第一下料工位c处被回卷至第一辊轮上,而未被污染的“卷纸段m”则张紧至第一承载台121的台面上。
105.接着,第一印刷台12旋转至收纸工位d。此时,执行收纸动作:辊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转动,以带动卷纸经第二辊轮放出后卷绕至收第一辊轮上。即,张紧至第一承载台121的台面上的“卷纸段m”被卷绕至第一辊轮上。也就是说,处于第一辊轮上的最外层的卷纸段不再是“卷纸段n”,而是“卷纸段m”。
106.如此,在下一轮电池片上料过程中,自第一辊轮放出的、张紧至第一承载台121的台面上的是未被污染的“卷纸段m”,上一轮的“卷纸段n”不会再被放出。
107.继续参考图7所示,可选的,第一印刷台12设置为四组,在转台11的带动下,四组第一印刷台12分别旋转至第一上料工位a、第一印刷工位b、第一下料工位c及收纸工位d处。
108.如此,在同一时刻,位于第一上料工位a边侧的上料机构20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位于第一上料工位a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位于第一印刷工位b 上方的印刷装置30印刷位于第一印刷工位b处的第一印刷台12上的电池片,位于第一下料工位c边侧的下料机构40从位于第一下料工位c处的第一印刷台 12上获取印刷后的电池片以实现对电池片的下料,位于收纸工位d处的第一印刷台12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对被污染的卷纸的收纸操作。
109.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的,上料机构20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一检测机构50,第一检测机构50用于获取被上料至印刷机台10上的待印刷的电池片的位置信息。可选地,位置检测机构可以为矩阵相机。
110.可选的,上料机构20包括上料输送带及设置在上料输送带两侧的上料规整机构,上料输送带在将待印刷的电池片朝向印刷机台10输送上料时,上料规整机构实施对待印刷的电池片的规整。
111.可选的,第一下料工位c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检测机构60,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印刷后的电池片是否合格。可选地,第二检测机构可以为矩阵相机或pl 相机等。当然,第二检测机构也可以实施对张紧在第一印刷台12上的卷纸的污染度检测。
112.第二实施例
11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印刷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简洁,本说明书仅对其中存在的区别技术点进行针对性的描述,其余相同的技术点,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114.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印刷机台10包括第二安装支架13及连接在第二安装支架13上的第二印刷台14。其中,第二印刷台14包括平移驱动机构141、升降驱动机构142及第二承载台143,平移驱动机构141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13上,升降驱动机构142连接在平移驱动机构141的驱动端上,第二承载台143连接在升降驱动机构142的驱动端上。
115.平移驱动机构141驱动第二承载台143平移,第二承载台143的平移路径上依次设置有第二上料工位e、第二印刷工位f和第二下料工位g。
116.上料机构10设置在第二上料工位e的边侧,上料机构10将待印刷的电池片上料至平移至第二上料工位e处的第二承载台143上。由于上料机构1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图8未示出,请参考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附图及描述。
117.印刷装置30位于第二印刷工位f的上方,印刷装置30的刮刀组件323将印刷装置30的网版组件322上的物料印刷至平移至第二印刷工位f处的第二承载台143上的电池片上。印刷装置3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前文第一实施例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也不再赘述。
118.下料机构40设置在第二下料工位g的边侧,下料机构40从平移至第二下料工位g处的第二承载台143上接收印刷后的电池片并输出获取的电池片。由于下料机构4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图8未示出,请参考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附图及描述。
119.可见,通过将印刷机台10设置为包括能够平移的第二印刷台,并在第二印刷台的承载台143的平移路径上依次布置第二上料工位e、第二印刷工位f及第二下料工位g。随着第二承载台143的平移,设置在第二上料工位e、第二印刷工位f、第二下料工位g的上料机构20、印刷装置30及下料机构40依次、连续地实施对电池片的上料、印刷及下料,提升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
120.为了使得上料机构20的出料端输出的待印刷的电池片能够顺利地过渡至位于第二上料工位e处的第二印刷台14的第二承载台143上,以及使得位于第二下料工位g处的第二印刷台14的第二承载台143上的印刷后的电池片能够顺利地过渡至下料机构40上。
121.可选的,上料机构20、下料机构40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用于搭载电池片的第一输送
带和第二输送带,且上料机构20、下料机构40位于同一轴线上。
122.对应的,如图9所示,第二承载台143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431及第二凹槽1432。对应地,第二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 20的出料端或下料机构40的入料端设置为悬空延伸而出、互相平行的两条输送带。
123.当第二承载台143需要从上料机构20上承接待印刷的电池片时,升降驱动机构142首先驱动第二承载台143下降至低位,接着,平移驱动机构141驱动第二承载台143平移至第二上料工位e,此时,第二承载台143位于上料机构 20的输出端的正下方。接着,升降驱动机构142驱动第二承载台143上升至第一预定高度,在此过程中,上料机构20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分别下沉入至第二承载台143上的第一凹槽1431、第二凹槽1432内,搭载在上料机构20 上的待印刷的电池片被第二承载台143托离上料机构20,即,待印刷的电池片自上料机构20过渡至第二印刷台14的第二承载台143上
124.完成对电池片的印刷后,升降驱动机构142驱动第二承载台143下降归位,使得第二承载台143上的第一凹槽1431、第二凹槽1432与下料机构40的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处于同一高度。接着,平移驱动机构141驱动第二承载台 143平移至第二下料工位g,在此过程中,下料机构40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分别插入至第二承载台143上的第一凹槽1431、第二凹槽1432内。
125.接着,升降驱动机构142驱动第二承载台143下降至第二预定高度,在此过程中,下料机构40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分别向上浮出第一凹槽1431、第二凹槽1432,第二承载台143上的电池片落至下料机构40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上,即,印刷后的电池片自第二印刷台14的第二承载台143过渡至电池片输出机构40。
126.继续参考图8所示,可选的,第二印刷台14设置为四组,其中两组第二印刷台14的平移驱动机构141及升降驱动机构142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13的第一侧壁上,其余两组第二印刷台14的平移驱动机构141及升降驱动机构142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13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
127.四组第二印刷台14交替地从上料机构20上接收待印刷的电池片,以及将待印刷的电池片平移至第二印刷工位处,在印刷结束后将电池片放置至下料机构40上,从而大幅度提升印刷效率。
128.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片印刷设备包括设置在上料机构20的上方的第一检测机构,及设置在下料机构40的上方的第二检测机构。此处也不再赘述。
129.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